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貓塔羅牌的療癒能量探索自我!解讀22張大阿爾克那牌卡,洞悉內心情感、啟發新觀點

塔羅牌

本文將帶領您認識牌卡中最重要的一部份——大阿爾克那,它包含了22張牌卡,依照特定順序和編號排列,從0(愚者)到21(世界)。

貓是屬於夜晚的動物,而且牠們可以看到和聽到我們人類無法看或聽到的東西。塔羅牌讓我們用一個新的方式來探索自我:透過卡牌去找尋意義和未被啟發的新觀點。這些類似的特性讓貓與塔羅牌成為最佳夥伴。

塔羅牌的每張牌都有著神祕的名字,以及吸引人的圖像,對於自我認識而言,是個很實用的工具。就像一面鏡子般,能夠照出一個人的恐懼、希望與目標,但透過它,會比較容易找到方法解決。

本文將帶領您認識牌卡中最重要的一部份——大阿爾克那,它包含了22張牌卡,依照特定順序和編號排列,從0(愚者)到21(世界)。這個順序讓我們能夠解讀卡片要說的故事,如何陳述與詮釋沒有標準答案,但可以視為是一場旅程。從愚者的單純天真開始,然後慢慢進入到一系列的機遇與試驗,受到困難阻礙,在路上遇到各種不同的幫手,直到抵達圓滿與自我實現之處,即最後一張牌「世界」。

(圖片來源:《神秘喵星塔羅牌》)
(圖片來源:《神秘喵星塔羅牌》)

愚者 THE FOOL

關鍵字:探索者、勘查、內在小孩、覺醒、純真

當「愚者」出現在塔羅牌解讀中時,可以代表一名天真的人,但他具有智慧能傳授他人,同時體現簡樸與另類的洞見。它也會點出內在小孩,指您本身不畏恐懼或負面力量,一頭栽入一場新的體驗。

✹ 逆位意義:樂觀是一件事,魯莽不顧後果是另一件事。逆位的「愚者」表示不負責的態度,和可能會造成毀滅性後果的漫不經心。要三思。

魔術師 THE MAGICIAN

關鍵字:自信、賦權、引導、產生變化、資質

魔術師的出現是自信與征服的信號,可以讓事情發生的能力。這張牌提醒我們,我們是自己人生的主人,且有能力取得我們想要的。當魔術師出現在塔羅牌的解讀時,要做好鼓起勇氣的準備,這樣才能成大事。

✹ 逆位意義:權力有可能被誤用;在您試著想做出改變或操控事件時,請思考一下自己的動機。不能「為達目的,不擇手段」。要對迷人、有魅力但不值得信任的人提高警覺。

愚者、魔術師。(圖片來源:《神秘喵星塔羅牌》)
愚者、魔術師。(圖片來源:《神秘喵星塔羅牌》)

女祭司 THE HIGH PRIESTESS

關鍵字:預知、洞察力、發現、內在聲音、沈默

「女祭司」是一位帶有學識與智慧的端莊人物。她的第六感很強,能夠察覺到被隱藏的真相,同時也是女性微妙力量的典型。當這張牌出現在牌陣中時,可能代表一個靈魂上的啟示,它會透過夢境、讓您感覺到生命中有股更高階的力量,或活化精神自我。它也許能解釋您的人生新目標或體悟,或不久的將來能夠解釋。

✹ 逆位意義:拒絕傾聽您的直覺。太過於獨立及長期的離群獨處會導致自私,以及難以與他人產生連結。

女皇 THE EMPRESS

關鍵字:豐富、滋養、繁榮、安全感、舒適

「女皇」在處理塵世萬物以及感官上的歡愉傾注心力。這張牌是豐足、富饒和關懷他人的縮影。這張牌的出現意味著您很幸運, 在物質上並無匱乏, 且覺得很舒適也很滿足。在生意上的投資可能會產生財富,且過去的努力會得到回報;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

✹ 逆位意義:母親也會過度專注於他人所需;有些可能會讓另一半或家庭成員有窒息的感覺,或您可能忽略自己的需求。在生育力上可能有問題,或缺乏有創造性的出路。

女祭司、女皇。(圖片來源:《神秘喵星塔羅牌》)
女祭司、女皇。(圖片來源:《神秘喵星塔羅牌》)

皇帝 THE EMPEROR

關鍵字:力量、發揮您的意志、形塑世界、權威、決斷力

「皇帝」象徵領導者、提供者或嚴格的管理者。當「皇帝」出現時,可能是有一名男性進入您的生命當中,也許是指導者或有父親形象的人,或是一名可靠的搭檔(伴侶)。這張牌建議您開展一個有結構的計畫,按部就班地執行,這樣得到的結果會比情緒化以及零零散散地回應來地好。

✹ 逆位意義:一張逆位的「皇帝」可能代表一位具壓迫性或有控制狂的人、一份過度強調的權力,或您的思考太過狹隘;您可能需要敞開心胸,接受別人的意見。

教皇 THE HIEROPHANT

關鍵字:制度傳統、尊敬、倫理道德、宗教研究

「教皇」是一名哲學家也是心靈上的領導者。這張牌的出現表示問卜者正在尋求生命的意義。不同於建議從問題本身找答案的「女祭司」牌, 「教皇」則代表著一條道路,請您跟著前面的人走, 如一個長期存在的宗教, 或其他信仰系統, 特別是包含團體工作的組織。

✹ 逆位意義:某個受到尊崇或服從的人可能是偽君子,散播錯誤的信念或假裝自己懂的很多( 但事實並不然)。也許您正因對這名領導者的尊敬,而漠視這樣的事實。

皇帝、教皇。(圖片來源:《神秘喵星塔羅牌》)
皇帝、教皇。(圖片來源:《神秘喵星塔羅牌》)

