瀨戶內海跳島藝術計畫!西澤立衛打造豊島美術館、妹島和世參與犬島家計劃等10+設計亮點

豊島美術館

邁入第四屆的2019瀨戶內國際藝術祭,一屆比一屆盛大,過往精彩作品加上嶄新藝術裝置,該如何走如何玩,實在讓初次走訪的人有點頭疼,繼先前介紹了堪稱「建築之島」的直島後,此篇則精選同樣身為展區的犬島、豊島、小豆島等瀨戶內海上各離島的設計作品亮點。

 

▶瀨戶內國際藝術祭直島必看建築!

 

豊島

豊島因其充沛的自然資得名,而來到豊島,不能不參觀豊島美術館。豊島美術館靜靜眺望著蔚藍的瀨戶內海,如一只倒扣的白色淺碟,豊島美術館的建築形式完全不同於常人對美術館的既定印象,建築師西澤立衛建造出單一空間,屋頂開了兩個洞,只有曲線沒有角度,水泥牆厚度僅25公分,最高處為4.5公尺。空間中看似空無一物,卻也包羅萬物,這是個讓人難以筆墨形容的空間體驗,唯有親自走一遭,才能感受生命純粹的存在。

 

豊島美術館

西澤立衛與藝術家内藤禮合作的美術館,豐島美術館位於面向瀨戶內海之豐島小山丘山腰,豊島美術館可說是將大自然與建築、藝術融為一體的美麗場所。從豊島唐櫃港出發,爬上微陡山路後,豊島美術館就這麼靜悄悄地隱身在山坡地之中。

 

 

由於緊鄰廣袤梯田自然環境,有如匍匐趴著地面的豊島美術館,若從遠處向下看則像是一滴滋潤大地的剔透水珠,之所以選擇水滴形狀做為美術館建築樣式,西澤立衛表示水滴能夠很完美地融入周邊大自然,具有極佳融合性。而隨著地形起伏,也若隨風揚起的流線型屋簷樣式,透過美術館中的兩個天井窗口,讓陽光、自然氣息可以貫穿其中,而以洞窺天的特殊體驗,更模糊了室內外空界線,有如闖進夢裡才會顯現的空間。

 

館內唯一展示的作品《母型》,由藝術家內藤禮所創作,全天都會有「泉水」誕生,光線、微風、鳥鳴從天井流入室內,幻化成多種風貌,令人感受到時間流逝與季節更替。

 

地址:香川県小豆郡土庄町豊島唐櫃607

時間:3月1日 〜 9月30日 10:00 〜 17:00、10月1日 〜 2月最後一日 10:00 〜 16:00

參觀費:1,540円


心臟音檔案室

曾經蒙受廢棄物汙染的豊島,於1978年開始被大量地非法丟棄廢棄物,嚴重的污染環境,一直都是豊島的痛之記憶。法國重要當代藝術家Christian Boltanski從早期作品「D家庭相簿」開始,「記憶」此主題就反覆地縈繞於作品中。

 

2010年其於豊島上的海邊小屋內,錄製著世界人們的心跳,將心跳轉化為可見的燈光,在心臟音檔案室(Les Archives du coeur),你可以進入錄音間,錄下自己的心跳,隱喻記憶在一次次的跳動間,熨燙撫平深藏於記憶皺折中的隱隱作痛。

 

地址:香川県小豆郡土庄町豊島唐櫃2801

 

豊島橫尾館

佇立家浦港口旁,由備受矚目的日本新生代建築師永山祐子打造的豊島橫尾館(Teshima Yokoo House),門口那面紅色玻璃窗,似乎搶先透露了不尋常的藝術氣氛,美術館專門展示日本普普藝術先鋒橫尾忠則的作品,與三島由紀夫、大島渚相熟的他,與草間彌生在世界都佔有重要的藝術地位,來到豊島,不可不看。

 

地址:香川県小豆郡土庄町豊島家浦2359

 

