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ADA新銳建築獎得獎名單揭曉!詩意秘境小橋、高雄女中新校門、山谷之家等10件作品一次看

2024 ADA新銳建築獎得獎名單揭曉!詩意秘境小橋、高雄女中新校門、山谷之家等10件作品一次看

「2024第七屆ADA新銳建築獎」得獎結果揭曉!入圍決選的十件作品中,展現了新銳們大膽創新的精神和設計能量,以及他們對當代社會議題的敏銳洞察和積極回應。

創立於2012年的「ADA新銳建築獎」,為台灣建築界挖掘和肯定年輕建築師的平台,旨在表彰具前瞻性的建築與藝術性創作,推動台灣建築領域發展。而此次入圍決選的10件作品中,展現了對全球化與在地化的深刻理解,巧妙地將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建築語言交織融合。在材料與構造的選擇和運用上,許多作品都展現出高度的技術能力與環境意識,既有傳統材料的創新應用,也包含對新材料的大膽探索,新銳們展現了巧妙的取捨與應對能力,在既定條件中激發創意,讓這些作品並不僅止於商業價值,也在實用性之外賦予了深刻的藝術價值。

為鼓勵並挖掘臺灣的年輕建築師,臺北市建築世代會攜手《實構築》季刊a+tec攜手主辦「ADA新銳建築獎」,旨在表彰具前瞻性的建築與藝術性創作,推動臺灣建築領域發展。
為鼓勵並挖掘臺灣的年輕建築師,臺北市建築世代會攜手《實構築》季刊a+tec攜手主辦「ADA新銳建築獎」,旨在表彰具前瞻性的建築與藝術性創作,推動臺灣建築領域發展。(圖片提供:ADA新銳建築獎)

此外,也能看到在私人領域的面向,從私宅到透天社區,呈現了對居住空間的巧思及概念。新銳們將建築視為承載時間印記的載體,把建築迭代的過程納入思考,令人驚喜的是,也有作品從人與動物共生的角度切入,突破常規,嘗試建築設計的多變性。在探索方法上,新銳們通過個人努力,或借助團隊協作的眾人之力,甚至利用科技來探索建築的無限可能。這些在乎與尊重「建築」的表現,都深刻地留下了獨特的印記。

「2024第七屆ADA新銳建築獎」主視覺由「永真急制 Workshop」操刀,本次設計概念為Dynamical Geometry(動態幾何學)、Emerging Impact(新銳形象)、Multiple Perspectives(多重視角),並以英文字母「ADA」為設計媒介。跳脫傳統的資訊文本構圖方式,以建築的幾何量體為基礎,在三度空間中將字母的形狀和比例形變,塑造出嶄新且具多重視角的新銳形象。
「2024第七屆ADA新銳建築獎」主視覺由「永真急制 Workshop」操刀,本次設計概念為Dynamical Geometry(動態幾何學)、Emerging Impact(新銳形象)、Multiple Perspectives(多重視角),並以英文字母「ADA」為設計媒介。跳脫傳統的資訊文本構圖方式,以建築的幾何量體為基礎,在三度空間中將字母的形狀和比例形變,塑造出嶄新且具多重視角的新銳形象。(圖片提供:ADA新銳建築獎)

2024 ADA新銳建築獎得獎作品

新銳首獎

.郭恩愷   橋繭
這座校園內落羽松環湖秘境小橋以竹為主要構材,模仿蟲築繭的自然方式,提供一個詩意的休憩空間。設計突破傳統,運用蒸汽彎曲竹技術創建12組高溫彎曲的竹拱,搭配菱格網結構和螺旋環欄杆,形成6米高的開放空間。外層使用回收漁業浮球和布料,內層以竹紙覆蓋,展現材料循環利用。此橋以精確數位設計和手工建造,展現了竹材與自然材料的和諧結合,反映了人與自然的良善循環。

新銳首獎|郭恩愷_橋繭(攝影:拾蒔生活製作所)
新銳首獎|郭恩愷_橋繭(攝影:拾蒔生活製作所)

