台北松菸植物主題市集「蘵人style」!80年男澡堂古蹟空間 集結22家品牌、6組藝術創作

蘵人style風格市集

在這充滿挑戰、高壓的2020年,適合走進大自然裡、讓植物花草療癒心靈,而10月16日起至10月25日於台北松山文創園區有場以「植物」為主題的「松菸風格職人市集-蘵人style」,募集22家台灣手作品牌,並邀請6組藝術家團隊進駐創作。其中,更首度打開松菸80年男澡堂古蹟、菸廠醫護室,帶領民眾走進日治時期製菸工廠神秘場域,一同感受城市裡的「綠意」,並跟著植物來場旅行!

蘵人style風格市集

結合台灣文創品牌、藝術團隊現地創作、植物系延伸展區的五感體驗市集

台北市政府文化局為持續提升臺灣文創業者在國內的能見度,委由台北市文化基金會辦理「台北市文化創意產業扶植計畫」,今年10月16日至25日在松山文創園區舉辦「松菸風格職人市集-蘵人style」,並以「植物」為核心,嚴選22家台灣文創品牌、6組藝術團隊現地創作、6處植物系延伸展區,超過40位職人齊聚,同時,首次在日治時期松山菸廠的「醫護室」與有80年歷史的「男澡堂」舉辦新型態五感體驗市集,讓民眾在古蹟中品味最自然且獨特的「森呼吸」。

 

蘵人style風格市集

職人與植物跨界合作  22家「自然系」台灣文創品牌集結主題市集

此次的松菸風格職人市集以「植物」及「職人」為元素,以「類策展」的型式規劃,打造沉浸式體驗的主題市集,藉由植物界與文創跨界合作,傳遞「艸」字頭「蘵」人的創作精神。而市集中展售的22家「自然系」主題品牌,則是自百件徵選申請案脫穎而出,並集結了「生活家飾」、「手編花藝」、「飾品工藝」、「創意飲食」共四領域的五感體驗創意商品,不僅是讓購買的商品進入生活中,更在品嚐過特色飲食後,用滋味好好記住這場市集。

蘵人style風格市集

值得一提的是,「蘵人style」主展區結合松山文創園區製菸工廠於日治時期興建的醫護室,並在該空間配置的手術室、內外科室、藥局等大小型房間,結合醫療場域的概念,擺設燈稱花、麵包樹等具有醫療性植栽、森林聲景音樂,將原醫護室「診療」轉為「植療」,為大家在後疫情時代提供一處尋找療癒身心的解方。

 

蘵人style風格市集

首開松菸80年男澡堂古蹟 台灣藝術家打造植物浴池

此次市集有6組現地藝術創作裝置,其中,Y2K 周巧其&胡悠揚的生物藝術實驗裝置「Biosignal信釋」移植至昔日松山菸廠男澡堂,以植物的生命訊號作為源頭,透過無機技術與轉化畫面讓觀者感受與植物間的交流互動;旅英藝術家蔡筱淇與吉川公野Kimiya Yoshikawa於文創大街共同創作「爛漫合歡」光影雕塑,白天可見色彩繽紛的花瓣徐徐舒展,夜晚更在光線照耀下如煙火般燦爛綻放。

信釋

浪漫合歡

本質工作室以「藤花」傳統藤繞技法,堆疊而成的人造花形,攀爬於松山文創園區南向辦公廳舍空間廊道,體現藤蔓植物經時間累積而延展的生長樣態。在藝巷空間現地創作的賴怡璋,透過「窗台微縮地景」,觀察分析窗台植栽的多種型態,拼貼成人造城市與自然環境交互拉鋸後的微縮地景。透過藝術裝置的引導,從園區製菸工廠西向走廊進到市集主展區內,逐步沉浸在植物的療癒氛圍中,帶來全新感官式體驗。

松菸風格職人市集 蘵人 style【裝置藝術】藤花-本質創作室

6處特色延伸展區 滿足文青身心靈及購物療癒

園區的6處延伸展區中,串聯巧偶花藝.設計「CMYK」主題展、樹園藝「植物專賣店」、山不枯「茶野嚮飛」等系列展覽,並與花狂.狂花、植覺合作開設植物心靈治療、植物觀察學工作坊、花藝等課程,要讓民眾在2020在最嚴峻的這「疫」年,感受城市裡植物的氣息,品味生活裡最自然獨特的一道「呼吸」。

