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 「Reale義式餐廳」開張!坐進溫暖木質調空間,品嚐義大利正統風味料理

台北 「Reale義式餐廳」開張!坐進散發溫暖氛圍的木質調空間,品嚐義大利正統風味料理

在竹北深耕十三年的「Piccola Enoteca 彼刻義式餐酒館」,曾連續兩年榮獲義大利美食權威「義大利紅蝦Gambero Rosso餐廳評鑑指南」二蝦肯定,也是台灣唯一一家連續於2020年及2021年獲紅蝦評鑑三酒瓶肯定的餐廳。主廚Boris(黃慶德)首度北上展店,於台北市仁愛圓環商圈打造「Reale Cucina Italiana」義式餐廳,並於今(2024)年4月26日正式開幕。

出生於香港的主廚Boris(黃慶德),曾是程式設計師,因對廚藝執著熱愛,毅然於二十多歲轉行,進入加拿大多倫多廚藝學校學藝,追尋人生料理夢。畢業後即加入多倫多當時少數獲得拿坡里披薩協會AVPN認證的「Pizzeria Libretto」 職人披薩餐廳學藝,短短兩年間在義裔行政主廚Rocco Agostino親授下,熟稔正宗義式料理精髓與紮實技藝,並受拔擢至主打羅馬菜的新義大利餐館「Enoteca Sociale」擔任主廚,成為多倫多餐飲圈耀眼新星。

主廚Boris首度北上展店,於台北市仁愛圓環商圈打造「Reale Cucina Italiana」義式餐廳。而「Reale」即義大利文的「真實」之意,傳遞出主廚的「經典、手作、實在」理念。(圖片提供:Reale Cucina Italiana)
主廚Boris首度北上展店,於台北市仁愛圓環商圈打造「Reale Cucina Italiana」義式餐廳。而「Reale」即義大利文的「真實」之意,傳遞出主廚的「經典、手作、實在」理念。(圖片提供:Reale Cucina Italiana)

竹北彼刻義式餐酒館主廚Boris北上展店

2011年與台籍太太回台定居,隔年於竹北創立「Piccola Enoteca彼刻義式餐酒館」,主廚Boris強調自家手工現做義大利新鮮麵食、醃製肉品,費時費工只為成就最道地義菜風味,令這家位於新竹巷弄間,命名為”Piccola”(小小之意)的家庭式餐館,旋即於新竹饕客圈刮起旋風。2018年,自建五層樓獨棟餐廳「彼刻2.0版」落成,展現主廚Boris更具國際視野的料理企圖,豐富而多元的義大利窖藏與酒單,一躍成為竹北最具人氣與口碑的義式餐酒館。

Reale Cucina Italiana義式餐廳十人包廂(圖片提供:Reale Cucina Italiana)
Reale Cucina Italiana義式餐廳十人包廂。(圖片提供:Reale Cucina Italiana)

Chef Boris對於經典義式料理的堅持與風味呈現,征服許多台北饕客味蕾,在忠實台北粉絲期盼下,遂決定於台北市異國精緻美食齊聚的仁愛圓環商圈打造「Reale Cucina Italiana」義式餐廳,門口以復古銅色招牌低調現身,踏入店內,視線焦點即落在拱型出菜口,顧客可近距離欣賞廚藝團隊料理的實境魅力。

餐廳整體空間以木質系營造出義大利餐館溫暖氛圍。(圖片提供:Reale Cucina Italiana)
餐廳整體空間以木質系營造出義大利餐館溫暖氛圍。(圖片提供:Reale Cucina Italiana)

營造如義大利餐館的溫暖氛圍

整體空間以木質系營造出義大利餐館溫暖氛圍,室內黑白菱格復古地磚、暖黃壁燈、木質桌椅,及義大利著名人文地景壁畫,從南方的西西里島古希臘城街道、中部的宗教聖城Assisi、依山傍海的五漁村及水都威尼斯風景,構築出充滿義大利風情的用餐氛圍。餐廳並設有一座豐富酒藏的走入式酒窖,及10人座私人包廂,適合上班族放鬆小酌、或親友歡聚體驗道地義式餐酒饗宴。

