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台灣燈會元宵節登場!台南安平、高鐵兩大展區亮點總整理

2024台灣燈會「高鐵展區」元宵節登場!7大展區以台南文化為主題、100+場展演不間斷

2024台灣燈會在台南盛大登場,其中「高鐵燈區」將於2月24日元宵節啟燈,由7大主題燈組展現台灣的地景與文化,還有100+場國內外團體的精彩展演,活動將持續至3月10日。

今年是台灣燈會時隔16年回到台南舉辦,以「龍躍臺南」為主題,規劃高鐵燈區與安平燈區兩大展區,共計300多件作品。適逢龍年,台灣燈會也推出位於高鐵燈區的主燈「龍來台灣」,並發放和台灣小吃小籠包同音的「小龍包」提燈,熱烈歡迎各地遊客前來賞燈。

2024台灣燈會「高鐵展區」元宵節登場!7大展區以台南文化為主題、100+場展演不間斷
2024台灣燈會「高鐵燈區」主燈。(圖片來源:台灣燈會)

高鐵燈區觀賞亮點

於元宵節當天壓軸登場的「高鐵燈區」,主舞台兩側設有象徵五行相生、年運吉祥的「金龍、水龍」,並以臺南的起源、臺灣的故事為發想,展出7大主題燈飾,更有70多組國內外團體帶來100+場精彩演出。

2024台灣燈會「高鐵展區」元宵節登場!7大展區以台南文化為主題、100+場展演不間斷
2024台灣燈會「高鐵燈區」。(圖片提供:原物創意)

⭔ 台灣軌跡|火車文化的藝術詮釋

「台灣軌跡」以台灣鐵道文化為主題,融合傳統燈藝、主題插畫、紙雕藝術及沉浸式燈光音樂展演,並以台灣高鐵、臺鐵藍皮解憂號、森鐵福森號、糖鐵SL370等經典火車為概念,打造出4座巨型創意燈組,轉化為全新感官體驗。

2024台灣燈會「高鐵展區」元宵節登場!7大展區以台南文化為主題、100+場展演不間斷
「台灣軌跡」燈組。(圖片提供:原物創意)
2024台灣燈會「高鐵展區」元宵節登場!7大展區以台南文化為主題、100+場展演不間斷
「台灣軌跡」燈組。(圖片提供:原物創意)

主題燈「環島遊溫泉」和四大風景燈組帶領遊客遊歷台灣溫泉、城市、糖廠、山林、海岸風光,並打造劇場般的展演,如同一場時空穿越的冒險之旅。此外還有插畫藝術家以森鐵、糖鐵為題創作大型畫作,畫面中的列車彷彿穿越於森林之間;紙雕藝術家則以高鐵、台鐵為題,將台灣西部城市景觀與東部自然風光以紙雕創作手法融入列車窗景中。

2024台灣燈會「高鐵展區」元宵節登場!7大展區以台南文化為主題、100+場展演不間斷
「台灣軌跡」燈組。(圖片提供:原物創意)
2024台灣燈會「高鐵展區」元宵節登場!7大展區以台南文化為主題、100+場展演不間斷
「台灣軌跡」燈組。(圖片提供:原物創意)

⭔ 圳沃嘉南|流動韻律的視覺饗宴

由由禹禹藝術工作室、黑川互動媒體藝術、詹維欣、成若涵等四組藝術家團隊共同打造的「圳沃嘉南」,運用水霧、光影、音樂等元素,展現水圳灌溉系統與嘉南平原的豐饒景象,打造出流動的視覺饗宴。

2024台灣燈會「高鐵展區」元宵節登場!7大展區以台南文化為主題、100+場展演不間斷
「光渠流年」。(圖片提供:原物創意)
2024台灣燈會「高鐵展區」元宵節登場!7大展區以台南文化為主題、100+場展演不間斷
「山孕土沃」。(圖片提供:原物創意)

主題燈「光渠流年」以水管造型象徵嘉南平原的水利系統,展現水流的澎湃力;「稻浪」燈組透過創新的裝置和燈光律動,傳遞嘉南平原的農田景象;此外,還包括以抽象造型象徵山脈與土地的「山孕土沃」和以水滴象徵水之生命力的「盈盈」,讓嘉南平原的豐富景象躍然眼前。