戀人 THE LOVERS

關鍵字:吸引力、和諧、協同作用、兩個選項、承諾

「戀人」牌並不一定和羅曼史有關。有時它是指一個( 一定) 要二擇一的決定, 也許是代表您自身兩個部分: 精神與肉體,或感性與理性兩個目標。也可能代表您已經找到靈魂伴侶,和一段關係將會持續下去。

✹ 逆位意義:優柔寡斷或搖擺不定可能會導致機會溜掉。在一段關係中可能有衝突,或出現第三者。很有可能發生離婚或分開。

戰車 THE CHARIOT

關鍵字:勝利、進一步、得意、信心、驅使

「戰車」會讚揚您為了達到目的,展現出強壯堅定的一面。它代表自信、決心、意志力和自我信念。當這張牌出現時,就表示您已經戰勝對方,凱旋歸來。對於未來,「戰車」則暗示著成功將會到來,您必須(或是將來必須) 有對的態度。

✹ 逆位意義:「戰車」代表堅韌的骨氣,但逆位則暗示您變得太過傲慢,無視他人的感受;沾沾自喜和報復性的侵略不是真勝利者的行為。

戀人、戰車。(圖片來源:《神秘喵星塔羅牌》)
戀人、戰車。(圖片來源:《神秘喵星塔羅牌》)

力量 STRENGTH

關鍵字:剛毅、心理健康、能力實現、意志力、成功

我們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會面臨困境, 且最難的挑戰通常與我們自身有關。「力量」牌是鼓起必要的勇氣來面對憤怒、恐懼和懷疑, 並且再度保證您具有戰勝一切的特質。它通常出現在您人生中的轉折點, 是一個決策會影響深遠,且會得到正向結果的時機點。

✹ 逆位意義:失去控制;您的負面衝動現在也許正佔上風,這張牌以逆位出現時可能代表一個成癮或有害的人格特質。失去意志力且缺乏自己可以處於優勢地位的信念。可能需要外界資源的幫助才能打贏這場仗。

隱士 THE HERMIT

關鍵字:領悟、孤獨、深思、冥想、自我實現

所有精神上的旅程都需要一段遠離壓力和物質世界誘惑的時間, 以專注在心靈旅程本身。「隱士」牌體現這種撤離與自立的感覺。當「隱士」出現在牌陣中時,它很清楚地傳達慢下來和簡化的訊息; 需要安靜地反思。

✹ 逆位意義:遠離現實可能是個防禦或逃避的策略,或是一個規避責任的方法。但在切斷與他人的關係或拒絕外來想法的過程中,您可能會畫地自限。不要成為思想僵化的人。

力量、隱士。(圖片來源:《神秘喵星塔羅牌》)
力量、隱士。(圖片來源:《神秘喵星塔羅牌》)

命運之輪 WHEEL OF FORTUNE

關鍵字:轉變、突然的變動、因果、起伏、不可預測性

「命運之輪」這張牌提醒我們萬物隨時都在改變, 而我們在生活中, 無論面對何事,都應保持平衡與平靜。這張牌會處理人生中失控的部分。它通常象徵一個幸運的突破, 或可以遇到好結果的機會。

✹ 逆位意義:發生意料之外的挫折或阻撓;不是一個開始新事業( 冒險)的好時機。您並沒有掌握所有事情,所以無法讓它們轉向對您有利的方向。您必須改為借助其中的力量,堅毅地面對情勢。

正義 JUSTICE

關鍵字:權衡、後果、公平、仲裁、帶來秩序

這張牌的正義天秤必須在兩個相反端之間平衡,而雙面刃則暗示結果可能是兩者之一,或會同時有負面和正面的結果。這張牌完全與「公平」有關。也可以是塔羅牌中的「業力」— 過去所做的壞事,現在可能會反彈回來,或好的行為,會得到酬謝(惡有惡報,善有善報)。

✹ 逆位意義:逆位的「正義」代表情勢不公平。但對其抱怨並不會有幫助;有時事情發展就是無法如您所願,即使應該朝著您希冀的方向才對。平靜與堅忍的回應才是需要的。要避免評斷他人,因為您不知道整件事的全貌。

命運之輪、正義。(圖片來源:《神秘喵星塔羅牌》)
命運之輪、正義。(圖片來源:《神秘喵星塔羅牌》)

倒吊人 THE HANGED MAN

關鍵字:初始、投降、未知、深入解析、人生重大變動

當「倒吊人」牌出現時,它表示現在的困境是有其目的和原因的。有時,所做的犧牲是物質的;為了追求住在鄉下或成為海外志工的夢想,而放棄都市裡的工作,但也有可能是為了接納新想法,而放棄長期堅守的態度或信念。

✹ 逆位意義:您所做的犧牲是必要的嗎?還是出於過度的責任感而衝動做出的?當這張牌逆位出現時,它通常暗示白白犧牲。試著仔細想想什麼在阻礙您追求自身所需與渴望。

死神 DEATH

關鍵字:變化、轉型、清空、接受、向前看

「死神」在一副塔羅牌中的順序是跟在「倒吊人」後面,所以帶有現在的失去,其實是自願放棄的暗示。結束會產生多少痛苦,要看您覺得您有多需要這個東西而定;對於必然發生之事(物)做出掙扎絕對是不明智的。

