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電文創用「退役電表」打造美感獎盃!窯燒玻璃工藝、兩用包裝等5大設計巧思

第54屆台電技能競賽

還記得2021年,台電文創以循環經濟為概念,利用退役「絕緣礙子」製作的特色獎盃嗎?今年「台電技能競賽」邁入第54屆,台電文創再次以退役材料為主角,邀請設計品牌NAKNAK攜手打造本屆獎座,共同探索物件再用的可能性。繼人孔蓋、電線桿、變電箱、絕緣礙子之後,這回被帶入設計的是哪款台電材料?馬上來看。

>> 回顧2021年競賽獎盃:台電文創攜手曾彥文打造美感獎盃!以台電退役材料傳遞循環理念


DSC07889第54屆「台電技能競賽」獎盃設計 



即將被淘汰的大批「傳統電表」

家家戶戶可見實體電表,對台灣人來說,久而久之也成了日常風景的一部分。不過,近年台電大力推廣「智慧電表」,推動常民進入高效用電世代的進程,這也意味著,未來將有大量傳統電表遭逐步汰換,而台電文創相中其「玻璃罩」回收再利用的龐大量體與發展潛力,將之帶入第54屆台電技能競賽獎盃設計,著手進行實驗測試,為退役材料尋覓新出路。


DSC07733第54屆「台電技能競賽」獎盃以傳統電表玻璃為原料  



亮點一|兼具電表服役痕跡、物件再生意涵的獎盃設計

那這次實驗,台電文創想達到的目標是什麼?為順應台電技能競賽屬性,這些回收後再製的傳統電表,必須化身為表揚台電同仁專業能力的象徵;因此,如何適度保留電表玻璃的造型特色、構造細節、服役歲月痕跡,讓老物件在重製後仍能展露台電本色,同時帶有材料重生的生命力,是獎座整體呈現最關鍵的因素。


01獎盃設計細節  



亮點二|窯燒玻璃工藝技術

為保留傳統電表玻璃既有細節,設計團隊拋開一般玻璃回收擊碎、熔融後倒入模具再製的做法,轉而使用傳統「窯燒」玻璃工藝技術,運用七、八百度的「低溫」加熱,讓玻璃逐漸軟化後冷卻成形,自然融坍為一面乘載著服役歲月歷史的獎座。


DSC07716獎盃以窯燒玻璃工藝技術製成 



亮點三|澄淨獎座上的立體54主視覺符號

獎座保留了電表玻璃原先的溫潤圓角造型,也呈現了材質厚實卻不失通透感的特性,有趣的是,雖整體製作工法單一化,但每只獎座的玻璃原料熔融再冷卻後,卻會呈現出不同紋理與型態,當獎座一字排開,視覺效果頗具層次。不僅如此,設計團隊也利用玻璃軟化後會因重力而「懸垂」的特性,在成形過程中帶入模具,呈現出立體清透的「54」競賽主視覺符號。


DSC0773454主視覺符號 



亮點四|得獎者名牌藏巧思、包裝採兩用設計

得獎者名牌採用不同形式退役電表面板製成,設計團隊將其翻面再利用,以原有的電業設備文字風格,記載得獎者資訊,呈現專業感與職人氣息;包裝形式則同時考量美觀、保護性與減少廢棄物三點,讓獎座包裝能簡易拆折為展示座,以單一材料滿足物件不同階段的用途需求。


DSC07714得獎者名牌設計 


DSC07832-2

DSC07785包裝採兩用設計,可作為保護用外包裝,也可拆折成展示座 



亮點五|破損電表也被賦予第二生命

獎座由完整的退役電表製成,那「破損」的電表有無再生可能?設計團隊運用馬賽克剪,將破碎的電表玻璃裁減成相近大小,燒製熔融成參賽紀念獎章,每一只皆呈現獨一無二的輪廓形狀。


DSC07857_1-2

DSC07883破損電表玻璃被製成參賽紀念獎章 



【獎盃製作紀錄片】




資料、圖片|台電文創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