「Reale Cucina Italiana」義式餐廳設有一座豐富酒藏的走入式酒窖。(圖片提供:Reale Cucina Italiana)
「Reale Cucina Italiana」義式餐廳設有一座豐富酒藏的走入式酒窖。(圖片提供:Reale Cucina Italiana)

展現義大利地方風土風味

Chef Boris表示:「初接觸義大利羅馬菜的震撼至今難忘,食材看似簡單,料理外觀樸實無華,卻能強烈展現地方風土風味。」Boris主廚一本初衷,延續竹北首店精神,店內麵包、義大利生麵皆堅持自家手工新鮮製作,甚至費工耗時自行醃製義大利傳統煙燻培根、豬背油等遵循古法傳統美食。對於義大利各區風味菜慣用的食材也毫不妥協,如:義大利最古老起司佩科里諾羊奶乾酪pecorino cheese、MACKE初榨冷壓橄欖油、特級沙勞越手工採摘黑胡椒皆為主廚嚴選指定。

為完美呈現此道羅馬經典的培根蛋大水管麵,生蛋黃的品質至為關鍵。主廚嚴選了彰化桂園自然生態農場的烏骨雞蛋,蛋香濃厚令主廚著迷,令人難以抗拒的濃香蛋黃醬汁,加上義大利山區最古老羊奶乳酪pecorino cheese歷經八個星期以上的熟成,結合黑胡椒為麵體帶來濃郁奶香與鹹香,自家製伊比利豬培根口感香脆,豐腴堅果油脂帶來細緻馥郁香氣縈繞舌尖。(圖片提供:Reale Cucina Italiana)
為完美呈現此道羅馬經典的培根蛋大水管麵,生蛋黃的品質至為關鍵。主廚嚴選了彰化桂園自然生態農場的烏骨雞蛋,蛋香濃厚令主廚著迷,令人難以抗拒的濃香蛋黃醬汁,加上義大利山區最古老羊奶乳酪pecorino cheese歷經八個星期以上的熟成,結合黑胡椒為麵體帶來濃郁奶香與鹹香,自家製伊比利豬培根口感香脆,豐腴堅果油脂帶來細緻馥郁香氣縈繞舌尖。(圖片提供:Reale Cucina Italiana)
羅馬式燉牛肚是十八世紀就誕生的義大利傳統料理,展現當地庶民活用牛隻內臟等剩餘部位製成美味佳餚的生活智慧。主廚依循道地工法製作,以白酒醋與多種香草去腥調味,輔以各式蔬菜與番茄調味,耗時2-3日燉煮入味,牛肚軟嫩微帶嚼勁,奶油、帕馬森起司與香草莢賦予柔滑質地與香氣,薄荷葉與白酒漬葡萄乾的果香隱味則畫龍點睛,令番茄的酸甜醬汁更見細膩層次,濃郁中透著蔬果的清爽。
羅馬式燉牛肚是十八世紀就誕生的義大利傳統料理,展現當地庶民活用牛隻內臟等剩餘部位製成美味佳餚的生活智慧。主廚依循道地工法製作,以白酒醋與多種香草去腥調味,輔以各式蔬菜與番茄調味,耗時2-3日燉煮入味,牛肚軟嫩微帶嚼勁,奶油、帕馬森起司與香草莢賦予柔滑質地與香氣,薄荷葉與白酒漬葡萄乾的果香隱味則畫龍點睛,令番茄的酸甜醬汁更見細膩層次,濃郁中透著蔬果的清爽。(圖片提供:Reale Cucina Italiana)
取新鮮墨魚汁加入多種蔬菜、白酒熬製新鮮墨魚醬汁,揉合杜蘭小麥粉製成彈牙墨魚麵,再以蛤蠣、蝦頭、魚骨、蔬果熬煮海鮮高湯,賦予小番茄醬汁醇厚甜美底蘊,添香的東港櫻花蝦以初炸橄欖油及辣椒煸出大海鮮味,為味蕾帶來辛辣刺激快感
取新鮮墨魚汁加入多種蔬菜、白酒熬製新鮮墨魚醬汁,揉合杜蘭小麥粉製成彈牙墨魚麵,再以蛤蠣、蝦頭、魚骨、蔬果熬煮海鮮高湯,賦予小番茄醬汁醇厚甜美底蘊,添香的東港櫻花蝦以初炸橄欖油及辣椒煸出大海鮮味,為味蕾帶來辛辣刺激快感。(圖片提供:Reale Cucina Italiana)

