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四大亮點整理!大型沉浸裝置、線下體驗響應及美食串連,展現藝術多元面貌

2023台北當代藝博_01

2023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後簡稱「2023台北當代」)即將於5/12-14正式回歸,除了帶來90間國際頂尖畫廊的精彩作品,本次更突破空間限制,以4件大型沉浸式裝置藝術點亮會場,同時攜手在地獨立文化機構,舉辦各色響應活動,加上深度論壇、名家導覽以及限時餐飲串連等,盼能為觀眾獻上有別以往的體驗,並藉此牽起藝術圈的國際對話。

2023台北當代藝博_02
台北當代藝博會旨在牽起國內外藝術圈交流。(圖片提供: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

亮點01|30間國際頂尖畫廊首次參展

本屆共有90間畫廊共襄盛舉,其中,更有30間是首次參展,將藉由三大展區——當代網域(Galleries)、新生維度(Edge)、藝術載點(Engage)呈現。以下將節選數件亮點畫廊與藝術家作品:

2023台北當代藝博_03
Sohei Nishino, "Mountain Line, Fuji", 2022, archival pigment print on Hahnemühle Photo Rag Baryta, 164.5 x 108 cm(圖片提供:亞紀畫廊)

台灣亞紀畫廊帶來西野壯平,其擅長以大量照片拼貼成壯闊的自然與城市景致,藉此為山水畫進行不同的詮釋;日本洗澡堂畫廊以森万里子最新的雕塑作品為展區重點,其堅硬、透明且泛有霓彩的外觀,源自藝術家對岩倉市宗教歷史的研究,透過不同的觀看角度所產生的折射效果,就有如淨化周圍的神聖之光;英國Richard Saltoun Gallery則展出藝術家暨女權理論家Rosa Lee之作,其新型態的抽象藝術風格,為1980-90年代的英國帶來深遠的影響。

2023台北當代藝博_04
Mariko Mori, "Divine Stone VI", 2019, 1/5 + 2AP, H. 119 x w. 44 x d. 36 cm, Dichroic coated layered acrylic, Corian base.(圖片提供:洗澡堂畫廊)

2023台北當代藝博_05
(左)Rosa LEE 1957 – 2009, “Untitled”, 2003, Oil on canvas, Unframed: 30 x 25 cm, Framed: 47.5 x 44.5 x 7 cm;(右)Rosa LEE 1957 – 2009, “Swathe”, 2003 , Signed, dated, titled on verso, Oil on canvas, 163 x 172 cm.(圖片提供:Richard Saltoun Gallery)

而首次參展的亮點畫廊,如上海ShanghART帶來生物藝術先驅李山,其創作融合自然與想像,向觀者提出生命的叩問;美國Hashimoto Contemporary畫廊則展出美籍台裔藝術家潘慕文的畫作,以東方元素構築出史詩感的富麗氛圍。

2023台北當代藝博_06
李山〈Reading 008〉,壓克力畫布,2008,176 x 363 公分。(圖片提供:ShanghART)

2023台北當代藝博_07
Mu Pan, “Milk 0103”, 2022, acrylic on wood panel, 24 x 36 in (61 x 91.4 cm).(圖片提供:Hashimoto Contemporary)

亮點02|「實境計畫」呈獻4件大型裝置藝術

展場中不容錯過的,尚有「實境計畫」(Node)——打破空間框架的4項大型沉浸式裝置藝術,本次特別聚焦台灣藝術家,包含采泥藝術的董承濂,以逾十萬片手工製的鏡面馬賽克,結合燈光、律動與音樂,打造作品《若水》(2021),邀請觀者一同來場靜心冥想;尊彩藝術中心則獻上現代雕塑大師李再鈐《品》(2008),由12條大型不鏽鋼組成低限主義的幾何結構,展現雕塑藝術回歸純粹後的形式基礎。

2023台北當代藝博_08
董承濂〈若水〉,鏡面壓克力、布料、鋁、音樂和動力組件,2021,426.72 x 914.4 x 914.4 公分。(圖片提供:采泥藝術)

接著則來到今年一大亮點——鳳嬌催化室的新作《瑕》(2023),專為本展量身打造,以懸浮於空中的飄逸紙柱,引導觀者反思台灣紙文化之於傳統製造、設計、當代藝術等產業的應用發展,而當代舞團驫舞劇場也將於開幕夜帶來現場演出,是為此裝置的啟動儀式。