✹ 逆位意義:對於放手的懼怕,以及拒絕向前進。逆位的「死神」有時是指您對實際的死亡感到害怕,就和正位牌一樣,這張牌比較常和變動以及您對這個變動的態度有關。

倒吊人、死神。(圖片來源:《神秘喵星塔羅牌》)
倒吊人、死神。(圖片來源:《神秘喵星塔羅牌》)

節制 TEMPERANCE

關鍵字:妥協、調和、合作、容忍、採納

「節制」在一副塔羅牌中,介於「死神」與「惡魔」之間, 而這張牌中的和諧能量能在您面對這些強勁、可能會造成人生變動的力量時,提供暫時的喘息與平靜。當它和「正義」一起出現時,可以表示一個讓人滿意的審判,而和「戀人」一起出現時,則代表好的溝通和衝突得到解決,結果讓雙方都滿意。

✹ 逆位意義:這也許代表您因猶豫不決而全面停頓,或不同的意見可能會導致不和諧或分手。情緒失控,且在一段夥伴關係或群組中,完全沒有合作的意願。請花點時間省思,重新評估情勢,並重新取得新的看法。

惡魔 THE DEVIL

關鍵字:野心、放縱、過度、享樂主義、權力濫用

自私的本性、不節制的情慾和貪婪透過「惡魔」牌表現出來。但如果我們夠強大,可以駕馭的話,這股兇猛的能量也可以是創造的力量。也暗示一個與權力遊戲、過量、債務和成癮有關的不愉快情況。也許您已經做了錯誤的決定,或被他人算計而不自知;請趕緊採取行動跳脫出困境。

✹ 逆位意義:您已經開始察覺到,不良的習慣或自私的選擇會導致不良的後果。

節制、惡魔。(圖片來源:《神秘喵星塔羅牌》)
節制、惡魔。(圖片來源:《神秘喵星塔羅牌》)

高塔 THE TOWER

關鍵字:混沌、顛覆、變更、破壞、解放

「高塔」是塔羅牌中唯一的建築物,而它代表我們為了讓自己覺得安全與有保障而搭蓋的建築。這些有可能是具體的形式,如我們的家;也有可能是抽象的,如我們展示給外界看的專業和社會形象;或是情緒層面的,如可以逃離外在世界紛紛擾擾的關係。

✹ 逆位意義:這意指那些令人不悅的事件之所以發生,都是因為您自己的行為,或您否認且試著拖延必然而造成的。是時候認清事實了。

星星 THE STAR

關鍵字:靈感、理想主義、指引、覺察、心靈之愛

「星星」是一張心靈牌,能夠帶領我們走向更光明的未來。它是信念的象徵,無論是對我們自己、一個更高階的權力或一個想法或志向的價值。「星星」代表我們每個人單純天真的那一面,即使看起來全都失去了,還是滿懷希望。

✹ 逆位意義:一張逆位的「星星」可以代表自利或失去理想主義,也許是一個想法或一段關係中的亮光已經被抹去,而您之前可能被蒙蔽,看不到真正的問題。

高塔、星星。(圖片來源:《神秘喵星塔羅牌》)
高塔、星星。(圖片來源:《神秘喵星塔羅牌》)

月亮 THE MOON

關鍵字:直覺、創造力、誤會、不安、不確定性

當「月亮」出現在牌陣中時,它通常象徵一段困惑的時光,因為我們無法知道潛意識究竟有多深,或完全了解它如何引領我們。您可能會覺得焦慮或情緒化, 或不確定自己的感受。通常最好的選擇就是擁抱這種不確定性,用您所知的方法,盡量探索內在心靈,然後在週期的下一階段來臨前,先不要下決定。

✹ 逆位意義:一個看起來很清楚的情況,有可能是假象,或有隱藏的動機在發揮作用。事情不明朗會導致困難,所以說話前要仔細思考,並且避免被拉進毫無重點的討論中。傾聽您的內在聲音;有人在欺騙。

太陽 THE SUN

關鍵字:重大進展、活力、健康狀況良好、自由、成果

「太陽」暗示現在輪到您發光了,且情勢對您有利。可能是升遷或有其他好運降臨,或是其他人會被您現在所展露的正能量吸引;這是一個交際與享樂的好時機。不要浪費這個機會。當我們在宇宙的中心時,我們的願望就很有可能成真,請好好把握當下。

✹ 逆位意義:當太陽太過耀眼時,其他人就會什麼都看不見。要注意不要自負或有優越感。也有可能是您的光芒已經漸漸淡去;機會會溜掉,就像陽光一落到地平線以下時,就變得黯淡。

月亮、太陽。(圖片來源:《神秘喵星塔羅牌》)
月亮、太陽。(圖片來源:《神秘喵星塔羅牌》)

審判 JUDGMENT

關鍵字:負責、定案、原諒、責任、自我信賴

人生充滿各種可能性,但有時一個選擇就決定了結局,而且是不可逆的。「審判」會處理這樣的選擇。這些選擇可能攸關人生大事,但也有可能只是和小事有關,只是兩者一樣,下好離手,不能反悔。

✹ 逆位意義:害怕做決定,或也許是過度依賴他人的意見,都會造成機會流失。

世界 THE WORLD

關鍵字:達到目標、造就、努力得到報償、一個循環結束、歸屬感

大阿爾克那中的最後一張牌代表終章的高潮:一段旅程的快樂總結,或經過長久努力,終於達到目標。當這張牌出現時,它代表您人生中一段願望達成,可以暫停享受一下的時光。也有可能是時候讓您回報曾對您伸出援手的人,以及幫助跟在後面的人。