挖掘優質台灣小農食材

Boris亦實踐義大利料理講求在地與當令的慢食精神,新菜單設計囊括這十幾年來投注高度熱情,穿梭台灣各地挖掘出當令的優質小農食材,包含:彰化芳苑玫瑰鴨、彰化桂園農場烏骨雞蛋、宜陽牧場噶瑪蘭黑豚、埔里羅馬花椰菜、慢慢弄瑞可塔起司等,經主廚以義式料理技法完美調味,展現台灣優質食材與義大利料理間的精采對話。菜單中不乏竹北彼刻膾炙人口的招牌菜色,亦有特別為台北食客設計的限定料理,提供多樣義大利美食選擇。

選用彰化芳苑玫瑰鴨為主角,歷經70天飼養至3公斤大,並以特殊切割法,保留肉質軟嫩多汁口感,再以3至5天的熟成賦予鴨肉特有香氣,主廚先煎脆後烤,透過精準火侯掌握,保留肉質粉嫩色澤,質地柔嫩,佐上融合雞汁與鴨汁、橙汁,並以波特酒賦香濃縮的醬汁,酸香味美,完美襯托濃郁奔放野味。
選用彰化芳苑玫瑰鴨為主角,歷經70天飼養至3公斤大,並以特殊切割法,保留肉質軟嫩多汁口感,再以3至5天的熟成賦予鴨肉特有香氣,主廚先煎脆後烤,透過精準火侯掌握,保留肉質粉嫩色澤,質地柔嫩,佐上融合雞汁與鴨汁、橙汁,並以波特酒賦香濃縮的醬汁,酸香味美,完美襯托濃郁奔放野味。(圖片提供:Reale Cucina Italiana)
自古嗜吃懂吃豬油的義大利人,羅馬時代即發明取豬背脂肪,以各式香料醃製風乾熟成,成為義式傳統Salumi(醃肉)最特出的一款。主廚Boris遵循義式傳統工序製作,選用西班牙伊比利豬背油,以海鹽、迷迭香醃製,歷經一個多月熟成,造就細緻不凡的風味,切透光薄片入口即化,搭佐法式長棍麵包薄片,澆淋特級橄欖油及丹麥煙燻鹽,滋味較高級奶油更為鮮嫩清爽,香鹹回甘。
自古嗜吃懂吃豬油的義大利人,羅馬時代即發明取豬背脂肪,以各式香料醃製風乾熟成,成為義式傳統Salumi(醃肉)最特出的一款。主廚Boris遵循義式傳統工序製作,選用西班牙伊比利豬背油,以海鹽、迷迭香醃製,歷經一個多月熟成,造就細緻不凡的風味,切透光薄片入口即化,搭佐法式長棍麵包薄片,澆淋特級橄欖油及丹麥煙燻鹽,滋味較高級奶油更為鮮嫩清爽,香鹹回甘。(圖片提供:Reale Cucina Italiana)
義式小牛肉卷Saltimbocca字義為「跳進嘴裡」,生動展現此道羅馬馳名老菜的美味程度,同時也是新竹彼刻最膾炙人口的招牌料理。
義式小牛肉卷Saltimbocca字義為「跳進嘴裡」,生動展現此道羅馬馳名老菜的美味程度,同時也是新竹彼刻最膾炙人口的招牌料理。精選量少珍稀的宜陽牧場噶瑪蘭黑豚戰斧製作,以巧克力餵養的黑豬肉質甜美多汁,富有彈性,先以鼠尾草為黑豚肉質賦予香草氣息,外層再以義大利生火腿包覆提味,先煎後烤至七分熟,將甜香豐厚的肉汁完美封藏在粉嫩肉塊裡,肉質厚實脆口,每一口都讓人欲罷不能。(圖片提供:Reale Cucina Italiana)