此外,在本次的松菸風格職人市集主視覺設計上,更邀請曾獲得紅點設計獎的插畫家劉經緯操刀,依松山文創園區代表植物──台灣海藻、穗花棋盤腳、茶花、黑板樹、蒲葵等,使用科學圖鑑與早期醫療複寫紙的概念呈現,喚醒對植物的關注。

蘵人style風格市集

 

松菸風格職人市集 蘵人 style

日期|2020.10.16 – 2020.10.25

時間|每日 10:00 – 18:00(10.25當日至 17:00 止)

地點|松山文創園區-藝巷空間、藝思空間、南向辦公廳舍1F、松菸男澡堂

圖片提供|松山文創園區

延伸閱讀

RECOMMEND

鯡魚罐頭、活蛆乳酪⋯⋯你敢試嗎?「噁の食物博物館」6月登陸台北,集結世界各地80種怪奇「美食」

「噁の食物博物館」6月台北松菸展出!集結世界各地怪奇「美食」

納豆、皮蛋、鯡魚罐頭、活蛆乳酪……全球最具爭議的食物都在這!來自瑞典的「噁の食物博物館(Disgusting Food Museum)」將在628日登台,於台北松菸展出,展覽集結來自35個國家、共85道怪奇食物,從味覺、嗅覺到視覺挑戰人們對食物的想像、對「美食」的定義。這些食物,對某些人來說入口即地獄,卻可能是另一群人心中的美味佳餚。

「噁の食物博物館」6月台北松菸展出!集結世界各地怪奇「美食」

位於瑞典馬爾摩(Malmø)的Disgusting Food Museum,致力挖掘世界各地的「另類美食」,以獵奇視角切入全球多元的飲食文化。雖以「噁」和「厭惡」為名,館方實則透過幽默、帶點惡趣味的方式,引領人們懷抱開放的心態,認識各地獨特的飲食文化——那些你覺得噁心到底、他人卻覺得美味至極的食物,除了能歸咎於個人品味,更深層的原因也許是文化差異造成的「誤會」。透過展覽、嗅覺體驗等,Disgusting Food Museum挑展人們對「美味」的觀點,也鼓勵人們理解各地特殊食物與文化之間的密切關聯。

「噁の食物博物館」6月台北松菸展出!集結世界各地怪奇「美食」
「噁の食物博物館」6月台北松菸展出!集結世界各地怪奇「美食」
卡蘇馬蘇活蛆乳酪。(圖片提供:Disgusting Food Museum)

走一趟「入口即地獄噁の食物博物館」,用鼻子聞、用眼睛看、用味蕾嚐,來場全感官的文化衝擊之旅。現場除了展出世界各地的怪奇食物,包含瑞典知名的鯡魚罐頭、納豆、皮蛋、卡蘇馬蘇活蛆乳酪、冰島發酵鯊魚、菲律賓鴨仔蛋、歐洲鹹甘草糖等,還設有試吃區,夠大膽的你不妨親身體驗這記味覺爆擊——也許會皺眉乾嘔,也許會一嚐鍾情,試過才知道!

「噁の食物博物館」6月台北松菸展出!集結世界各地怪奇「美食」
「噁の食物博物館」6月台北松菸展出!集結世界各地怪奇「美食」
(圖片提供:Disgusting Food Museum)
「噁の食物博物館」6月台北松菸展出!集結世界各地怪奇「美食」
皮蛋。(圖片提供:Disgusting Food Museum)
「噁の食物博物館」6月台北松菸展出!集結世界各地怪奇「美食」
冰島發酵鯊魚Hákarl。(圖片提供:Disgusting Food Museum)
「噁の食物博物館」6月台北松菸展出!集結世界各地怪奇「美食」
歐洲鹹甘草糖。(圖片提供:Disgusting Food Museum)