✹ 逆位意義:您覺得停滯不前,因為對新世界感到害怕而被困住,或已經達成一個目標,但因為不知道下一步應該怎麼走而無進展,或有不確定感。

審判、世界。(圖片來源:《神秘喵星塔羅牌》)
審判、世界。(圖片來源:《神秘喵星塔羅牌》)

本文內容節錄自 La Vie 出版書籍《神祕喵星塔羅牌:給貓奴的78張塔羅牌與說明冊》

出版日期|2024/09/21

作者|凱薩琳・戴維森

自古以來人與貓之間就有深厚的羈絆,貓咪的警覺能預知未來將發生的災害,冥冥之中守護人類,我們可以從這副牌中一窺端倪。78張塔羅牌展現了神情、身姿各異的萌貓們,觀察牠們的神態,可以從中覺察到每一張卡牌隱藏的諭示,並引導你觸發意想不到的力量。

✹ 更多新書資訊 ⭢ La Vie 圖書

延伸閱讀

RECOMMEND

《我們與惡的距離2》結局前回顧:從7段經典台詞看精神疾病議題,別說社會、說說我們每個人能「接住」誰?

《我們與惡的距離2》結局前回顧:從7段經典台詞看精神疾病議題,別說社會、說說我們每個人能「接住」誰?

《與惡2》結局即將在本週六7月5日揭曉,在台灣這些年拍攝相對大量的社會寫實題材劇集中,《我們與惡的距離》大概堪稱最為成功的案例。而對比首季,經過6年時間洗禮,本季作品又更「不戲劇」了一些,反倒像一只紀錄膠卷般,緩緩將褐色影格鋪展於觀眾眼前;其顯影並不甚清晰,還待世界上所有的「我們」,共為這只載滿生命殘跡的社會膠卷,覆上該有的顏色。

2019年,《我們與惡的距離》轟動一時,台灣乃至亞洲地區觀眾無不共情,隨角色之間立場的拉鋸而動盪價值判斷。然而這6年間,我們身邊又發生了很多事,卻見得社會議題所具備的和平對話空間,似乎仍顯得稀缺、尖銳而決絕。

《我們與惡的距離2》睽違6年回歸。(圖片提供:CATCHPLAY+、公視、大慕可可)
《我們與惡的距離2》睽違6年回歸。(圖片提供:CATCHPLAY+、公視、大慕可可)

2025年,《我們與惡的距離2》全新故事線由隨機縱火、思覺失調症患者殺警兩件重大事故展開,描繪6個家庭中眾多角色之間長達20年、錯綜交疊的人生軌跡。第一季編劇呂蒔媛、導演林君陽及原班團隊紛紛回歸第二季創作,除了領銜主演周渝民、薛仕凌、謝欣穎、楊貴媚、于子育5位外,更集結劉子銓、詹子萱、張軒睿、朱芷瑩、蔡振南、黃迪揚、朱宏章、陸弈靜等老中青實力派演員共同塑造劇中世界觀,帶領觀眾觸摸那些幾乎掉在「社會」這張所謂的安全網邊緣粗糙斷裂地帶,不斷摩擦出的淚水和血漬。

主演周渝民、薛仕凌。(圖片提供:CATCHPLAY+、公視、大慕可可)
主演周渝民、薛仕凌。(圖片提供:CATCHPLAY+、公視、大慕可可)
主演謝欣穎、楊貴媚、于子育。(圖片提供:CATCHPLAY+、公視、大慕可可)
主演謝欣穎、楊貴媚、于子育。(圖片提供:CATCHPLAY+、公視、大慕可可)

善惡不絕對嗎?

「善惡」這個詞彙的構成,本身即體現其二元性。無論第一、第二季,要說《我們與惡的距離》試圖做到打破或消弭二元對立性,就戲劇作品有限的影響力而言或許太過宏大,更多的是讓觀眾真正看見這些難解的對立——通過將「符號」般的人物、事件和催化因子(包括創傷、疾病、經濟困窘等)組合成為一幀密密麻麻的社會寫實影像,某種程度迫觀眾直視和反思對立。簡而言之,善惡或許絕對,但我們不是非得用善惡來為每件事情立論。

《我們與惡的距離》主演賈靜雯以主播角色出鏡《與惡2》片段,如為觀眾串起了這6年時間,重啟對話。(圖片提供:CATCHPLAY+、公視、大慕可可)
《我們與惡的距離》主演賈靜雯以主播角色出鏡《與惡2》片段,如為觀眾串起了這6年時間,重啟對話。(圖片提供:CATCHPLAY+、公視、大慕可可)

▍劇情架構簡析

跳躍式時間線,多角度交錯敘事

相較第一季,《我們與惡的距離》第二季整體架構更為繁複,在「每兩集一個年代」的跳躍式時間設定上,採多人物、多角度敘事:1、2集落在案件發生的2022年,3、4集倒回各角色生命線逐漸交會的2001年,5、6集邁入10年後的2011年,7、8集又再推進10年,來到2021年新冠疫情籠罩全球的「陰鬱時代」(本篇在此不著墨太多,不過疫情時代「集體禁閉把人逼瘋」這個論點相當有意思)。同時,各集數以不同角色題名,一面揭露該角色身世、一面由其視角觀看世界並側寫劇中他者。

《與惡2》全劇從劉子銓飾演的胡冠駿一角於超商縱火揭開序幕。(圖片提供:CATCHPLAY+、公視、大慕可可)
《與惡2》全劇從劉子銓飾演的胡冠駿一角於超商縱火揭開序幕。(圖片提供:CATCHPLAY+、公視、大慕可可)
另一頭的思覺失調症患者殺警案同啟雙線故事。(圖片提供:CATCHPLAY+、公視、大慕可可)
另一頭的思覺失調症患者殺警案同啟雙線故事。(圖片提供:CATCHPLAY+、公視、大慕可可)
現播出至2021年時空,重現疫情期間的社會景象。(圖片提供:CATCHPLAY+、公視、大慕可可)
現播出至2021年時空,重現疫情期間的社會景象。(圖片提供:CATCHPLAY+、公視、大慕可可)

