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Season’s Life創作展!10組藝術家在Page In Lab以不同媒材創造想像中的季節

Your Season’s Life創作展!10組藝術家在Page In Lab以不同媒材創造想像中的季節

2021年創立的紐約生活香氛品牌Seasons,2022年無線超音波香氛機與無線無水香氛機在台灣開賣,同時也邀請10組藝術家,於4/22至5/5、在Page In Lab,以「定義生活中的季節」為概念、結合Seasons香氛機,加上各自擅長的不同媒材與不同風格創作,推出「Your Season’s Life跨界藝術創作展」。

紐約生活香氛品牌SEASONS(情境圖13)
來自紐約的香氛機新品牌Season 

這個紐約的新銳品牌特別吸引人之處是,「沒有過去的包袱,無論是風格和功能,都能反映當下社會現況。」當品牌來到台灣,也期待能用充滿創意的方式讓大家認識它。

但因為Page In Lab是用餐空間,並不會讓Seasons香氛機實際運作,與食物的味道互相干擾,但現場有展示Seasons兩款香氛機(並提供專屬購買連結)。因為展覽在Page In  Lab展出,雖然是免費展覽,但還是需要一杯飲料的進店低消。

Your Season’s Life跨界藝術創作展

時間|4/22~5/5

地點|Page In Lab,復興北路81巷20號

備註:免費展覽,但需要一杯飲料的進店低消

參展藝術家|Claudia Wang 王子欣 X 張志銘、Eszter Chen、Fisher.M、Huan歡、Page In Lab ft. 阿戴商號、桑拿大可、陳冠百、琛chiachen、詹雨樹Raintree Chan、楊士慶。

season香氛機
無線超音波香氛機,可用於24坪空間、連續使用16小時 

season無水香氛機
無線無水香氛機,使用純精油,可用於35坪空間 

10組藝術家的創作概念

藝術家1|Claudia Wang王子欣X張志銘

攝影師張志銘與設計師王子欣,透過三幅連續影像,表達藝術家創作一件作品,從靈感誕生、創作過程到作品呈現中間的情緒轉折,同時從畫面中,被攝者Claudia的彩妝、髮型、服裝、肢體、場景和攝影方式,視覺化四季與季節的概念。

藝術家作品_張智銘 x Claudia Wang 王子欣
藝術家1|Claudia Wang王子欣X張志銘 

藝術家2|Page In Lab ft. 阿戴商號

Page In Lab在這次展覽中,不只是提供場地的單位,也是參與實際策展,他們與擅長花藝創作的阿戴商號,以枯山水意象,從香氛機外型為靈感、透過複合媒材創作,呈現寂靜的氛圍,作品中圍繞在白色樹枝上「有生命的」植物,從展覽第一天到結束,因為時間的推進,將從繁茂綠意、缺水枯萎到葉片掉落等不同的自然姿態,展覽期間每次走進Page In Lab都可以看到它不同的樣子。

藝術家作品_PAGE IN LAB ft.阿戴商號
藝術家2|Page In Lab ft. 阿戴商號 

藝術家3|楊士慶

平面設計師楊士慶,這次作品是複合媒材的立體裝置呈現作品,他的靈感來自疫情期間,長時間待在自己空間和自己相處,進而發展出不同以往的新生活型態,以及很多不容易被言語化的想法,這次的作品就是把他的心境表現出來。

藝術家作品_楊士慶
藝術家3|楊士慶 

藝術家4|Huan 歡

Huan擅長以植鞣皮革作為創作題材,這次的作品也是植鞣皮革的創作,除了一眼可視的香氛機造型,她也用植鞣皮革做出很多香草植物,Huan表示:「疫情期間沒辦法跟過往一樣頻繁接觸大自然,因為我的創作媒材是植物,常常近距離、長時間的觀察和植物相處,對我來說,這也是一個可以替代走出戶外、接觸自然的方式」,她這次選擇搭配的植物,也是大家比較常見的,香草類,包含薰衣草、迷迭香、薄荷百里香「都是可以製成精油的植物」,希望大家看到作品就能得到記憶和香味的連結。

藝術家作品_Huan歡
藝術家4|Huan 歡 

藝術家5|桑拿大可 Sangna

作品以人物繪畫為主的桑拿大可,這次作品是一組四件壓克力的平面創作,他把香氛機角色化,變成有豐富性格的小精靈,在畫面上展現春夏秋冬不同季節、不同情緒,以及不同香調的表現。

