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視工作者與愛好者推薦!以食物為梗、看了好過年的美味片單27+

電影&影集上菜!看了好過年的美味片單27+

年假總少不了追劇看電影,但家人團聚要考量各年齡層,就算是一人獨賞,年節氛圍總不想太過幽暗。這題就交由影視工作者和愛好者們,以食物為梗推薦看了好過年的好作品。

設計師/潘昱州 

《偶然成為社長》

這檔韓國綜藝節目,車太鉉跟趙寅成到鄉下去當雜貨店老闆,他們在店裡面販賣一道看起來相當美味的料理「松葉蟹泡麵」, 非常適合冬天窩在被窩裡搭配影集或電影享用。

《偶然成為社長》劇照。(圖片提供:Disney+)
《偶然成為社長》劇照。(圖片提供:Disney+)

《來自紅花坂》

女主角早起為全家人做餐的片段,讓整個部電影顯得非常溫柔,同時視覺跟聽覺搭配得非常優雅和諧。 

 

 藝術家/倪瑞宏 

《料理鼠王》

親情結合美食的故事,過年時電視一定會播,直到現在轉到都還是會停下來看。最近在YouTube上看到有人在重新談論這部片,提到《料理鼠王》其實在講「一個人對創作追求的極致」,我覺得也滿合理,這部片可以用很多方式去解讀。

《天下無雙》

以前的港片特殊在於「很正經地做莫名其妙的事」的氛圍,這部片用各種方式調侃武俠片,剪接節奏很奇妙,張震的眼神也很好笑。很喜歡有一段梁朝偉和王菲在唱歌,邊吃邊唱,唱著唱著還把食物變成道具。其實他們吃的東西都很日常,但片中歡樂的氛圍讓食物感覺起來很好吃。 

 

 導演/蕭雅全 

《老狐狸》

還是想和大家推薦《老狐狸》(笑)。電影其實沒有刻意要和食物連結,但在角色塑造、畫面需求或還原1980年代的號子文化下,出現了蛋黃酥、燒仙草、港式飲茶、牛肉麵等食物。當中真正和我飲食喜好貼合的是港式飲茶,東西小小的,可以自己組合,數量跟口味都很多元。

《老狐狸》劇照。(圖片提供:積木影像)
《老狐狸》劇照。(圖片提供:積木影像)

《舞伎家的料理人》

雖然主題圍繞在食物,但沒那麼「食譜」,而是透過食物技藝,講述一對好朋友的感情。我覺得這部把食物和人情世故的關聯處理得很好,有一定比重,又不會重到太刻意。

《舞伎家的料理人》劇照。(圖片提供:Netflix)
《舞伎家的料理人》劇照。(圖片提供:Netflix)

 

 視覺藝術家/Sydney Sie謝昕妮 

《搖曳露營》

細膩描繪女高中生在露營中的知識、野炊等戶外活動,呈現這些活動所蘊含的魅力,展現主角在靜謐日常中的溫和生活。主角群會在放學後聊著各種妄想的話題,幻想著10年、60年、1,000年後的露營活動。

第一集中,冬天來臨,主角們選擇在可以眺望富士山的地方露營,隔著畫面都可以感受到冷冽的風,但煮了咖哩泡麵之後,手腳跟身體都一起溫暖了起來,呈現了一種細膩而愉悅的氛圍。

《擁有超常技能的異世界流浪美食家》

講述一位普通的上班族主角,某天卻被捲入了一場勇者召喚儀式,意外穿越到異世界。與一般的異世界故事不同的是,主角並非以戰鬥技能著稱,而是擁有一項獨特的「網路超商」技能,這項技能允許主角從原本的現代世界線上購買各種物品。

我喜歡看到各個勇者吃著我們垂手可得的現代食物而感到滿足的樣子。動畫中充滿了經典的烹飪場景,從裹麵粉下鍋的動作,到煎煮食物時油花濺起的畫面,再到劃開甜點露出內餡的瞬間,每個細節都被生動地呈現。

 

 設計師/李宜軒 

《飲食男女》

雖然是部老片,但片中的美食永遠不退流行。主角的父親是位廚師,整部戲都是以食物串起,串起劇情和一個家庭彼此的關係。片中有許多令人垂涎三尺的做菜時刻,看著劇中烹飪時大火快炒的過程,非常過癮。

《飲食男女》劇照。(圖片提供:Giloo紀實影音)
《飲食男女》劇照。(圖片提供:Giloo紀實影音)