Reale Cucina Italiana義式餐廳
地址:台北市仁愛路四段91巷17號
電話:02-2711-7500
營業時間:午餐11:30~14:30;晚餐17:30~22:30(每週二公休)
座位數:34席+包廂10席
訂位資訊請點此

資料提供|Reale Cucina Italiana
文字整理|Adela Cheng

 

※飲酒過量有礙身體健康,未成年請勿飲酒,喝酒勿開車 ※

延伸閱讀

RECOMMEND

東京米其林星級「日山壽喜燒」插旗台北!傳承百年的和牛鑑定技術 X 秘製關東派醬汁 X 旬味料理呈獻日式宴席

東京米其林星級「壽喜燒割烹 日山」插旗台北!傳承百年和牛鑑定技術、關東派醬汁等亮點

東京人形町名店「壽喜燒割烹 日山(すき焼割烹日山)」以高品質和牛著稱,憑藉傳承百年的和牛鑑定技術和秘製關東派醬汁,在城中壽喜燒一級戰區圈下一席之地,連續十年摘下米其林一星,並獲日本權威美食網站「食べログ (tabelog)」評選為百大名店。

如今這家「東京預約困難店」不必飛出國就嚐得到!「壽喜燒割烹 日山」進駐台北新光三越A4,和牛及壽喜燒醬汁皆從日本空運來台,忠實呈現本店美味,另透過和牛塔、和牛握壽司、厚蛋燒、刺身等豐富旬味料理,呈獻以壽喜燒為亮點的日式宴席。

東京米其林星級「日山壽喜燒」插旗台北!傳承百年的和牛鑑定技術、關東派醬汁等亮點
「日山壽喜燒」東京人形町本店。(圖片提供:壽喜燒割烹 日山)
東京米其林星級「日山壽喜燒」插旗台北!傳承百年的和牛鑑定技術、關東派醬汁等亮點
(圖片提供:壽喜燒割烹 日山)

百年歷史「和牛鑑定專家」

1935年開業至今的「壽喜燒割烹 日山」, 主張「肉品即料理靈魂」。這份精神源於創辦人村上禎一的事業背景,他在肉類尚未普及的1910年代,便在廣島從事肉品批發和零售事業,並握有日本最大肉品市場「東京都中央卸売市場食肉市場」的拍賣資格執照,建構起從市場到餐桌的一條龍肉品供應鏈。

東京米其林星級「日山壽喜燒」插旗台北!傳承百年的和牛鑑定技術、關東派醬汁等亮點
(圖片提供:壽喜燒割烹 日山)

百年來,「日山畜產」所供應的和牛,全數由鑑定師(目利人)在拍賣市場整頭競標而來,這套傳承一世紀的「日山標準」不全聚焦於銘柄牛,而是由鑑定師「眼觀」和牛身形、油脂光澤,感受其油質滑順度、肉質彈力等「觸感」,得標後再送往日山自家工廠經熟成、修清、真空包裝等9道工序後,經空運直送到店。

東京米其林星級「日山壽喜燒」插旗台北!傳承百年的和牛鑑定技術、關東派醬汁等亮點
(圖片提供/攝影:Izzie Pang)

除此之外,和牛在送到饕客餐桌之前,都經過鑑定師親自試吃,評估和牛各部位的赤身與脂肪比例、旨味釋放方式、脂肪融化的油香等等,以確保肉品品質,更將親測經驗編輯成《日山筆記》供公開查詢,不藏私與饕客們分享!

東京米其林星級「日山壽喜燒」插旗台北!傳承百年的和牛鑑定技術、關東派醬汁等亮點
(圖片提供:壽喜燒割烹 日山)

揭秘「日山壽喜燒」傳承百年的獨門風味!

