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紅肉桂捲的深厚文化!揭開香甜滋味背後的身世之謎

設計風格怎麼來?

原產地為斯里蘭卡的肉桂,是世界最古老的香料,在過去比黃金還要貴重,肉桂溫暖、甜美的香氣,曾經刺激著西方探險家踏上探索世界的旅程,如今則是全球廚房中吸引老饕們的秘密武器。肉桂用途廣泛,其中歷久不衰的產品當屬肉桂捲。近年台灣甜點消費市場風靡肉桂捲,不僅專門店一一冒出,甚至還有教學課程開辦募資。

如同蘋果塔有多種版本,肉桂捲自然也非僅限於一種樣貌。目前市場上主要有歐式與美式之別,兩者在香料使用、外觀呈現與風味上皆有差距。一般而言,歐式肉桂捲使用較少的糖與油,且沒有最後淋在麵糰上的糖霜,取而代之的是小粒的珍珠糖或單純撒上砂糖裝飾。美式肉桂捲經常可見以整盤烤模烘烤、之後再取出分割,但歐式肉桂捲多半是個別製作(在瑞典,將數個小 肉桂捲放在圓形烤盤中一起烘烤成大圓麵包的類型稱 為Butterkaka,即butter cake奶油蛋糕之意。),有捲成蝸牛狀、也有捲成辮子狀再打結成型的。在歐式肉桂捲起源地的瑞典,除了肉桂外,還會加入小荳蔻 (cardamom),增添一股清新的柑橘、胡椒香氣。

歐式、美式肉桂捲異中存同

在瑞典語中,肉桂捲稱為「kanelbullar」或「kanelbulle」,其中「kanel」指肉桂、而「bullar」、「bulle」就是小圓麵包之意。在一次大戰後的1920年代,瑞典的咖啡店、麵包店架上開始出現肉桂捲,但當時肉桂、豆蔻等都是昂貴的香料,並非人人都負擔得起,一直要到1950年代民生經濟起飛,一般家庭才能使用。當時也是家庭烘焙的黃金年代,肉桂捲逐漸成為瑞典的咖啡小憩(fika)時間中最常出現的點心之一,時至今日更是代表瑞典的國民甜點。根據瑞典的國家農業與統計局統計,瑞典人全年吃下的肉桂捲總重超過1億4,800萬公斤。

設計風格怎麼來?當紅肉桂捲的深厚文化!揭開香甜滋味背後的身世之謎

1999年,瑞典的烘焙原料貿易集團「家庭烘焙委員會」(Hembakningsrådet)提出將每年10月4日訂為「肉桂捲日」,希望藉著強調瑞典家庭烘焙的傳統,增加麵粉、奶油、糖、酵母的使用量。為了行銷目的創造的節日大受歡迎,肉桂捲竟一躍成為瑞典人身份認同的象徵。肉桂捲在北歐各國如丹麥、芬蘭、挪威等地都極受歡迎,丹麥及挪威語裡還依肉桂捲的成型方式分別將其稱為「kanelsnegle」與「kanelsnurrer」,其中「snegle」為「蝸牛」之意,而「snurrer」意為「旋轉」。前兩年,巴黎也曾為肉桂捲瘋狂過一陣子,知名咖啡店Fragments與曾在丹麥學藝的麵包師Julie Bouland合作,推出丹麥式的肉桂捲,後來甚至合作開設極受歡迎的麵包店Circus Bakery;也有甜點主廚以法式手法製作「肉桂千層布里歐許」(brioche feuilletée à la cannelle)。

設計風格怎麼來?當紅肉桂捲的深厚文化!揭開香甜滋味背後的身世之謎
這幾年也有甜點主廚以法式手法製作口感輕盈柔軟的「肉桂千層布里歐許」。 

美式肉桂捲起源也和歐洲有關,18世紀時在美國費城(Philadelphia)的德國移民,將家鄉的甜麵包捲「Schnecken」(同樣為「蝸牛」之意)帶至新天地,當時是將數個麵包捲放在已經灑了蜂蜜、紅糖、核桃的烤盤上,讓麵團在烘烤過程中充分吸入這些黏稠甜蜜的糖漿,烤完後再翻轉過來。由於糖漿黏手,這種麵包被稱為「Sticky bun」(直譯為「黏麵包」)。在許多移民文化傳統已然消失的現在,Sticky bun儼然是歷史的活見證。現在流行的美式肉桂捲作法與Sticky bun稍有不同,是在麵團烘烤完後,才淋上糖霜或奶油乳酪糖霜。