2023台北當代藝博_09
李再鈐〈品〉,不鏽鋼,2008,H397 x L523 x  W478.5 公分;H2.5 x L390 x W287.5 公分(底板)。(圖片提供:尊彩藝術中心)

最後一項作品為來自Galerie EIGEN + ART Leipzig/Berlin的德國重要概念藝術家歐拉夫.尼可萊(Olaf Nicolai),以互動裝置《如何想像蠟燭熄滅後的光(How to fancy the light of a candle after it is blown out)》(2018)記錄下觀者們於黑暗中探索展場的蹤跡。

2023台北當代藝博_10
Olaf Nicolai, “How to fancy the light of a candle after it is blown out”, 2018, installation, UV light, photoluminescent colour, 100 x 100 cm. Photo: Uwe Walter, Berlin(圖片提供:Galerie EIGEN + ART Leipzig/Berlin)

亮點03|「台北開放平台」呈現在地藝術的多面貌

延續過往理念,2023台北當代亦廣邀獨立藝文機構,打造「台北開放平台」(Taipei Platform),以多樣化的工作坊及快閃活動等,呈現在地藝術的豐富面貌。本次將由三大主題呈現:

其一為錄像放映企劃「Our Place 我們家」,由台灣藝術家鄭亭亭發起,並邀請三位藝術家共同參與,藉由影像敘事尋找跨國歷史於當代場域遺留下的蹤跡。

2023台北當代藝博_11
恆成紙業團隊。(攝影:KRIS KANG)

其二,10場不限形式的一小時工作坊將熱鬧展開,主辦者均為專業的文化實踐夥伴,包含:恆成紙業、ART PRESS、Giloo 紀實影音、立賢教育基金會、斜坡上的藝術村、PAPER MATTER、nos:books、akaSwap、VolumeDAO、ss space space、軟爛。

2023台北當代藝博_12
藝術書店朋丁。(圖片提供:朋丁)

最後,知名藝術書店朋丁也將策劃獨立出版閱讀區,提供體驗藝博的另一條新支線。

亮點04|米其林主廚打造限時餐飲體驗

要打造全方面的感官盛宴,其中必少不了味覺。由米其林星廚林明健領軍的「BeGood」餐廳,將於2023台北當代貴賓室揭曉限時神秘菜單;「Little Tree Juice Club by 小小樹食」將展現一貫的永續精神,獻上獨家新鮮蔬食料理;「心潮飯店Sinchao Rice Shoppe」將推出精選佳餚,演繹台菜新風味;而「illy」則以頂級義式咖啡與茶點,為休憩的賓客帶來療癒。

2023台北當代藝博_13
由林明健擔任顧問的「BeGood」餐廳。(圖片提供:寒居酒店)

2023台北當代藝博_14
小小樹食以永續為精神,提供多樣化的蔬食料理。(圖片提供:小小樹食)

此外,本屆亦於會場外圍舉辦思想串流論壇(Ideas Forum),以「在域外」(The Extraterritorial)為題,邀請十餘位國際策展人與學者來台,針對地域性、文化歸屬感等議題,藉由分享各自的研究成果,激盪出最具前瞻性的當代藝術觀點。

2023台北當代藝博_15
觀者除了自由探索外,亦可經由公眾導覽感受不一樣的觀點。(圖片提供: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

若想領略來自不同專家的逛展訣竅,公眾導覽將會是你不可錯過的絕佳時機,由各領域專業組成的導覽員,將開啟數條不同的主題路線,帶領大眾於藝博的廣大世界中,開拓最適合自己的小天地。

2023台北當代藝博_16
人人均可找到屬於自己的觀展方式。(圖片提供: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

2023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

展覽時間|2023/5/12-14

展覽地點|台北南港展覽館一館

▸ 更多活動細節歡迎參考展覽官網

La Vie X 台北當代藝博會 限量快閃訂閱方案

2023年,La Vie與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Taipei Dangdai共同推出獨家藝術訂閱計劃,用最優惠的價格,滿足你對於美學知識的需求!