儘管故事量體龐雜,周渝民飾演的主角馬亦森一句「我們以為我們接得住所有人,但其實我們什麼都接不住」便已道盡全劇核心思維;從「接住」一念出發,整部劇集深究小至個人、大至社會,我們擁有何等強度的「網」,能夠涵容受傷的人、受傷後去傷人的人、被受傷的人傷的人⋯⋯,並進一步通過加害與被害的換位思考,叩問這之中是否存在修復與理解的一線生機。

馬亦森為胡冠駿的精神科醫師,妻小卻葬身他引燃的火海。(圖片提供:CATCHPLAY+、公視、大慕可可)
馬亦森為胡冠駿的精神科醫師,妻小卻葬身他引燃的火海。(圖片提供:CATCHPLAY+、公視、大慕可可)
隨機殺人案引發社會譁然。(圖片提供:CATCHPLAY+、公視、大慕可可)
隨機殺人案引發社會譁然。(圖片提供:CATCHPLAY+、公視、大慕可可)

▍背後寓意探討

從政治與社會大題,將微光照進渺小個人的傷痛中

題材上《我們與惡的距離2》既延續首季針對社會議題的辯證,亦愈加著重心理及精神層面的探討。特別的是,多處描繪精神疾病患者發病的場景,導演選擇讓第三人稱(社會共識上的客觀)鏡頭,和藉以魔幻寫實手法詮釋的主觀鏡頭交織出現,盡可能呈現罹病者本人同樣深受折磨、而非全然蓄意攻擊的兩面狀態——心理及精神疾病作為一種「看不見」的病,不發病時甚至可能比感冒還不外顯,也因此自始至終未能被社會完全正視——總有聲音認為是藉口、是軟弱的遁逃。

詹子萱飾演的輔導老師簡齊蕙和白潤音飾演的學生羅譽有相似遭遇,因而更加關注其心理健康。(圖片提供:CATCHPLAY+、公視、大慕可可)
詹子萱飾演的輔導老師簡齊蕙和白潤音飾演的學生羅譽有相似遭遇,因而更加關注其心理健康。(圖片提供:CATCHPLAY+、公視、大慕可可)

比起更宏觀的社會議題,本季劇集所聚焦社會中渺小個人的精神撕裂,著實是編劇深厚觀察和描繪功力展現最淋漓盡致之處。關注劇情進展的同時,傾聽個別角色的娓娓道來、拾起角色之間對話流露的種種細緻的悲傷,縱使他們所遭遇的「情境」不見得那麼普世,「情感」上卻皆為旁觀的我們完全能夠映照自身的。或多或少地,大家也不免將劇情與當代社會問題連結,下意識完成了這部劇集冥冥之中交予觀眾來進行的「思辨」最後一環。以下收錄第7段編輯精選台詞,在迎向結局之前,一同回顧《我們與惡的距離2》劇情承載的重要意涵。

(圖片提供:CATCHPLAY+、公視、大慕可可)
(圖片提供:CATCHPLAY+、公視、大慕可可)

 

※以下內容涉及劇情,請斟酌閱讀※

 

從7段經典台詞回顧看議題

1.

其實我們人生就是不斷地探索自己需要什麼、搞不清楚自己需要什麼,這些東西都很正常。重點是,不要討厭你自己。

——馬亦森(周渝民飾)

2.

我只是想跟那兩個孩子說,世界會變好。可是我不知道我可以陪多久,誰可以保證世界會變好。

——簡齊蕙(詹子萱飾)

3.

馬:嘿,你很棒,真的。能夠同時安慰兩個受傷的孩子,一般人很難做到。

簡:我身兼被害人跟加害人的家屬,才可以辦到。

馬:哇你這有點地獄梗。

——馬亦森 x 簡齊蕙

以上3段台詞皆出自因童年創傷而深陷憂鬱的簡齊蕙,至精神科與醫師馬亦森會談時所言。在療癒內部和完善外部並進下,社會安全網才可能增生、擴大,簡齊蕙這個角色正同時承載了這兩部分意義。幼時父親殺了母親和弟弟,唯她逃過一劫獨自存活下來,背負憤怒、悲傷和難言的愧疚,她長得多大便療傷多久,最後成為了一名學校輔導老師,以「被害人暨加害人家屬」微妙的第三種立場,嘗試治癒他人和自己。劇中她與醫師的對話尤有深意,台詞調性雖悲,卻也在絕望的黑暗中點起微小的希望之光。

馬亦森原為精神科醫師,在妻兒死於縱火案後自己也走過身心崩潰的歷程。(圖片提供:CATCHPLAY+、公視、大慕可可)
馬亦森原為精神科醫師,在妻兒死於縱火案後自己也走過身心崩潰的歷程。(圖片提供:CATCHPLAY+、公視、大慕可可)
簡齊蕙因童年創傷長期就醫,與馬亦森之間的醫病關係甚多了幾分友情。(圖片提供:CATCHPLAY+、公視、大慕可可)
簡齊蕙因童年創傷長期就醫,與馬亦森之間的醫病關係甚多了幾分友情。(圖片提供:CATCHPLAY+、公視、大慕可可)

4.