《絕命毒師》

這部美劇依然在我心中是這10年來看過最好看的劇,雖然整部劇並非與美食有關,但在劇中的關鍵人物是利用墨西哥風味炸雞店作為掩護打造他的毒品王國,所以有很多炸雞的畫面。

今年搬來加州後,我因為這部戲嘗試了很多墨西哥料理,很想知道到底墨西哥和智利風味的炸雞是什麼味道,目前還在嘗試中,未找到像劇中Los Pollos Hermanos那樣的炸雞口味。

 

 演員/許安植 

《河畔小日子》

破碎的人們在奇妙的社區相遇,餐桌上的白飯、壽喜燒和自種的蔬菜透過分享都成為彼此的陪伴與療癒。 僅是簡單的罐頭和白飯主角也能吃得津津有味!只要找到小小的幸福,就有撐下去的動力。

《大熊餐廳》

雖然剛開始看的時候覺得超暴躁,但後來隨著劇情一層一層被剝開來就覺得是好厲害的一部劇。那些迷失自我的角色,一起讓這間混亂失序的餐廳慢慢步向正軌,也在相互抗衡衝突的過程中找到生命裡的解答。

《大熊餐廳》劇照。(圖片提供:Disney+)
《大熊餐廳》劇照。(圖片提供:Disney+)

 

 設計師/方序中 

《擁有超常技能的異世界流浪美食家》

這部把食物畫得超級美味!特殊在於主角用魔物,搭配超商的食材和調味料,例如味噌加上史萊姆或怪物的味道等等,做出一道道超級美味的料理。這些料理並非完全虛構,而是用買得到的食物、做出吃不到的料理,讓這部作品腦洞大開又不落俗套。

《美食不美》

吃東西的時候有一種感受,是對方吃得太好吃了,讓你想跟著他一起吃——《美食不美》就有這種魅力。許多飲食節目常拍攝比較精緻的料理,但這部的美食走粗獷路線,看了非常過癮。裡頭又把主廚對於食材、廚藝的精神內化,是經過整理卻又充滿野性的內容。

《美食不美》劇照。(圖片提供:Netflix)
《美食不美》劇照。(圖片提供:Netflix)

 

 設計師/張溥輝 

《Grand Maison東京》

為了劇情的真實性,劇中菜色全是邀請現實中日本米其林餐廳團隊進行設計。更剖析了創意料理其實本質上,就跟做設計是一樣的。不同的烹調技法、素材搭配,再加上烹調時間的無上限組合,料理其實比視覺設計又更難上許多維度。每看完一集都不禁佩服料理人的創意。

《環球饗宴:菲爾來吃飯》

在疫情期間透過這部劇,看到Phil以旅者的身分來到不同的陌生城市,以美食為名穿梭當地街頭。一集60分鐘滿滿的街頭小吃、市場、甚至高檔餐廳。除了美食以外,也順帶介紹了當地人文歷史,甚至是真的能規劃至旅遊行程中。在出不了國的疫情期間完全就是一個望梅止渴(兼療癒身心)的概念。

《環球饗宴:菲爾來吃飯》劇照。(圖片提供:Netflix)
《環球饗宴:菲爾來吃飯》劇照。(圖片提供:Netflix)

 

 料理設計師/飯島奈美 

《我的出走日記》

描繪日常的連續劇裡,用餐的場景不可或缺。這部韓劇並沒有特別聚焦於料理之上,但不管是吃飯的方式、料理的熱氣、冷飲的聲音與水滴等, 用餐的場景表現得十分自然流暢。我甚至很想去現場參觀學習,看看他們是怎麼拍攝的。 

《海鷗食堂》

我個人首次參與的大銀幕作品。19年前以料理為主題的電影少之又少,加上劇情鮮少起伏,我好幾次擔心「這部作品真的沒問題嗎?」擔綱主角的小林聰美平常就有在下廚,我只要簡單提點,她很快就可以領悟如何演出。店內滿座的場景是用推軸鏡頭一鏡到底拍攝而成,畫面張力十足。

《海鷗食堂》劇照。(圖片提供:CATCHPLAY+)
《海鷗食堂》劇照。(圖片提供:CATCHPLAY+)

 

 服裝設計師/詹朴 

《天菜大廚》

以蒙太奇手法拍了各式各樣類型的食物備料過程,畫面快速一閃而過路邊的沙威瑪或烤羊排、英式早餐⋯⋯,在電影裡面,即便講的是一個以fine dining為主的故事,但仍然呈現了不同類型的食物,以及主廚與團隊之間的關係,藉由料理來堆疊情感與自我的探索。

