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新加坡店屋共居品牌Figment:守護老家和記憶,讓全世界住進獅城市井

專訪新加坡店屋共居品牌Figment:守護老家和記憶,讓全世界住進獅城市井

新加坡不僅有摩天大樓和金融中心,還座落許多「店屋」(shophouse)——一種住商混合,也混合中式、馬來與歐式特色的南洋傳統建築。2019年創辦的店屋共居品牌Figment,將城市中閒置、日漸凋零的老宅一間間拾起,已修復近45間店屋,改造為租期彈性的精品旅宿。La Vie專訪創辦人兼總裁Fang Low,談談「守護」與「創新」。

十多年前,從波士頓留學回國時,Fang Low認不出自己的城市。他回憶,當時的新加坡好像一個無限擴張的工地,「沒有靈魂的摩天大樓不斷攻占天際線,一間間店屋接二連三地被拆除。」

Fang的老家,正是一棟黑白配色、峇峇娘惹風格的店屋。4層的老宅勉強容納得下他三代同堂的傳統華人家庭,裡面常擠滿了人,還有父母旅行世界各地帶回來、堆得滿滿的古董與藝術品。而更早之前,屋子曾是某位華裔富商情人的住所,身處紅燈區深處,被各式聲色場所包裹。

在他看來,在以金融為導向的市容中,不只是自己感到迷失,整座城市都好像陷入了身分認同的危機。

(圖片提供:Figment)
Fang的老家「盧宅」Canvas House。(圖片提供:Figment)

一天Fang發現,某位有商業頭腦的租客,竟然把他的老家加蓋起無數隔間,改造成多間宿舍再轉租。

彼時任職銀行業,但熱愛藝術的Fang,毅然終止租約,請來新加坡知名設計團隊Ministry of Design,將室內的每一面牆、天花板、地磚漆成全白,但在部分地方顯露紅磚、舊木地板等老屋的痕跡,再擺進霓虹藝術品和雕塑燈光。「家變得像是一座博物館,但原來的骨架仍在:我家人的收藏、和兄弟姊妹一起奔跑的樓梯。」

直到後來的旅行中,Fang在布宜諾斯艾利斯和雅典跟著藝術家旅伴一同當沙發客,親身感受到「家」也能是文化場域。「那一刻我恍然大悟,我也想讓別人感受到那種魔力。」呼應這場重置,老宅取名為「畫布」(Canvas House),也成為Figment的第一間房源。

(圖片提供:Figment)
Fang的老家「盧宅」Canvas House,是品牌首座改造的店屋,Ministry of Design的設計理念是創造一片素淨無色的畫布,投射未來的想像,同時也不完全抹掉歷史。(圖片提供:Figment)

「我們喜歡說:保留外殼,重塑靈魂」

新加坡的傳統店屋,是充分融合南洋民情和異國文化的產物。

商住兩用的聯排建築,多為3∼4層樓,一樓店面之上是起居空間;考量熱帶氣候,門前設有俗稱「五腳基」的騎樓走廊,內部的庭院和採光井,帶進新鮮空氣和陽光。晚期建成的店屋立面,用色尤其大膽花俏,可見中式的瓷雕和象徵福氣的蝠翼形通風口,搭配馬來風格的木雕回紋飾條、法式百葉窗、葡萄牙式窗扇,還有古希臘科林斯柱式的壁柱。

Fang形容其文化意義,是「家、街道和社會的交會」,如同巴黎的奧斯曼公寓或東京的町屋,承載著都市的發展脈絡,以及中產階級對於生活的想像。

(圖片提供:Figment)
Cavenagh House屬於風格鮮明且保存良好的晚期店屋風格(1900-1940)。(圖片提供:Figment)

Fang自己尤其著迷的,是店屋建築上層層堆疊的舊痕,「磨石子、水泥、木材與磁磚,好像在隨時間說故事。」Figment團隊在尋找店屋時,同樣偏好「有個性和靈魂」的歷史街區:如合法紅燈區「芽籠」、以彩色娘惹風著稱的「如切」、可見30年代裝飾藝術風格建築的「中峇魯」等。