▸ 方案詳情請見活動頁面

La Vie品牌合作夥伴限定|預售票限量優惠85折

購票時於票種選擇「品牌合作夥伴限定」,並輸入優惠碼【TD23P@RTNER】,即可享預售票85折 585元(原價690元)。

▸ 購票連結

圖、資料提供|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及各單位

延伸閱讀

RECOMMEND

富邦美術館《真實本質:羅丹與印象派時代》國際大展登場!洛杉磯郡立美術館典藏首度大規模在台亮相

富邦美術館《真實本質:羅丹與印象派時代》國際大展登場!洛杉磯郡立美術館典藏首度大規模在台亮相

富邦美術館開幕國際大展《真實本質:羅丹與印象派時代》,將於今(2024)年5月4日至9月23日展開。

洛杉磯郡立美術館精選典藏來台

《真實本質:羅丹與印象派時代》展覽由美國西部最大的美術館——洛杉磯郡立美術館(Los Angeles County Museum of Art,下稱LACMA)策劃,為LACMA藏品首度大規模來台,展出該館典藏精選100件,出自羅丹及其藝術生涯中一起工作、展覽的印象派畫家與雕塑家之手。 

各界期待的富邦美術館將於5月4日正式開館,隆重推出開幕國際大展《真實本質:羅丹與印象派時代》。(圖片提供:富邦美術館)
各界期待的富邦美術館將於5月4日正式開館,隆重推出開幕國際大展《真實本質:羅丹與印象派時代》。(圖片提供:富邦美術館)

集結知名印象派畫家塞尚、雷諾瓦、莫內珍稀畫作

本次大展將呈獻19世紀雕塑大師奧古斯丁.羅丹(Auguste Rodin)及印象派藝術家,包括塞尚(Paul Cézanne)、雷諾瓦(Pierre Auguste Renoir)、莫內(Claude Monet)、畢沙羅(Camille Pissarro)、竇加(Edgar Degas)、西斯萊(Alfred Sisley)、高更(Paul Gauguin)和波納爾(Pierre Bonnard)等名家珍稀雕塑與畫作。

值得一提的是,富邦美術館是建築大師倫佐.皮亞諾(Renzo Piano)在台設計的首座建築,而皮亞諾亦曾為LACMA設計兩間展館。

➯ 台北信義「富邦美術館」5月開幕!建築詩人Renzo Piano在台首件設計作品

富邦美術館由享譽國際的普立茲克建築獎得主倫佐.皮亞諾(Renzo Piano)及其工作室Renzo Piano Building Workshop (RPBW) ,與姚仁喜大元建築工廠共同設計監造,這是RPBW在台灣的首件設計作品(攝影:Lucas K. Doolan)
富邦美術館由享譽國際的普立茲克建築獎得主倫佐.皮亞諾(Renzo Piano)及其工作室Renzo Piano Building Workshop (RPBW) ,與姚仁喜大元建築工廠共同設計監造,這是RPBW在台灣的首件設計作品(攝影:Lucas K. Doolan)

奧古斯丁.羅丹藝術生涯代表作全蒐羅

羅丹(1840–1917)是19世紀最受推崇的雕塑家之一,在西方藝術史的論述中,他被奉為備受折難、堅毅而又才華洋溢的天才代表。羅丹在雕塑上的成就,在於其舉重若輕地跨越許多藝術界線。他可被視為一位浪漫主義者,因其雕塑以身體形式表達強烈情感;從他強調古典敘事所特有的張力來看,他也可被視為一位古典主義者;若就他透過觀察人體肌腱骨骼所深刻掌握的動作精確度來說,他則稱得上是一位自然主義者。無論就觀念或形式,羅丹的各種藝術思維都對其過往與當前的藝術提出諸多質疑和挑戰,這無疑地讓他的創作帶有一種面向未來的藝術前瞻性。