藝術家作品_桑拿大可
藝術家5|桑拿大可 Sangna 

藝術家6|詹雨樹 Raitree Chan

拼貼創作者詹雨樹,這次展出四張輸出的拼貼作品,四個作品依序代表春、夏、秋、冬不同季節,透過拼貼,打造超現實場景,「我把香氛機擺在桌上,把它想像成盆栽,並做出各種想像。」大家可能會因為作品的豐富視覺而被吸引,即使無法馬上了解藝術家的創作意圖,可以試著透過自己的想像、過往經驗的投射,重新對作品做出屬於自己的詮釋。

藝術家作品_詹雨樹
<藝術家6|詹雨樹 Raitree Chan 

藝術家7|Fisher.M

這個作品是使用熱融膠創作,,以流動線條、搭配自然中的天空、大地、植被色調,作品中的線條是創作者對季節的感受,「季節是循環、充滿變化,同時也是邊界模糊的。」大家可以在作品中,看到季節以有機而流動線條的更迭韻律。

藝術家作品_Fisher.M
藝術家7|Fisher.M 

藝術家8|琛 chiachen

這個作品和琛的生活經驗有關,她住在氣候潮濕的基隆,環境中可以常看到苔蘚地衣的生態,從工作室窗戶望出去就能看到大片山景,她把眼前的山景,和過往擅長的苔蘚刺繡技法結合,立體化成這個色彩豐富的作品。有趣的是,她日常創作時,常有一隻名叫小牛的賓士貓在她窗前走動,可以仔細在作品中找到小牛的身影。

雖然這個作品相對其他藝術家小巧的多,但琛說:「這已經是她歷年來,尺幅最大的作品了。」建議仔細觀察作品中隱藏微小而精緻的細節。

藝術家作品_琛 chiachen
藝術家8|琛 chiachen 

藝術家9|Eszter Chen

Eszter以春、夏、秋、冬往復不以的循環、將不同季節設定成不同色彩與,表現在香氛機流線重複的幾何造型中,藉以傳達自己對季節的感受,例如春天百花盛開、夏天豔陽汗水油漬、秋天大地色彩、冬天雪地或雪霜覆蓋的冷冽體感,透過不同色彩和媒材,在香氛機上展現出循環的特性。

藝術家作品_Eszter Chen
藝術家9|Eszter Chen 

藝術家10|陳冠百

藝術家同時也是服裝設計師,他認為,全球海洋污染中,20%來自時尚產業和紡織工業,藝術創作或任何類型的生產,都必須回應道環境永續的議題,他的作品從傳達、到媒材選用,都呼應這樣的信念,而這個作品也承襲陳冠百一貫的創作特色,以回收丹寧布的經典元素與香氛機之間創作出對環境的關心。

藝術家作品_陳冠百
藝術家10|陳冠百

season無水香氛機02
未來無水香氛機有機會推出揹帶周邊,方便揹在身上 

SEASONS口罩香氛釦 NT$380(單品結構圖)
口罩香氛釦同步上市,只要滴入精油,能平衡口罩與皮膚間的菌叢不平衡,更能為悶熱的口罩帶來宜人香氛 

圖片提供|1010 Hope

延伸閱讀

RECOMMEND

2025台灣設計展首度前進彰化!10月開展,3大城鎮展區、19場主題展覽搶先看

2025台灣設計展首度前進彰化!3大城鎮展區、19場主題展覽搶先看

「2025台灣設計展」由經濟部及彰化縣政府共同辦理,將於10月10日至10月26日開展。本次主題為「彰化行」,邀請超過700位設計師、逾千家企業共同呈現彰化作為臺灣南北樞紐的獨特位置,蘊含產業、文化及生活中兼容並蓄的包容力與多樣性。

台灣設計展首度移師彰化,而這場為期17天的盛會,涵蓋彰化市、鹿港鎮、彰南(田尾鄉與田中鎮)3大展區,橫跨南北共4個鄉鎮市,為歷年來展區規模最大、展館數最多的設計展。另外,展會期間,將同步在周邊安排多場市集、演唱會及光雕秀等熱點活動,並結合公共場域改造、街道實驗及走讀藝術節等多元設計響應,以豐富多元的城市展演活動呈現彰化魅力。

→ 2025台灣設計展在彰化!永真急制操刀主視覺,以海天交界色彩意象與36組幾何圖像呈現地方魅力

2025台灣設計展主視覺由「永真急制」操刀,以「行」字具有的「涵括」概念為核心展開,將在地百工百業與多元包容文化,延伸為當代視覺符號。(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2025台灣設計展主視覺由「永真急制」操刀,以「行」字具有的「涵括」概念為核心展開,將在地百工百業與多元包容文化,延伸為當代視覺符號。(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以下帶你看展區規劃亮點:

❬❬❬ 彰化 ❭❭❭

以縣立圖書館、藝術館、縣立美術館及武德殿為核心,串聯中興莊眷村文化園區及高賓閣,展現彰化強大製造實力與設計能量。展覽包含:

▸ 總行:以彰化這塊土地的集體記憶,提供未來資源運轉串流的關鍵場域,共創與預測「彰化行」城市策略與未來文化樣貌的多樣性。

(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 製造行:藉由「八角產業學」為主題,彰顯地方產業薪火相傳、世代協作的群體精神,以及彰化獨特溫情與製造強度。​​

(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 升級行:聚焦設計驅動轉型,藉由「設計創新擴大器」呈現從產品進化至品牌重塑的全方位升級。

(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 跨界行:以「厚製生活BOLD」啟發,探討彰化與日本兵庫跨地域合作,展現製造業超越代工,結合創意與未來生活的實踐。

(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 願景行:從彰化的城市場景出發,透過數位互動平台,讓每個人都有機會成為城市的設計者,也是彰化的「未來《行》」。​​​​

(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 永續行:以武德殿建築為靈感,打造「未來習武所」,結合循環設計與科技應用,探索環境共生可能。

(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 人人百貨:以「靈感選物店」、「探索青樂園」兩項展覽主題,邀請新世代設計師進駐,並對食、衣、住、行、育、樂等面向提出設計想像。

(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 商圈行:「spot! spot! 走遊圈」為策展主題,連結商圈永續、地方文化與經濟共榮,並展開「走遊實驗」踏訪小西商圈,體驗設計在日常中的具體改變。

(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 鹿港 ❭❭❭

以鹿港深厚文化為核心,3大主題分別坐落於鹿江國際中小學、亞太鹿港渡假村集會堂及鹿港公會堂,串連地方文化、信仰與生活記憶,形塑專屬鹿港的精神場域。展覽內容包含:

▸ 圓夢行:「圓未來之行」運用互動及沉浸式體驗,聚焦交通、建築、綠能與生活設施多元議題,兼顧歷史回溯與未來願景展望。

(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 文化行:以「殿氣現場」為策展主軸,運用聲音、影像、物件及光影,詮釋鹿港百年歷史文化的持續傳承。

(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 平安行:透過香案供品、節慶儀式及祈福物件,表現信仰場景與四季節序,傳遞平安守護與祝福情感。

(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 彰南 ❭❭❭

連結田尾公路花園及彰化國際展覽中心,作為無邊界開放式展覽場域,展露彰南多元城市樣貌與設計實力。展覽內容包含:

▸ 冠軍行:「彰化力」在於鄰近高鐵站的彰化國際展覽中心登場,呈現在地產業鏈緊密協作之韌性,直擊製造現場,展示「Made in ChangHua」持續創新實力。

(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 田尾行:包括「溫室城堡」、「植物學校」、「田尾DNA」、「植物行」及「島嶼群像」5大展覽,秉持永續理念,將田尾「花卉王國」打造為設計與生活交融的最佳舞台。

(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2025台灣設計展
時間|2025年10月10日至10月26日

展出地點|
彰化展區:縣立圖書館、彰化藝術館、彰化美術館、彰化市武德殿、中興莊文化園區、高賓閣
鹿港展區:鹿江國際中小學、亞太鹿港渡假村集會堂、鹿港公會堂
彰南展區:田尾公路花園、彰化國際展覽中心

資料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文字整理|Adela Cheng

延伸閱讀

RECOMMEND

氣味引路,走訪嘉義18鄉鎮!從森林到漁港、炮仔到龍眼乾,《嘉義18巡:氣味》用味道織就木都生活肌理

氣味引路,走訪嘉義18鄉鎮!《嘉義18巡:氣味》地方誌用味道織就木都生活肌理

阿里山林鐵、雞肉飯、成群的木房子,都是提及嘉義時會閃過腦袋的印象,它們乘載了城市日常和發展軌跡。現在暫讓視覺退居次位,打開「嗅覺」尋訪這座小而美的台灣南部城鎮——嘉義地方誌《嘉義18巡:氣味  Ka-gī Tsa̍p-peh-sûn: Khì-bī》以「氣味」為索引,走訪嘉義縣18個鄉鎮,紀錄土地上的日常氣息,邀讀者用鼻子與舌頭引路,探索嘉義的氣味。

氣味引路,走訪嘉義18鄉鎮!《嘉義18巡:氣味》地方誌用味道織就木都生活肌理
(圖片提供:平凡製作/攝影:Rafael Wu)