《海街日記》

溫馨卻又複雜的家庭關係,可以從不同家庭成員對同道菜所擁有的不同回憶跟感受看出端倪,邊備料邊談論家常的過程也成為電影傳遞情感的方式。

《海街日記》劇照。(圖片提供:CATCHPLAY+)
《海街日記》劇照。(圖片提供:CATCHPLAY+)

 

 飲食作家/毛奇 

《小森時光》

改編五十嵐大介漫畫的電影,不管原著還是影像都非常好看。特別在電影版,岩手縣濃烈的四季遞嬗自有視覺張力,滿天大雪的寒冷到春天綻放綠意,夏天前的溽熱,讓人沉浸其中。臣服於季節,烹調出「旬」的滋味是表達對自然尊敬的方法。

《小森時光》劇照。(圖片提供:前景娛樂)
《小森時光》劇照。(圖片提供:前景娛樂)

《南極料理人》

一部溫馨可愛的電影,講冰天雪地中的南極極地基地的故事。主角西村淳是廚師,每天為隊員做飯,在這個寒冷到沒有生物、連細菌都活不大下來的環境中,一邊想家,一邊工作。偶爾用點奢侈的食材,花工夫做出美味的飯菜,看著大家開心的樣子,就很有成就感。 感覺特別適合寒流來的時候看。

《南極料理人》劇照。(圖片提供:CATCHPLAY+)
《南極料理人》劇照。(圖片提供:CATCHPLAY+)

 

 主廚/Nobu Lee 

《料理新鮮人》

漫畫主角為鄉下大學生伴省吾,因緣際會下來到東京六本木的一流餐廳「巴卡納蕾」工作,初生之犢不畏虎的他就此置身料理最前線。我自己24歲也在六本木的義大利餐廳上班,對裡面的街景、情節很有共鳴。 

《將太的壽司》

漫畫描寫來自北海道的少年自幼即展現天分,原為小樽巴壽司出身,為了修業而前往東京,成為鳳壽司的五徒弟,並參加新人大賽的故事,每次遭遇強敵都能化險為夷。

 

 作家/江鵝 

《日日是好日》

趁著年假,重新審視生活態度也蠻好。女孩在學習茶道過程中,幾乎被不合理的訓練磨去熱情,卻一次次自願走進教室,從未停止學習。時間流轉,當茶道無聲地融入她的內在,回顧過往才明白,是那些累積令自己懂得何謂人生一期一會。日常庸碌遠比我們所知的更有意義。

《日日是好日》劇照。(圖片提供:friDay影音)
《日日是好日》劇照。(圖片提供:friDay影音)

《非常律師禹英禑》

過年時很多年菜,例如佛跳牆,不是一餐就吃得完,必須連吃好幾天,造成精神上很大的痛苦。大家這時看著禹英那麼可愛,每天滿足地吃著單純的海苔飯捲,應該會格外羨慕,並且對平時的普通飲食心懷感激。

《非常律師禹英禑》劇照。(圖片提供:Netflix)
《非常律師禹英禑》劇照。(圖片提供:Netflix)

 

 Plants共同主理人/Lily 

《美味關係》

這是真人真事改編的電影,Julie Child是1960年代美國很有名的料理作家、電視主持人。而電影主角Julie Powell是想成為作家的年輕現代女性,當上班族很不開心,與她的先生討論之後決定挑戰在1年內煮出Julie Child食譜的524道料理。

推薦這部是因為它在講人生的轉捩點,我覺得剛出社會的人常會因現實而妥協,但要記得找回內心最初的熱情,才有辦法長久生活下去,任何人都可能有這種經驗。

《巧克力冒險工廠》

我很喜歡繽紛、奇幻的畫面,自己也愛巧克力的療癒感,而且我是Johnny Depp的粉絲。電影裡的工廠中有個巧克力房間,所有造景像瀑布、河流、樹木都是糖果跟巧克力做的,如果現實中有這樣的地方我會想去。還有另外一個傲慢的小孩不聽勸,吃了有設計缺陷的口香糖(Three Course Dinner Chewing Gum)最後變成一顆大藍莓。

採訪整理|張以潔、張瑋涵、馮興妍、吳哲夫、廖怡鈞、賴韋廷

圖片提供|Netflix、Disney+、CATCHPLAY+、積木影像、前景娛樂、Giloo紀實影音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 La Vie 2024/2月號《電影&影集上菜》

延伸閱讀

RECOMMEND

《宛如阿修羅》攝影指導瀧本幹也專訪:四度合作是枝裕和,以底片探索男女情慾和人類內心!

