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北美館《溺浮沉洄:許雨仁回顧展》!4個生命階段 X 12個創作關鍵字,認識用「水墨」抒懷的思想家

北美館《溺浮沉洄:許雨仁回顧展》

臺北市立美術館(北美館)現正展出《溺浮沉洄:許雨仁回顧展》,呈現台灣藝術家許雨仁1970年代至今橫跨50餘年的創作,超過300件展品涵蓋各時期的水墨、油畫、複合媒材、書畫作品,以及極少曝光的手稿、速寫與筆記,引人走進其繪畫發展的歷程,看見他充滿哲思的創作思考。

創作是發掘「真實我」、發展「個性我」的活動

談及藝術創作的意義,許雨仁說:「對我來說,創作的目的不在於畫技演練。而是在自由、解放的前提下,發掘『真實我』,發展『個性我』的一種原創活動;是一種建築結構狀態,或是一種內在生命能量的精神旅程。」回顧他從1970年代至今的創作,的確如此。

北美館《溺浮沉洄:許雨仁回顧展》
《溺浮沉洄:許雨仁回顧展》展覽現場。(圖片提供:臺北市立美術館)

許雨仁以水墨畫聞名,作畫50年來從不設色到引入色彩,不變的是持續開創「筆墨表現」手法、探究藝術原創性的精神。對他來說,筆法的開創不只是技藝的進步,也乘載了生命各階段對自己留下的影響,比如兒時祖母說話常用疊字,化為他畫中與圖像對話的韻文;大學時師從李仲生,打開他對創作思考的深究;八二三砲戰時赴金門當兵,促使他思考生命議題;2000年後到花蓮臨海的工作室創作,開啟他畫山海景觀、宇宙星體的新視野。

北美館《溺浮沉洄:許雨仁回顧展》
許雨仁。(圖片提供:臺北市立美術館)

4個階段 X 12個關鍵字 X 5個年份,回顧許雨仁的創作生涯

01/在學時

#李仲生 #創作思考 #原創性

從許雨仁的作品當中,可以明顯看見人生各個階段對他造成的影響。1970年代,許雨仁離開家鄉台南佳里,到國立臺灣藝術專科學校(今臺藝大)修讀國畫,求學時期他就執意走出屬於自己的路,拜啟發「東方畫會」成立的台灣現代藝術先驅李仲生為師。

北美館《溺浮沉洄:許雨仁回顧展》
許雨仁,《沒形的》,1973,墨、報紙,26.5×38.5 公分,藝術家自藏。(圖片提供:臺北市立美術館)

這段學藝時光對許雨仁來說不只是畫技的磨練,更重要的是「創作思考」的啟蒙,他深受自動性素描書寫的啟發,開始思考何謂藝術的「原創性」,也思索自身創作脈絡的發展。

北美館《溺浮沉洄:許雨仁回顧展》
許雨仁,《阿嬤的衫》,1974,水性顏料、蠟筆、墨、報紙,51.3×38.2公分,藝術家自藏。(圖片提供:臺北市立美術館)
北美館《溺浮沉洄:許雨仁回顧展》
許雨仁,《老師給我的分數》,1981、2000重製,墨、報紙,415×288公分,藝術家自藏。(圖片提供:臺北市立美術館)

02/當兵時

#金門 #戰爭 #生命

大學畢業後,許雨仁在1975年至1978年間赴金門服兵役,那時正值八二三砲戰共軍採「單打雙不打」的砲擊期間,促使他開始關注生命存有的議題。

北美館《溺浮沉洄:許雨仁回顧展》
許雨仁,《我在自然和宇宙間玩-1》,1975,廣告顏料、蠟筆、水彩、墨、紙,79.5×110公分,私人收藏。(圖片提供:臺北市立美術館)

03/初出社會時

#紐約 #文化衝擊 #隨筆速寫

隨後他於1979年在美國新聞處(臺北美國文化中心)舉辦個展,並在接下來的十年展開往返台灣、美國的生活,忙於生計的同時,他也持續以筆記、速寫,紀錄對生活與創作的觀察和想法,內容充滿自省和自我詰問;在紐約藝術與文化的衝擊下,更進一步展開對自我文化定位的探索。

北美館《溺浮沉洄:許雨仁回顧展》
許雨仁,《NY Building》,1980,代針筆、紙, 25.8×17.5公分,藝術家自藏。(圖片提供:臺北市立美術館)
北美館《溺浮沉洄:許雨仁回顧展》
許雨仁,《自畫像》,1982,墨、報紙,59×72公分。藝術家自藏。(圖片提供:臺北市立美術館)