奧古斯丁.羅丹(Auguste Rodin, 1840–1917),〈巴爾札克紀念像〉(Monument to Honore de Balzac),原型塑於1897年,本作翻鑄於1967年,青銅,297 x 120 x 120 cm,Los Angeles County Museum of Art,  gift of the B. Gerald Cantor Art Foundation, pho
奧古斯丁.羅丹(Auguste Rodin, 1840–1917),〈巴爾札克紀念像〉(Monument to Honore de Balzac),原型塑於1897年,本作翻鑄於1967年,青銅,297 x 120 x 120 cm,Los Angeles County Museum of Art, gift of the B. Gerald Cantor Art Foundation, photo © Museum Associates/LACMA。〈巴爾札克紀念像〉為奠定羅丹學術地位的重要作品。
奧古斯丁.羅丹(Auguste Rodin, 1840–1917),〈尚.德爾〉(Jean d'Aire),原型塑於約1886年,本作翻鑄於1972年,青銅,216 x 85 x 72 cm,Los Angeles County Museum of Art, gift of B. Gerald Cantor, photo © Museum Associates/LACMA。〈尚.德爾〉為羅丹最為人
奧古斯丁.羅丹(Auguste Rodin, 1840–1917),〈尚.德爾〉(Jean d'Aire),原型塑於約1886年,本作翻鑄於1972年,青銅,216 x 85 x 72 cm,Los Angeles County Museum of Art, gift of B. Gerald Cantor, photo © Museum Associates/LACMA。〈尚.德爾〉為羅丹最為人討論的公共藝術重要作品〈加萊義民〉(The Burghers of Calais) 其中之一。
奧古斯丁.羅丹(Auguste Rodin, 1840–1917),〈影子〉(The Shade),原型塑於約1880年,本作翻鑄於1969年,青銅,192 x 97 x 77 cm,Los Angeles County Museum of Art, gift of B. Gerald Cantor Art Foundation, photo © Museum Associates/LACMA。〈
奧古斯丁.羅丹(Auguste Rodin, 1840–1917),〈影子〉(The Shade),原型塑於約1880年,本作翻鑄於1969年,青銅,192 x 97 x 77 cm,Los Angeles County Museum of Art, gift of B. Gerald Cantor Art Foundation, photo © Museum Associates/LACMA。〈影子〉為位於羅丹〈地獄之門〉(The Gates of Hell) 頂部的經典作品。

《真實本質:羅丹與印象派時代》是一場試圖重新建構藝術家羅丹及其雕塑的展覽,藉由重新梳理羅丹與同期藝術家作品的關係脈絡,探討這位藝術家在藝術史上的重要性與定位。此次展覽將展出多件羅丹在學術上重要性極高的作品,其中包括奠定羅丹學術地位的〈巴爾札克紀念像〉、最為人所討論的公共藝術重要作品〈加萊義民〉、位於〈地獄之門〉頂部的經典作品〈影子〉,以及一系列羅丹精湛的人體表現之作,包括〈哭喊〉、〈皮耶‧德維松的左手〉等,更有羅丹早期職涯發展階段創作〈蘇珊〉,是符合當時審美主流、極受市場喜愛之作,邀請大家前來富邦美術館共享羅丹與印象派盛宴,近距離觀看國際級大師藝術經典。

奧古斯丁.羅丹(Auguste Rodin, 1840–1917),〈哭喊〉(The Cry),原型塑於約1886年,本作翻鑄於1964年,青銅,27 x 32 x 20 cm,Los Angeles County Museum of Art, gift of B. Gerald Cantor Art Foundation, photo © Museum Associates/LACMA
奧古斯丁.羅丹(Auguste Rodin, 1840–1917),〈哭喊〉(The Cry),原型塑於約1886年,本作翻鑄於1964年,青銅,27 x 32 x 20 cm,Los Angeles County Museum of Art, gift of B. Gerald Cantor Art Foundation, photo © Museum Associates/LACMA
奧古斯丁.羅丹(Auguste Rodin, 1840–1917),〈皮耶‧德維松的左手〉 (Left Hand of Pierre de Wissant),原型塑於約1885-1886年間,本作翻鑄時間不明,青銅,32.9 x 17.1 x 12cm,Los Angeles County Museum of Art, anonymous gift, photo © Museum Associat
奧古斯丁.羅丹(Auguste Rodin, 1840–1917),〈皮耶‧德維松的左手〉 (Left Hand of Pierre de Wissant),原型塑於約1885-1886年間,本作翻鑄時間不明,青銅,32.9 x 17.1 x 12cm,Los Angeles County Museum of Art, anonymous gift, photo © Museum Associates/LACMA
奧古斯丁.羅丹(Auguste Rodin, 1840–1917),〈蘇珊〉(Suzon),約作於1872年,青銅,40 x 20 x 18 cm,Los Angeles County Museum of Art, gift of Leona Cantor Palmer, photo © Museum Associates/LACMA
奧古斯丁.羅丹(Auguste Rodin, 1840–1917),〈蘇珊〉(Suzon),約作於1872年,青銅,40 x 20 x 18 cm,Los Angeles County Museum of Art, gift of Leona Cantor Palmer, photo © Museum Associates/LACMA

洛杉磯郡立美術館典藏精選
《真實本質:羅丹與印象派時代》 
展覽日期 | 2024.05.04(SAT)-09.23(MON)
展覽地點 | 富邦美術館 水景展廳