(圖片提供:Figment)
位於新加坡最繽紛街區「如切」,粉紅色排屋Still House由曾獲新加坡設計界最高榮譽「總統設計獎」的Studio Juju操刀改造。(圖片提供:Figment)
(圖片提供:Figment)
設計雙人組Studio Juju以圓潤邊角、柔和色調,把Still House,打造得平靜、輕巧,與繁複的外觀相平衡。(圖片提供:Figment)

2019年至今,Figment已累積改造完成45間店屋,遍布9座街區。全數提供長期入住,其中幾間可包棟,大多是以套房為單位出租。

要如何判斷哪些店屋值得翻修?除了在構造上考量朝向、立面完整性等,Figment也在乎這座建築能否引起文化性的共鳴,「也就是是否有故事可以講。」這就難免考量到過往用途,甚至是風水,Fang形容,「有些空間帶著包袱,有些是祝福。每個物件開始營運前,我們都會請風水師加持祈福!」

(圖片提供:Figment)
Banda House內部採層層錯落的半層樓設計,是店屋建築的典型特色。(圖片提供:Figment)
(圖片提供:Figment)
Ambon House位於翡翠山,該地區最早曾為豆蔻園,裝潢靈感來自20世紀中期現代主義風格,配色溫暖,令人聯想到肉桂與檀香等本地常見的香料。(圖片提供:Figment)

改造時,立面、中庭、樓梯等關鍵元素一定會保留,僅有內裝會以當代風格重新詮釋。也因此,根據老宅各自不同的個性和體質,Figment旗下每間房源風格都很不同——Fang坦言,甚至也不是每間都對自己的胃口。但這並不成問題,畢竟品味是個人的,團隊盡可能和各個在地創意人合作,帶來更多選擇。

(圖片提供:Figment)
Figment旗下店屋常見格局為3∼4層樓,1樓為共用起居空間,其餘樓層配置4∼5間房間。(圖片提供:Figment)

譬如,戰前排屋Shang House,呼應所在街區聞名的藤製產業,從床具、吊燈、玄關的屏風乃至杯墊,都融入當代中式家具品牌SCENE SHANG設計的藤編元素;設計雙人組Studio Juju以圓潤邊角、柔和色調,把身處新加坡「最繽紛街道」的粉紅色排屋 Still House,打造得輕巧、平靜;2024年最新開放的House Jogoh,則找來藝術家Jogoh Goh和藝術贊助人共同打造,合力詮釋團隊改造的首座孟加拉式平房。

(圖片提供:Figment)
戰前排屋Shang House呼應所在街區的藤製產業,軟裝融入滿滿藤編元素細節。(圖片提供:Figment)

從被遺棄的空殼,生出歸屬

今日新加坡共有約850間歷史店屋,多數由家族世代傳承。新加坡寸土寸金,店屋的房價與租金亦高昂,許多長久被掛在信託基金之下持有、閒置,沒有得到積極維養。

修復店屋尤其挑戰和複雜,也在於其「聯排」的特性:老房常見的滲水、老化,常是涉及整排建築的系統性問題,牽涉業主、承包商、鄰居、文化資產保存人員等多方角色。Figment正以這一切點,進入許多房屋業者因繁瑣而卻步的領域,也以分租方式,讓房客能在財力範圍內,享受超出原本預算的居住空間。

如此從「修復」到「營運管理」都一手接管的模式,少不了要說服各房東的過程,但Fang表示,「令人驚訝地,很多房東其實非常支持,尤其是在乎文化傳承的人。」Figment標榜零仲介費、高品質住客篩選、保障屋況、翻修資金墊付、收益較市價提升25%等服務,以此獲得房東們的託付。

(圖片提供:Figment)
Peninsula House外觀融合歐洲裝飾風格與東方圖騰意象,位於街角,在白天,溫柔的自然光線無論何時都能灑滿整個空間。(圖片提供:Figment)