新銳特別獎

.林雨玄   小半天
場景是人與空間中資訊的綜合感受與專注的精確資訊之間的關係隨時間變化的結果。在台灣私有居住空間中,空間資訊的快速更迭重塑了空間的關聯,使不同時期的建材、風格和功能物件交疊影響,導致空間特性逐漸變質。台灣因歷史文化衝擊使符號的象徵性不斷轉變,空間中的符號像場一樣呈現多重資訊,在特定情境下如景一樣顯現出明確的符徵。

新銳特別獎|林雨玄_小半天(攝影:蘇文郁)
新銳特別獎|林雨玄_小半天(攝影:蘇文郁)

新銳獎 

(以下依姓名筆畫排序)

.吳博智+楊哲勳   高雄女子高級中學校門新建工程
高雄女中的新校門,取代了40年前的第三代校門,以當代生活和教育的樣貌呈現學校獨特氣質。新門設計以弧形元素為主,使用輕巧的薄板創造遮陽與通風,並開放原本封閉的校園邊界,形成城市廣場。保留了校園內兩棵老樹,並將其納入設計中,使用高強度混凝土減輕載重,創造漂浮感,並轉變為愛河沿線的城市亮點。這個新校門成為學生上下學的停等空間,也為學校和都市建立了更緊密的連結。

配圖|新銳獎|吳博智+楊哲勳_高雄女子高級中學校門新建工程  (拍攝:原間工作室_朱逸文)
新銳獎|吳博智+楊哲勳_高雄女子高級中學校門新建工程 (攝影:原間工作室_朱逸文)

.柯慕一   自然建築溯源
在台灣花蓮的部落,融合了阿美族、客家和閩南文化的古老水圳灌溉稻田環境中,耆老回憶日治時代的學校生活,與溪邊的自然密切相連。透過建築手稿和自然材料的使用,社區在疫情期間持續進行自然建築工作坊,分享工法和知識,建立臨時組織,創造出充滿山林智慧的生活方式。義士們在這一過程中學習和交流,融合自然知識、野菜採集與有機農作,讓自然的力量成為社區的滋養與創造源。

新銳獎|柯慕一_自然建築溯源(攝影:柯慕一)
新銳獎|柯慕一_自然建築溯源(攝影:柯慕一)

.胡文謙+金佩璇   歐姆Ω蛋計畫
根據Louis Kahn的理念,胡文謙、金佩璇設計了一個以大樹為中心的場域,旨在創造一個包容老師、孩子和雞群的教學空間。在這個內凹的區域,其將雞舍從角落移至中央,並用流暢的白色金屬圍籬包圍,連接大樹、食農花園和堆肥區,提供舒適的遊樂和教學空間。孩子們可以觀察和互動雞群,堆肥區讓學生了解堆肥過程,香草花園則提供五感體驗,用於烹調和泡茶。

新銳獎|胡文謙+金佩璇_歐姆Ω蛋計畫(攝影:丰宇影像)
新銳獎|胡文謙+金佩璇_歐姆Ω蛋計畫(攝影:丰宇影像)

.張育睿   山谷之家
設計通過解構手法拆解長向街屋為5棟錯落的建築,創造縫隙與錯層,模擬山谷意象並融入台灣傳統合院「埕」的概念。設計考慮風向與日照,調整建築高度與風道,以提升室內微氣候與舒適度。透過空間的垂直與水平介入,自然風景與季節變化在室內外之間流動,創造靈活的生活空間,重塑傳統三代同堂的居住模式。

新銳獎|張育睿_山谷之家(攝影:Hey! Cheese)
新銳獎|張育睿_山谷之家(攝影:Hey! Cheese)

.莊子儀+劉可   云山間
該項目設計包括5個共享社區庭院和創新的多層透風水泥花格磚陽台,模仿大武山雲霧的連續意象,提供半室外空間以阻擋颱風與熱量,並引入陽光與綠意。夜間,柔和的照明創造出溫馨的社交空間。結合可負擔性和自然融合,云山間以簡化施工與結構強度的設計應對地震與颱風挑戰,成為南台灣未來城市住宅的原型。

