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高住宅大樓將落腳巴西!「Senna Tower」締造雲端奢華生活,致敬F1車神Ayrton Senna

全球最高住宅大樓將落腳巴西!「Senna Tower」締造雲端奢華生活,致敬F1車神Ayrton Senna

巴西建築專案「Senna Tower」近期宣布建造計畫,預計完工後將成為全球最高的住宅大樓,打造最奢華的「雲端生活」。

Senna Tower座落於巴西聖卡塔琳娜州(Santa Catarina)的Balneário Camboriú,該城市擁有良好到生活品質與治安治理,被評為全巴西最適合居住的城市之一,也是近年房地產增值速度最快的地區之一。

全球最高住宅大樓將落腳巴西!「Senna Tower」締造雲端奢華生活,致敬F1車神Ayrton Senna
Senna Tower座落於巴西聖卡塔琳娜州的Balneário Camboriú。(圖片來源:FG)

向F1車神Ayrton Senna致敬的摩天大樓

Senna Tower由巴西最大的不動產開發商與建築公司之一FG Empreendimentos打造,花費超過五年進行研究與分析評估,不僅將打破紀錄成為世界上最高的住宅大樓,也是向已故巴西傳奇車神Ayrton Senna致敬的傑作。

全球最高住宅大樓將落腳巴西!「Senna Tower」締造雲端奢華生活,致敬F1車神Ayrton Senna
Senna Tower將打破紀錄成為世界上最高的住宅大樓。(圖片來源:FG)

Ayrton Senna於1994年聖馬利諾大獎賽不幸身亡後,其家族成員便為他創立個人品牌與基金會,持續與各界知名品牌合作,在產品中延續Ayrton Senna的熱情、決心、大膽和突破極限的精神,其部分收益用於推動優質的公共教育,惠及超過3,600萬名巴西兒童和青年。而Senna Tower是該品牌首次進入房地產市場,也是一項克服萬難的創新之舉。

全球最高住宅大樓將落腳巴西!「Senna Tower」締造雲端奢華生活,致敬F1車神Ayrton Senna
Balneário Camboriú擁有良好到生活品質與治安治理,被評為全巴西最適合居住的城市之一。(圖片來源:FG)

建築設計啟發自「費波那契數」

Senna Tower的設計概念由Ayrton Senna的侄女、跨域藝術家Lalalli Senna構思。Lalalli Senna以人類學學術背景為基礎,著迷於純粹幾何形狀的她,涉足雕塑、音樂等多個藝術領域,並以當代技術投入永恆性的探索。

全球最高住宅大樓將落腳巴西!「Senna Tower」締造雲端奢華生活,致敬F1車神Ayrton Senna
Senna Tower由跨域藝術家Lalalli Senna設計。(圖片來源:FG)

Senna Tower融合了藝術、工程與建築的精華,其靈感來自數學上的「黃金比例」概念,尤其是呈現有機和諧的「費波那契數」。Lalalli Senna表示,這與Ayrton Senna不斷追求理想的英雄之旅互相呼應:「每個偉大的故事都始於一段發現、成長與轉變的旅程。這座塔的建築形式像是鼓勵人們追求最好的自己,挖掘自我的潛力。」

雲層之上的奢華生活

該大樓共將包含228戶住家,包含204間最多達121坪的公寓、18間面積從127到170坪不等的豪宅、4間181坪的雙層頂樓公寓,2間273坪的三層頂樓豪宅。建築最頂端設有住戶專屬的觀景台,還有多達六層樓的休閒設施如會客室、宴會廳、溫水泳池、健康中心、健身房等,全都位於雲層之上。較低樓層處也還設有酒吧、超市和網球場等,以及對外開放的商場、餐廳。大樓內共有8支超高速電梯,以供應住戶需求。

全球最高住宅大樓將落腳巴西!「Senna Tower」締造雲端奢華生活,致敬F1車神Ayrton Senna
Senna Tower有多達六層樓的休閒設施,並位於雲層之上。(圖片來源:FG)

Senna Tower的工程之龐大,團隊邀請到全球頂尖的建築師與工程師等專業人士,從技術、結構、物流規劃等所有環節皆經過精密策劃,確保建築擁有最佳的品質。

獲得美國綠建築協會白金認證

Senna Tower也十分強調創新與永續性。它將成為拉丁美洲第一棟實施調諧質量阻尼器(TMD)的建築,減緩強風對建築結構的影響。除此之外,該建築也將成為全球首個獲得美國綠建築協會LEED(Leadership in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Design)白金認證的超高層住宅建築。

全球最高住宅大樓將落腳巴西!「Senna Tower」締造雲端奢華生活,致敬F1車神Ayrton Senna
Senna Tower也將成為全球首個獲得美國綠建築協會LEED白金認證的超高層住宅建築。(圖片來源:FG)

資料來源|FG Empreendimentos

延伸閱讀

RECOMMEND

安藤忠雄操刀「烏茲別克國家博物館」:以方、圓、三角幾何形狀,打造光影敘事的清水模博物館殿堂

安藤忠雄操刀「烏茲別克國家博物館」:以方、圓、三角幾何形狀,打造光影敘事的清水模博物館殿堂

日本建築大師安藤忠雄在中亞建築首作!預計於2028年3月開幕的「烏茲別克國家博物館」(National Museum of Uzbekistan)正式動工,這項由烏茲別克藝術與文化發展基金會(ACDF)主導的重大博物館計畫,不僅象徵著烏茲別克首都塔什干將迎來嶄新藝術地標,更要打造一處融合文化、教育與公共功能的國家級殿堂!