地方的氣味越深,人的根就扎得越穩

《嘉義18巡:氣味》由嘉義縣文化基金會攜手創意團隊「平凡製作」推出。書中的氣味,有些來自廟埕的炮仔聲、柴火裡慢烘的龍眼乾,也有的來自森林、鹽田、漁港、碾米廠,或是一鍋滾沸的鴨肉羹......它們不一定濃烈,卻往往在某個不經意的時候,突然被喚起。那是一種生活的印記,也是一個地方仍然有人深愛看顧著、用心生活著的紋理。

「地方的氣味越深,人的根就扎得越穩。《嘉義18巡:氣味》從氣味出發,想紀錄嘉義這塊土地,如何透過18個不同鄉鎮的日常,活出各自的風格。這本書寫下的,不只是嗅覺的記憶,更是一個地方在變動中,如何守住自己風格的證明。」——嘉義縣長翁章梁

氣味引路,走訪嘉義18鄉鎮!《嘉義18巡:氣味》地方誌用味道織就木都生活肌理
(圖片提供:平凡製作/攝影:Rafael Wu)
氣味引路,走訪嘉義18鄉鎮!《嘉義18巡:氣味》地方誌用味道織就木都生活肌理
(圖片提供:平凡製作/攝影:Rafael Wu)

氣味引路,探索18鄉鎮的生活紋理

這場紙上的嘉義之旅,循著4條氣味路徑依次展開:「印象:好氣味」(Ìn-siōng: Hó-khì-bī)、「種塗:大豐收」(Tsìng-thôo: Tuā-hong-siu)、「煮食:芳貢貢」(Tsú-tsia̍h: Phang-kòng-kòng)與「走跳:好鼻獅」(Tsáu-thiàu: Hó-phīnn-sai)。在書中,你會遇見屬於18鄉鎮的獨特氣味,例如涵融海味的「鹹臊氣」、物產經烈火烤灼產生的「火燒氣」,或是時間所催化的「發酵味」。

氣味引路,走訪嘉義18鄉鎮!《嘉義18巡:氣味》地方誌用味道織就木都生活肌理
(圖片提供:平凡製作/攝影:Rafael Wu)

你也能跟著在地人的引領,透過氣味探索嘉義各個角落——隨民雄七星藥局第二代藥師吳嘉文、吳至鎧父子,在散發薄荷雞香氣的餐桌旁感受清涼氣息;隨著台文作家鄭順聰回望民雄的氣味鄉愁;或在旅行作家下港女子的帶路下,走進海潮瀰漫的東石,嗅聞那片土地獨有的鮮味。

氣味引路,走訪嘉義18鄉鎮!《嘉義18巡:氣味》地方誌用味道織就木都生活肌理
(圖片提供:平凡製作/攝影:Rafael Wu)
氣味引路,走訪嘉義18鄉鎮!《嘉義18巡:氣味》地方誌用味道織就木都生活肌理
(圖片提供:平凡製作/攝影:Rafael Wu)

輕輕摩擦,就能聞到嘉義香

一本以「氣味」為主角的書,視覺和裝幀該如何傳達才適切?本書由設計師黃耀霆操刀,封面以大面積留白開展想像,邀請讀者在翻開書頁之前,便先停下腳步、靜心感受,讓無形的氣味觸動感官。此外,本書不只能閱讀,更能實際「嗅聞」嘉義,書籍設計特別融入了氣味,從封面到特別製作的香氛書籤,讀者只要輕輕摩擦紙面,就能嗅見屬於嘉義山林的野薑花香,那是許多人童年的氣味記憶。

氣味引路,走訪嘉義18鄉鎮!《嘉義18巡:氣味》地方誌用味道織就木都生活肌理
(圖片提供:平凡製作/攝影:Rafael Wu)

值得一提的是,《嘉義18巡:氣味》主創「平凡製作」是實際在嘉義生活、成長的編輯團隊,本書從發想到創作歷程,也讓創意總監黃銘彰深有感觸,他分享:「18巡,一方面是實地走訪18個鄉鎮的記錄;另一方面,在台語裡,『巡 Sûn』也有紋路、線條的意思。我們想留下的,是生活在這些地方的人,如何在時間裡留下自己的紋理。作為在嘉義生活的編輯團隊,我們盡量不去概括、不去命名,而是讓地方自己說話、讓每個人用自己的語氣與節奏說出:他們如何記憶,如何過日子。那些嗅覺與感官的線索,編織起來,也就成了一張獨屬於嘉義的生活肌理。」

氣味引路,走訪嘉義18鄉鎮!《嘉義18巡:氣味》地方誌用味道織就木都生活肌理
(圖片提供:平凡製作/攝影:Rafael Wu)

即日起,本書將陳列於嘉義縣內及全台各地的咖啡廳、藝文空間與圖書館,詳細地點資訊請見此,歡迎前去閱讀、嗅聞並感受嘉義的日常氣息。

延伸閱讀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