在人形町尚未成為壽喜燒一條街之前,「壽喜燒割烹 日山」便憑藉「和牛專家」的特選肉品及獨家關東派醬汁闖出名號,更拿下米其林指南星級殊榮。如今插旗台灣,台北分店不僅忠實還原本店百年壽喜燒美味,更結合旬味料理,包含厚蛋燒、和牛塔、和牛握壽司、刺身、季節甜品等,端出4款「壽喜燒割烹」套餐,定價落在1,9804,880元區間,以下奉上店中主打的「極上・日山」套餐風味筆記!

東京米其林星級「日山壽喜燒」插旗台北!傳承百年的和牛鑑定技術、關東派醬汁等亮點
(圖片提供:壽喜燒割烹 日山)

▌專為壽喜燒精選和牛3大部位

先切入正題看套餐最大亮點——「百年之味壽喜燒」,日山以3大堅持於台北再現東京本店原汁原味。首先是和牛定期從日本空運來台,並精選帶有油脂的肋眼、沙朗、上肩肉3大部位上桌,其中肋眼肉質細嫩,帶有赤身與霜降肉的多重風味;沙朗油花分布均勻如大理石花紋,肉質中帶霜降的甜;上肩肉則以薄片彰顯其濃厚風味。

東京米其林星級「日山壽喜燒」插旗台北!傳承百年的和牛鑑定技術、關東派醬汁等亮點
(圖片提供/攝影:Izzie Pang)

▌秘製關東派醬汁、專人桌邊烹調

第二點堅持在於日山傳承百年的關東派壽喜燒醬汁,其甜度恬淡以凸顯和牛及食材原味;為還原本店風味,特別從日本空運來台。最後則是日山專為台北店策劃的體驗,為了精準控制壽喜燒上桌的時間和溫度,日山特別訂製鐵鑄鍋和壽喜燒推車,由專人於桌邊服務涮烤,過程必須恪守東京本店的火力、溫度和順序,相當講究。

東京米其林星級「日山壽喜燒」插旗台北!傳承百年的和牛鑑定技術、關東派醬汁等亮點
(圖片提供:壽喜燒割烹 日山)
東京米其林星級「日山壽喜燒」插旗台北!傳承百年的和牛鑑定技術、關東派醬汁等亮點
(圖片提供/攝影:Izzie Pang)

旬味料理共織日式宴席,和牛握壽司、刺身等亮點菜色

接著看向旬味料理,「極上・日山」套餐以「精選旬三品」揭開序幕,磯煮鮑魚、山藥細麵、厚蛋燒都是由傳統日本料理轉譯而來,先以溫潤滋味暖胃,讓味蕾準備好迎接後續饗宴。「海之幸 刺身三味」則集結當季新鮮漁護,夏秋之交以黑鮪魚、鯛魚為主,帶來生食、熟成等多重美味。

東京米其林星級「日山壽喜燒」插旗台北!傳承百年的和牛鑑定技術、關東派醬汁等亮點
山藥細麵/刺身三味。(圖片提供:左|Izzie Pang攝影/右|壽喜燒割烹 日山)

前菜另有多道融入和牛,作為和牛壽喜燒前的風味亮點。像是先付「炙燒和牛塔及真山葵」將和牛以丁狀、泥狀兩種狀態呈現,透過炙燒逼出和牛油脂香氣,拌入信州味噌賦味、點綴海膽堆疊鮮美滋味,再搭配酥炸米餅堆起豐富口感。另一道「和牛壽司」則選用舒肥紐約客部位、和牛絞肉等,藉橙醋、松露與唐辛子辣醬賦味,一盤集結多種和牛吃法。

東京米其林星級「日山壽喜燒」插旗台北!傳承百年的和牛鑑定技術、關東派醬汁等亮點
和牛塔/和牛握壽司。(圖片提供/攝影:Izzie Pang)
東京米其林星級「日山壽喜燒」插旗台北!傳承百年的和牛鑑定技術、關東派醬汁等亮點
(圖片提供:壽喜燒割烹 日山)

「壽喜燒割烹 日山」台北店

地址|新光三越A4 4樓(台北市信義區松高路194樓)