三大幾何形組成,延續大師光影敘事的清水模博物館

在2025大阪世博「烏茲別克館」中,搶先曝光了安藤忠雄為「烏茲別克國家博物館」的建築設計模型。博物館佔地約 4萬平方公尺(約1.2萬坪),座落於歷史悠久的阿布卡西姆經學院(Abulkasym Madrasah)、獨立藝術宮( Istiqlol Art Palace)與阿利謝爾・納沃伊紀念碑(Alisher Navoi Monument)之間。

(圖片來源:Tadao Ando Architect & Associates © Uzbekistan Art and Culture Development Foundation)
(圖片來源:Tadao Ando Architect & Associates © Uzbekistan Art and Culture Development Foundation)
安藤忠雄建築手稿(圖片來源:Tadao Ando Architect & Associates)
安藤忠雄建築手稿(圖片來源:Tadao Ando Architect & Associates)
安藤忠雄建築手稿(圖片來源:Tadao Ando Architect & Associates)
安藤忠雄建築手稿(圖片來源:Tadao Ando Architect & Associates)
安藤忠雄建築手稿(圖片來源:Tadao Ando Architect & Associates)
安藤忠雄建築手稿(圖片來源:Tadao Ando Architect & Associates)

博物館由方形、圓形與三角形,三個基本幾何形狀構成,彼此相連形成線性組合,延續安藤忠雄標誌性的「清水模」與「純粹形式」風格,在實與虛的交錯中,創造出光影與建築秩序的韻律。對於自己在中亞的首件建築大作,大師表示:「我希望透過這些純粹的幾何形式來建造,回到思想的起點,營造一個能向世界傳遞強大理念的空間,也盼望博物館成為面向世界的創意中心。」

(圖片來源:Tadao Ando Architect & Associates © Uzbekistan Art and Culture Development Foundation)
(圖片來源:Tadao Ando Architect & Associates © Uzbekistan Art and Culture Development Foundation)

博物館透過一系列橢圓形開口與玻璃窗景元素,引導自然光灑入建築,營造寧靜又充滿張力的氛圍。而三大幾何形狀屋頂,共成為公共露台並融入大面積水景,讓訪客得以欣賞周邊自然風光,更能在漫步之間,體驗建築多重尺度與比例所帶來的視覺感官震撼。

(圖片來源:Tadao Ando Architect & Associates © Uzbekistan Art and Culture Development Foundation)
(圖片來源:Tadao Ando Architect & Associates © Uzbekistan Art and Culture Development Foundation)
(圖片來源:Tadao Ando Architect & Associates © Uzbekistan Art and Culture Development Foundation)
(圖片來源:Tadao Ando Architect & Associates © Uzbekistan Art and Culture Development Foundation)
(圖片來源:Tadao Ando Architect & Associates © Uzbekistan Art and Culture Development Foundation)
(圖片來源:Tadao Ando Architect & Associates © Uzbekistan Art and Culture Development Foundation)

面向全世界的文化殿堂

地上三層樓、地下兩層及附屬建築的烏茲別克國家博物館,將由中國建築集團有限公司承建。博物館將有面積達8,500 平方公尺的展廳空間,並同時有公共圖書館、講堂、修復實驗室、會議廳、咖啡廳廳,以及 6,000平方公尺的典藏庫房等設施。

(圖片來源:Atelier Brückner)
(圖片來源:Atelier Brückner)

其中展覽將由曾操刀 2025大阪世博烏茲別克館的德國敘事建築與展示設計工作室Atelier Brückner負責;屆時將策劃一系列多元展覽、出版品、駐村與教育計畫,團隊表示,希望透過展覽語言激發觀眾的想像力與情感,將烏茲別克的歷史深度與當代文化並置,向世界展示一個既傳統又現代的國家形象。

落成後,博物館預計有超過10萬件館藏,涵蓋烏茲別克、中國、日本、印度以及歐洲等不同地區文化的藝術作品,將成為中亞最大規模藝術收藏空間之一;同時隨著博物館啟用,將解決過去受限於空間,僅能展出約 2% 館藏作品的困境;全新博物館啟用後,將可同時展出多達1萬件作品,讓大眾能更全面接觸烏茲別克豐富的藝術遺產。

(圖片來源:Atelier Brückner)
(圖片來源:Atelier Brückner)

對於博物館寄予厚望,烏茲別克藝術與文化發展基金會主席 Gayane Umerova 表示:「這座博物館反映了我們的民族身份與文化信心,並將成為啟發後世、連結過去與未來的橋樑。」