04/返鄉後的35

#筆法開創 #個人風格 #生命哲思

1989年,許雨仁回到台灣定居,將藝術實踐回歸家園,開展極具個人風格的藝術創作。整個1990年代到千禧年後十年,他持續發展水墨、油畫、複合媒材、書畫等類型作品,在東西方藝術的探索之中,對水墨的探究、筆墨表現的開創從未間斷。

北美館《溺浮沉洄:許雨仁回顧展》
許雨仁,《半屏山只剩兩個紅色的春秋閣》,1995,油彩、畫布,97.3×130公分,臺北市立美術館典藏。(圖片提供:臺北市立美術館)
北美館《溺浮沉洄:許雨仁回顧展》
許雨仁,《花與船》,2007,油彩、畫布,300×180公分,私人收藏。(圖片提供:臺北市立美術館)

以下我們以時間為索引,深入了解許雨仁各階段的筆法、畫風和創作心境:

⬭ 1996|以留白與片段風景,重現生命歷程

當年許雨仁首次以水墨作品發表個展,有別於之前油畫濃厚稠密的風格,他的水墨畫用筆清簡、畫面大量留白,將記憶中綿延無盡的自然景致,切割成零星的片段風景,藉此憶寫生命歷程並回應現實的環境變化,並透過紙幅、筆法、空間佈局、題字結構等形式,鬆動傳統筆墨規制,開展當代水墨的嶄新視角。

北美館《溺浮沉洄:許雨仁回顧展》
許雨仁,《堤內的水啊 路上的石啊 田裡的稻啊 山上的樹啊》,1996,墨、紙,104×73.4公分,臺北市立美術館典藏。(圖片提供:臺北市立美術館)

⬭ 2000|落地花蓮,在臨海之境探索自然和宇宙

延續對於人類與自然的敘事與思辨,許雨仁到花蓮臨海的工作室後,綻放另一番風貌,他以直式水墨畫的畫幅創作,開創表現山海景觀、涵納宇宙星體的《海洋書畫》系列作品,進一步表現細膩的造景寫意。

北美館《溺浮沉洄:許雨仁回顧展》
許雨仁,《墨墨水水 代代斷斷 水水墨墨山瀑著水 水瀑著山 石離開山 土離開山 石石滾滾 土土流流 滾滾石石 流流土土 流出了自然 在殘山裡 在流土石裡 找到了自己和自然》,2004,墨、紙, 180×70 公分,私人收藏。(圖片提供:臺北市立美術館)

⬭ 2006|筆法大突破,強調「線條的留白」

前往中國北京駐村近兩年,許雨仁發展與傳統山水畫密切對話的《細筆》系列——從「空間」的留白推展至「線條」的留白,並開創極具獨創性的「細筆斷續線」筆法,這個轉變既是筆法的開創,也是許雨仁對於留白觀念的實踐;也在此時,他發展了講究落筆快速、捕捉直覺意象的《粗筆》系列。

北美館《溺浮沉洄:許雨仁回顧展》
許雨仁,《粗筆系列之一一二》,2022,紙、墨, 136×73公分。(圖片提供:臺北市立美術館、采泥藝術)

⬭ 2010|引入色彩,融合多樣媒材

許雨仁一直以「不設色」的方式建構自己的筆墨世界,不過大約在2010年,他的水墨畫迎來色彩的加入。延續藝術家面對媒材不設限的態度,他將水墨、壓克力、油畫顏料交織使用於作品中,以當代的觀點執筆持墨,創新的同時也找尋與傳統的共鳴,探索不同媒材與載體的融合。

北美館《溺浮沉洄:許雨仁回顧展》
許雨仁,《彩墨系列之四十三》,2013,彩墨、紙, 137.5×69.5 公分,私人收藏。(圖片提供:臺北市立美術館)

透過《彩墨》、《彩筆》、《豆腐板》系列作品,及發表於20072008年的數件油畫,我們得以看見許雨仁用色的自由,並藉此領略他所體會:「我們對世界的觀看,是先看到色塊,再看到形象、輪廓。先透過顏色感受,接著才去辨識、分析。」

北美館《溺浮沉洄:許雨仁回顧展》
許雨仁,《豆腐板書畫系列之四》,2015,豆腐板(木板)、壓克力、墨, 40×29×5公分。(圖片提供:臺北市立美術館)