營業時間|午餐 11:3014:30/晚餐 18:0021:30

電話|(022758-6858

延伸閱讀

RECOMMEND

最年輕台灣茶「台東紅烏龍」三語線上生活誌開站! 聯名法朋、咖啡冠軍林東源新品限時登場

最年輕台灣茶「台東紅烏龍」三語線上生活誌開站! 聯名法朋、咖啡冠軍林東源新品限時登場

你知道台灣茶史上最年輕的新興茶種──「台東紅烏龍」嗎?自10月15日起,「台東紅烏龍-全球視野茶生活誌」正式上線,以「單一茶款」為主題,並以中、英、日三語講述在地茶園故事,成為世界認識台灣茶的第一扇門。同時,首款台東紅烏龍氣泡飲同步登場,並與法朋、GABEE.聯名推出全新甜點與咖啡。

認識台東紅烏龍

2008年,紅烏龍誕生於台東。當時,茶改場東部分場為挽救日漸凋零的台東茶區,在茶改場、農會與當地茶農的集思廣益下,根據台東的風土條件,融合了烏龍茶的「萎凋」、「焙火」與紅茶的「揉捻」工藝,創新研發出「台東紅烏龍」新興茶款。

台東紅烏龍風味帶有烏龍茶的花果蜜香,以及紅茶的甘醇喉韻,一共有花香、蜜香、果香、焙香、木質香、奶香6大風味,味道多元討喜;球型茶葉也易於運輸保存,身為台灣茶中極具商業價值的新世代。

台東「允芳茶園」從蟬享茶到頂級精萃極品茶,走在研發尖端,並引領消費者以紅酒杯品茗。(圖片提供:臺東縣政府)
台東「允芳茶園」從蟬享茶到頂級精萃極品茶,走在研發尖端,並引領消費者以紅酒杯品茗。(圖片提供:臺東縣政府)
精細得像在挑揀鑽石的挑茶作業,每「克拉」都要大小與色澤一致。(圖片提供:臺東縣政府)
精細得像在挑揀鑽石的挑茶作業,每「克拉」都要大小與色澤一致。(圖片提供:臺東縣政府)

2022年起,臺東縣政府以「台東紅烏龍」為城市品牌展開一系列國際行銷活動,從「東京食品展」、義大利「茶香威尼斯」活動、東京「現代臺灣茶精選」展會、到紐約「夏季美食展」(Summer Fancy Food Show)。2024年,台東紅烏龍茶園面積已從原有的100公頃增加至200公頃,年產值逼近新臺幣5億元,年輕世代返鄉製茶,帶入新思維,不僅開展出獨特「茶旅體驗」,也開發出紅烏龍爆米花、乖乖、兒茶素等新商品,使台東紅烏龍化身潮流伴手禮。

「君玉茶園」取山裡的第一道水源灌溉茶園,製茶過程中人正與茶以布巾激烈拉扯、戰鬥著;「林旺製茶廠」(右)從熱愛植物與土地而開始植茶,堅持人工除草、友善種植,並保留了在台東少見的日光萎凋工法。(圖片提供:臺東縣政府)
「君玉茶園」取山裡的第一道水源灌溉茶園,製茶過程中人正與茶以布巾激烈拉扯、戰鬥著;「林旺製茶廠」(右)從熱愛植物與土地而開始植茶,堅持人工除草、友善種植,並保留了在台東少見的日光萎凋工法。(圖片提供:臺東縣政府)

今年4月起,縣府進一步推動「風土十力 台東紅烏龍培力計畫」,攜手台東10大茶農品牌分別與香氣、咖啡、甜點等6大領域的創作者合作,展現紅烏龍的百搭特性。

例如擁有多個茶樹品種的「碧蘿園茗茶坊」,與以原住民小米酒與日本清酒工藝見長的「望山穗」,合作推出紅烏龍小米氣泡酒,採取低溫萃取與蒸餾的雙工藝設計,保留紅烏龍的細膩花果香與蜜甜韻;自60年代起帶動台東茶產業發展、台東第一家登記有案的製茶工廠「新元昌紅茶產業文化館」,則與「星忱甜點」主廚陳星緯,以街頭巷尾熟悉的飲料店為靈感,開發紅烏龍奶蓋冰淇淋