目前,Figment的出租率高達95%,租期從幾個月至幾年不等。租客年齡橫跨30∼80歲,他們大多來自科技、金融、設計與藝術產業,其中80%是外籍人士。Fang觀察,入住的本地人,多是為了重新與自身的文化根源連結,這呼應他的相信:「每個新加坡人都該至少住一次店屋,這是一種成年禮。」

而老房的續命需要持續的守護,住客也絕對是其中的重要角色。

對於Figment凝聚起的「天使住客」社群,Fang說,比起「篩選」住戶,更有賴品牌的定位,「我們想當一個『燈塔』。稍高端的定價和鮮明的理念,自然會形成一種過濾機制,大家是主動加入這個社群,為設計而來,因氛圍而留下。」入住者即可免費進入會員專屬的俱樂部「Figment Club House」,這裡像是個離家不遠的客廳,設有工作空間、休閒沙發區,也會舉辦麻將和桌遊之夜、藝術家開放工作室、除夕圍爐等活動。

(圖片提供:Figment)
(圖片提供:Figment)
(圖片提供:Figment)
Figment 在意住客間的連結,不時舉辦麻將之夜、新年圍爐等活動。(圖片提供:Figment)

此外,Figment也時常與Jane’s Singapore Tours、Geylang Adventures等在地導覽組織合作,打開住客與社區的連結,「我們想做的是讓街區活起來,而不是仕紳化。共享的文化記憶,才能讓人聚在一起。」比起新加坡常見的公寓或封閉住宅區,店屋前是開放的街道、街角的咖啡店, 「還有真正的社區感——這正是我們想重現的生活風景。」

好奇創立6年來,經歷過疫情與全球時局變動,經營方向有任何轉變嗎?Fang否定,「反而我們做的事越來越有價值。住家也該像旅店一樣,經過用心設計、留下深刻的記憶。千篇一律的制式公寓已經過時了,未來屬於有個性的居所。」

目前,團隊正嘗試從零設計全新的店屋,也開始探索改造像Selegie House和波東巴西以傾斜屋頂為特色的組屋,讓公共住宅也能有質感和溫度。

而Fang相信,Figment的模式無疑是根植於新加坡在地,但同時也是全球都需要的。「台北、香港、曼谷都有各自被遺忘的建築寶藏,只需要有熱情的發起者,和一個嶄新的視角。」

(圖片提供:Figment)
(圖片提供:Figment)

Fang Low

Figment創辦人兼總裁。畢業於紐約大學商學院,哈佛大學公共理、社會企業與都市企劃碩士,賓州大學房地產經營管理碩士。就讀紐約大學期間,曾於佳士得拍賣行任職,激發對藝術的濃厚興趣。畢業後返回新加坡高盛集團擔任投資銀行家,並趁空檔時在空置店屋策劃藝術展覽。2019年離開銀行業,創辦Figment。熱衷沙發衝浪,致力於在地社區的場域營造。

文|李尤 圖片提供|Figment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 La Vie 2025/8月號《全球設計旅店50+》

延伸閱讀

RECOMMEND

直通地鐵站的溫泉飯店!日本新開「馥府東京銀座」4大亮點解鎖:屋頂足湯酒吧、房內私人庭園,直升機體驗點綴完美假期

日本新開「馥府東京銀座」4大亮點解鎖:屋頂足湯酒吧、房內私人庭園,直升機體驗點綴完美假期

針對全球飯店進行評鑑的「米其林星鑰」2025年名單10月於巴黎公布,憑藉旗下7間飯店連兩年入選佳績,「馥府」現作為最多星鑰在握的日本旅宿品牌,選址東京奢華地段開設的全新旗艦館「馥府東京銀座」日前正式迎客。本文為各位再搜一處度假佳選,同步解鎖建築亮點並導覽館內公私用設施及兩間必訪餐廳。

日本飯店集團Kato Pleasure Group旗下精緻旅宿「馥府(FUFU Japan)」自2007年創立以來,以構築「回味時光之地(A Place to Savor Time)」為理念,陸續於本州7地包括熱海河口湖輕井澤京都箱根奈良日光設立度假地標,開創讓旅客放慢腳步、沉浸靜謐片刻的隱世空間;2024、2025兩年來,其中7間飯店連獲米其林星鑰(MICHELIN Keys)肯定,無懸念推使馥府成為日本國內目前為止獲獎數最多的飯店品牌。