設計風格怎麼來?當紅肉桂捲的深厚文化!揭開香甜滋味背後的身世之謎

錫蘭肉桂、中國桂皮大不同

歐式與美式肉桂捲雖然風格不同,卻能在麵團、外觀與歷史淵源上找到相通點,而在製作肉桂捲時經常被混用的「肉桂」、「桂皮」則屬於另外一種情形。肉桂原產地為斯里蘭卡,拉丁文學名為「Cinnamomum verum」,俗稱為「錫蘭肉桂」(Ceylon cinnamon)或「真肉桂」(true cinnamon);常在中藥內出現的桂皮(Cinnamomum cassia),因產於中國南方與東南亞、印度等地,俗稱為「中國肉桂」(Chinese cassia或Chinese cinnamon)。兩者都是取乾燥樹皮製成香料,在聖經中皆是製作聖膏油的成份,但他們其實是同屬不同種的常綠喬木。錫蘭肉桂棒通常由較為薄、脆、易磨成粉的多層樹皮構成,顏色為淡紅棕色,風味溫和雅細;中國肉桂則是單層,較厚、硬的樹皮,顏色較深,氣味辛辣。

設計風格怎麼來?當紅肉桂捲的深厚文化!揭開香甜滋味背後的身世之謎
錫蘭肉桂棒通常由較為薄、脆、易磨成粉的多層樹皮構成,顏色為淡紅棕色,風味溫和雅細;中國肉桂則是單層,較厚、硬的樹皮,顏色較深,氣味辛辣。  

錫蘭肉桂在歐洲與南美洲更受歡迎,使用範圍很廣;但中國肉桂價格遠較錫蘭肉桂低廉,目前佔了市場上75%的供應量,北美洲在烘焙、飲品中使用尤為廣泛。值得注意的是,肉桂的香氣來源除了「肉桂醛」(cinnamaldehyde)外,還有香豆素(coumarin),但香豆素其實含有微量毒素,長期攝入會對肝、腎造成傷害,甚至可能致命。中國肉桂中所含的香豆素是錫蘭肉桂的2萬5,000倍,根據歐洲食物安全管理局的建議,一個60公斤的成人每天的香豆素理論最高安全食用量只有1.3∼1.5mg,一茶匙的中國肉桂就可能超量。2013年丹麥差點禁了肉桂捲,且研究發現在所有接受測試的產品中,幾乎一半都超過允許的香豆素含量上限。許多人偏好中國肉桂辛辣明亮的香氣,但亞洲人有顯著比例在代謝香豆素上存在缺陷,更容易受肝毒性影響,下次使用時,可要注意安全攝取量,才不會對健康造成危害。

而台灣也有自己的特有種原生肉桂(Cinnamomum osmophloeum Kanehira),主要生長在中低海拔闊葉林中,香料與醫藥用途廣泛。葉片精油中所含的肉桂醛是樹皮的5倍,比中國肉桂的樹皮及桂葉精油還高,但香豆素則遠低於上限,是值得多加運用的安全選擇。

設計風格怎麼來?

Ying C. 陳穎

高端甜點師轉身,華文世界首位以系列深度專文拆解法式甜點奧祕的作者。擁有台大商研所、荷蘭Utrecht University社會研究雙碩士學位與數年國際品牌行銷經歷。於Ferrandi高等廚藝學校畢業後,歷經巴黎米其林星級廚房 Le Meurice、Saint James Paris及知名甜點店Carl Marletti 等嚴格淬煉,擁有法國專業甜點師資格認證。著有《法式甜點學》、《巴黎甜點師Ying的私房尋味》、《Paris for the Sweet Tooth》;譯有《人氣甜點師的新穎傳統甜點藝術》。