2024台灣燈會「高鐵展區」元宵節登場!7大展區以台南文化為主題、100+場展演不間斷
「光渠流年」。(圖片提供:原物創意)
2024台灣燈會「高鐵展區」元宵節登場!7大展區以台南文化為主題、100+場展演不間斷
「盈盈」。(圖片提供:原物創意)

⭔ 美麗之島

以「鯤島精靈」為題材,運用色彩、圖騰、線條等元素,再透過不同燈色轉換呈現「山、川、河、海」及「天空」等意象,將東亞海洋上「福爾摩沙:臺灣」化為一條隱形的鯨魚,守護著臺灣。

2024台灣燈會「高鐵展區」元宵節登場!7大展區以台南文化為主題、100+場展演不間斷
「鯤島融光」。(圖片來源:台灣燈會)

⭔ 海上明珠

從17世紀熱蘭遮城發想,演繹「荷蘭治臺」時期的航海商船情境,呈現臺灣豐富的生態、物產,以及冒險故事。

2024台灣燈會「高鐵展區」元宵節登場!7大展區以台南文化為主題、100+場展演不間斷
「亞當發現號」。(圖片來源:台灣燈會)

⭔ 一定成功

以元宵點燈、媽祖祈福為意象,用擬真俏皮的海洋生物呈現。有了左右護法千里眼、順風耳,祈求新的一年福泰安康,各項願景目標也都能如願。

2024台灣燈會「高鐵展區」元宵節登場!7大展區以台南文化為主題、100+場展演不間斷
「研發成功」。(圖片來源:台灣燈會)

⭔ 時光迴廊

八卦造型的燈組,結合台南電影看板大師顏振發老師的手繪創作,邀請遊客穿越劍獅拱門及4個建築展區,體驗台南古今風情,並引全美戲院5G車、5G XR LED行動舞台,體驗AI科技的新鮮感。

2024台灣燈會「高鐵展區」元宵節登場!7大展區以台南文化為主題、100+場展演不間斷
「步步高陞」。(圖片來源:台灣燈會)

⭔ 國際共融

透過360度大螢幕展演裸視3D動畫,並結合5G雲端互動科技、多元燈飾媒材營造色彩繽紛的視覺盛宴,搭配來自日本、韓國、印尼、貝里斯、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等地的邀展花燈,實踐國際友好的理念。

2024台灣燈會元宵節登場!7大展區以台南文化為主題、100+場展演不間斷
「讓人充滿期待的觀光都市-名古屋」。(圖片來源:台灣燈會)

安平燈區觀賞亮點

回望台南400年,歷經荷蘭人的貿易統治、明鄭拓墾、清朝設府制縣、日治現代化發展建設迄今,多元族群在此相會、交融、衝撞、積累沉疊,繼續豐富著台南的文化面貌。

2024台灣燈會元宵節登場!7大展區以台南文化為主題、100+場展演不間斷
「河光流影」。(圖片來源:台灣燈會)

⭔ 臺南400展區

回顧台灣近現代百年來的發展,族群主流化、文化平權為當今社會的發展基礎。因此,本展區邀請了原住民、客家、漢族、新住民、日本、荷蘭、印尼等不同族群的藝術家,一同為四百年後的今天,以融合、永續為題發想,創作族群共融與文化永續的歷史想像。

2024台灣燈會元宵節登場!7大展區以台南文化為主題、100+場展演不間斷
「時光貝果」。(圖片來源:台灣燈會)
2024台灣燈會元宵節登場!7大展區以台南文化為主題、100+場展演不間斷
「無限圓」。(圖片來源:台灣燈會)
2024台灣燈會元宵節登場!7大展區以台南文化為主題、100+場展演不間斷
「」。(圖片來源:台灣燈會)
2024台灣燈會元宵節登場!7大展區以台南文化為主題、100+場展演不間斷
「思考的路徑」。(圖片來源:台灣燈會)
2024台灣燈會元宵節登場!7大展區以台南文化為主題、100+場展演不間斷
「太陽和月亮」。(圖片來源:台灣燈會)