無人勝出─多重籃框

西班牙藝術家組合Llobet&Pons,以豊島的造型為籃板,裝了六個高低不一的籃網,讓旅客自由取球隨便投籃,可自訂規則,或者放棄規則吧,反正投進都算,人人平等,不需輸贏高下。


 
島廚房

由安部良設計的開放式餐廳,大屋頂環抱下桌子位於半戶外空間。島上女性居民與丸之內飯店大廚合作開發原創菜色。使用大量當地產魚類、蔬菜烹調的菜色備受好評。此外,陽台上隨時舉辦音樂演奏、舞蹈或研習會等活動。以藝術與美食搭起人與人間的橋樑,成為島上的交流平台。

 

犬島

犬島的兩大看點,第一為犬島精煉所美術館,原為廢棄將近百年的煉銅廠,2007年列入日本近代化產業遺產保存後,重新活化再生為具有藝術價值的美術館。第二則是日本建築師妹島和世所建造的六座再造現代建築群與裝置藝術,讓老村落裡曾經靜止的時光,因新藝術的力量再次復甦。

 

犬島精煉所美術館

將近代化產業遺產的煉銅廠遺址再生成美術館!在2011年獲得日本建築學會賞的建築師三分一博志,正是以犬島精練所美術館獲獎。他與藝術家柳幸典合作,由柳幸典負責館內的裝置藝術作品,柳幸典以極力對抗日本現代化的代表人物三島由紀夫為創作精神,將三島由紀夫在東京舊居拆解後的材料,組構為作品「英雄乾電池」。

 

建築師三分一博志則盡可能地保留這座煉銅廠的原貌,認為「建築是地球一部分」的他,導入高純度的淨水系統、運用煙囪效應讓風自然流動,降低能源消耗。三分一博志與柳幸典透過美術館反抗批判現代化,讓世界再度認識這座只有50人的島嶼。

 

發電廠跡址

參觀犬島精煉所美術館之後,別錯過深入後方的發電廠遺跡,高達數十米的煙囪與紅磚廠房外牆,百年前建造後因煉銅業蕭條未曾啟用棄置至今。

 

地址:岡山県岡山市東区犬島327-4

 

犬島家計劃

由日本知名策展人長谷川祐子策劃,建築大師妹島和世負責建築設計及施作。犬島家計劃(家プロジェクト)一直是瀨戶內國際藝術祭的亮點之一,今年也有全新藝術家與妹島的建築語言交互對話。

 

已佇立兩百年的老建物,在建築師妹島和世的設計下,重新裝修為藝廊。而下平千夏的創作《Ether》讓顏色明亮的水線,於空中繁密交錯,就像彩帶一樣,把參觀者和空間牽繫在一起。刻意選擇這種建築工程用來標示水平的線段,正期盼與在地注重工藝的背景相契合。

 

小豆島

小豆島是瀨戶內海上的第二大島,上了小豆島,台灣藝術家王文志與林舜龍的全新作品將在此登場,可說是台灣藝術迷必朝聖的島嶼!

 

太陽的贈禮

港口地標為韓國藝術家崔正化的迎賓作品《太陽的贈禮》,以小豆島盛產的橄欖樹為題,將橄欖樹葉作成一頂桂冠,葉子上雕刻著島民關於未來夢想的留言。

 

STAR ANGER

日本當代藝術家矢延憲司所創作,「STAR ANGER」彷彿從神話中具象的金屬神龍,盤踞在港口的燈塔上,作為守護坂手港的象徵,也是讓旅人們在離島之前獲得驚喜的最後一站。

 

小豆島之木

廢棄的工廠內,巨大的樹根盤旋空中,讓人彷彿走進地下隧道,窺見植物的百年茁壯。其為該島北海岸挖出的木料,竹腰耕平說,過去這棵樹得以生長,是因島上的人口外流。現在人民回來了,它就被伐倒,而埋沒的樹根,必然保存著這一路以來的記憶吧。他選擇讓人們以截然不同的方式再次與之相遇,透過凝視,召喚長年間,屬於人和樹木的感情。

 