博物館整體造價超過 2 億美元,「為什麼要這麼做?因為並非所有人都有機會去法國羅浮宮、美國大都會博物館或英國大英博物館。未來,將透過與這些機構合作,我們能引進獨特展品並舉辦展覽。」烏茲別克總統Shavkat Mirziyoyev說。

(圖片來源:Atelier Brückner)
(圖片來源:Atelier Brückner)

「烏茲別克國家博物館」不單單只是一座文化機構,而是擁有十足野心的建造計畫,以成為中亞最先進、最具開放性的博物館為目標。

(圖片來源:Atelier Brückner)
(圖片來源:Atelier Brückner)

資料來源|XabarEXPO 2025

延伸閱讀

RECOMMEND

如太空戰艦降落森林!希臘神秘葡萄酒莊Ktima Aidipsos:地下圓形建築融入地景,創造理想釀酒環境

希臘神秘葡萄酒莊Ktima Aidipsos!地下圓形建築融入地景,創造理想釀酒環境

在希臘尤比亞島(Evia)北部,有艘「太空戰艦」緩緩落地,這彷彿科幻電影的虛擬場景,其實是當地一座葡萄酒莊的實景。這座酒莊名為「Ktima Aidipsos」,由希臘建築師Fotis Zapantiotis設計,整座建築幾乎隱於地面之下,只在地表上留下一條直線、一個圓的幾何印記,神秘而引人好奇。這樣的造型並非單純追求視覺酷炫,而是考量周圍自然景觀、葡萄酒理想釀造環境後的成果。

希臘神秘葡萄酒莊Ktima Aidipsos!地下圓形建築融入地景,創造理想釀酒環境
(圖片來源:FOTIS ZAPANTIOTIS ASSOSIATED ARCHITECTS)

「一線一圓」涵括酒莊生產和品酒場域

Ktima Aidipsos酒莊佔地達1,500平方公尺,建築團隊為減少對自然景觀的影響,同時創造適合葡萄酒釀造、熟成與保存的環境,讓建築量體近乎完全嵌入地下。自天空俯瞰,酒莊建築只在茂密樹林中留下兩個鮮明的記號:一是水平展開的直線建築,其內囊括發酵室、裝瓶生產線、酒桶儲藏室等工作空間;另外則是一座露天圓形中庭,作為整座酒莊的視覺焦點,這裡是訪客聚集品酒、交流的主要場域,還能遠眺葡萄園全景。

希臘神秘葡萄酒莊Ktima Aidipsos!地下圓形建築融入地景,創造理想釀酒環境
(圖片來源:FOTIS ZAPANTIOTIS ASSOSIATED ARCHITECTS)
希臘神秘葡萄酒莊Ktima Aidipsos!地下圓形建築融入地景,創造理想釀酒環境
(圖片來源:FOTIS ZAPANTIOTIS ASSOSIATED ARCHITECTS)

融於地景,為葡萄酒熟成創造理想環境

Ktima Aidipsos的外觀令人一眼難忘,但莊主和建築團隊選擇將酒莊設於地下,比起視覺導向,更主要是出於實用考量,及對自然環境的尊重。酒莊隱於地下,四周土壤能提供天然且穩定的溫濕度環境,讓葡萄酒得以在無人為機器的干預下熟成。此外,建築大多部分「不見天日」,低調成為葡萄園地貌的一部分,讓葡萄不只在裝罐後是瓶中的風味主線,成長的過程中也是莊園的景觀主角。

希臘神秘葡萄酒莊Ktima Aidipsos!地下圓形建築融入地景,創造理想釀酒環境
(圖片來源:FOTIS ZAPANTIOTIS ASSOSIATED ARCHITECTS)
希臘神秘葡萄酒莊Ktima Aidipsos!地下圓形建築融入地景,創造理想釀酒環境
(圖片來源:FOTIS ZAPANTIOTIS ASSOSIATED ARCHITECTS)

大地、建築、葡萄酒織就的參觀體驗

訪客要進入酒莊,得先穿越葡萄園,順著一條狹窄小徑走向長形建築的開口,推門入內即展開一趟參觀葡萄酒釀造的旅程,從發酵室一路延伸至熟成室、裝瓶區。過程中,葡萄酒香、木桶的質感、時暗時明的光線、從地底竄出的涼意……各種物件和環境因素交織成獨特的感官體驗。

希臘神秘葡萄酒莊Ktima Aidipsos!地下圓形建築融入地景,創造理想釀酒環境
(圖片來源:FOTIS ZAPANTIOTIS ASSOSIATED ARCHITECTS)

參觀過生產區,訪客會來到外觀如洞穴般的品酒廳,這裡被拱形天花板、厚實土牆包圍,點著柔和的散射光,氛圍寧謐;在此啜飲品味葡萄酒,同時被孕育瓶中佳釀的環境所包圍,無疑是生活一大享受。最後,動線將引領訪客重回地面,走向圓形戶外廣場,將訪客再次與景觀連結,完整了大地、建築與葡萄酒織就的美好體驗。

希臘神秘葡萄酒莊Ktima Aidipsos!地下圓形建築融入地景,創造理想釀酒環境
(圖片來源:FOTIS ZAPANTIOTIS ASSOSIATED ARCHITECTS)

延伸閱讀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