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澄波是台灣藝術史不可忽視的名字,我們都曾在課本上、美術館中見過他的畫,從中窺見昔日台灣風景。2025年適逢陳澄波誕辰130週年,多檔紀念展於台灣各地展開,如臺灣歷史博物館(臺史博)推出《寫生的故事:張捷、陳澄波與其時代風景》特展,這次不以歷史事件為切點,而是從家庭視角切入,自畫作背後的生活細節出發,重構一位藝術家、一個家庭、一個閣樓「藏畫」的故事,以及彼時的文化風景。

從畫布到家書,重現陳澄波私密且深情的生活側影
《寫生的故事》聚焦於「寫生」與「家庭」兩大主題,分為5大展區,展出超過500件首次系統性公開的畫作、畫具、書信、照片與筆記,揭示藝術家生命中最柔軟卻也最堅強的面向。遊逛展場,將看見陳澄波臨終遺書、描繪家人與家庭日常的膠彩畫和速寫原稿,從中拼湊出他作為父親、丈夫與藝術家的多重身影,一步步走進其畫布背後的生命故事。


展覽中除了描繪故居嘉義蘭井街景的〈初秋〉(1942)等精選作品,展現陳澄波如何以「寫生」描繪土地與社會外;「咱的家庭」系列更映照出他的筆觸如何穿透時代,留下對家人的關注與對生命的凝視。兩種「日常之美」——眼中的世界及心中的牽掛,共築他生命裡不可分割的風景。

穿越時空讀陳澄波寫給家人的親筆信
展區中特別呈現多封陳澄波親筆寫給家人的明信片與照片,這些從上海、東京飄洋過海而來的紙上文字,是他遠赴異地求學與創作時,與家人維繫情感的重要橋梁。信中日語與中文交錯的字跡,不僅描述參展經歷與創作計畫,也關懷家人健康、孩子成長過程,偶爾流露面對生活重擔的無力,字句可見他在藝術追求與家庭責任間的掙扎與堅持,也體現了近代旅外藝術家的生活樣貌。

為抒情而畫,記錄家庭生活的動人風景
「咱的家庭」展區展出多幅陳澄波以家人為主角的畫作,呈現他筆下最真摯也最深情的生活片段。這些作品不為展覽而畫,畫面中的人物不是模特兒,而是他與妻子、兒女和家人相處的真實模樣,是他日常裡最熟悉的風景。畫作構圖親密、色彩溫潤,細節處如孩子手中的物品、妻子眼神的凝視,都展現出陳澄波對情感的細膩捕捉,這是身為丈夫與父親的藝術家,在畫布上留下的陪伴與守護。

走進超級藏家的秘密基地
我們能夠看見《寫生的故事》的一切,都得感謝陳澄波的妻子張捷。展覽特別設置「超級藏家張捷」展區,展出張捷當年藏於家中閣樓、用心保留下的藏畫箱與畫具。在動盪時代中,她選擇長年守護歷史的證物,這份柔韌與意志,是展覽最觸動人心的情節之一。



提筆寫生吧!
延伸《寫生的故事》展覽主題「寫生」與「藏畫」,臺史博特別在暑期推出一系列體驗活動,從繪本故事、藝術實作與策展人導覽,打造多元參與的觀展體驗。8月份登場的的「藝術偵探寫生記」,由藝術蝦Artshrimp帶著孩子實地演練寫生精神;另有「故事時光屋」以說故事的方式,引領孩子們親近歷史和藝術。

《寫生的故事:張捷、陳澄波與其時代風景》
展期|即日起至2026.03.01
展場|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展示教育大樓4樓第2特展室
地址|臺南市安南區長和路一段250號
開放時間|週二至週日 09:00-17:00(每週一公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