⭔ 河光往事展區

「河光往事」科技藝術燈區位在台南運河往安平港的南側,由五組科技藝術團隊在此提出對於百年運河的記憶與想像。沿著運河綿延數公里的十組作品,結合AI科技演算,既有視覺上的震撼,更保有與觀眾互動的趣味性,在傳統燈節中增添了科技未來感。

2024台灣燈會元宵節登場!7大展區以台南文化為主題、100+場展演不間斷
「無限光景」。(圖片來源:台灣燈會)
2024台灣燈會元宵節登場!7大展區以台南文化為主題、100+場展演不間斷
「」。(圖片來源:台灣燈會)
2024台灣燈會元宵節登場!7大展區以台南文化為主題、100+場展演不間斷
「時光廊道」。(圖片來源:台灣燈會)
2024台灣燈會元宵節登場!7大展區以台南文化為主題、100+場展演不間斷
「說『嗨』!」。(圖片來源:台灣燈會)
2024台灣燈會元宵節登場!7大展區以台南文化為主題、100+場展演不間斷
「我在這裡為你祈禱」。(圖片來源:台灣燈會)

【 2024台灣燈會在台南 】

⬬ 高鐵展區

地點|大臺南會展中心及其周邊場地、沙崙綠能科技示範場域

展期|2月24日至3月10日

開放時間|
週一至週四 14:00-22:00(17:00-22:00亮燈)
週五至週日 10:00-22:00(17:00-22:00亮燈)
國定假日 10:00-22:00(17:00-22:00亮燈)

⬬ 安平展區

地點|安平遊憩碼頭、林默娘公園、原1661園區、安平運河沿岸(安億橋至望月橋)

展期|2月3日至3月10日

開放時間|
週一至週四 14:00-22:00(17:00-22:00亮燈)
週五至週日 10:00-22:00(17:00-22:00亮燈)
國定假日 10:00-22:00(17:00-22:00亮燈)

更多資訊可至2024台灣燈會官網查詢。

延伸閱讀

RECOMMEND

藝術家鹵貓個展台北登場!以「月醒時分」為主題,感受畫作中的療癒魅力

藝術家鹵貓個展台北登場!以「月醒時分」為主題,感受畫作中的療癒魅力

中國藝術家鹵貓(Oamul)個展即日起至10月27日,在台北Contemporary by U藝廊登場,以「月醒時分Moonrise」為題,並透過3大展區設計,將帶領觀者從午後的黃昏、月升的平靜,再到靜謐的夜晚,一同感受其畫作中的溫柔且療癒的氛圍。

在社群平台上擁有高人氣的藝術家鹵貓,創作中常能看見與大自然的緊密連結,比如其《24節氣》、《Season》等廣受人們喜愛的系列作品,不僅純粹療癒也極具魅力。而除了藝術創作,鹵貓也曾與Louis Vuitton、Chanel、La Mer、SHISEIDO等國際品牌合作,以及為聯合國郵局設計一套以日常教育場景為主題的「Education First」郵票。

1988年出生於中國福建省的鹵貓(又名Oamul),自小在幽靜的自然環境中長大,這種與自然的緊密聯繫深深影響了他的藝術創作。(圖片提供:Contemporary by U)
1988年出生於中國福建省的鹵貓(又名Oamul),自小在幽靜的自然環境中長大,這種與自然的緊密聯繫深深影響了他的藝術創作。(圖片提供:Contemporary by U)
鹵貓 Oamul 大麗花與我  Dahlias and Me  2021(圖片提供:Contemporary by U藝廊)
鹵貓 Oamul 大麗花與我 Dahlias and Me,2021(圖片提供:Contemporary by U)

中國藝術家鹵貓個展降臨台北

自2016年開始,鹵貓曾於首爾、廈門、北京、上海、深圳等地舉辦過聯展與個展,今年7月,鹵貓更受到MoCA上海當代藝術館邀請,舉行「花與花豹的凝視」個人展覽。而繼去年首度於台北登場的「春天在耳邊的輕聲細語」,今年8月,鹵貓再次來台舉辦全新個展,並由Contemporary by U 藝廊策劃,透過分段式的3大展區,讓人們從黃昏到夜晚,靜下來欣賞鹵貓畫筆下的詩意創作。