新銳獎|莊子儀+劉可_云山間(攝影:莊子毅建築攝影工作室)
新銳獎|莊子儀+劉可_云山間(攝影:莊子毅建築攝影工作室)

.陳哲生   國立史前文化博物館建築景觀改造
1989年,臺東新站遷移發現大量史前遺址,促成1990年由Michael Graves與沈祖海設計的國立史前文化博物館。2002年博物館開幕,但因原設計動線不良和氣候不適,使用率低。近年博物館角色轉變為生活與體驗中心,透過改造連接原本獨立的5大空間,增建通廊,改善展廳通透性,並重新配置功能區域,增設親子和生活體驗設施,重新定義為一個融合自然和社區的現代博物館。

新銳獎|陳哲生_國立史前文化博物館建築景觀改造(攝影:丰宇影像_趙宇晨)
新銳獎|陳哲生_國立史前文化博物館建築景觀改造(攝影:丰宇影像_趙宇晨)

.曾令理+謝禎原   蜷蜷亭
透過數位設計和創新剖竹片工法,展現當代感的有機曲面。基地位於陽明交大光復校區,亭子設計成半室內空間,並蜷繞出一個邀請性的大座位平台,搭配透明農膜和手工細竹,實現遮陽與美學的融合。結構方面,主次結構採用非線性拱型和傳統桁架設計,預埋鋼筋和混凝土基礎加固,並整合LED燈條,實現簡潔一致的視覺效果。

新銳獎|曾令理+謝禎原_蜷蜷亭(攝影:黑鳥音像)
新銳獎|曾令理+謝禎原_蜷蜷亭(攝影:黑鳥音像)

.葉育鑫+林潔珊   八仙山國家森林遊樂園區自然構築計畫 沐竹軒、迎竹軒
沐竹軒和迎竹軒兩個便所空間設計旨在改善隱私、設施及舒適度。沐竹軒通過打開屋頂、擴展半戶外空間和竹格柵處理,創造寬敞且療癒的便所。屋頂使用單斜面結構和透光中空板,減少重量並引入日光。迎竹軒則在遊客中心內重新配置空間,拆除部分牆體,加入竹藝天花和弧形隔屏,融合自然氛圍並提升光線柔和度。兩者均藉由竹材和景觀手法,提升了便所空間的舒適性與美觀。

配圖|新銳獎|葉育鑫+林潔珊_八仙山國家森林遊樂園區自然構築計畫_沐竹軒|迎竹軒(攝影:原間工作室)
新銳獎|葉育鑫+林潔珊_八仙山國家森林遊樂園區自然構築計畫_沐竹軒、迎竹軒(攝影:原間工作室)

2024第七屆ADA新銳建築獎 展覽 
展覽地點|Uncanny @NOKE忠泰樂生活 3F(台北市中山區樂群三路200號3F)
展覽日期|2024年11月1日(五)~2024年11月17日(日)
開放時間|週日至四11:00 ~ 21:30,週五至六11:00 ~ 22:00

資料提供|ADA新銳建築獎  文字整理|Adela Cheng

延伸閱讀

RECOMMEND

臺中綠美圖視覺識別設計永真急制操刀!簡約線條呼應建築、藝術與閱讀

即將成為臺灣文化地標之一的臺中綠美圖,不僅因建築設計來自於普立茲克獎得主 SANAA 事務所的妹島和世、西澤立衛之手,其跳脫框架結合美術館與圖書館的藝術文化場域,也啟發激盪出藝文館所的無限想像。將於明年底啟用的臺中綠美圖,近日更搶先釋出來自永真急制操刀的視覺識別系統,由兩條簡約俐落的直線展開不受限的可能性,發展出呼應建築結構設計、場館本質,以及視覺美感的三組logo與視覺識別應用!