高:那不管怎麼說,現在總是第一步嘛,之後再慢慢來啊。

馬:你花15年才走一步要修法?真是快得可以啦大哥!

——馬亦森 x 高政光(薛仕凌飾)

馬亦森和高政光作為一對無話不談的「靈魂兄弟」,亦在彼此面對人生關卡時安靜陪伴。表面互嘴,實為激勵對方奮起至關重要的存在。高政光原效力於NGO組織,後進入體制、希望改變體制,卻逐步走進一人之力難有所為的窘境。因此,高政光有許多發牢騷或被發牢騷的你一言我一語都令人發笑,有意無意地撩撥著那本早被翻得邊角捲曲、卻始終未付諸實行的「社會停擺」項目書。稍微有別於敘寫精神疾病議題的慎重和嚴謹,編劇和導演在本劇另一大政治議題上,多以幽默中帶軟刺的台詞安排,以及微誇大的鏡頭語言「復刻」各種社會亂象,既直指現實,又不至於真拆現實的台。

(圖片提供:CATCHPLAY+、公視、大慕可可)
(圖片提供:CATCHPLAY+、公視、大慕可可)
(圖片提供:CATCHPLAY+、公視、大慕可可)
(圖片提供:CATCHPLAY+、公視、大慕可可)

5.

政治是管理眾人之事,而不是一昧地做自己想做的事。

——吳遠海(朱宏章飾)

吳遠海為劇中高政光在校攻讀法律時相當敬重的老師,後成為立法院長並邀請高政光入黨參選立委。兩人在政治之路上因「實現理念的手段」不同而心理上漸行漸遠,此話即出自高政光對老師所下的指導棋表示不理解,老師以大局說服他時所言。吳遠海這個角色以不多的戲份帶出一種「柔和的強烈象徵性」,他行事溫文爾雅,開口有條有理、頭頭是道,讓人不由地想像其人格之崇高,久而久之卻發現一切理想如空談。

高政光從政後才逐漸理解到自己和老師理念相去甚遠。(圖片提供:CATCHPLAY+、公視、大慕可可)
高政光從政後才逐漸理解到自己和老師理念相去甚遠。(圖片提供:CATCHPLAY+、公視、大慕可可)

6.

改革這種事情沒有辦法一步到位,你得有權力,你才能夠慢慢改變。

——吳遠海

追求權力的路上,是否就已經是一種對體制的妥協?而,真正擁有權力後的改變,又還能是原來所念想的那個改變嗎?《我們與惡的距離2》也透過以高政光和其母高張玉敏(楊貴媚飾)為軸心的政治敘事,對堅持信念抑或屈從現實、孤作清流抑或與眾合汙等抉擇,不斷來回辯證。然而雞生蛋蛋生雞,雖藉政治人物之口,劇中所談的「妥協」這件事遠不止政治。

(圖片提供:CATCHPLAY+、公視、大慕可可)
(圖片提供:CATCHPLAY+、公視、大慕可可)

7.

馬:你覺得政光真的有變嗎?

牛:換位置總是要換腦袋吧,但我覺得政光是一個有理念的人,要變也不會變到哪吧。

——馬亦森 x 牛祐荷(孟耿如飾)

馬亦森與少年保護官牛祐荷因案件相識並結為夫妻(牛祐荷於首集的2022年時空已因縱火案喪命,以上為兩人在2021年時空的對話)。牛祐荷一角是劇中眾多「沒被接住」的例外,也正因曾被至親接住而獲得再去接住他人的力量,角色性格具彈性和面對悲觀事物的正向態度。若將全劇比作物件,有光面和暗面的話,牛祐荷在戲劇結構上可屬光面角色。

馬亦森和高政光從學生時代開始的友誼,在人生的艱難境遇中支撐彼此,包括馬亦森痛失妻子牛祐荷和兒子的療傷階段。(圖片提供:CATCHPLAY+、公視、大慕可可)
馬亦森和高政光從學生時代開始的友誼,在人生的艱難境遇中支撐彼此,包括馬亦森痛失妻子牛祐荷和兒子的療傷階段。(圖片提供:CATCHPLAY+、公視、大慕可可)

戲劇可以是娛樂,可以是軟教育,更可以是某個人的一面鏡子或一個出口。無論大家從《我們與惡的距離2》得到最多的是什麼,製作人林昱伶所言極是:「戲裡的某個角色,某條故事線觸動了你,那可能就是一顆小小的種子,在未來的某個時間點改變了某些事,這樣就夠了。」

延伸閱讀

RECOMMEND

奥山由之導演首作《長椅小情歌》看點總整理:廣瀨鈴領銜10位演員詮釋5段交錯故事,以「長椅」為主視角的群像電影

奥山由之導演首作《長椅小情歌》看點總整理:廣瀨鈴領銜10位演員詮釋5段交錯故事,以「長椅」為主視角的群像電影

以廣告成名的日本攝影師奥山由之,跨足成為電影導演的首部長片作品《長椅小情歌》日前於2025台北電影節首映,並將於7月18日正式在台上映。廣瀨鈴、仲野太賀、草彅剛、吉岡里帆等10位日本實力派演員全來助陣,共同演繹5首交織城市光景、圍繞著河畔長椅而生的日常詩篇。一系列氛圍感拉滿的絕美劇照已盡顯「攝影師」功力,那麼奥山由之「導演」做得如何?本文為大家詳解全片看點。

