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車諾比核電廠的輻射禁區於1986年核爆後,因輻射物質散佈周遭土地,而強制施行隔離。這塊區域是盧森堡的2倍面積,橫跨烏克蘭和白俄羅斯的邊界。在接下來的數百年內,這裡恐怕都還是太危險,不適合人類長久居住。不過因為疏散了十萬人,反而提供了大自然復育的生機。
之前的原子城普利皮亞特(Pripyat),現已被森林佔據,成了全球最大的鬼城,另外數百座村莊和上千個農田也都被森林佔據了。目前森林覆蓋了車諾比禁區的三分之二面積。在白樺樹、橡樹、楓樹和松樹的遮蔭之下,已經有許許多多的野生動物回歸了。
來訪的人若是預期會見到充滿放射線的荒地,或是在黑暗中發光的動物,那麼恐怕會有些驚訝。取而代之的是在參雜著鍶、鈽、鋂和銫等同位素的林中大步走著、看起來健康的山貓、灰狼、蒙古野馬、麋鹿、鹿、野豬、狐狸和野兔,甚至還有一兩隻棕熊。老鷹在空中翱翔,搜尋著獵物。物種豐富度遠超過兩國的國家公園和自然保育區。牠們或許帶有放射性物質,但顯然都相當自在開心。位於基輔的動物研究院(Institute of Zoology)野狼專家瑪麗娜‧什克維亞(Marina Shkvyria)將車諾比禁區稱作「可以一窺過去野狼和熊稱霸歐洲的窗口。」
沒有人能保證核能復興不會帶來問題。輻射造成的細微基因變化,有可能在未來幾代的動物身上加劇,甚至有可能嚴重影響生態。但至少現在,大自然大致上是一片榮景。僅僅30年,原本的農地景觀已轉變歐洲最大的野化地區,在全世界污染最嚴重的地區,展現森林恢復力的生活實驗室。假使這裡都能發生,那麼任何地方也都有可能發生,但前提是我們必須給它機會。
當天空不再蔚藍、清晨聽不到鳥鳴、地上沒有清泉與河流,待在水泥灰牆中的我們,就算擁有了最新的數位產品,大啖奢華美食,出門依舊灰頭土臉、滿目瘡痍。但大自然是如此溫柔,就像大火焚燒過後,來年森林仍會萌生新芽,只要我們留給自然空間、時間,我們的星球就能復育重生。
欲知更多生態與環境故事,都在La Vie叢書出版《我們的星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