⬭ 2020s|似書亦畫,表達對生命的感懷

近幾年,許雨仁以「慢然鬆生」的心境為創作之道,其中長達近26公尺的橫幅作品〈小島尾尾浪‧波的書焦墨寫〉,藉由筆刷行走的墨色濃淡,混融、鋪陳出「似書亦畫」的視覺意象,體現潛意識般的情感深意,映照著關於生命悠悠的詩篇。 

北美館《溺浮沉洄:許雨仁回顧展》
(圖片提供:臺北市立美術館)

「文字」也是許雨仁作品中風格獨具的存在,其作品經常見由疊字、短句構成的詞句,可以與圖像形成既記敘又互補的對應關係,有時候甚至成為作品的標題。原來在他的耳語記憶中,童年時祖母常用「疊字」描述生活中的事物,因此他透過文字層疊轉化語意,以隨筆或格言般的韻文,用圖像結合文字的韻律,表現自己對生命的感懷。

北美館《溺浮沉洄:許雨仁回顧展》
許雨仁,《書墨系列之十三》,2017,墨、紙,52×233公分。(圖片提供:臺北市立美術館)

走進《溺浮沉洄:許雨仁回顧展》,得以看見藝術家不停探究繪畫的各種表現,在原創的景致中,傳遞個人對於自然土地及生命境遇的哲思。

「慢然鬆生」等子題名稱,來自藝術家隨寫詞句

《溺浮沉洄:許雨仁回顧展》由北美館策展人廖春鈴、林宣君策劃,展覽標題以有關水的動態意象——溺、浮、沉、洄——命名,傳達許雨仁沈浸於創作中深究藝術的本質,映現藝術家泅泳於人生經歷的浮沉復返間,仍堅持創作的精神。

北美館《溺浮沉洄:許雨仁回顧展》
《溺浮沉洄:許雨仁回顧展》展覽現場。(圖片提供:臺北市立美術館)

展覽7個子題的命名也饒富巧思,各摘自許雨仁不同時期的筆記詞句、作品標題,包含:「從佳里到台北,從台北到紐約」、「雄山大水,誰知多少?」、「立在石堆裡的自畫像」、「不盡的山山水水石石」、「點、生出了斷點斷線」、「墨墨純純,色色生生」及「慢然鬆生」,試圖貼近藝術家的視角與心境,提點出其創作歷程及各階段的發展與突破,呈現許雨仁既是探索藝術、也是思辨人生的波動痕跡。

北美館《溺浮沉洄:許雨仁回顧展》
《溺浮沉洄:許雨仁回顧展》展覽現場。(圖片提供:臺北市立美術館)

許雨仁帶你逛《溺浮沉洄》、探索畫筆的可能

想要更了解許雨仁的藝術和生命是如何交互影響,不妨參與629日由藝術家本人、藝術研究者張芳薇主持的展覽漫遊,發掘藝術家筆下蘊藏的原創性和生命故事。若想汲取許雨仁開創筆法的經驗,則可參加810日的藝術家工作坊,他將引導大家探索畫筆的各種可能。

北美館《溺浮沉洄:許雨仁回顧展》
《溺浮沉洄:許雨仁回顧展》主視覺。(圖片提供:臺北市立美術館)

溺浮沉洄:許雨仁回顧展 HSU Yu-Jen: A Retrospective

展期|2024.05.1809.08

地點|臺北市立美術館二樓 2A&2B

延伸閱讀

RECOMMEND

藝術家鹵貓個展台北登場!以「月醒時分」為主題,感受畫作中的療癒魅力

藝術家鹵貓個展台北登場!以「月醒時分」為主題,感受畫作中的療癒魅力

中國藝術家鹵貓(Oamul)個展即日起至10月27日,在台北Contemporary by U藝廊登場,以「月醒時分Moonrise」為題,並透過3大展區設計,將帶領觀者從午後的黃昏、月升的平靜,再到靜謐的夜晚,一同感受其畫作中的溫柔且療癒的氛圍。

在社群平台上擁有高人氣的藝術家鹵貓,創作中常能看見與大自然的緊密連結,比如其《24節氣》、《Season》等廣受人們喜愛的系列作品,不僅純粹療癒也極具魅力。而除了藝術創作,鹵貓也曾與Louis Vuitton、Chanel、La Mer、SHISEIDO等國際品牌合作,以及為聯合國郵局設計一套以日常教育場景為主題的「Education First」郵票。