2025年終將至,所屬集團甫揭幕該系列第9間飯店「馥府東京銀座(FUFU Tokyo Ginza)」。落成即躍居馥府迄今所建各館中最具代表性的旗艦館,占地銀座一丁目交通便捷、市容優雅的十字路口,可自飯店直通東京地鐵有樂町線銀座一丁目站;卻也正因位居奢華地段,此館反為打造「得以靜賞時光流動的城市棲所」而生,將滿足五感的極致體驗深植於來訪的日本當地及世界各地旅客記憶中。

坐落東京都心、四周高樓林立的「馥府東京銀座」,宛如一方城市綠洲般得以靜賞時光流動;圖為飯店頂樓所見景象。(圖片提供:FUFU Japan)
坐落東京都心、四周高樓林立的「馥府東京銀座」,宛如一方城市綠洲般得以靜賞時光流動;圖為飯店頂樓所見景象。(圖片提供:FUFU Japan)

註:7地8間飯店含輕井澤兩館「馥府舊輕井澤(FUFU Kyu-Karuizawa)」和「馥府輕井澤(FUFU Karuizawa)」,因此「馥府東京銀座」為第9個據點,尚在籌備中的第10個據點「馥府城之島(FUFU Jogashima)」則預計2026年春季開業。

待各位改次有機會安排入住前,不妨先由以下拆分的建築構想、公共設施、客房配備及特色餐飲4大面向,解鎖「馥府東京銀座」回應當地風土的獨特魅力。

#01 解鎖「馥府東京銀座」建築構想:

奠基日式雅韻之上,見證日本文化之美

本於對日本美學的深刻理解與堅持,「馥府東京銀座」建築外觀及內裝整體依循「立體式回遊日本庭園」構想,舉凡燈光角度、音樂選擇、家具器物裝飾無不展現巧思與細節講究。且不同於東京建物多運用石材、玻璃和鋼鐵形塑的冷冽風格,馥府特意融入散發柔和氣息與溫度的質材,從立於入口處迎賓的土壁、用作景觀設計的淺間石和小松石等火山岩,乃至客房庭園中與房名相映的傳統植栽,層層堆疊四季流轉的靈動感受。

不同於一般建物的冷冽風格,「馥府東京銀座」從打光到建材運用皆散發柔和氣息。(圖片提供:FUFU Japan)
不同於一般建物的冷冽風格,「馥府東京銀座」從打光到建材運用皆散發柔和氣息。(圖片提供:FUFU Japan)
客房庭園中的傳統植栽亦含蘊日本美學,並為住宿體驗注入四季流轉的靈動感受。(圖片提供:FUFU Japan)
客房庭園中的傳統植栽亦含蘊日本美學,並為住宿體驗注入四季流轉的靈動感受。(圖片提供:FUFU Japan)

#02 解鎖「馥府東京銀座」公共設施:

全覽銀座夜景,暢享熱海足湯

屋頂休息室「YUSORA」引入熱海天然泉源,在生機盎然的空間中規劃戶外臥榻和露天足湯座位,襯墊溫泉的暖意與天邊的寧靜氛圍,旅客能隨心與音樂、與銀座的輕風共舞,放鬆緊繃思緒。現場酒吧供應可自由暢飲的多款葡萄酒及無酒精飲品,當夜幕低垂,自這般高度遠眺銀座的璀璨燈火,日常煩憂與周身喧囂便被拋諸腦後。

屋頂休息室「YUSORA」入夜之際。(圖片提供:FUFU Japan)
屋頂休息室「YUSORA」入夜之際。(圖片提供:FUFU Japan)
屋頂休息室「YUSORA」日間。(圖片提供:FUFU Japan)
屋頂休息室「YUSORA」日間。(圖片提供:FUFU Japan)

#03 解鎖「馥府東京銀座」客房配備:

外擁繁華都心機能,內藏雅致專屬設施

彷彿於城市中心闢出一方療癒綠洲,此館身為東京都23區內唯一兼備私人庭園天然溫泉的度假飯店,僅規劃11種房型、總計34間客房,不僅每間客房皆配有前述兩項專屬設施,亦提供入住旅客如傳統手工藝修習遊艇巡航相撲晨練參觀直升機賞景等多元體驗行程,引各方旅客一面悠然度過隱私性完善的非凡假期,一面實地領略銀座有別於他的繁華風采。

每間客房皆配有天然溫泉。(圖片提供:FUFU Japan)
每間客房皆配有天然溫泉。(圖片提供:FUFU Japan)
旅客還可參與傳統手工藝課程。(圖片提供:FUFU Japan)
旅客還可參與傳統手工藝課程。(圖片提供:FUFU Japan)
抑或直升機賞景之旅。(圖片提供:FUFU Japan)
抑或直升機賞景之旅。(圖片提供:FUFU Japan)

▼ 5種客房房型參考

(圖片提供:FUFU Japan)
(圖片提供:FUFU Japan)
(圖片提供:FUFU Japan)
(圖片提供:FUFU Japan)
(圖片提供:FUFU Japan)
(圖片提供:FUFU Japan)
(圖片提供:FUFU Japan)
(圖片提供:FUFU Japan)
(圖片提供:FUFU Japan)
(圖片提供:FUFU Japan)

#04 解鎖「馥府東京銀座」特色餐飲:

日本料理嚐遍時令食材,板前壽司近賞職人手藝

最後,風格獨具的數家館內餐廳尤值得提。首先,位於12樓的「日本料理 銀座GAYU」秉持日本飲食文化精神,集全國各地旬味精心構思每道料理,完美搭配美味餐點、細膩擺盤和高雅器皿,帶來視覺與味覺的雙重饗宴;全區採獨立包廂設計,共設86席,部分能望見東京夜景,亦有富日本特色的下凹式榻榻米座位。再者,選用當季食材製作套餐的板前壽司餐廳「壽司 GINGA」僅設8席,能近距離欣賞職人的精湛手藝,透過一貫一握,在在傳遞「FUFU Japan」的品牌精神到顧客盤中,體現「款待之道(おもてなし,Omotenashi)」。

「日本料理 銀座GAYU」採獨立包廂設計,共設86席。(圖片提供:FUFU Japan)
「日本料理 銀座GAYU」採獨立包廂設計,共設86席。(圖片提供:FUFU Japan)
多樣菜色嚴選日本各地時令食材料理而成。(圖片提供:FUFU Japan)
多樣菜色嚴選日本各地時令食材料理而成。(圖片提供:FUFU Japan)
板前壽司餐廳「壽司 GINGA」僅設8席。(圖片提供:FUFU Japan)
板前壽司餐廳「壽司 GINGA」僅設8席。(圖片提供:FUFU Japan)

「馥府東京銀座」已於2025年11月16日開幕,而東京又始終高居台灣人海外旅遊榜首,未來造訪時便可考慮落腳於此,同步收藏銀座繁華與靜謐。

馥府東京銀座 FUFU Tokyo Ginza

東京都中央區銀座1-7-10 Hulic銀座大樓(東京地鐵有樂町線銀座一丁目站6號出口直通)

  • 入住及退房時間:15:00、11:00
  • 單晚房價:

*兩人一室含稅及服務費,不含溫泉稅及住宿稅

1. 僅住宿方案|¥115,000起

2. 含早餐方案|¥125,000起

3. 含早晚餐方案|¥161,000起

>> 點此連往官方網站訂房,更多相關資訊亦可至官方社群獲知。

延伸閱讀

RECOMMEND

新北金山「北海溫泉洲際酒店」6大設計亮點!朱銘《太極》雕塑迎賓,北海岸山海景觀融入空間

新北金山「北海溫泉洲際酒店」設計亮點!朱銘《太極》雕塑、北海岸山海景觀融入空間

台灣北海岸首度迎來國際品牌酒店進駐!坐落於金山的「新北北海溫泉洲際酒店」,為洲際在台第3座據點,有別於台中、高雄據點為都市型酒店,此為首座溫泉度假村。

全館設計以北海岸迷人的山海景色貫穿,老梅石槽、在地蹦火仔捕魚文化等元素,皆化為設計符號點綴空間。每間房皆坐擁山景,配備獨立湯池,領賓客在山海之間放慢步調,享受靜謐的奢華渡假時光。