醬油

目前小豆島尚存醬油工廠約20家,少數百年工廠重新進行品牌活化,設計出更具現代感的瓶身設計,例如金兩醬油的人物插畫瓶標設計,十分受到遊客喜愛。


男木島

男木島最著名的「ONBA」(オンバ)原意為乳母車,其歷史悠遠,源於小村山路的高低段差大且狹窄曲折,加以島民年事高,搬運貨物或日用品爬坡相當吃力,推車便成為家家戶戶必備的工具車。

 

步行的方舟

藝術家山口啟介以聖經諾亞方舟的故事為靈感,打造了藍、白雙色的步行方舟,順著他們的行走,帶我們看見海。為了讓作品融入大海藍天,四座山頭塗上白色與青色的方舟,視覺化了意欲渡海的步行姿態。並朝向磐城邁開步伐,集氣鎮壓災禍的祈福心意。

 

漆之家

由當地的漆藝術家參加,運用香川傳統漆藝技法改裝了木造房屋。憑藉黑、白、紅、青等色彩豐富的香川漆藝特徵,讓人感受其深度內涵。使用5種技法鑲嵌的大門鑲板也不容錯過。

 

房間裡的房間

房間內出現90度迴轉的房間,原為塌塌米的地面變成牆壁,凹間(床之間)位於地面,又可以從彷如天花板的牆壁眺望屋外的不可思議空間。

 

 

沙彌島

天空織網

由藝術家五十嵐靖晃所打造的天空織網(そらあみ<島巡り>),在沙彌島、瀨居島、與島、岩黑島、櫃石島的五島舉辦工作坊。與漁民及島民們一起編織漁網,串聯起人與人之間,大海及島嶼的記憶。


藝術成為旅人們下一趟旅行目的,趁著2019瀨戶內國際藝術季到來,巡遊直島、豊島、犬島、小豆島或男木島之間,進行一趟海與藝術的跳島冒險吧!

 

「瀨戶內國際藝術祭2019」(Setouchi Triennale 2019)

展覽時間:

春天:2019年4月26日(五)-5月26日(日)

夏天:2019年7月19日(五)-8月25日(日)

秋天:2019年9月28日(六)-11月4日(一)

官網:https://setouchi-artfest.jp/

 

圖片: 瀨戶內國際藝術祭Benesse Artsite

內文整理自La Vie各期相關雜誌,非經授權,請勿擅自轉載

延伸閱讀

RECOMMEND

台灣之光點亮東歐的夜!「黑川互動媒體藝術」前進歐洲兩大藝術節,藉聲光藝術探討記憶、訴說島嶼故事

台灣之光點亮東歐的夜!「黑川互動媒體藝術」前進歐洲兩大媒體藝術節

今年十月,台灣藝術團隊「黑川互動媒體藝術」登上歐洲兩大新媒體藝術舞台,分別是全歐洲規模最大的城市光藝術節——捷克布拉格「Signal Festival,以及專注於生成式AI和互動體驗的羅馬尼亞布加勒斯特「RADAR Festival。這趟東歐之旅,黑川達成了台灣團隊在兩大展會的兩個「第一次」:在Signal首登展演舞台,於RADAR則是首支受邀參展的亞洲團隊,象徵著台灣媒體藝術在國際舞台的重要躍進。

「黑川互動媒體藝術」前進歐洲兩大媒體藝術節!台灣光影藝術點亮東歐的夜
(圖片提供:黑川互動媒體藝術)

來自台灣的光,點亮東歐的夜

試著想像,你正漫步在布拉格的廣場,忽然遇上一座流淌著樂音的光環,為你上演一場乘載島嶼記憶的展演;下一刻,你轉身來到布加勒斯特,相簿裡一張隨手拍的生活照瞬間被「記憶編碼器」轉化為流動光譜,黑暗空間中閃爍著專屬於你的圖像。這一切不是虛構場景,而是黑川真正實踐的光影藝術。從布拉格到布加勒斯特,黑川以光、聲、互動與文化敘事,讓歐洲觀眾看見台灣團隊的創作能量。