1988年出生於中國福建省的鹵貓(又名Oamul),自小在幽靜的自然環境中長大,這種與自然的緊密聯繫深深影響了他的藝術創作。(圖片提供:Contemporary by U)
1988年出生於中國福建省的鹵貓(又名Oamul),自小在幽靜的自然環境中長大,這種與自然的緊密聯繫深深影響了他的藝術創作。(圖片提供:Contemporary by U)
鹵貓 Oamul 大麗花與我  Dahlias and Me  2021(圖片提供:Contemporary by U藝廊)
鹵貓 Oamul 大麗花與我 Dahlias and Me,2021(圖片提供:Contemporary by U)

中國藝術家鹵貓個展降臨台北

自2016年開始,鹵貓曾於首爾、廈門、北京、上海、深圳等地舉辦過聯展與個展,今年7月,鹵貓更受到MoCA上海當代藝術館邀請,舉行「花與花豹的凝視」個人展覽。而繼去年首度於台北登場的「春天在耳邊的輕聲細語」,今年8月,鹵貓再次來台舉辦全新個展,並由Contemporary by U 藝廊策劃,透過分段式的3大展區,讓人們從黃昏到夜晚,靜下來欣賞鹵貓畫筆下的詩意創作。

鹵貓 Oamul  花束 Bouquet  2021(圖片提供:Contemporary by U藝廊)
鹵貓 Oamul 花束 Bouquet,2021(圖片提供:Contemporary by U)
鹵貓 Oamul 巴黎公園 Park in Paris  2024(圖片提供:Contemporary by U藝廊)
鹵貓 Oamul 巴黎公園 Park in Paris,2024(圖片提供:Contemporary by U)

以「月醒時分」為主題

而展覽主題之所以定為「月醒時分」,也與鹵貓早期是位動畫設計師、經常在夜晚創作有關,他也曾提到,夜晚是他最喜歡作畫的時候。此次展覽中,將從帶有溫暖金黃色、模擬了日落時分光影變化的「午後黃昏」區開始,牆上則可見,其以自然筆觸描繪出城市公園的傍晚風景、帶有溫柔姿態的花卉與植物作品;由兩個布幕隔出的「月升時分」區,展出月光倒映在水面的作品,充滿了靜謐氣息,也讓人們沉澱心情;最後營造出夜晚寧靜氛圍的「夜晚沉靜」區,以微弱的燈光,營造出猶如月光灑在大地上的情景,帶領你我更深入鹵貓的藝術世界。

此次展覽由Contemporary by U 畫廊策劃,透過分段式的3大展區,帶大家體驗鹵貓月色下的創作。(圖片提供:Contemporary by U)
此次展覽由Contemporary by U 畫廊策劃,透過分段式的3大展區,帶大家體驗鹵貓月色下的創作。(圖片提供:Contemporary by U)
自小被自然包圍的鹵貓對四季變化有深刻的感觸,在此次展覽中展示了許多鹵貓繪畫的花卉和植物作品。(圖片提供:Contemporary by U)
自小被自然包圍的鹵貓對四季變化有深刻的感觸,在此次展覽中展示了許多鹵貓繪畫的花卉和植物作品。(圖片提供:Contemporary by U)
鹵貓 Oamul 窗外的夜 Night Beyond the Window,2023(圖片提供:Contemporary by U)
鹵貓 Oamul 窗外的夜 Night Beyond the Window,2023(圖片提供:Contemporary by U)
鹵貓 Oamul 綠洲白馬 Oasis Horse,2022(圖片提供:Contemporary by U)
鹵貓 Oamul 綠洲白馬 Oasis Horse,2022(圖片提供:Contemporary by U)

同步販售文創商品

另外,此次展覽也特別販售鹵貓的限量版畫,以及30幾款鹵貓的文創商品,包含:「水仙花」笛型玻璃杯、購物袋、多款手機氣囊支架、貼紙、筆記本、鑰匙圈、茶具組、T-shirt等,有興趣者可於展場或Contemporary by U官方網站購買。

除了限量版畫之外,此次也販售鹵貓的文創商品,如玻璃杯、購物袋、手機支架、貼紙等。(圖片提供:Contemporary by U)
除了限量版畫之外,此次也販售鹵貓的文創商品,如玻璃杯、購物袋、手機支架、貼紙等。(圖片提供:Contemporary by U)
除了限量版畫之外,此次也販售鹵貓的文創商品,如玻璃杯、購物袋、手機支架、貼紙等。(圖片提供:Contemporary by U)
除了限量版畫之外,此次也販售鹵貓的文創商品,如玻璃杯、購物袋、手機支架、貼紙等。(圖片提供:Contemporary by U)

