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演
EXHIBITION
-
藝文展覽2025/06/10
2025 C-LAB年度大展「如果我們的語言是……」登場:邀集9國、22組藝術家,探索語言背後的文化現象與想像
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於6月7日至8月10日推出年度大展「Sounds of Babel——如果我們的語言是……」,展覽以「語言」為主題,探索語言做為溝通媒介如何能開展出多樣化的想像及討論,邀請來自包括臺灣、亞洲及歐洲等9國共22組藝術家,從語言所象徵的符號、聲音和意涵為起點,由不同的角度探索語言背後的權力關係,以及錯綜複雜的認同狀態。
-
藝文展覽2025/06/08
日本「teamLab共創!未來園」再現高雄!科學工藝博物館登場,以作品打造沉浸感互動體驗
繼2024年「teamLab共創!未來園」台北站展出獲得廣大好評,teamLab與台灣主辦方聯合數位文創再度攜手合作,高雄站將於6月7日至10月12日在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2樓一、二特展廳展出。
-
藝文展覽2025/06/07
這次,你真的能走進梵谷的《向日葵》花園!紐約植物園結合藝術裝置,重現畫布上的自然風景
自2025年5月24日至10月26日止,紐約植物園(NYBG)推出《梵谷之花Van Gogh’s Flowers》展覽,將園區內植物結合當代藝術家所創作的大型裝置,邀請觀眾踏入「梵谷的花園」一探究竟。
-
藝文展覽2025/06/05
走進歐洲貴族的古老珍奇櫃!織品藝術家李佳玲個展《想像的房間》,以軟雕塑探問收藏的意義
在與雄獅星空攜手推出的個展《想像的房間》中,李佳玲以16世紀歐洲貴族的「奇珍櫥櫃」為靈感帶來新作。
-
藝文展覽2025/05/29
故宮南院「江戶浮世之美」特展登場!蒐羅屏風、版畫、手卷、繪本等200+文物,葛飾北齋〈神奈川沖浪裏〉限時展出
國立故宮博物院南部院區「江戶浮世之美」特展於5月30日至8月31日開展,本展除了浮世繪版畫外,另有屏風、手卷、繪本等文物,共計218組件,其中國內外借展150組件及故宮典藏68件,建構出江戶時期東京的繁華樣貌。其中,日本出光美術館所藏〈江戶名所圖屏風〉、葛飾北齋〈神奈川沖浪裏〉也將限時展出,錯過可惜。
-
藝文展覽2025/05/29
藤本壯介大型個展東京森美術館登場!從設計圖、建築模型、大型裝置作品,回顧其25年的創作軌跡
日本建築師藤本壯介將於7月2日至11月9日在東京「森美術館」舉辦首次大型個展,「藤本壮介の建築:原初・未来・森」將全面介紹他從初期到目前於世界各地進行中的各項計畫,透過設計圖、模型、竣工照片、裝置作品,呈現其跨越25年的創作軌跡。
-
藝文展覽2025/05/26
藝術家Olafur Eliasson大型個展北美館登場:再現17件經典之作,回顧其30年的創作生涯
臺北市立美術館(北美館)將迎來國際重量級巡迴展覽──「奧拉弗・埃利亞松:你的好奇旅程」。展覽為冰島-丹麥藝術家奧拉弗・埃利亞松在臺首次大型個展,將於2025年6月21日至9月21日舉辦,由北美館與奧拉弗.埃利亞松工作室(Studio Olafur Eliasson)共同策劃,回顧其30年的藝術生涯,再現17件經典作品,涵蓋裝置、繪畫、雕塑與攝影等創作,將埃利亞松的藝術實踐帶入亞太地區。
-
藝文展覽2025/05/25
魏斯安德森回顧展亮相倫敦設計博物館!「布達佩斯大飯店」拍攝模型、「犬之島」木偶等600+展品
倫敦設計博物館將於2025年11月推出導演魏斯安德森(Wes Anderson)作品回顧展,走入其至今創作三十年來的道具蒐藏庫,展出超過600件原始分鏡、筆記、草圖、戲服、微縮模型、繪畫與道具,其中《歡迎來到布達佩斯大飯店》最具代表性的粉紅色飯店模型也將登場。
-
藝文展覽2025/05/22
2025東京人氣體驗展《デザインあ展neo》在虎之門之丘!35件「動作品」新登場,必看亮點、策展概念、周邊商品全收錄
日常生活中沒有與設計無關的事物!曾於2013年、2018-2021年兩次巡迴累計達116萬參觀人次的設計體驗展《デザインあ展neo》,睽違4年全新升級,於東京虎之門之丘TOKYO NODE藝術畫廊再次展出。全區35件作品以「動詞」為主題,帶領所有觀眾重新觀察、思考和體驗我們習以為常的「行為」組成方式,從而發掘設計如何豐富日常,為生活帶來無限樂趣。跟著本篇看重點展品、策展概念、特設商店及周邊活動等完整資訊。
-
藝文展覽2025/05/22
鯡魚罐頭、活蛆乳酪⋯⋯你敢試嗎?「噁の食物博物館」6月登陸台北,集結世界各地80種怪奇「美食」
納豆、皮蛋、鯡魚罐頭、活蛆乳酪……全球最具爭議的食物都在這!來自瑞典的「噁の食物博物館(Disgusting Food Museum)」將在6月28日登台,於台北松菸展出,展覽集結來自35個國家、共85道怪奇食物,從味覺、嗅覺到視覺挑戰人們對食物的想像、對「美食」的定義。這些食物,對某些人來說入口即地獄,卻可能是另一群人心中的美味佳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