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 Vie
共有2,141篇文章
-
藝術創作2025/10/31十月,是設計的月份! 走進「2025臺北設計獎入圍作品展」,看見創意靈光如何改寫城市模樣
秋意漸濃的十月,設計迷「年度必追」的盛會「2025臺北設計獎」風格登場!今年臺北設計獎以「五城門」為品牌識別意象,不只象徵以設計為鑰,開啟通往未來的「創新」、「永續」、「美學」、「社會價值」與「國際交流」五道門,也吸引全球4,772件作品「推門而至」,經四大洲、11國、28位專家層層評選後,由最具創新精神的入圍作品齊聚臺北,為城市注入蓬勃設計能量!
-
展覽活動2025/10/28《蜷川實花展with EiM:彼岸之光,此岸之影》大展登陸台北!2026年1月開展,走進光影交織的沉浸式藝術世界
今年初在日本京都引發熱潮的蜷川實花(Mika Ninagawa)最新大展《蜷川實花展with EiM:彼岸之光,此岸之影》,海外首站確定登陸台北,於明年1月在華山1914文創園區開展。這不僅是蜷川實花睽違10年再度於台北舉辦的大型個展,更是她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海外展覽。
-
藝文展覽2025/10/28日本當代藝術大師宮島達男個展登陸TAO ART:集結12件重要創作,以數字藝術構築出獨特的生命哲學
位於內湖的TAO ART 於 2025 年 10 月 22 日至 2026 年 2 月 7 日欣然呈現日本當代藝術大師宮島達男(Tatsuo Miyajima)在台灣的首次個展《無盡的生命循環》 (Endless Life Cycles)。以 LED 數字裝置和科技驅動雕塑 (technologically-driven sculptures)享譽國際的宮島達男,本次展覽集結藝術家近5年的12件重要創作,帶來一場關於生命、時間、空間與存在的深刻探問。
-
咖啡廳2025/10/27伯朗咖啡館科大概念店開張:溫潤木質調搭配丹麥品牌HAY家具,打造愜意的「都市客廳」空間
接續2024年伯朗咖啡館南京概念店的開幕,伯朗再度以全新面貌推出第2間科大概念店。其將生活美學融入整體設計,同時延續咖啡專業,首次引進「Coffee on Tap 咖啡自取機」滿足快節奏消費者需求,並推出獨家現做美式餐點,提供兼具視覺與味覺的嶄新體驗。
-
品味新訊2025/10/25路易十三推出2026新年與農曆馬年限量版本 光輝十月上市
路易十三自2024龍年開始推出生肖與新年版本包裝,今年在光輝的十月,提前推出年節限量版本,以嶄新的面貌,為即將到來的節慶。路易十三工坊將禮盒變成了視覺豐盛的畫布,以獨特的藝術風格捕捉了節慶的精神。每件禮盒皆完全由手工打造,體現了路易十三對於工藝的堅定承諾。金箔的細緻應用需要極高的精密度,與盒裝的經典造型完美融合。持久光芒的設計,體現了路易十三的傳統及其對創造永恆體驗的奉獻精神。
-
市集活動2025/10/24華康字型 X LINE 設計論壇即將登場!揭開「LINE Seed 繁體中文版」成長歷程,字型如何為品牌注入溫度?
華康字型攜手 LINE 台灣,將於 10 月 28 日在臺北文創多功能廳舉辦「品牌字態圈|華康字型 x LINE 設計論壇」,以「種子、枝葉、花朵」為隱喻,呈現字型從誕生到茁壯的完整歷程:從品牌的起心動念播下種子,到專業設計與技術灌溉使其成長,再到最終在使用者的日常應用中綻放成果,形成既專屬又共享的品牌資產。
-
品味新訊2025/10/24從皮革工藝到生活設計:一場發生在華山的日常共學
SOBDEALL 最大的品牌底蘊,不只來自材料上的選擇,而是實踐工坊制度的稀有自家工匠師團隊。品牌內部設有多個以產品類別區分的專責工坊,所有製程皆由品牌工匠團隊完成,並首創「工匠師制度」,讓職人從縫線、裁片、結構到五金組裝皆能獨立完成一只皮件,跳脫傳統流水線;這種高訂式的工坊模式,成為品牌最深層的識別。也因此,《革物經典學院》所承載的,不只是展覽名稱,更像是一場關於價值的提案;讓觀者回到物件起點,用「入學生」的身份,重新看見工藝裡真正不可被取代的部分。
-
品味新訊2025/10/23信義區聚會新儀式,開鍋熱唱,湊湊點亮每個歡聚夜
想找一個既能享受美味火鍋、又能盡情歡唱的聚會場地?湊湊火鍋大巨蛋旗艦店將「火鍋 × KTV × 派對」完美結合,打造出全台首創的一站式狂歡體驗!不論是好友聚會、生日慶生、節日派對,或公司團聚,都能在這裡盡情享受吃鍋與歡唱的雙重快感。
-
空間設計2025/10/22設計從來不是新鮮事:三世紀的 Villeroy & Boch,如何讓經典活在當下?
當一個品牌走過近三百年,它所面對的挑戰不再只是市場競爭,而是如何持續回應生活的變化。對 Villeroy & Boch 而言,設計不僅承載歷史,更是連結文化與人的語言。亞太區董事總經理Sami Häikiö 長年觀察市場趨勢與文化轉譯,他認為唯有讓歐洲的設計語言能被在地文化理解與吸收,品牌才有可能真正進入當代生活的感知層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