鹵貓Oamul — 《月醒時分》
展覽期間:2024年8月23日(五)至10月27日(日)
展覽地點:台北市忠孝東路四段553巷42號1樓(Contemporary by U Gallery)
票價:150元(門票可折抵 100 元文創商品)

資料提供|Contemporary by U Gallery

延伸閱讀

RECOMMEND

《聽海湧》特展9/10臺史博揭幕!集劇集道具、歷史文物,刻畫戰時臺灣人的掙扎和困境

《聽海湧》特展9/10臺史博揭幕!刻畫二戰時臺灣人的掙扎和困境

從戰爭題材、劇情到美術,公視歷史劇集《聽海湧》無疑是2024最受好評的臺劇之一。全劇以二戰時期為背景,故事圍繞著被派至東南亞擔任「戰俘監視員」的臺籍三兄弟展開,講述動盪時代下臺灣人的掙扎和困境。

9月10日起,看《聽海湧》不只能透過螢幕,也不妨走進臺灣歷史博物館「《聽海湧》與它的時代:二戰下的臺籍戰俘監視員」特展現場,藉道具、劇情相關文本,了解劇集拍攝幕後;也透過呼應劇情真實歷史背景的臺史博館藏,深入《聽海湧》刻畫的時代。

《聽海湧》特展9/10臺史博揭幕!刻畫二戰時臺灣人的掙扎和困境
(圖片來源:聽海湧 Three Tears in Borneo Facebook/公共電視)

回家,是「臺灣人」的共同期望

二戰時期,臺灣為日本殖民地,日本政府除了招募臺灣人擔任「志願兵」外,也徵調軍夫、軍屬等協助戰地管理或勞動,《聽海湧》主角新海三兄弟擔任的「戰俘監視員」即是軍屬的一種。戰時被動員赴海外各地戰場的臺灣人,在戰爭結束後迎來了不同的命運,有的被迫加入國軍,捲入國共內戰;有的則是在無人聞問的情況下設法回到臺灣;有的則如戰俘監視員這般,因為被指控虐待戰俘而遭受盟軍的軍事審判、甚至處死。

《聽海湧》特展9/10臺史博揭幕!刻畫二戰時臺灣人的掙扎和困境
(圖片來源:聽海湧 Three Tears in Borneo Facebook/公共電視)

在烽火連天的時代,他們不只要面對戰爭的血腥與殘酷,掙扎於軍隊命令、人性糾葛之間,更墜入日本皇民化教育、日本戰敗後臺灣主權轉移所造成的身份認同困境。回家,成為這些臺灣人的共同期望。

《聽海湧》特展9/10臺史博揭幕!刻畫二戰時臺灣人的掙扎和困境
(圖片來源:聽海湧 Three Tears in Borneo Facebook/公共電視)

《聽海湧》特展重現劇集內外的真實歷史

臺史博特展「《聽海湧》與它的時代:二戰下的臺籍戰俘監視員」,以歷史為本,交織劇集場景及真實歷史背景,透過3個單元:「戰爭背景、精神動員與認同」、「戰爭動員:奔赴戰場的臺灣人」、「終戰與審判」,讓觀眾更了解劇中因時長限制而未能完整呈現的歷史背景,並跟隨時代巨輪轉動的軌跡,重新理解、走過《聽海湧》的動盪年代。

《聽海湧》特展9/10臺史博揭幕!刻畫二戰時臺灣人的掙扎和困境

▍戰爭背景、精神動員與認同

《聽海湧》主角新海志遠生於1926年的高雄,公學校畢業,曾在1942年參加皇民奉公會,於1943年從軍擔任軍屬,赴婆羅州俘虜收容所擔任戰俘監視員。大他3歲的哥哥新海榮輝,則是堅定支持日本的臺灣年輕人代表。

《聽海湧》特展9/10臺史博揭幕!刻畫二戰時臺灣人的掙扎和困境
(圖片來源:聽海湧 Three Tears in Borneo Facebook/公共電視)