「入口即地獄噁の食物博物館」

Disgusting Food Museum

展期|2025.06.2809.28

展場|松山文創園區 藝巷空間(台北市信義區光復南路 133 號)

開放時間|10:0018:00

購票請點此

延伸閱讀

RECOMMEND

高美館《行者十步:蔡明亮》開展:打破電影院與美術館的界線,走進蔡明亮的當代影像世界

高美館《行者十步:蔡明亮》開展:以《行者》系列電影為主軸,走進蔡明亮的當代影像世界

高雄市立美術館將於5月17日起至8月10日盛大推出展覽《行者十步:蔡明亮》。本展為高美館首次與國際名導蔡明亮合作,以《行者》系列電影為主軸,為該系列累積12年、完整10部影片集大成之呈現。展場結合紙張、鏡面與多媒體投影,打造沉浸式的視聽體驗,更透過電影馬拉松、展覽以及展期間講座與導覽活動,邀請人們走進蔡明亮的當代影像世界。

切入影像的多重角度

《行者》系列電影自2012至2024累積12年,走過8個城市,全系列10部作品包括:《無色》、《行者》、《夢遊》、《金剛經》、《行在水上》、《西遊》、《無無眠》、《沙》、《何處》、《無所住》,將於高美館以有別於影廳的展映方式呈現,提供觀眾切入影像的多重角度。此次在高美館的展覽中,除了將紙張作為電影銀幕外,展場內座椅則是蔡明亮珍藏多年的老戲院椅,他親筆抄寫的《金剛經》也將於展中呈現,並展出其逾10年來《行者》系列相關手稿、素描、文獻檔案,打破電影院與美術館的界線,讓觀眾遊走在影像、聲音、文字、紙張與畫作之間,凝視蔡明亮不設疆界的精神空間。

蔡明亮以獨特的當代影像語言,將電影裡的時間性與美術館的空間性完美融合,打造具流動性、當代性與藝術性的冥想場域。(圖片提供:高美館)
蔡明亮以獨特的當代影像語言,將電影裡的時間性與美術館的空間性完美融合,打造具流動性、當代性與藝術性的冥想場域。(圖片提供:高美館)
高美館《行者十步:蔡明亮》把《行者》系列10部作品視為有機體,透過光影、聲響與空間裝置,提煉行者的生命旅程。(圖片提供:高美館、攝影:林宏龍)
高美館《行者十步:蔡明亮》把《行者》系列10部作品視為有機體,透過光影、聲響與空間裝置,提煉行者的生命旅程。(圖片提供:高美館、攝影:林宏龍)
10部《行者》作品在此次高美館的展出以不同方式呈現,展中亦包含了過去在劇場中的創作元素,隨著場域的不同,也帶給觀眾全新的感受。(圖片提供:高美館、攝影:林宏龍)
10部《行者》作品在此次高美館的展出以不同方式呈現,展中亦包含了過去在劇場中的創作元素,隨著場域的不同,也帶給觀眾全新的感受。(圖片提供:高美館、攝影:林宏龍)

「放下執著、看穿表象」

策展人孫松榮指出,蔡明亮是一位多才多藝的創作者,最早從劇場開始,後來進入電影界。他以獨特的緩慢風格,已經在世界電影史上建立了獨特地位。《行者十步:蔡明亮》不只是導演身份上的一種轉變,也是一段新創作旅程的開始,這段旅程可以展場導演手寫的《金剛經》來說明他的創作思想:放下執著、看穿表象,從而追求內心的智慧和自由。

蔡明亮於高美館為展覽《行者十步:蔡明亮》親手抄寫金剛經(圖片提供:高美館、攝影:林宏龍)
蔡明亮於高美館為展覽《行者十步:蔡明亮》親手抄寫金剛經(圖片提供:高美館、攝影:林宏龍)

像是逆向而行的旅人

蔡明亮拍攝《行者》系列的方式,不是靠劇情推動,而是用一種很慢、很靜的節奏,帶領觀眾去感受不同的情緒和感官體驗。他像是逆向而行的旅人,用慢來對照當今電影界普遍追求快速節奏的風潮。如果當初唐朝的玄奘不顧禁令,勇敢西行取經,那麼蔡明亮就是用影像當作經文,在電影、劇場、展覽等不同藝術領域之間穿梭。他跨越空間和媒介的限制,用他獨特的緩慢,走出一條讓人重新思考時間與觀看方式的行者之路。