資料提供|富邦美術館
文字整理|Adela Cheng

延伸閱讀

RECOMMEND

【2024米蘭家具展】大衛林區的沉浸思考室!空間化作「展覽前導片」,邀觀眾釋放身心迎接全新感知

大衛林區的沉浸思考室在米蘭家具展!將空間化作「展覽前導片」,邀觀眾釋放身心靈迎接全新感知

2024米蘭家具展正式開跑,在踏入熱鬧的展會前,首先淨空自己的身心靈,帶著最純粹的好奇心前進吧!本屆展覽由鬼才導演大衛林區(David Lynch)所創作的空間裝置「A Thinking Room」揭開序幕,以「卵」為概念打造寧靜而私密的沉浸體驗,邀請觀眾在此重整再出發,用包容萬象的心迎接爆炸般的創新感知。

大衛林區的沉浸思考室在米蘭家具展!將空間化作「展覽前導片」,邀觀眾釋放身心靈迎接全新感知
大衛林區所創作的「A Thinking Room」,為整個家具展揭開序幕。(圖片來源:Salone del Mobile.Milano)

看似空蕩實則飽滿,釋放身心靈的思考空間

「A Thinking Room」由兩個空間組成,設計上引用電影和戲劇的敘事手法,除設有沙發座椅、書寫及繪畫工具外,還有一面鏡子和電子鐘,看似空蕩的環境,仔細感受卻能注意到色彩、光線、寂靜的飽滿存在。

「A Thinking Room」內部以「卵」為概念,想像被舒適、私密的羊水承載,令人沉浸其中。大衛林區希望參觀者在走進充滿人群的吵雜展會前,獨自一人體驗這個完全相反的空間,在此釋放身心靈,放下既有觀點、預設與成見,讓自己成為一個空容器,準備好接納新的思想與感知,更深刻地體驗接下來的展覽內容。

大衛林區的沉浸思考室在米蘭家具展!將空間化作「展覽前導片」,邀觀眾釋放身心靈迎接全新感知
「A Thinking Room」在設計上引用電影和戲劇的敘事手法。(圖片來源:Salone del Mobile.Milano)
大衛林區的沉浸思考室在米蘭家具展!將空間化作「展覽前導片」,邀觀眾釋放身心靈迎接全新感知
壁龕中展示著由大衛林區選出的幾幀電影畫面。(圖片來源:Salone del Mobile.Milano)

波浪窗簾、金色光線,將抽象概念化為物質

打造「A Thinking Room」的幕後團隊,是義大利建築工作室Lombardini22,他們規劃了這座體驗空間的位置、外觀,將大衛林區所提出的迷人意象與藝術思想轉化為現實,作為觀眾踏進展場的第一個亮點,也不搶走參展品牌的鋒頭。

「A Thinking Room」的兩個卵型空間對稱並置,外部披上紅色布簾,與劇院、影廳等場所的意象連結;內部以波浪狀的窗簾圍繞,為牆面帶來節奏感;壁龕中展示著大衛林區選出的幾幀電影畫面;天花板則以金色管狀曲面排列而成,與空中七道光線交會相映。

大衛林區的沉浸思考室在米蘭家具展!將空間化作「展覽前導片」,邀觀眾釋放身心靈迎接全新感知
Lombardini22團隊將大衛林區所提出的迷人意象與藝術思想轉化為現實。(圖片來源:Salone del Mobile.Milano)
大衛林區的沉浸思考室在米蘭家具展!將空間化作「展覽前導片」,邀觀眾釋放身心靈迎接全新感知
「A Thinking Room」天花板以金色管狀曲面排列而成,與空中七道光線交會相映。(圖片來源:Salone del Mobile.Milano)

啟發空間設計的思考

策展人Antonio Monda解釋:「對於大衛林區來說,沒有什麼是無生命的,沒有什麼是沒有內在的,這個概念在他的每一個作品中都可以看到,包含電影、藝術、家具設計等。」

「『A Thinking Room』以令人著迷的方式重申:真正的藝術不是提供答案,而是提出問題。」

「A Thinking Room」透過細節帶領觀眾進入大衛林區的世界,在多重感官的交互刺激下,將物件和空間的角色交由觀眾解讀,為米蘭家具展打造最恰好的前導體驗。

大衛林區的沉浸思考室在米蘭家具展!將空間化作「展覽前導片」,邀觀眾釋放身心靈迎接全新感知
「A Thinking Room」透過細節帶領觀眾進入大衛林區的世界。(圖片來源:Salone del Mobile.Milano)

【 2024米蘭家具展 Salone del Mobile.Milano 】

日期|2024/4/16-2024/4/21
地點|Milan Fairgrounds, Rho (Milan)

延伸閱讀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