二戰時期,臺灣總督府為了達成戰爭的需求,在精神上動員臺灣人成為「皇民」,除了在臺灣社會全面普及日語,也推動神道教信仰、寺廟整理運動、改日式姓名等措施,試圖激起臺灣人成為日本人的熱情。對於這些政策,不同世代的臺灣人抱持不同想法,如青年世代在學校受到更多皇民化思想,而容易傾向支持戰爭;中老年世代就未必如此。可當時的臺灣青年,無論戰時做了什麼樣的選擇,都深受日本的宣傳影響。

《聽海湧》特展9/10臺史博揭幕!刻畫二戰時臺灣人的掙扎和困境
(圖片來源:聽海湧 Three Tears in Borneo Facebook/公共電視)

▍戰爭動員:奔赴戰場的臺灣人

中日戰爭爆發後,日軍需要大量的人力投入戰場,陸續徵調臺灣人擔任軍夫或通譯、戰俘監視員等軍屬,前往日本占領地協助統治。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日本政府在臺施行「特別志願兵」制度,許多臺灣年輕人也就帶著各種身份奔赴戰場。二戰尾端的1945年,日本終於在臺正式施行徵兵制。不久後戰爭結束,散落各地的臺灣人,由於不同的戰場與身份,而迎來了不同的命運。

《聽海湧》特展9/10臺史博揭幕!刻畫二戰時臺灣人的掙扎和困境
(圖片來源:聽海湧 Three Tears in Borneo Facebook/公共電視)

《聽海湧》新海三兄弟所擔任的戰俘監視員,並非正式的軍人,但仍受軍隊的各種規範。新海志遠等人受命監視戰俘,有的積極認同日本,有的如志遠是為了證明自己跟日本人一樣而從軍,但在與戰俘接觸的過程中,仍保有人性的一面。劇中透過戰俘監視營的生活,巧妙地論述了監視、被監視間的微妙變化。

《聽海湧》特展9/10臺史博揭幕!刻畫二戰時臺灣人的掙扎和困境
(圖片來源:聽海湧 Three Tears in Borneo Facebook/公共電視)

▍終戰與審判

1945年8月,二戰結束,《聽海湧》劇中盟軍佔領了主角們所在的戰俘監視營,發現壕溝內的戰俘屠殺事件,戰犯審判隨之啟動。將視線從劇集拉回現實,當時臺灣人遍及了日本於二戰時所占領之處,他們在不同的戰場,迎來了1945年夏末的戰爭結束——如何復員回到臺灣,成為這些海外戰場臺灣人的願望。然而有些人如戰俘監視員,於戰後遭受審判,或被處死、或被刑而無法回家。

《聽海湧》特展9/10臺史博揭幕!刻畫二戰時臺灣人的掙扎和困境
(圖片來源:聽海湧 Three Tears in Borneo Facebook/公共電視)

此外,戰爭結束後,臺灣由中華民國接收,臺灣人從戰前的「日本人」身份轉變為「中國人」,有人熱烈歡迎「祖國」接收,有人則是茫然不知所措,也有不少年輕人一開始對於新政府抱有期待,積極參與社會議題、學習「國語」,然而復員失業等社會問題,加上兩岸相隔50年的文化差異,最終壓垮了許多臺灣人的期待。

《聽海湧》特展9/10臺史博揭幕!刻畫二戰時臺灣人的掙扎和困境
(圖片來源:聽海湧 Three Tears in Borneo Facebook/公共電視)

同場加映|主視覺定格荒涼海景、Podcast揭秘拍攝幕後

展覽主視覺延伸自《聽海湧》中的重要場景——主角在海邊聽著海浪聲,遙想家鄉。荒涼影像令人聯想,究竟對當時飄落在外的臺灣人來說,海的形狀是回家的道路,或是不再可能返鄉的暗示?「《聽海湧》與它的時代:二戰下的臺籍戰俘監視員」將於9月10日開展,不妨到展覽現場探索你的答案。

若想更了解劇集拍攝幕後,也可收聽《5分鐘聽海湧》Podcast,由導演孫介珩、製作人林佳儒等製作團隊成員,不藏私分享角色塑造、場景搭建等精彩細節。

《聽海湧》特展9/10臺史博揭幕!刻畫二戰時臺灣人的掙扎和困境
(圖片來源:臺灣歷史博物館)

《聽海湧》與它的時代:二戰下的臺籍戰俘監視員

展期|2024910日-202568

地點|臺灣歷史博物館 展示教育大樓41樓大廳(台南市安南區長和路一段250號)

資料來源|臺灣歷史博物館聽海湧 Three Tears in Borneo 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