「黑川互動媒體藝術」前進歐洲兩大媒體藝術節!台灣光影藝術點亮東歐的夜
(圖片提供:黑川互動媒體藝術)

在布拉格訴說島嶼記憶、展開光之儀式

在布拉格舊城與新城交界的共和廣場,黑川打造大型裝置《山海之間》,透過一座直徑10公尺的透明LED環形結構,結合光影和聲響,邀請人們欣賞數位光點構築的山海,探索台灣400年來的地景變遷和土地記憶,在歐洲大陸上與東方島嶼情感共振。

「黑川互動媒體藝術」前進歐洲兩大媒體藝術節!台灣光影藝術點亮東歐的夜
(圖片提供:黑川互動媒體藝術)

以伏爾塔瓦河畔為背景的TZOLK’IN LIGHT,則以瑪雅曆法為靈感,結合水幕投影與雷射光束,伴隨著電子聲響,在水霧之間展開一場光之儀式,向觀眾訴說關於時間的故事。

「黑川互動媒體藝術」前進歐洲兩大媒體藝術節!台灣光影藝術點亮東歐的夜
(圖片提供:黑川互動媒體藝術)
「黑川互動媒體藝術」前進歐洲兩大媒體藝術節!台灣光影藝術點亮東歐的夜
(圖片提供:黑川互動媒體藝術)

當AI「介入」記憶,是重現或改寫?

來到羅馬尼亞首都布加勒斯特,黑川帶來融合AI、生成式影像和即時互動的作品Memory Encoder。這座「記憶編碼器」邀請觀眾於現場上傳影像,交由AI即時分析並生成視覺,並透過雷射和投影將其再現於空間之中,為每個人編寫專屬場景。

「黑川互動媒體藝術」前進歐洲兩大媒體藝術節!台灣光影藝術點亮東歐的夜
(圖片提供:黑川互動媒體藝術)

2024年於桃園科技藝術節首展以來,《Memory Encoder》已累積近5,000筆觀眾互動紀錄,其技術表現備受業界關注。RADAR Festival每屆吸引約兩萬人進場觀展,令人期待現場觀眾與作品將碰撞出的火花。

「黑川互動媒體藝術」前進歐洲兩大媒體藝術節!台灣光影藝術點亮東歐的夜
(圖片提供:黑川互動媒體藝術)

延伸閱讀

RECOMMEND

香奈兒在紅毯之外你不知道的事!修復馬賽卡內《霧港》、聯手是枝裕和推人才培訓,多元項目實踐百年藝術贊助傳統

香奈兒在紅毯之外你不知道的事!修復馬賽卡內《霧港》、聯手是枝裕和推人才培訓,多元項目實踐百年藝術贊助傳統

國際影展輪番登場,明星紅毯躍然娛樂版面,比重甚至大過藝術本質——精品品牌為服裝造型等「看得見的藝術」所投入的人力物力自不會少。但在版面之外、大眾視線未及之處,誰又真為藝術傾情?

第82屆威尼斯影展自2025年8月27日開幕至本週末閉幕,為期11天的電影高光時刻受四面八方矚目。每年優秀作品於獎壇上一較高下的同時,各品牌也在紅毯上各獻驚豔之作,與影人共同演繹百變風格。然隨時尚與藝術文化之間愈加深化對話,除經常可見紅毯著裝巧妙呼應劇中造型抑或作品概念,也不乏品牌以自身資源與聲量,進一步從修復經典、贊助新銳等多面向對藝術領域進行挹注——香奈兒無疑是這之中重要而堅實的一大力量,陪伴兼具演員身分的大使及好友華麗登場不在話下,至今承襲香奈兒女士百年前開啟的傳統,攜手影人、影業共同扶持第七藝術發展,多年來創造的豐碩成果細數不盡。因此,本文將始於香奈兒與藝術交相輝映的歷史脈絡,接續整理近期實例揭示電影產業裡的多元參與現況。