《宛如阿修羅》攝影指導瀧本幹也專訪:四度合作是枝裕和,以底片探索男女情慾和人類內心!

是枝裕和執導的Netflix影集《宛如阿修羅》,由瀧本幹也擔任攝影指導,這也是繼《我的意外爸爸》、《海街日記》、《第三次殺人》後兩人的再度合作。瀧本幹也使用35釐米的底片拍攝全劇7集,更包辦海報、劇照的平面攝影,還出版了一本攝影集。就由本人親自公開,這樣全面(甚至瘋狂)的拍攝是怎麼做到?

《宛如阿修羅》由是枝裕和執導,集結宮澤理惠、尾野真千子、蒼井優、廣瀨鈴等卡司,重新演繹向田邦子的同名劇作。故事從四姊妹發現年邁父親外遇而起,牽動了平靜生活裡埋藏深處的糾葛。女性的貪念與嗔癡、堅強與自我,男女之間或放縱或壓抑的情慾,在瀧本幹也的鋒利鏡頭下,轉化為內斂而留白的畫面,更顯情感的張力與層次。

《宛如阿修羅》為是枝裕和第2部Netflix影集。(圖片提供:瀧本幹也寫真事務所)
《宛如阿修羅》為是枝裕和第2部Netflix影集。(圖片提供:瀧本幹也寫真事務所)

由一人掌握的影像和照片世界觀

攤開是枝裕和的導演作品,瀧本幹也是經常出現的合作對象。他是《我的意外爸爸》、《海街日記》、《第三次殺人》攝影指導,也是《空氣人形》、《怪物》、《舞伎家的料理人》海報攝影師。且因為瀧本幹也本職為攝影家,由他拍攝的電影,海報也多由他本人掌鏡,透過影像與照片統合作品世界觀,這點在影壇實為少見。在《海街日記》更一人橫跨動態與靜態,包辦了電影攝影、海報、劇照拍攝。

瀧本幹也在《宛如阿修羅》第四度擔任是枝裕和的攝影指導。(圖片提供:瀧本幹也寫真事務所)
瀧本幹也在《宛如阿修羅》第四度擔任是枝裕和的攝影指導。(圖片提供:瀧本幹也寫真事務所)

全權執掌《宛如阿修羅》拍攝方式

《宛如阿修羅》正是繼《海街日記》之後,再度啟動這樣全面的攝影計畫。在2023812月、共4個半月的拍攝期間,是枝裕和將拍攝工作流程和底片拍攝方式,交由瀧本幹也全權負責。為呈現故事1979年的昭和時代氛圍,他以35釐米的負片拍攝,將其轉製成正片後,再進行高精細掃描,最後調整出所需色調。劇照則以數位相機為主,但針對合照畫面使用中片幅底片機。

究竟在這樣的大規模製作中,以底片拍攝需克服什麼挑戰?多次和是枝裕和合作的他,又是如何實際拍出導演的腦中畫面?我們訪問到了瀧本幹也,由他親自解答。

《宛如阿修羅》拍攝歷時4個半月。(圖片提供:瀧本幹也寫真事務所)
《宛如阿修羅》拍攝歷時4個半月。(圖片提供:瀧本幹也寫真事務所)

Q:《宛如阿修羅》由您擔任劇集、劇照、海報攝影,並出版了一本攝影集。這樣龐大的攝影計畫,是由您提出的嗎?

當決定由我擔任劇集的攝影時,我便提出了在拍攝主片的同時,也全盤負責宣傳照與幕後花絮照片的提案。因為很難得能近距離觀察這些一線演員們的演技,我知道自己一定會產生按下快門捕捉的衝動。劇集拍攝歷時4個半月,大約在第1個月過後,我開始掌握了劇集拍攝的節奏。當時整理了拍攝的宣傳照與幕後花絮照片,發現已經有許多非常精彩的作品,於是便產生了將其整理成攝影集的構想。

《宛如阿修羅》攝影集裝幀由葛西薫設計。(圖片提供:瀧本幹也寫真事務所)
《宛如阿修羅》攝影集裝幀由葛西薫設計。(圖片提供:瀧本幹也寫真事務所)

在劇集拍攝過程中,為了準確捕捉演員的演技與傳遞故事內容,我認為「從這個角度拍攝最適合」;但另一方面,對於平面攝影來說,有時候會閃過「從別的角度拍或許更好」的念頭。這似乎是身為攝影家的習性,腦中會一瞬間浮現某些畫面,而這種時候,就會忍不住想拍下來。所以也可以說,將這些照片整理成攝影集,也是為了滿足這種想要留下這一個個瞬間的慾望。

《宛如阿修羅》攝影集。(圖片提供:瀧本幹也寫真事務所)
《宛如阿修羅》攝影集。(圖片提供:瀧本幹也寫真事務所)

Q:繼2017年《第三次殺人》後,您再度擔任是枝裕和的攝影指導,此次合作您覺得是枝導演有什麼變化?