新北金山「北海溫泉洲際酒店」設計亮點!朱銘《太極》雕塑、北海岸山海景觀融入空間
「北海溫泉洲際酒店」外觀。(圖片提供:洲際酒店)
新北金山「北海溫泉洲際酒店」設計亮點!朱銘《太極》雕塑、北海岸山海景觀融入空間
「北海溫泉洲際酒店」大廳。(圖片提供:洲際酒店)
新北金山「北海溫泉洲際酒店」設計亮點!朱銘《太極》雕塑、北海岸山海景觀融入空間
「北海溫泉洲際酒店」無邊際泳池。(圖片提供:洲際酒店)

朱銘雕塑大作迎賓

「新北北海溫泉洲際酒店」由洲際酒店集團(IHG)與興富發建設攜手打造,選址山海環繞的金山,鄰近老梅綠石槽、金山老街、野柳地質公園等景點。入口處以台灣雕塑大師朱銘作品為主視覺,朱銘美術館本就是金山著名地標,交由朱銘代表作《太極》系列之〈單鞭下勢〉迎賓再適合不過。

新北金山「北海溫泉洲際酒店」設計亮點!朱銘《太極》雕塑、北海岸山海景觀融入空間
「北海溫泉洲際酒店」入口處的朱銘雕塑作品。(圖片提供:洲際酒店)

金山山海景色化為設計符號

入館途經的廊道,由水景和大石重現老梅石槽的景觀意象。妝點大廳的立體雕塑,則以彎繞層疊的視覺意象,呼應人們前來金山時、行經陽金公路九彎十八拐的體感。點亮「嶼」餐廳的垂吊燈具,靈感則來自北海岸捕小卷船的集魚燈。

新北金山「北海溫泉洲際酒店」設計亮點!朱銘《太極》雕塑、北海岸山海景觀融入空間
(圖片提供/攝影:Izzie Pang)
新北金山「北海溫泉洲際酒店」設計亮點!朱銘《太極》雕塑、北海岸山海景觀融入空間
(圖片提供/攝影:Izzie Pang)
新北金山「北海溫泉洲際酒店」設計亮點!朱銘《太極》雕塑、北海岸山海景觀融入空間
(圖片提供/攝影:Izzie Pang)

賴雨農團隊操刀燈光設計

全館燈光設計由「燈光詩人」賴雨農領軍的「十聿照明設計」團隊操刀,其曾多次與洲際、希爾頓、萬豪、凱悅等國際酒店品牌合作。此次在北海洲際,戶外水池休憩區的燈光鋪排尤能體現團隊功力——入夜後燈光亮起,從餐廳內透出的光源照映水面,與另一側水景廊道的燈源相呼應,光線在場域內如霧氣般流動,構築靜謐而富禪意的氛圍,較白日更加迷人。

新北金山「北海溫泉洲際酒店」設計亮點!朱銘《太極》雕塑、北海岸山海景觀融入空間
「北海溫泉洲際酒店」戶外水池休憩區。(圖片提供:洲際酒店)
新北金山「北海溫泉洲際酒店」設計亮點!朱銘《太極》雕塑、北海岸山海景觀融入空間
「北海溫泉洲際酒店」戶外水池休憩區。(圖片提供/攝影:Izzie Pang)
新北金山「北海溫泉洲際酒店」設計亮點!朱銘《太極》雕塑、北海岸山海景觀融入空間
「北海溫泉洲際酒店」大廳酒吧。(圖片提供:洲際酒店)

每間房皆坐擁山景和私人湯池

北海洲際以朱銘的〈單鞭下勢〉為大致分界,兩側分別為主要設客房和餐廳的「主館」,以及教堂、宴會廳、大眾湯池等設施所在的「別館」。全館設有211間寬敞客房,房內的私人湯池引金山在地「氯化物硫酸鹽泉」,邀賓客眼觀山景享療癒時光,感受溫泉讓身子暖和、提升皮膚彈性及保濕度的功效。