(圖片提供:臺東縣政府)
(圖片提供:臺東縣政府)

「台東紅烏龍-全球視野茶生活誌」10/15開站上線

即日起,以「單一茶款」為主題打造的「台東紅烏龍-全球視野茶生活誌」正式上線,以中、英、日三語並行,講述在地茶園故事,成為世界認識台灣茶的第一扇門。

網站首頁。(圖片提供:臺東縣政府)
網站首頁。(圖片提供:臺東縣政府)
(圖片提供:臺東縣政府)
(圖片提供:臺東縣政府)

網站以「來自花東縱谷的純淨風土──新世代的台灣茶」破題,解析紅烏龍從沒落到重生的歷程,並放大講述台灣茶的風土特色。透過活潑的編輯手法,頁面結合動畫效果,展示從茶菁到茶湯的7大製茶技藝,清楚解釋紅烏龍誕生的每個步驟。

製茶介紹頁面。(圖片提供:臺東縣政府)
製茶介紹頁面。(圖片提供:臺東縣政府)

「台東紅烏龍-全球視野茶生活誌」總編輯與策展人馮忠恬表示:「紅烏龍彷彿天生具有國際感,可以輕易引發外國人共鳴。即使完全不認識它,第一時間都會被紅烏龍那狀似紅茶的茶湯、又似烏龍茶的球型外觀,以及類似咖啡的焙火香氣所吸引。」

為清楚展現紅烏龍的風味魅力,網站也特別把味道視覺化,使用柴火、木頭、蜂蜜、牛奶、鳳梨、白花等元素,拆解紅烏龍的6大風味,使國內外讀者能夠具象理解台東紅烏龍的特色與魅力。這份獻給世界的線上誌,是茶的介紹,更是台灣茶走向國際的敘事入口。

(圖片提供:臺東縣政府)
(圖片提供:臺東縣政府)

馮忠恬指出,「一個產區要成功,必須具備開闊性,正如抹茶能從高價茶延伸到冰淇淋,紅烏龍也要在大眾日常中展現價值,才能走向國際。」當全球都在談IP經濟,台東紅烏龍正以茶為媒介,開啟台灣與世界對話的新可能。

3款開站聯名商品一次看,即日起~11/15期間限定!

歡慶網站開站,「風土十力 台東紅烏龍培力計畫」推出3款最新商品,讓台東紅烏龍的滋味拓展出更多輕快的體驗管道。首先是全台首款可常溫保存18個月的「台東紅烏龍氣泡飲」,顛覆市售氣泡飲多以香料與糖調味的印象,選用自然農法台東紅烏龍茶葉、水與二氧化碳製成,以天然萃取技術,保留原茶的蜜韻與花香,重新定義對罐裝飲料的想像。

(圖片提供:臺東縣政府)
(圖片提供:臺東縣政府)

特邀法朋烘焙甜點坊主廚李依錫推出的「台東紅烏龍蜂蜜燒餅」禮盒,靈感來自60、70年代,台灣街頭巷尾小吃攤瀰漫著的甜燒餅,揉和了台東自然農法紅烏龍茶,以及頂級紅柴蜜,將台灣甜美濃縮入餅,從山林走進都市。

咖啡大師冠軍GABEE.創辦人林東源,則開發全新萃取技法詮釋的「台東紅烏龍茶咖啡」,先沖泡紅烏龍30秒,再以茶湯悶蒸咖啡粉,再將茶葉與咖啡共同萃取,第一次注水萃取咖啡前段花香與明亮酸質風味,第二次注水讓紅烏龍風味綻放,順勢銜接尾韻,使「茶咖」風味更加雋永綿長。

(圖片提供:臺東縣政府)
(圖片提供:臺東縣政府)

資料提供|臺東縣政府、文字整理|李尤

延伸閱讀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