臺中綠美圖

既是建築型態,也是場館本質的 Logo 設計

不受限於地理場域「臺中」、名稱帶有與「綠」地、自然的連結,永真急制團隊選擇以「綠美圖」的建築本體為靈感,深入探索空間與功能的融合,將建築設計中的流動感與跨域特性,轉化為具備高度識別性與永恆性的圖像語言。在綠美圖的總體概念下,永真急制首先以兩條俐落線條 logo 定義,象徵複合場館的開放性與多元發展,以留白美學的設計,訴說自由發展的空間;臺中市立美術館則在這兩條線之內,以鋸齒的線條擬態藝術繪畫筆跡,表達藝術本質的感性、動作性與視覺性;而在臺中市立圖書館的 logo 中,兩條直線又暗示著書架的邊界,搭配中央數本書籍堆疊、傾倒的樣態,帶來簡明直觀的聯想。

臺中綠美圖
臺中綠美圖

而簡潔的 Logo 線條裡,其實隱藏著美術館與圖書館建築內部的重要結構。聶永真解釋,若將美術館、圖書館的 Logo 旋轉 90 度,其線條的轉折宛如兩大場館獨特的樓板規劃與斜坡層次設計,看見識別視覺,就猶如漫步於館內,體驗空間中的藝術文化內涵,同時又以聶永真設計師一貫的簡約調性,完美呼應 SANAA 建築的輕盈質感。

臺中綠美圖

細節滿點!深具脈絡的設計原則

事實上,在簡約識別的背後,其實蘊含著重要的方法理論與設計脈絡。對此,設計師聶永真為 logo 設計提出五大識別原則—— Distinctive(與眾不同的)、Memorable(可被記憶的)、Adaptable(適用性強的)、Simple(簡單的)及Timeless(超越時間的),並以此原則發展出六款設計提案,最終在 SANAA、專家學者與市府共同溝通討論,演變設計出如今所見之設計,為臺中市立美術館與臺中市立圖書館打造出相符的品牌形象。

臺中綠美圖

除此之外,仔細放大檢視 Logo 線條的收邊,也可看出轉折角度的設計細節其實較一般圓角更為平滑,聶永真指出,之所以選擇以羊角螺線詮釋曲線,能夠為 logo 整體帶來視覺穩定度,而非圓角單點站立的感受,而羊角螺線亦是蘋果產品經常選擇的曲線設計。另一方面,三款視覺識別在英文字選擇全小寫,一改過往在重要機構以大寫的方式呈現,不失為一種去權威化的做法,為綠美圖帶來輕鬆、親和力,切中了綠美圖在城市中所扮演的文化角色,而這也是國際場館視覺識別的設計趨勢之一。

臺中綠美圖

除了標誌設計,聶永真團隊還為綠美圖量身打造了「輕方體」字體,透過專屬字體將視覺識別系統的精緻感推向新的高度。字體的設計考量了數位媒介與實體應用的兼容性,無論是在大型看板、數位螢幕或印刷物上,都能與 Logo 保持比例與平衡,充分展現對於設計細節的嚴謹態度。

臺中綠美圖
臺中綠美圖

匯聚美學、知識與生活,成就跨域交融願景

臺中市政府文化局長陳佳君強調,綠美圖不僅是兩大文化場館的匯聚,亦是藝術與知識的結合,將透過專精的跨領域合作,為市民創造全新的文化體驗。這一願景也在臺中市立美術館長賴依欣與臺中市立圖書館長曾惠君的共同推動下,進一步深化。美術館在開館前,將深入梳理中部藝術發展脈絡,包括典藏品研究與購藏,並陸續開啟系列講座、學習與推廣活動、出版品發行、國際論壇等計畫,從多元面向探索發展可能;而除了藝術展覽與跨域藝術計畫為開館一大亮點外,更將呈現半開放式典藏庫房,並藉由多種藝術推廣的形式,回應當代藝文發展及新型態美術館趨勢,美術館也將作為國際跨域交流的節點,回應場域特色,打造城市藝術地標,以藝術推動城市永續發展。圖書館則致力於打造智慧、便捷且具美學意識的閱讀空間,藉由紙本閱讀與線上數位體驗,實踐閱讀平權、知識平權,揉和大數據與AI技術,讓知識與藝術無縫融合。隨著綠美圖預計於 2025 年底落成,期待這座結合藝術、知識與數位閱讀的國際前瞻性文化場域,將與中央公園的綠意,一起為市民帶來嶄新的生活與文化體驗!