《行者十步:蔡明亮》展覽現場(圖片提供:高美館、攝影:林宏龍)
《行者十步:蔡明亮》展覽現場(圖片提供:高美館、攝影:林宏龍)
《行者十步:蔡明亮》展覽現場(圖片提供:高美館、攝影:林宏龍)
《行者十步:蔡明亮》展覽現場(圖片提供:高美館、攝影:林宏龍)

打破電影院與美術館的界線

蔡明亮提到:「在這十幾年,我想自己在台灣做得很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把美術館和電影院拉在一起。」出身自劇場、又是電影人的他,因電影免不了要顧慮市場,十分欣賞美術館的自由自在,所以他想到在美術館展出,從小小觀眾開始培養浸潤在美學中的質感與鑑賞能力。這次在高美館的展覽中,蔡明亮透過亞儂弘尚希的畫作作為影像的切割畫面,10部《行者》系列電影彷彿像是經淬鍊後的鑽石,觀眾走入展場,就如同站在行者之間。

蔡明亮於高美館《行者十步:蔡明亮》開幕現場(圖片提供:高美館、攝影:林宏龍)
蔡明亮於高美館《行者十步:蔡明亮》開幕現場(圖片提供:高美館、攝影:林宏龍)
蔡明亮於高美館《行者十步:蔡明亮》展覽現場(圖片提供:汯呄霖電影、攝影:許懷哲)
蔡明亮於高美館《行者十步:蔡明亮》展覽現場(圖片提供:汯呄霖電影、攝影:許懷哲)

推出《行者十步》電影馬拉松

另外,高雄市電影館串連響應,5至8月也在內惟藝術中心推出「行者十步:蔡明亮」10+10專題影展,除《行者十步》電影馬拉松場、特選場播映外,亦策劃蔡明亮經典作品回顧與導演推薦電影精選;與此同時,美術館規劃多場系列推廣活動,期待觀眾自由緩步在美術館與電影院之間,親身感受蔡明亮的「慢走」哲學。

蔡明亮於高美館《行者十步:蔡明亮》展覽現場(圖片提供:汯呄霖電影、攝影:許懷哲)
蔡明亮於高美館《行者十步:蔡明亮》展覽現場(圖片提供:汯呄霖電影、攝影:許懷哲)

多場系列推廣活動

6月21日規劃的美術館夜行活動,展間於夜間開放,規劃蔡明亮及孫松榮擔綱「夜之啟蒙人」進行深度解說,並邀請演員李康生以「行者」之姿帶領參與者漫行,感受夜間美術館的獨特感官體驗。7月19日則規劃跨域講座「紅衣僧影-美術館一遊」,由臺南市美術館館長龔卓軍主持,邀請佛光緣美術館總館長如常法師與蔡明亮對談;隔日7月20日並將舉辦蔡明亮展覽專書簽書會。8月2日所辦之「與青少年對話-十步,慢行」對談則廣邀青少年觀眾與蔡明亮面對面交流,展開跨越世代的藝術對話。

展覽記者會上,他合作多年的演員李康生與亞儂也精心準備一段演出,在亞儂清唱的美好旋律中,李康生以行者的緩步慢行,帶領現場嘉賓一同揭開《行者十步》的展覽序幕。(圖片提供:高美館、攝影:林宏龍)
展覽記者會上,他合作多年的演員李康生與亞儂也精心準備一段演出,在亞儂清唱的美好旋律中,李康生以行者的緩步慢行,帶領現場嘉賓一同揭開《行者十步》的展覽序幕。(圖片提供:高美館、攝影:林宏龍)

行者十步:蔡明亮
展期:2025.05.17 - 2025.08.10,每週二至週日09:30-17:30(週一休館)
地點:高雄市立美術館104、105展覽室
更多展覽資訊與報名詳情,敬請鎖定高美館網站公告,以及臉書專頁Instagram

資料提供|高雄市立美術館、文字整理|Adela Cheng

延伸閱讀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