鹵貓 Oamul  花束 Bouquet  2021(圖片提供:Contemporary by U藝廊)
鹵貓 Oamul 花束 Bouquet,2021(圖片提供:Contemporary by U)
鹵貓 Oamul 巴黎公園 Park in Paris  2024(圖片提供:Contemporary by U藝廊)
鹵貓 Oamul 巴黎公園 Park in Paris,2024(圖片提供:Contemporary by U)

以「月醒時分」為主題

而展覽主題之所以定為「月醒時分」,也與鹵貓早期是位動畫設計師、經常在夜晚創作有關,他也曾提到,夜晚是他最喜歡作畫的時候。此次展覽中,將從帶有溫暖金黃色、模擬了日落時分光影變化的「午後黃昏」區開始,牆上則可見,其以自然筆觸描繪出城市公園的傍晚風景、帶有溫柔姿態的花卉與植物作品;由兩個布幕隔出的「月升時分」區,展出月光倒映在水面的作品,充滿了靜謐氣息,也讓人們沉澱心情;最後營造出夜晚寧靜氛圍的「夜晚沉靜」區,以微弱的燈光,營造出猶如月光灑在大地上的情景,帶領你我更深入鹵貓的藝術世界。

此次展覽由Contemporary by U 畫廊策劃,透過分段式的3大展區,帶大家體驗鹵貓月色下的創作。(圖片提供:Contemporary by U)
此次展覽由Contemporary by U 畫廊策劃,透過分段式的3大展區,帶大家體驗鹵貓月色下的創作。(圖片提供:Contemporary by U)
自小被自然包圍的鹵貓對四季變化有深刻的感觸,在此次展覽中展示了許多鹵貓繪畫的花卉和植物作品。(圖片提供:Contemporary by U)
自小被自然包圍的鹵貓對四季變化有深刻的感觸,在此次展覽中展示了許多鹵貓繪畫的花卉和植物作品。(圖片提供:Contemporary by U)
鹵貓 Oamul 窗外的夜 Night Beyond the Window,2023(圖片提供:Contemporary by U)
鹵貓 Oamul 窗外的夜 Night Beyond the Window,2023(圖片提供:Contemporary by U)
鹵貓 Oamul 綠洲白馬 Oasis Horse,2022(圖片提供:Contemporary by U)
鹵貓 Oamul 綠洲白馬 Oasis Horse,2022(圖片提供:Contemporary by U)

同步販售文創商品

另外,此次展覽也特別販售鹵貓的限量版畫,以及30幾款鹵貓的文創商品,包含:「水仙花」笛型玻璃杯、購物袋、多款手機氣囊支架、貼紙、筆記本、鑰匙圈、茶具組、T-shirt等,有興趣者可於展場或Contemporary by U官方網站購買。

除了限量版畫之外,此次也販售鹵貓的文創商品,如玻璃杯、購物袋、手機支架、貼紙等。(圖片提供:Contemporary by U)
除了限量版畫之外,此次也販售鹵貓的文創商品,如玻璃杯、購物袋、手機支架、貼紙等。(圖片提供:Contemporary by U)
除了限量版畫之外,此次也販售鹵貓的文創商品,如玻璃杯、購物袋、手機支架、貼紙等。(圖片提供:Contemporary by U)
除了限量版畫之外,此次也販售鹵貓的文創商品,如玻璃杯、購物袋、手機支架、貼紙等。(圖片提供:Contemporary by U)

鹵貓Oamul — 《月醒時分》
展覽期間:2024年8月23日(五)至10月27日(日)
展覽地點:台北市忠孝東路四段553巷42號1樓(Contemporary by U Gallery)
票價:150元(門票可折抵 100 元文創商品)