日本知名攝影師、廣告導演奥山由之,6月28至30日攜首度執導的劇情長片《長椅小情歌(アット・ザ・ベンチ)》來台宣傳,並登上2025台北電影節進行全台首映,現場座無虛席自不在話下,誠品電影院安可場特別舉辦的「奥山兄弟檔對談」映後活動,更讓奥山由之與其弟、《我心裡的太陽》導演奥山大史,將兩人首次海外電影活動合體獻給台灣粉絲。而奥山由之於29日媒體茶敘中針對此次新片創作過程的娓娓道來,再度引得萬千期待。

相信大家對這位攝影師並不陌生,要不熟悉也無妨,以下將從他轉戰電影的簡歷說起,接續揭露即將在台上映的《長椅小情歌》導演、編劇、攝影及演員表演各方面必知訊息和片場趣聞。

奥山由之為新片《長椅小情歌》來台宣傳。(圖片提供:台北電影節)
奥山由之為新片《長椅小情歌》來台宣傳。(圖片提供:台北電影節)
並出席台北電影節,與媒體就創作過程進行分享。(圖片提供:台北電影節)
並出席台北電影節,與媒體就創作過程進行分享。(圖片提供:台北電影節)

首度跨足電影領域,執導作品《長椅小情歌》、《秒速五公分》兩年連發

1991年生的奥山由之,過去活躍於攝影、廣告與影像創作領域,曾獲「寫真新世紀」優秀賞與講談社攝影賞,憑藉寶礦力水得廣告、米津玄師〈感電〉及星野源〈創造〉等人氣MV為大眾所記憶。始終持以從日常細節中提煉詩意影像的長項,奥山由之至2024年首推劇情長片《長椅小情歌》,延續一貫清透溫潤的視覺風格,更邀音樂人安部勇磨操刀配樂,音畫相得益彰。其整體作品風格在真摯與怪誕之間取得獨特平衡,闢出一條有別於鬼才宮藤官九郎、大師濱口龍介等資深電影人的詩意蹊徑。2025年,亦再因接棒執導新海誠知名動畫《秒速五公分》真人版而備受矚目。

奥山由之轉戰電影導演領域,2024、2025兩年兩作《長椅小情歌》、《秒速五公分》陸續公開。(圖片來源:光年映畫、Instagram @yoshiyukiokuyama)
奥山由之轉戰電影導演領域,2024、2025兩年兩作《長椅小情歌》、《秒速五公分》陸續公開。(圖片來源:光年映畫、Instagram @yoshiyukiokuyama)

>> 《La Vie》雜誌曾專訪奥山由之,有興趣的讀者歡迎點此閱讀〈奧山由之的魔幻視覺之外!不停解構自我風格的攝影歷程〉全文。

《長椅小情歌》導演、編劇、攝影解析

▍導演觀點:從一張「長椅」展開的溫柔群像電影

《長椅小情歌》集結10位日本當代一線演員,卻罕見地以「物件」為敘事主視角。電影聚焦東京某條河河岸草地上一張不起眼的長椅,並由此開展多人多篇故事——它雖沉默,卻彷彿城市潛意識的收納器,靜靜見證來來去去的人們,承載著未被說出口的牽掛與記憶。

對此奥山由之親揭,其靈感來源於自家附近的一張長椅,「我常常經過那張椅子,幾年來它都默默佇立在那。不是靠近水邊,也不是巴士站,只是突兀地存在於草地中央。沒有人坐,但也沒有人討厭它。像是對城市變遷的一種固執抵抗,它讓我意識到,若不將它留下,或許哪天它就會不見。」早已超越公共設施的存在,這張椅子成為了導演童年記憶與城市記憶的交匯點,也進一步成為他想說故事的起點。

(圖片提供:台北電影節)
(圖片提供:台北電影節)

▍劇本架構:全片切分5個篇章,由不同編劇共同創作

為了傳達上述情感,全片由〈那些被剩下的〉、〈不旋轉的壽司〉、〈看守的責任〉、〈最後一場戲〉、〈寂寞會延續〉5段交錯的故事鋪陳,且為不限縮於自身觀點,奥山由之找來不同編劇共同創作,展現長椅作為「城市記憶載體」的多種樣貌;希望透過不同角色與情境,讓觀眾能變換角度重新觀看與理解這張靜默的椅子。從久別重逢的青梅竹馬、為瑣事爭執的情侶、嘗試勸回離家姊姊的妹妹、意圖拆除長椅的神祕公務員,乃至以外星語演繹的奇幻片段,《長椅小情歌》從一個個圍繞這張椅子的瞬間出發,勾畫出一幅幅記憶拼圖。

▍拍攝手法:「隱身式」攝影機一鏡到底

各約15分鐘的5段故事皆一鏡到底拍攝,營造如舞台劇般一氣呵成的觀賞體驗。攝影機全程固定不動,宛如場邊一位默默觀察的第三者,捕捉長椅周遭的人物互動與情感流動。奥山由之也特別舉其中一場廣瀨鈴的戲為例:拍攝當下演員因不小心掉了東西而短暫離開畫面,然劇組選擇保留原構圖,並未追拍補位——這些偶發的錯落與停頓,他認為反是演出中最真實動人的部分,亦讓角色與場景的關係更加自然、更加立體。

希望作品能像「有靠背的椅子」般給人力量

談到是否偏好特定的椅子類型,奥山由之笑說自己特別喜歡有靠背的椅子,「那種被支撐的感覺讓人安心。」並補充表示,自己從小就會觀察家具的「表情」,對物品有深厚情感,這也影響他對創作的想像。他比喻,與其拍出會「推你一把」的作品,他更希望自己的電影像一張有靠背的椅子,能讓人在疲憊時感受到那股默默支持的力量,彷彿輕聲說著:「你已經很努力了。」