是枝裕和導演的地位與成就早已達到大師級的地步,而這次我感受到,他進一步貪婪地在進化。他對於影像的詮釋方式沒有太多遲疑,能靈活應對各種變化,甚至採納年輕工作人員的意見,整體來說更加自由而從容不迫。此次雖然是改編自向田邦子的原作與劇本,但完成後的影像已完全成為是枝導演的作品。近距離觀察他每天愉快地拍攝的模樣,我感到既高興又欣慰。

此次合作,瀧本幹也感受到是枝裕和又更加進化。(圖片提供:瀧本幹也寫真事務所)
此次合作,瀧本幹也感受到是枝裕和又更加進化。(圖片提供:瀧本幹也寫真事務所)

Q:拍攝前,是否看過向田邦子的《宛如阿修羅》電視劇原作,以及森田芳光執導的電影版?此外還做了哪些研究?

當然,我觀看了NHK的原作電視劇《宛如阿修羅》和森田芳光導演的電影版。儘管受限於當時的製作環境,多少有略顯粗糙之處,但這些作品深深地打動了我。此外,我還閱讀了向田邦子的原作與其他小說,並參考了久世光彥所著的《触れもせで 向田邦子との二十年》一書,透過這些材料更深入了解向田邦子的性格與思想,並窺見她真正想要表達的世界。

宮澤理惠飾演勇於追愛的大姊綱子。(圖片提供:瀧本幹也寫真事務所)
宮澤理惠飾演勇於追愛的大姊綱子。(圖片提供:瀧本幹也寫真事務所)

Q:《宛如阿修羅》的海報視覺非常獨特,這是您的點子嗎?

NHK的電視劇《宛如阿修羅》裡,奈良興福寺的阿修羅像曾出現在片頭影像之中,但很遺憾的是,在這次劇集中未能獲得拍攝許可。不過,我從中得到了新靈感,想到由四姊妹組成一尊阿修羅像的概念。我結合了瞬間閃光與恆定光,並旋轉相機拍攝,將四姊妹組成的阿修羅像的動態殘影捕捉進畫面中。

《宛如阿修羅》海報視覺,瀧本幹也讓四姊妹組成一尊阿修羅像。(圖片提供:瀧本幹也寫真事務所)
《宛如阿修羅》海報視覺,瀧本幹也讓四姊妹組成一尊阿修羅像。(圖片提供:瀧本幹也寫真事務所)

Q:在這樣大規模的製作中,用底片拍攝的現場狀況為何?底片不如數位可即時確認、多次重拍,這部分要如何處理?

使用底片拍攝時,因為無法輕易多次重拍,現場會產生一種良性的緊張感。在監看畫面時,底片顯示的影像不如數位清晰,也無法即時檢查對焦或演員表演的細節。此外,最終影像需要等到底片顯影後的23天才能確認。相比數位拍攝的速度與便利性,底片的拍攝效率低,所需的時間與預算需求卻更高。然而,我認為當拍攝現場所有人不是一味地看著監控螢幕,而是將目光的中心聚焦於演員與攝影機時,往往能夠創造出奇蹟般的場景。

為了不要影響到演員們的精湛演技,瀧本幹也此次特意避免讓攝影的手法過於顯眼。(圖片提供:瀧本幹也寫真事務所)
為了不要影響到演員們的精湛演技,瀧本幹也此次特意避免讓攝影的手法過於顯眼。(圖片提供:瀧本幹也寫真事務所)
廣瀨鈴在劇中詮釋小妹咲子,是枝裕和讓其個性更為自主、堅強,和原著有些許不同。(圖片提供:瀧本幹也寫真事務所)
廣瀨鈴在劇中詮釋小妹咲子,是枝裕和讓其個性更為自主、堅強,和原著有些許不同。(圖片提供:瀧本幹也寫真事務所)

Q:聽聞是枝裕和導演幾乎不畫分鏡,但您同時拍攝非常多商業廣告,猜想廣告的分鏡應該十分精細。這兩者的差異,是否讓您在首次與是枝導演合作時有過困惑?又是如何調整自己的拍攝方法?