資料提供|Contemporary by U Gallery

延伸閱讀

RECOMMEND

《聽海湧》特展9/10臺史博揭幕!集劇集道具、歷史文物,刻畫戰時臺灣人的掙扎和困境

《聽海湧》特展9/10臺史博揭幕!刻畫二戰時臺灣人的掙扎和困境

從戰爭題材、劇情到美術,公視歷史劇集《聽海湧》無疑是2024最受好評的臺劇之一。全劇以二戰時期為背景,故事圍繞著被派至東南亞擔任「戰俘監視員」的臺籍三兄弟展開,講述動盪時代下臺灣人的掙扎和困境。

9月10日起,看《聽海湧》不只能透過螢幕,也不妨走進臺灣歷史博物館「《聽海湧》與它的時代:二戰下的臺籍戰俘監視員」特展現場,藉道具、劇情相關文本,了解劇集拍攝幕後;也透過呼應劇情真實歷史背景的臺史博館藏,深入《聽海湧》刻畫的時代。

《聽海湧》特展9/10臺史博揭幕!刻畫二戰時臺灣人的掙扎和困境
(圖片來源:聽海湧 Three Tears in Borneo Facebook/公共電視)

回家,是「臺灣人」的共同期望

二戰時期,臺灣為日本殖民地,日本政府除了招募臺灣人擔任「志願兵」外,也徵調軍夫、軍屬等協助戰地管理或勞動,《聽海湧》主角新海三兄弟擔任的「戰俘監視員」即是軍屬的一種。戰時被動員赴海外各地戰場的臺灣人,在戰爭結束後迎來了不同的命運,有的被迫加入國軍,捲入國共內戰;有的則是在無人聞問的情況下設法回到臺灣;有的則如戰俘監視員這般,因為被指控虐待戰俘而遭受盟軍的軍事審判、甚至處死。

《聽海湧》特展9/10臺史博揭幕!刻畫二戰時臺灣人的掙扎和困境
(圖片來源:聽海湧 Three Tears in Borneo Facebook/公共電視)

在烽火連天的時代,他們不只要面對戰爭的血腥與殘酷,掙扎於軍隊命令、人性糾葛之間,更墜入日本皇民化教育、日本戰敗後臺灣主權轉移所造成的身份認同困境。回家,成為這些臺灣人的共同期望。

《聽海湧》特展9/10臺史博揭幕!刻畫二戰時臺灣人的掙扎和困境
(圖片來源:聽海湧 Three Tears in Borneo Facebook/公共電視)

《聽海湧》特展重現劇集內外的真實歷史

臺史博特展「《聽海湧》與它的時代:二戰下的臺籍戰俘監視員」,以歷史為本,交織劇集場景及真實歷史背景,透過3個單元:「戰爭背景、精神動員與認同」、「戰爭動員:奔赴戰場的臺灣人」、「終戰與審判」,讓觀眾更了解劇中因時長限制而未能完整呈現的歷史背景,並跟隨時代巨輪轉動的軌跡,重新理解、走過《聽海湧》的動盪年代。

《聽海湧》特展9/10臺史博揭幕!刻畫二戰時臺灣人的掙扎和困境

▍戰爭背景、精神動員與認同

《聽海湧》主角新海志遠生於1926年的高雄,公學校畢業,曾在1942年參加皇民奉公會,於1943年從軍擔任軍屬,赴婆羅州俘虜收容所擔任戰俘監視員。大他3歲的哥哥新海榮輝,則是堅定支持日本的臺灣年輕人代表。

《聽海湧》特展9/10臺史博揭幕!刻畫二戰時臺灣人的掙扎和困境
(圖片來源:聽海湧 Three Tears in Borneo Facebook/公共電視)

二戰時期,臺灣總督府為了達成戰爭的需求,在精神上動員臺灣人成為「皇民」,除了在臺灣社會全面普及日語,也推動神道教信仰、寺廟整理運動、改日式姓名等措施,試圖激起臺灣人成為日本人的熱情。對於這些政策,不同世代的臺灣人抱持不同想法,如青年世代在學校受到更多皇民化思想,而容易傾向支持戰爭;中老年世代就未必如此。可當時的臺灣青年,無論戰時做了什麼樣的選擇,都深受日本的宣傳影響。