文/湯侑宸  圖片提供/臺中市立美術館

隱身山林,台電「萬大發電廠」絕美辦公室啟用!木構建築回應能源產業與大自然的關係

台電「萬大發電廠」辦公大樓啟用!木構造建築回應能源產業與大自然的關係

台電「萬大發電廠」坐落於南投仁愛鄉,周邊群山環繞、天然資源豐富,是台灣歷史悠久的水力發電基地,無論是所處環境或運作方式,都與自然環境互動緊密。2024年,台電在此啟用全新的木構造辦公大樓,以應對原先日治時期建築老舊難以應對氣候變遷等的問題,並透過木頭集成材技術、大跨度的建築設計,呈現台灣公共建築的新可能。

台電「萬大發電廠」辦公大樓啟用!木構造建築回應能源產業與大自然的關係
(圖片提供:樸實創意)

以木構建築回應能源產業與大自然的關係

萬大發電廠自1960年啟用以來,一直以水力發電為主要能源來源,不僅減少發電對化石燃料的依賴,也在長期的營運中成為環境教育的重要基地。台電營建處在此打造新辦公大樓,之所以選擇木構造,不僅是想回應萬大發電廠與自然環境的關係,也期待展現自然資源和產業共生的理念,透過建築傳達環境永續的理想。

台電「萬大發電廠」辦公大樓啟用!木構造建築回應能源產業與大自然的關係
(圖片提供:樸實創意)
台電「萬大發電廠」辦公大樓啟用!木構造建築回應能源產業與大自然的關係
(圖片提供:樸實創意)
台電「萬大發電廠」辦公大樓啟用!木構造建築回應能源產業與大自然的關係
(圖片提供:樸實創意)

這棟全木構造辦公大樓的設計與建造,標誌著台電在公共建築工程上的重要突破,其採用集成材技術,克服傳統木建築的結構限制。擊壤設計許浩銘建築師也強調,本作透過大跨度的設計,打破了傳統木構建築給人的陰暗、沉重印象,呈現輕盈、明亮的場域氛圍。

台電「萬大發電廠」辦公大樓啟用!木構造建築回應能源產業與大自然的關係
(圖片提供:樸實創意)
台電「萬大發電廠」辦公大樓啟用!木構造建築回應能源產業與大自然的關係
(圖片提供:樸實創意)

《萬霧誌》專刊呈現萬大發電廠的多種面向

在台電的理想中,萬大發電廠不只是發電基地,而是環境教育的重要平台,期待透過這座全台灣首個通過環境教育設施認證的電廠,傳達水力發電的環保及永續價值,體現能源生產及生態保護間的平衡。

台電「萬大發電廠」辦公大樓啟用!木構造建築回應能源產業與大自然的關係
(圖片提供:樸實創意)

隨著辦公大樓啟用,台電特別邀請策展人許哲瑜及樸實創意團隊策劃《萬霧誌》專刊,其名源自「萬大溪」與「霧社溪」,呼應當地自然環境與產業文化的融合,並以「人與山林溪流共融之境」為核心,透過文字與影像交織,紀錄職人們的日常工作與發電廠的歷史,內容涵蓋地理人文的歷史溯源、發電工事、建築設計的自然啟發、生態電廠的教材、職人的生活體悟等,讓更多人了解萬大發電廠在能源、環境教育、自然資源保護等方面的價值。

台電「萬大發電廠」辦公大樓啟用!木構造建築回應能源產業與大自然的關係
(圖片提供:樸實創意)
台電「萬大發電廠」辦公大樓啟用!木構造建築回應能源產業與大自然的關係
(圖片提供:樸實創意)

資料來源|樸實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