關於平面廣告的攝影,我不喜歡太過詳細的草圖,因為那會讓人產生先入為主的印象。即使有草圖,我也只會從中找出必要的要點,再自己重新繪製。至於廣告影片,由於必須在短時間內傳遞訊息,分鏡圖顯得格外重要。大多數分鏡是手繪的,重點清晰且易於理解。

宮澤理惠在劇中的角色為花道老師。(圖片提供:瀧本幹也寫真事務所)
宮澤理惠在劇中的角色為花道老師。(圖片提供:瀧本幹也寫真事務所)

而是枝導演的電影或劇集中,分鏡圖並不詳細,通常只是整理出要點,或者用箭頭標註人物的動作等簡單草圖。在第一次參與《我的意外爸爸》時,確實曾感到困惑,但畫面所需傳達的要素、情感與故事,確實已清楚寫明在劇本之中。演員從劇本的指示中發揮淋漓演技,而如何將這些演技捕捉到鏡頭中,在現場即興地構想,我認為這才是正確的拍攝方式。

有時我會為自己繪製草圖或分鏡圖,但非常簡單,每張大概只需1020秒完成。這種程度的分鏡,反而能幫助我整理出真正需要的元素,有時在手繪過程中,還可能會突然冒出新點子。

蒼井優飾演三姐瀧子,和松田龍平有多場對手戲。(圖片提供:瀧本幹也寫真事務所)
蒼井優飾演三姐瀧子,和松田龍平有多場對手戲。(圖片提供:瀧本幹也寫真事務所)

Q:雖然故事完全不同,但四姊妹為核心的故事設定,不免聯想到《海街日記》,在拍攝時是否有帶入過去拍攝《海街日記》的經驗?

拍攝四姊妹時,《海街日記》的經驗確實派上了用場。當拍攝四姊妹或更多人時,考量到臉部遮擋的問題,常會以廣角鏡頭拉開人物之間的距離。然而,我反其道而行,使用長焦鏡頭,讓演員們在鏡頭中移動,甚至有意讓他們重疊,形成立體感的畫面。這種拍攝方式可能需要多次重拍,但當掌握了走位的精準時機時,往往能呈現出更真實的日常感。不過,有時也需要進行精細調整,例如「往右移動2公分」或「延遲1秒走位」這樣的微調。

瀧本幹也並沒有刻意配合四姊妹各自的劇情而改變拍攝方式,他認為角色的性格,由演技和台詞中自然地體現而出即可。(圖片提供:瀧本幹也寫真事務所)
瀧本幹也並沒有刻意配合四姊妹各自的劇情而改變拍攝方式,他認為角色的性格,由演技和台詞中自然地體現而出即可。(圖片提供:瀧本幹也寫真事務所)
《宛如阿修羅》以父親外遇開啟故事,卻也以此暗喻尾野真千子飾演的二姊卷子與丈夫的問題。(圖片提供:瀧本幹也寫真事務所)
《宛如阿修羅》以父親外遇開啟故事,卻也以此暗喻尾野真千子飾演的二姊卷子與丈夫的問題。(圖片提供:瀧本幹也寫真事務所)

Q:《宛如阿修羅》和《海街日記》都有不少在「緣側」拍攝的畫面,這是您個人偏好的場景嗎?

兩部作品中都出現了緣側場景,作為家族聚會的場景,緣側可以在畫面上加入抑揚頓挫,是我個人非常喜歡的場景。在室內拍攝時,場景與演出容易顯得單調。但把場景移至緣側時,可以利用不同時間(如白天、黃昏、夜晚)的光線變化來營造情感氛圍。

四姊妹拍攝於緣側的場景。(圖片提供:瀧本幹也寫真事務所)
四姊妹拍攝於緣側的場景。(圖片提供:瀧本幹也寫真事務所)

此外,此次拍攝的四姊妹老家,是以一間實際存在於鎌倉的日式老宅作為模型,在攝影棚內重新搭建而成的室內場景。因此,老家的室內場景是在攝影棚內拍攝,庭院部分則是在鎌倉的老宅進行實景拍攝。隔著緣側,必須巧妙地將攝影棚與外景連接在一起,有好幾個鏡頭的拍攝難度極高。

四姊妹老家的室內場景,是在攝影棚內搭建而成。(圖片提供:瀧本幹也寫真事務所)
四姊妹老家的室內場景,是在攝影棚內搭建而成。(圖片提供:瀧本幹也寫真事務所)
如何連接起攝影棚的老家室內,以及實景拍攝的老家室外,位處兩者之間的緣側也成為關鍵場所。(圖片提供:瀧本幹也寫真事務所)
如何連接起攝影棚的老家室內,以及實景拍攝的老家室外,位處兩者之間的緣側也成為關鍵場所。(圖片提供:瀧本幹也寫真事務所)

Q:《宛如阿修羅》將情慾拍攝地很隱晦,例如第4集尾聲,蒼井優和松田龍平的對手戲,透過門的玻璃捕捉兩人的手;以及宮澤理惠躺在充滿雜物的房間的俯視鏡頭。是否可以談談這兩場戲的拍攝過程?而全劇充滿著「內斂的情慾感」,這是否也經過您的構思?