新北金山「北海溫泉洲際酒店」設計亮點!朱銘《太極》雕塑、北海岸山海景觀融入空間
「北海溫泉洲際酒店」豪華房。(圖片提供:洲際酒店)
新北金山「北海溫泉洲際酒店」設計亮點!朱銘《太極》雕塑、北海岸山海景觀融入空間
「北海溫泉洲際酒店」豪華房湯池區。(圖片提供:洲際酒店)
新北金山「北海溫泉洲際酒店」設計亮點!朱銘《太極》雕塑、北海岸山海景觀融入空間
「北海溫泉洲際酒店」別館長廊。(圖片提供:洲際酒店)
新北金山「北海溫泉洲際酒店」設計亮點!朱銘《太極》雕塑、北海岸山海景觀融入空間
「北海溫泉洲際酒店」大眾湯池。(圖片提供:洲際酒店)

奢華套房享鐵板燒私廚

館內還設有3間「映岫套房」及1間「總統套房」,洲際在此特別推出鐵板燒私廚服務,將美味款待送入賓客房門。值得一提的是,館內總統套房為目前新北市規模最大,室內空間廣達115坪,坐擁露天及室內冷熱湯池、私人泳池、鐵板燒檯等設施。

新北金山「北海溫泉洲際酒店」設計亮點!朱銘《太極》雕塑、北海岸山海景觀融入空間
「北海溫泉洲際酒店」映岫套房。(圖片提供:洲際酒店)
新北金山「北海溫泉洲際酒店」設計亮點!朱銘《太極》雕塑、北海岸山海景觀融入空間
「北海溫泉洲際酒店」映岫套房。(圖片提供:洲際酒店)
新北金山「北海溫泉洲際酒店」設計亮點!朱銘《太極》雕塑、北海岸山海景觀融入空間
「北海溫泉洲際酒店」總統套房客廳。(圖片提供:洲際酒店)

餐飲亮點:粵菜盛宴、早餐集結金山在地美食

金山在地文化不僅體現於空間設計,也融入餐食策劃。其中最為推薦由粵菜名廚盧偉強掌勺的「嶼」中餐廳,主廚將北台灣在地食材融入菜色,比如金山在地芋頭與粵菜經典香酥鴨結合;香港家常菜蒸肉餅加入萬里花蟹,海陸風味飽滿,搭明火廣東粥一濃一淡恰恰好;龍虎斑取菲力部位,捲起蔬菜優雅上桌,風味雅緻;當地產的晚香玉筍滋味香甜,是有別於大魚大肉的純粹甘美風味。

新北金山「北海溫泉洲際酒店」設計亮點!朱銘《太極》雕塑、北海岸山海景觀融入空間
「北海溫泉洲際酒店」中餐廳包廂。(圖片提供:洲際酒店)
新北金山「北海溫泉洲際酒店」設計亮點!朱銘《太極》雕塑、北海岸山海景觀融入空間
「北海溫泉洲際酒店」中餐廳菜色,右為萬里花蟹肉餅及明火廣東粥。(圖片提供:洲際酒店)
新北金山「北海溫泉洲際酒店」設計亮點!朱銘《太極》雕塑、北海岸山海景觀融入空間
「北海溫泉洲際酒店」中餐廳菜色:晚香玉筍。(圖片提供/攝影:Izzie Pang)

除中餐廳外,北海洲際另呈獻日式鐵板饗宴;隔日早餐則蒐羅金山在地肉包、芋頭肉粥等名店,讓賓客不必出館就能嚐到道地美食。

新北金山「北海溫泉洲際酒店」設計亮點!朱銘《太極》雕塑、北海岸山海景觀融入空間
「北海溫泉洲際酒店」日式鐵板燒包廂。(圖片提供:洲際酒店)

新北北海溫泉洲際酒店

地址|新北市金山區環金路210號

延伸閱讀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