IG:applespoon

文|Ying C. 陳穎

圖片提供|承繼、Cutaway、陳耀訓·麵包埠YOSHI BAKERY、Heritage bakery & cafe、Ying C. 陳穎

更多設計風格解析與精彩內容,皆在La Vie 2021/4月號《設計風格怎麼來?》 

延伸閱讀

RECOMMEND

為火鍋量身打造酒單!橘色涮涮屋攜手世界冠軍侍酒師張鴻亮,從經典食材到餐酒搭配,跳脫傳統鍋物想像

在競爭激烈的台灣火鍋市場中,高端鍋物品牌橘色涮涮屋自 2001 年創立以來,一直以「服務款待入心」及「新鮮頂級食材」聞名,為台灣餐飲市場樹立了高端火鍋的標竿。今年,橘色涮涮屋再度突破傳統鍋物想像,正式宣布與世界唎酒師(日本酒專業侍酒師)大賽冠軍、前米其林二星餐廳首席侍酒師張鴻亮 Johnny 攜手合作,為餐點量身設計專屬酒單。這份酒單不僅是餐酒搭配領域的創舉,更象徵橘色涮涮屋將用餐體驗推向精品化的新高度。

(圖片提供:橘色涮涮屋)
頂級日本和牛、鮮甜海鮮與精選佳釀在橘色涮涮屋餐桌上完美相遇,酒香與湯香交織,打造專屬於火鍋的餐酒新美學。(圖片提供:橘色涮涮屋)

從經典食材出發,昇華餐食體驗

以頂級食材著稱的橘色涮涮屋,無論是入口即化的日本和牛、鮮甜多汁的帝王蟹,或是每日現磨製作的杏仁豆腐,都體現出品牌二十多年來的堅持。此次專屬酒單與專業侍酒師張鴻亮攜手,精研日本酒與葡萄酒多年的張鴻亮,不僅是台灣首位榮獲世界唎酒師大賽冠軍,更以深厚的餐酒搭配功力,服務過無數國際饕客。對張鴻亮而言,餐酒搭配的核心不只是「酒與料理的結合」,更是一種五感交織的藝術。

(圖片提供:橘色涮涮屋)
世界唎酒師冠軍張鴻亮以多元性、協調性與搭配性選酒,與橘色涮涮屋共譜專屬鍋物新酒單。(圖片提供:橘色涮涮屋)

以這些經典料理為核心,張鴻亮精心挑選的紅、白酒與日本酒,打造出獨具層次的餐酒搭配體驗。他提到「好的酒單應該具備多元性、協調性與搭配性,讓顧客能在每一杯酒裡找到與當下料理最契合的對話。」其設計理念與橘色涮涮屋的經營理念不謀而合,雙方的合作正是希望將火鍋體驗昇華至「一口鍋物、一口美酒」的全新境界。

「火鍋不只是食材的組合,更是人與人共享的美好時刻。」橘色涮涮屋始終以「頂級食材、專業服務」為核心,這次更結合餐酒文化,將鍋物體驗提升至精品餐酒的層次,店內服務團隊亦接受張鴻亮設計的專業培訓,學習依據顧客餐點與偏好,提供個人化酒款建議。讓來到橘色涮涮屋的賓客,不僅能品嚐佳釀與鍋物的完美搭配,更能透過專業貼心的服務,感受餐酒文化的魅力。

侍酒師首度為火鍋打造專屬酒單

本次打造的火鍋專屬餐酒搭配,張鴻亮希望讓顧客「跳脫傳統印象」,不再拘泥於「紅酒配肉品、白酒配海鮮」的單一規則,像是喜歡青蟳、龍蝦或各式活海鮮的客人,也可以用「台雲純米大吟釀」這隻清酒取代白酒,這支由台人赴日釀造的大吟釀,清爽的草本風味可以跟海鮮疊加,風味互補但又諧和;或是酒單中果香調的白酒,搭配口感軟 Q 的杏仁豆腐等甜點也十分合宜,為餐後留下清新又愉悅的尾韻,他更特別提到「希望進到橘色涮涮屋的客人都可以從自己的心情與風味出發,找到屬於自己的那杯酒。」