有關人類擁有的情慾,我希望以一種刺激感官的隱喻方式呈現。我想透過一個人的視角進行表現,捕捉能夠深入觀眾心靈深處的畫面。松田龍平與蒼井優在玄關的對手戲,我刻意將光線調得極暗,雖然也增加了人工光源,但力求看起來像自然光。畫面越暗,觀眾反而會更加專注於觀看。即使是重要場景,也不要拍得過於直白。拍攝時,透過觀景窗看到了蒼井優的精彩演技,我甚至留下了淚水。

第4集松田龍平與蒼井優在玄關的對手戲。(圖片提供:瀧本幹也寫真事務所)
第4集松田龍平與蒼井優在玄關的對手戲。(圖片提供:瀧本幹也寫真事務所)

至於宮澤理惠的俯拍鏡頭,我調整了燈光為暖色調,營造一種豔麗的光澤感。並緩慢地旋轉攝影機,向上移動來構建畫面。

宮澤理惠躺在充滿雜物的房間的俯視鏡頭。(圖片提供:瀧本幹也寫真事務所)
宮澤理惠躺在充滿雜物的房間的俯視鏡頭。(圖片提供:瀧本幹也寫真事務所)

拍攝過程中,我一直在尋找能深入探索男女、人類內心的視角和角度。例如利用玻璃反射,或者在演員與鏡頭之間設置玻璃、牆壁、暖簾等障礙物,來呈現距離感與層次感。

瀧本幹也透過在人物間設置障礙物,呈現角色之間更複雜的層次。(圖片提供:瀧本幹也寫真事務所)
瀧本幹也透過在人物間設置障礙物,呈現角色之間更複雜的層次。(圖片提供:瀧本幹也寫真事務所)
許多關鍵鏡頭,瀧本幹也都選擇拍得不直白。(圖片提供:瀧本幹也寫真事務所)
許多關鍵鏡頭,瀧本幹也都選擇拍得不直白。(圖片提供:瀧本幹也寫真事務所)

Q:攝影除了依靠自身想法與技術,也很仰賴現場狀況與天氣等。是否有哪一場戲,讓您覺得彷彿有「攝影之神」存在般的滿意或感動?

4集中父親引發火災,四姊妹幫忙收拾的場景。那個鏡頭很長,卻沒有NG,一次OK。四姊妹的動作、台詞、即興表演,甚至榻榻米意外倒下的突發狀況,全都完美無缺。拍攝完成後,全場工作人員反覆觀看這段場景,都為此感到振奮不已。

瀧本幹也

1974年出生於日本愛知縣。平面、影像攝影家,師從藤井保,1998年獨立至今,活躍於商業攝影、電視廣告和電影拍攝等領域。擔任導演是枝裕和《我的意外爸爸》、《海街日記》、《第三次殺人》、《宛如阿修羅》攝影指導。個人創作集包括《BAUHAUS DESSAU》、《SIGHTSEEING》、《LAND SPACE》、《LUMIÈRE》、《PRIÈRE》、《MONACO Azur / Gracieux》等。曾獲東京ADC賞、紐約ADC金獎、坎城國際創意節金獎等。

文、採訪整理|張以潔
翻譯協力|廖怡鈞
圖片提供|瀧本幹也寫真事務所

延伸閱讀

RECOMMEND

Netflix影集《宛如阿修羅》上線!是枝裕和執導,宮澤理惠、尾野真千子、蒼井優與廣瀨鈴出演四姊妹

Netflix影集《宛如阿修羅》上線!是枝裕和執導,宮澤理惠、尾野真千子、蒼井優與廣瀨鈴擔綱演出

Netflix影集《宛如阿修羅》(阿修羅のごとく)於2025年1月9日全球同步上線,其改編自日本傳奇編劇向田邦子同名經典之作,由是枝裕和執導、改編,並由宮澤理惠、尾野真千子、蒼井優與廣瀨鈴4位知名女演員擔綱演出故事核心中的四姊妹。