《聽海湧》特展9/10臺史博揭幕!刻畫二戰時臺灣人的掙扎和困境
(圖片來源:聽海湧 Three Tears in Borneo Facebook/公共電視)

▍戰爭動員:奔赴戰場的臺灣人

中日戰爭爆發後,日軍需要大量的人力投入戰場,陸續徵調臺灣人擔任軍夫或通譯、戰俘監視員等軍屬,前往日本占領地協助統治。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日本政府在臺施行「特別志願兵」制度,許多臺灣年輕人也就帶著各種身份奔赴戰場。二戰尾端的1945年,日本終於在臺正式施行徵兵制。不久後戰爭結束,散落各地的臺灣人,由於不同的戰場與身份,而迎來了不同的命運。

《聽海湧》特展9/10臺史博揭幕!刻畫二戰時臺灣人的掙扎和困境
(圖片來源:聽海湧 Three Tears in Borneo Facebook/公共電視)

《聽海湧》新海三兄弟所擔任的戰俘監視員,並非正式的軍人,但仍受軍隊的各種規範。新海志遠等人受命監視戰俘,有的積極認同日本,有的如志遠是為了證明自己跟日本人一樣而從軍,但在與戰俘接觸的過程中,仍保有人性的一面。劇中透過戰俘監視營的生活,巧妙地論述了監視、被監視間的微妙變化。

《聽海湧》特展9/10臺史博揭幕!刻畫二戰時臺灣人的掙扎和困境
(圖片來源:聽海湧 Three Tears in Borneo Facebook/公共電視)

▍終戰與審判

1945年8月,二戰結束,《聽海湧》劇中盟軍佔領了主角們所在的戰俘監視營,發現壕溝內的戰俘屠殺事件,戰犯審判隨之啟動。將視線從劇集拉回現實,當時臺灣人遍及了日本於二戰時所占領之處,他們在不同的戰場,迎來了1945年夏末的戰爭結束——如何復員回到臺灣,成為這些海外戰場臺灣人的願望。然而有些人如戰俘監視員,於戰後遭受審判,或被處死、或被刑而無法回家。

《聽海湧》特展9/10臺史博揭幕!刻畫二戰時臺灣人的掙扎和困境
(圖片來源:聽海湧 Three Tears in Borneo Facebook/公共電視)

此外,戰爭結束後,臺灣由中華民國接收,臺灣人從戰前的「日本人」身份轉變為「中國人」,有人熱烈歡迎「祖國」接收,有人則是茫然不知所措,也有不少年輕人一開始對於新政府抱有期待,積極參與社會議題、學習「國語」,然而復員失業等社會問題,加上兩岸相隔50年的文化差異,最終壓垮了許多臺灣人的期待。

《聽海湧》特展9/10臺史博揭幕!刻畫二戰時臺灣人的掙扎和困境
(圖片來源:聽海湧 Three Tears in Borneo Facebook/公共電視)

同場加映|主視覺定格荒涼海景、Podcast揭秘拍攝幕後

展覽主視覺延伸自《聽海湧》中的重要場景——主角在海邊聽著海浪聲,遙想家鄉。荒涼影像令人聯想,究竟對當時飄落在外的臺灣人來說,海的形狀是回家的道路,或是不再可能返鄉的暗示?「《聽海湧》與它的時代:二戰下的臺籍戰俘監視員」將於9月10日開展,不妨到展覽現場探索你的答案。

若想更了解劇集拍攝幕後,也可收聽《5分鐘聽海湧》Podcast,由導演孫介珩、製作人林佳儒等製作團隊成員,不藏私分享角色塑造、場景搭建等精彩細節。

《聽海湧》特展9/10臺史博揭幕!刻畫二戰時臺灣人的掙扎和困境
(圖片來源:臺灣歷史博物館)

《聽海湧》與它的時代:二戰下的臺籍戰俘監視員

展期|2024910日-202568

地點|臺灣歷史博物館 展示教育大樓41樓大廳(台南市安南區長和路一段250號)

資料來源|臺灣歷史博物館聽海湧 Three Tears in Borneo 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