(圖片提供:橘色涮涮屋)
從日本和牛、帝王蟹到多樣海鮮,皆搭配精選紅白酒與日本酒,將火鍋體驗升級為精品級五感饗宴。(圖片提供:橘色涮涮屋)

 日本頂級和牛 × 「秋櫻 Cosmos 木桶仕入 生酛 純米」

橘色涮涮屋選用日本 A5+等級和牛,取自牛隻最高級的肋眼部位,粉嫩肉色中綿延絕美大理石油花紋路,搭配同自日本新政酒造的「秋櫻 Cosmos 木桶仕入 生酛 純米」,這款清酒產自有酒之國度美稱的秋田縣,透過木桶熟成,氣味帶有淡淡木質調,與和牛的油花及奶甜香相疊,更增添舌尖上的層次。

(圖片提供:橘色涮涮屋)
日本頂級和牛,粉嫩肉色中絕美的大理石油花紋路,搭配同自日本的「秋櫻Cosmos 木桶仕入 生酛 純米」,氣味帶有淡淡木質調,與和牛的油花及奶甜香相疊,更增添舌尖上的層次。(圖片提供:橘色涮涮屋)

 御海海鮮 × Domaine Montirius “La Muse Papilles” Rouge 

喜歡海鮮的饕客,不可錯過的御海海鮮套餐,內有多種由主廚嚴選的當季海鮮,配上來自法國的「Domaine Montirius “La Muse Papilles” Rouge」,這款取自平均樹齡 40 年以上的紅酒,散發莓果香氣,它突破「紅酒只能配紅肉」的刻板印象,跟日式涮煮海鮮的手法相得益彰,並帶來更清新的尾韻。

(圖片提供:橘色涮涮屋)
喜歡海味的饕客,無論是青蟳、龍蝦等各式海鮮,配上法國的Domaine Montirius “La Muse Papilles” Rouge,突破紅酒只能配紅肉的刻板印象,跟日式涮煮手法相得益彰。(圖片提供:橘色涮涮屋)

 美國頂級牛小排 × Beringer Vineyards Chardonnay 

店內最暢銷的頂級牛小排採用 Prime 等級榖飼原塊牛肉,以手工去除三成的油脂跟筋膜,涮燙後入口即化,配上來自加州的白酒「Beringer Vineyards Chardonnay」,在陽光洗禮與橡木桶熟成下,散發柑橘果香與木質香氣,讓牛肉鮮味與森林氣息相互輝映,也推薦與經典胡麻拌麵同享,風味更顯和諧。

「我們希望透過酒香與湯香的交織,讓顧客在每一場餐敘中,感受到更多溫度與記憶。」藉由這份專屬酒單,橘色涮涮屋希望能突破框架,將鍋物從日常餐飲昇華為充滿儀式感的精品饗宴,不只是提供餐點,而是創造全方位的五感體驗,從視覺、嗅覺、味覺等感官,到服務與氛圍,讓每一位賓客都能在餐桌上,感受到橘色涮涮屋獨有的細膩心意。

橘色涮涮屋 分店資訊

一館
地址:台北市大安區大安路一段 135 號 B1
電話:02-2776-1658

二館
地址:台北市大安區仁愛路四段 29-2 號
電話:02-2771-0181

新光三越 A9 館
地址:台北市信義區松壽路 9 號 7 樓
電話:02-8789-6068

台中館
地址:台中市西屯區市政路 581-8 號
電話:04-2258-5655

百年工藝的摩登演繹:LE CREUSET 「Modern Heritage」&萬聖限定系列登場,讓南瓜與黑貓點亮秋日餐桌風景

百年工藝的摩登演繹:LE CREUSET 「Modern Heritage」&萬聖限定系列登場,讓南瓜與黑貓點亮秋日餐桌風景

一口鍋,能陪伴家庭走過多少歲月?從象徵百年傳承的「Modern Heritage」系列,到點亮萬聖夜的南瓜鍋與黑貓盤,頂級餐廚美學品牌LE CREUSET在這個特別的時刻,再次用琺瑯鑄鐵的經典語彙連結料理與記憶。今年秋天,不妨以一鍋一器的色彩點亮餐桌,為日常添上專屬的節慶氛圍與儀式感!