坐上電影這張椅子的,無非是各擁不同狀態的觀眾,可能有滿心歡喜的,有悲從中來的,有自信篤定的,也有惴惴不安的——然而當電影的光亮起,該作品在那絕無僅有的一刻、之於椅子裡的觀眾而言,無論是長久的現實映照,抑或短暫的美好遁逃,若真能有股從後背隱隱而來、默默相撐的力量,其重要性之大必將難以計量。導演這看似樸實的話語,所含實為最難能可貴的創作真諦。

(圖片提供:台北電影節)
(圖片提供:台北電影節)

堅強演員陣容現身說法

將城市裡的日常光景交織成詩,讓每一個細微的故事得以延續

本片出演者廣瀨鈴、仲野太賀(第一篇及第五篇)岸井雪乃、岡山天音、荒川良良(第二篇)今田美櫻、森七菜(第三篇)草彅剛、吉岡里帆、神木隆之介(第四篇)等一眾實力派演員,紛紛表達了對這次拍攝經歷的感動。主演廣瀨鈴表示,「這是我第一次在拍攝中沒有明顯的『在演戲』的感覺,就像泡在溫熱的澡水中,時光充滿怦然心動。」並大讚拍攝現場幾乎看不到攝影機的自由氛圍。與她搭檔的仲野太賀亦回憶,「奥山導演曾說過,總有一天要在這張椅子上拍電影。當這願望真的實現,且邀請我一同參與,實在太開心了。」

廣瀨鈴,與仲野太賀共演第一篇〈那些被剩下的〉及第五篇〈寂寞會延續〉。(圖片提供:台北電影節)
廣瀨鈴,與仲野太賀共演第一篇〈那些被剩下的〉及第五篇〈寂寞會延續〉。(圖片提供:台北電影節)
仲野太賀,與廣瀨鈴共演第一篇〈那些被剩下的〉及第五篇〈寂寞會延續〉。(圖片提供:台北電影節)
仲野太賀,與廣瀨鈴共演第一篇〈那些被剩下的〉及第五篇〈寂寞會延續〉。(圖片提供:台北電影節)

作為第二篇〈不旋轉的壽司〉的演員,岸井雪乃對劇本給出高評價,「蓮見翔老師寫的劇本,看似無關緊要卻又極為深刻,讓我演起來非常過癮。」岡山天音則說,「這是我第一次對導演產生創作上的嫉妒心,完成品讓我對那張椅子產生了深厚的情感。」

岸井雪乃,與岡山天音共演第二篇〈不旋轉的壽司〉。(圖片提供:台北電影節)
岸井雪乃,與岡山天音共演第二篇〈不旋轉的壽司〉。(圖片提供:台北電影節)
岡山天音,與岸井雪乃共演第二篇〈不旋轉的壽司〉。(圖片提供:台北電影節)
岡山天音,與岸井雪乃共演第二篇〈不旋轉的壽司〉。(圖片提供:台北電影節)
荒川良良(左)亦於第二篇中出演。(圖片提供:台北電影節)
荒川良良(左)亦於第二篇中出演。(圖片提供:台北電影節)

由今田美櫻、森七菜詮釋的第三篇〈看守的責任〉,主要描繪姊妹之間的愛恨錯綜。今田美櫻分享,「情緒像風暴一樣傾瀉而出,卻讓人感受到強烈的愛。」森七菜有感而發道,「我開始思考,每一張椅子、每一個球,可能都連結著某個故事與某個人,這部電影讓我想成為那些故事的延續。

今田美櫻、森七菜共演第三篇〈看守的責任〉。(圖片提供:台北電影節)
今田美櫻、森七菜共演第三篇〈看守的責任〉。(圖片提供:台北電影節)
今田美櫻。(圖片提供:台北電影節)
今田美櫻。(圖片提供:台北電影節)
森七菜。(圖片提供:台北電影節)
森七菜。(圖片提供:台北電影節)

第四篇〈最後一場戲〉由草彅剛、吉岡里帆、神木隆之介共演,草彅剛表達,「這次的拍攝手法,讓我感受到影像創作全新的可能性。」吉岡里帆笑稱,「沒想到會跟草彅先生一起講外星語!這樣的荒唐,可能一輩子就這一次。」神木隆之介感性地說,「能成為導演鏡頭下世界的一部分,是很幸福的事。」

草彅剛、吉岡里帆、神木隆之介共演第四篇〈最後一場戲〉。(圖片提供:台北電影節)
草彅剛、吉岡里帆、神木隆之介共演第四篇〈最後一場戲〉。(圖片提供:台北電影節)
草彅剛、吉岡里帆。(圖片提供:台北電影節)
草彅剛、吉岡里帆。(圖片提供:台北電影節)
(圖片提供:台北電影節)
(圖片提供:台北電影節)

承導演之言:「這是一部集結個人願望與友情的作品。每位工作人員都像球隊隊員一樣,抱著純粹創作的熱情聚集到這張椅子旁,一起完成了這部小小的、卻真誠的電影。」2025年7月18日,《長椅小情歌》上映在即——獨自一人也很好、找到總和你在一起編織日常之詩的夥伴那更好,讓我們走進電影院,欣賞奥山由之攜手10位重量級演員呈獻的東京詩篇。

(圖片提供:台北電影節)
(圖片提供:台北電影節)

《長椅小情歌》中文版電影預告

*更多《長椅小情歌》相關消息可至光年映畫官方臉書官方IG了解。

2025台北電影節現正於台北市中山堂、信義威秀影城、光點華山電影館進行中,頒獎典禮則於7月5日登場,電影迷們務必鎖定。

延伸閱讀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