向田邦子經典家庭劇翻拍

創作出《是時候了》、《寺內貫太郎家族》等多部膾炙人口劇作的編劇家向田邦子,其傑作《宛如阿修羅》(1979~1980年)將以全新姿態重生。此次重制版由曾與向田邦子共事的製作人八木康夫策畫,以及曾表示過深受向田邦子影響的名導是枝裕和親自執導與改編,讓這部昭和時代的經典家庭劇再現風采。

Netflix 影集《宛如阿修羅》翻拍自日本昭和時代的經典家族劇。(圖片提供:Netflix)
Netflix 影集《宛如阿修羅》翻拍自日本昭和時代的經典家族劇,由宮澤理惠、尾野真千子、蒼井優與廣瀨鈴擔綱演出。(圖片提供:Netflix)

八木康夫提到,這次《宛如阿修羅》重制版最重要的就是選角。在初步設定中,他便覺得劇中的四姊妹非宮澤理惠、尾野真千子、蒼井優與廣瀨鈴莫屬,而在經過聯繫後,她們都豪不猶豫地答應出演,接著他又邀請是枝裕和,他也欣然同意,整個製作因此順利啟動。而雖然本劇的時代背景與原作一樣設定在當時的1970年代,但在是枝裕和的詮釋下,這部作品也成為一部符合當代的劇作。

大姊綱子由宮澤理惠飾演。(圖片提供:Netflix)
大姊綱子由宮澤理惠飾演。(圖片提供:Netflix)
《宛如阿修羅》劇照(圖片提供:Netflix)
《宛如阿修羅》劇照(圖片提供:Netflix)

是枝裕和改編、執導

是枝裕和也分享,向田邦子的作品之所以豐富動人,在於她的對話表面雖尖酸刻薄,背後卻隱藏著情感,這也正是刻畫人物重要的地方;演戲不是只是將台詞說出來就好,而在這次的拍攝中,四位主演都能用細微的動作或表情展現隱含的情感,且她們雖然風格各異,但整體的搭配卻達到了絕妙的平衡。正因為有這四位演員的演繹,向田邦子的劇本得以更立體鮮活。

二姊卷子由尾野真千子飾演。(圖片提供:Netflix)
二姊卷子由尾野真千子飾演。(圖片提供:Netflix)
《宛如阿修羅》劇照(圖片提供:Netflix)
《宛如阿修羅》劇照(圖片提供:Netflix)

宮澤理惠、尾野真千子、蒼井優與廣瀨鈴演出

《宛如阿修羅》故事背景設定在1979年,劇情闡述四姊妹原本看似平凡幸福的生活,因年邁的父親爆出婚外情問題,而掀起波瀾。性格迥異的四姊妹,宛如「阿修羅」般,時而爭吵,時而笑鬧,她們戀愛觀、價值觀與人生方向各不相同,彼此對立交鋒,但在內心深處仍關心對方,最終攜手共度難題。

三姊瀧子由蒼井優飾演。(圖片提供:Netflix)
三姊瀧子由蒼井優飾演。(圖片提供:Netflix)
《宛如阿修羅》劇照(圖片提供:Netflix)
《宛如阿修羅》劇照(圖片提供:Netflix)

劇中,宮澤理惠飾演喪偶、以插花老師為生的長女綱子;尾野真千子飾演與丈夫和孩子過著看似生活平靜的次女卷子;蒼井優飾演不擅長戀愛、擔任圖書館員的三女滝子;小妹咲子則是由廣瀨鈴飾演與拳擊手男友同居的喫茶店服務生。

小妹咲子由廣瀨鈴飾演。(圖片提供:Netflix)
小妹咲子由廣瀨鈴飾演。(圖片提供:Netflix)
《宛如阿修羅》劇照(圖片提供:Netflix)
《宛如阿修羅》劇照(圖片提供:Netflix)

集結豪華製作團隊

另外,本作也集結了豪華的製作團隊,包含曾參與《我的意外爸爸》、《海街日記》的攝影師瀧本幹也;負責《舞伎家的料理人》、《海街日記》服裝設計的伊藤佐智子;擔任《舞伎家的料理人》、《海街日記》料理設計師的飯島奈美;音樂則是由曾為日劇《四重奏》、《信用欺詐師JP》配樂的fox capture plan樂團負責。

由攝影師瀧本幹也拍攝的四姊妹特別藝術作品,充分展現出四姊妹在本作中獨特且強烈的存在感。(圖片提供:Netflix)
由攝影師瀧本幹也拍攝的四姊妹特別藝術作品,充分展現出四姊妹在本作中獨特且強烈的存在感。(圖片提供:Netflix)

資料來源|Netflix

延伸閱讀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