1925年的法國小鎮開始,LE CREUSET在無數餐桌上留下身影。它不只是廚房裡的器具,而是與料理、回憶緊密相連的日常風景。邁入百週年,品牌再度回望初心,推出「Modern Heritage」系列,以全新語彙致敬最初的鍋型,並在設計細節裡注入當代的摩登氣息。

圖片提供:LE CREUSET
「Modern Heritage 圓鐵鍋」厚實的鑄鐵鍋身讓火候穩定傳遞,僅需小火就能熬煮出食材最純粹的滋味;淺色琺瑯方便掌握料理變化,26公分的尺寸恰好適合5–6人,無論是週末燉湯或聚餐佳餚,都能輕鬆上桌!(圖片提供:LE CREUSET)

繼上半年推出百週年限定色「流金火焰橘」後,Modern Heritage琺瑯鑄鐵作品則將經典線條重新演繹。無論是弧形鍋耳、不鏽鋼環形鍋蓋把手,抑或更為俐落的曲線與開放結構,都在懷舊與現代之間取得平衡——既延續工藝精神,也展現LE CREUSET琺瑯鑄鐵作品一貫的美學與性能。

圖片提供:LE CREUSET
Modern Heritage 系列集結品牌高人氣鍋款,包含燉煮神器圓鐵鍋、淺底鑄鐵鍋與橢圓烤盤。(圖片提供:LE CREUSET)

系列涵蓋圓鐵鍋、淺底鑄鐵鍋與橢圓烤盤,從慢火燉煮到無水料理,都能輕鬆駕馭。對於料理愛好者來說,它們既是日常實用的鍋具,也是能端上餐桌、展示個人風格的收藏逸品。百年限定的迷你小鍋經典收藏五入組,更為這次系列增添一份值得珍藏的儀式感。

圖片提供:LE CREUSET
單筆消費滿 NT$18,000 且包含 Modern Heritage 系列商品,即可獨家獲贈百週年限定「迷你小鍋經典收藏五入組」(限量100名,不對外販售)。(圖片提供:LE CREUSET)

今年萬聖節,餐桌控的必收清單!

在百年經典之外,LE CREUSET每年推出的萬聖節限定系列,也是餐桌愛好者的必收清單!今年的系列以多彩姿態登場,除了經典的珊瑚橘與雪花白外,百年限定色流金火焰橘華麗而溫潤的色澤,更為節慶時光增添風情。同時,全新推出的杏仁奶茶、橄欖綠與醇酒紅,也突破萬聖節傳統「橘與黑」的想像,帶來更多元的餐桌選擇。

圖片提供:LE CREUSET
「南瓜造型鑄鐵鍋」藤蔓般的鍋蓋頭好握又別緻,鍋身細緻刻畫莖蒂線條,立體感十足,彷彿把秋日南瓜直接搬上餐桌!(圖片提供:LE CREUSET)
圖片提供:LE CREUSET
除了經典的珊瑚橘與雪花白,今年最耀眼的莫過於百貨限定色「流金火焰橘」。溫潤又華麗的色澤,讓萬聖節餐桌瞬間多了份優雅儀式感。(圖片提供:LE CREUSET)

從南瓜造型鑄鐵鍋、淺底鑄鐵鍋,到馬克杯、醬汁盅與黑貓造型盤,每件單品既呼應節慶氛圍,也兼具日常實用度。無論是一鍋香濃的南瓜燉飯、一杯暖心的奶茶,或烘焙南瓜派與造型糕點,它們都能為餐桌添上一抹奇幻與趣味。今年萬聖節,不妨就以一鍋一器,讓料理與氛圍一同成為生活裡的美好片刻!

圖片提供:LE CREUSET
除了南瓜鍋外,每年萬聖節必收的黑貓造型盤,今年更推出多款尺寸與色彩。不論聚會或日常,都能營造專屬餐桌氛圍,讓派對時光更有趣也更難忘。(圖片提供:LE CREUSET)

更多資訊請至 LE CREUSET 官方網站

延伸閱讀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