香奈兒長年支持八大藝術中的多元項目,和電影的淵源尤深。(圖片提供:Chanel)
香奈兒長年支持八大藝術中的多元項目,和電影的淵源尤深。(圖片提供:Chanel)
蒂妲史雲頓作為品牌大使,日前以一身香奈兒耗時250小時為其訂製的服裝亮相2025威尼斯影展開幕紅毯。(圖片提供:Chanel)
蒂妲史雲頓作為品牌大使,日前以一身香奈兒耗時250小時為其訂製的服裝亮相2025威尼斯影展開幕紅毯。(圖片提供:Chanel)

1920年與電影結下不解之緣

在世界眾多藝術集散地中,現正匯聚全球目光的威尼斯與香奈兒有何特殊淵源?品牌符碼「獅子」不僅是香奈兒女士的星座,更藏威尼斯城徽「聖馬可飛獅」意象。回溯至一切如日方升的1920年,品牌創辦人嘉柏麗香奈兒(Gabrielle Chanel)在藝術家荷西瑪利亞(José Maria)與米西亞賽特(Misia Sert)夫婦的陪同下,首度探索這座總督之城(City of the Doges)。沒想到,此行成為香奈兒女士日後的靈感泉源,且讓威尼斯深植香奈兒歷史,於諸多創作系列中渲染為底蘊般的存在。

過去數十年間,香奈兒參與服裝創作的電影亦於威尼斯影展多次取得佳績。1961年,亞倫雷奈(Alain Resnais)的法國新浪潮鉅作《去年在馬倫巴》獲金獅獎(後得品牌支持於2018年影展上重映修復版本),主演黛芬賽赫意(Delphine Seyrig)穿著香奈兒女士設計的服裝亮相;1963年,二座金獅獎在身的導演路易馬盧(Louis Malle)執導作品《鬼火》奪評審團特別獎及義大利電影評論獎,演員亞莉珊德拉史都華(Alexandra Stewart)和莉娜史克勒(Léna Skerla)劇中造型同樣包括香奈兒服飾。再至近年,品牌大使蒂妲史雲頓(Tilda Swinton)穿著香奈兒高級訂製服受頒第77屆終身成就金獅獎;影壇新秀安娜瑪麗亞沃特魯梅(Anamaria Vartolomei)則穿著香奈兒操刀的洋裝出演電影《正發生》,而該片最終拿下第78屆金獅獎。

香奈兒連年包辦品牌大使及好友影展造型;圖為本屆參與影人蒂妲史雲頓,穿著香奈兒2025/26 Cruise度假系列服飾出席主演作品《Broken English》Photocall。(圖片提供:Chanel)
香奈兒連年包辦品牌大使及好友影展造型;圖為本屆參與影人蒂妲史雲頓,穿著香奈兒2025/26 Cruise度假系列服飾出席主演作品《Broken English》Photocall。(圖片提供:Chanel)

時代更迭,熱情歷久彌新

香奈兒女士  老佛爺 維吉妮維婭,讓時尚透過電影觸及所有女性

香奈兒女士生於電影興起的年代,自職涯早期便因緣際會繫起和這門藝術的深刻連結;電影創作所凝聚的動態感、無畏精神與夢想,更與香奈兒品牌的時尚語彙相互契合。1931年,嘉柏麗香奈兒在美國電影製作人山繆高德溫(Samuel Goldwyn)的邀請下遠赴好萊塢為女演員打造戲服和常服——這段經歷後來化為她創作法片《霧港》造型時的養分,儘管當時觀眾仍較青睞好萊塢式華麗風格,其低調設計並未獲顯著成功。

同自此時起,香奈兒女士以跨領域藝術家「贊助者」之姿揚名,最為人所知的莫過於與她擁有摯友情誼的法國詩人尚考克多(Jean Cocteau),以及當時還是新進、經她向知名導演尚雷諾瓦(Jean Renoir)引薦而逐步打開電影生涯的盧契諾維斯康堤(Luchino Visconti)等。

香奈兒女士與許多藝術家為摯友。(圖片提供:Chanel)
香奈兒女士與許多藝術家為摯友。(圖片提供:Chanel)

而後,在時任創意總監卡爾拉格斐(Karl Lagerfeld)和維吉妮維婭(Virginie Viard)接續推動下,香奈兒愈發加大對電影的投入力度,始終與合作藝術家保持長期關係、全程支持其職涯發展,同時積極推動和當代影視從業者的穩定交流,對象涵蓋國際巨星到跨文化的新銳演員及導演。亦透過戲服設計、製作支持乃至電影發行層面的協力,確保每項創作計畫皆能獲得充分的自由與獨立性,絲毫不使資源成為干預藝術的手段;對世界影展、指標性典禮、藝術與文化相關機構不遺餘力的支援,必然是難能可貴的一番美談。以下列舉4個推行中或甫完成的項目。

#01 贊助安德烈巴贊獎

法國電影月刊《電影筆記》(Les Cahiers du Cinéma)於2022年設立的「安德烈巴贊獎(André Bazin Prize)」現由香奈兒贊助舉辦。該獎項旨在表彰當年度於法國獻映首部長片的新興電影人,並提供獲獎者20,000歐元獎金;評審團則由雜誌編輯團隊預選一名電影評論家、一名文化界人士,另邀業內導演、演員和技術人員各一名組成。

安德烈巴贊獎經多人評選並每年頒發。(圖片來源:Google Arts & Culture)
安德烈巴贊獎經多人評選並每年頒發。(圖片來源:Google Arts & Culture)

#02 攜手名導是枝裕和推Tokyo Lights

秉承嘉柏麗香奈兒的先鋒理念與堅定承諾,香奈兒與品牌好友、國際名導是枝裕和聯手推動「香奈兒與電影 – Tokyo Lights」人才培育企劃,致力扶持日本新生代電影導演。

#03 修復馬賽卡內《霧港》

正值2025年各國新片於影展首映之際,香奈兒轉頭修復嘉柏麗香奈兒短暫與好萊塢片廠合作後,參與的首批法國電影——20世紀法片經典、詩意寫實導演馬賽卡內(Marcel Carné)的1938年電影《霧港》;當時年僅17歲的蜜雪兒摩根(Michèle Morgan)委託香奈兒女士為其角色設計服裝,香奈兒女士即提出以貝蕾帽搭配雨衣、勾勒簡約輪廓的大膽構想。

全計畫由香奈兒贊助的映歐嘉納影業(Studiocanal)和法國電影園(la Cinémathèque française)主導,加上法國國家電影中心的協助,使用1938年的原始電影負片及標準硝酸底片進行修復。

《霧港》(Port of Shadows, 1938)。(圖片提供:Chanel)
《霧港》(Port of Shadows, 1938)。(圖片提供:Chanel)
由香奈兒攜手法國影業和國家單位完成修復。(圖片提供:Chanel)
由香奈兒攜手法國影業和國家單位完成修復。(圖片提供:Chanel)

#04 支持雙年展電影學院

雙年展電影學院(Biennale College Cinema)2012年由威尼斯雙年展發起,主要著眼於培育義大利本地及世界各地年輕電影創作者,每年皆為10逾位青年導演的創作計畫提供劇本編寫、發行策略、財務規畫及製作時程等專業指導,可謂影壇明日之星的絕佳鋪墊。2024至2025年度遴選的12項計畫中有4部作品已經完成,並將作為威尼斯影展官方節目的一部分展示,贊助大使即為香奈兒品牌好友、導演暨編劇奧黛麗迪萬(Audrey Diwan)。

當年香奈兒女士對散發著巴洛克浪漫風情的威尼斯一見傾心,如今品牌重返創辦人深愛的城市,與雙年展電影學院展開首次合作,憑滿腔熱情繼續傳承知識、滋養創意能量。

嘉柏麗香奈兒與電影世界邂逅一世紀後,香奈兒仍傾力保存過去、發揚現在、展望未來,這份情意遠超越「贊助換取曝光」範疇,悄然為不可兌現、無以計價的藝術產業繪出令人安心的前景。

延伸閱讀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