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視工作者與愛好者推薦!以食物為梗、看了好過年的美味片單27+

電影&影集上菜!看了好過年的美味片單27+

年假總少不了追劇看電影,但家人團聚要考量各年齡層,就算是一人獨賞,年節氛圍總不想太過幽暗。這題就交由影視工作者和愛好者們,以食物為梗推薦看了好過年的好作品。

設計師/潘昱州 

《偶然成為社長》

這檔韓國綜藝節目,車太鉉跟趙寅成到鄉下去當雜貨店老闆,他們在店裡面販賣一道看起來相當美味的料理「松葉蟹泡麵」, 非常適合冬天窩在被窩裡搭配影集或電影享用。

《偶然成為社長》劇照。(圖片提供:Disney+)
《偶然成為社長》劇照。(圖片提供:Disney+)

《來自紅花坂》

女主角早起為全家人做餐的片段,讓整個部電影顯得非常溫柔,同時視覺跟聽覺搭配得非常優雅和諧。 

 

 藝術家/倪瑞宏 

《料理鼠王》

親情結合美食的故事,過年時電視一定會播,直到現在轉到都還是會停下來看。最近在YouTube上看到有人在重新談論這部片,提到《料理鼠王》其實在講「一個人對創作追求的極致」,我覺得也滿合理,這部片可以用很多方式去解讀。

《天下無雙》

以前的港片特殊在於「很正經地做莫名其妙的事」的氛圍,這部片用各種方式調侃武俠片,剪接節奏很奇妙,張震的眼神也很好笑。很喜歡有一段梁朝偉和王菲在唱歌,邊吃邊唱,唱著唱著還把食物變成道具。其實他們吃的東西都很日常,但片中歡樂的氛圍讓食物感覺起來很好吃。 

 

 導演/蕭雅全 

《老狐狸》

還是想和大家推薦《老狐狸》(笑)。電影其實沒有刻意要和食物連結,但在角色塑造、畫面需求或還原1980年代的號子文化下,出現了蛋黃酥、燒仙草、港式飲茶、牛肉麵等食物。當中真正和我飲食喜好貼合的是港式飲茶,東西小小的,可以自己組合,數量跟口味都很多元。

《老狐狸》劇照。(圖片提供:積木影像)
《老狐狸》劇照。(圖片提供:積木影像)

《舞伎家的料理人》

雖然主題圍繞在食物,但沒那麼「食譜」,而是透過食物技藝,講述一對好朋友的感情。我覺得這部把食物和人情世故的關聯處理得很好,有一定比重,又不會重到太刻意。

《舞伎家的料理人》劇照。(圖片提供:Netflix)
《舞伎家的料理人》劇照。(圖片提供:Netflix)

 

 視覺藝術家/Sydney Sie謝昕妮 

《搖曳露營》

細膩描繪女高中生在露營中的知識、野炊等戶外活動,呈現這些活動所蘊含的魅力,展現主角在靜謐日常中的溫和生活。主角群會在放學後聊著各種妄想的話題,幻想著10年、60年、1,000年後的露營活動。

第一集中,冬天來臨,主角們選擇在可以眺望富士山的地方露營,隔著畫面都可以感受到冷冽的風,但煮了咖哩泡麵之後,手腳跟身體都一起溫暖了起來,呈現了一種細膩而愉悅的氛圍。

《擁有超常技能的異世界流浪美食家》

講述一位普通的上班族主角,某天卻被捲入了一場勇者召喚儀式,意外穿越到異世界。與一般的異世界故事不同的是,主角並非以戰鬥技能著稱,而是擁有一項獨特的「網路超商」技能,這項技能允許主角從原本的現代世界線上購買各種物品。

我喜歡看到各個勇者吃著我們垂手可得的現代食物而感到滿足的樣子。動畫中充滿了經典的烹飪場景,從裹麵粉下鍋的動作,到煎煮食物時油花濺起的畫面,再到劃開甜點露出內餡的瞬間,每個細節都被生動地呈現。

 

 設計師/李宜軒 

《飲食男女》

雖然是部老片,但片中的美食永遠不退流行。主角的父親是位廚師,整部戲都是以食物串起,串起劇情和一個家庭彼此的關係。片中有許多令人垂涎三尺的做菜時刻,看著劇中烹飪時大火快炒的過程,非常過癮。

《飲食男女》劇照。(圖片提供:Giloo紀實影音)
《飲食男女》劇照。(圖片提供:Giloo紀實影音)

《絕命毒師》

這部美劇依然在我心中是這10年來看過最好看的劇,雖然整部劇並非與美食有關,但在劇中的關鍵人物是利用墨西哥風味炸雞店作為掩護打造他的毒品王國,所以有很多炸雞的畫面。

今年搬來加州後,我因為這部戲嘗試了很多墨西哥料理,很想知道到底墨西哥和智利風味的炸雞是什麼味道,目前還在嘗試中,未找到像劇中Los Pollos Hermanos那樣的炸雞口味。

 

 演員/許安植 

《河畔小日子》

破碎的人們在奇妙的社區相遇,餐桌上的白飯、壽喜燒和自種的蔬菜透過分享都成為彼此的陪伴與療癒。 僅是簡單的罐頭和白飯主角也能吃得津津有味!只要找到小小的幸福,就有撐下去的動力。

《大熊餐廳》

雖然剛開始看的時候覺得超暴躁,但後來隨著劇情一層一層被剝開來就覺得是好厲害的一部劇。那些迷失自我的角色,一起讓這間混亂失序的餐廳慢慢步向正軌,也在相互抗衡衝突的過程中找到生命裡的解答。

《大熊餐廳》劇照。(圖片提供:Disney+)
《大熊餐廳》劇照。(圖片提供:Disney+)

 

 設計師/方序中 

《擁有超常技能的異世界流浪美食家》

這部把食物畫得超級美味!特殊在於主角用魔物,搭配超商的食材和調味料,例如味噌加上史萊姆或怪物的味道等等,做出一道道超級美味的料理。這些料理並非完全虛構,而是用買得到的食物、做出吃不到的料理,讓這部作品腦洞大開又不落俗套。

《美食不美》

吃東西的時候有一種感受,是對方吃得太好吃了,讓你想跟著他一起吃——《美食不美》就有這種魅力。許多飲食節目常拍攝比較精緻的料理,但這部的美食走粗獷路線,看了非常過癮。裡頭又把主廚對於食材、廚藝的精神內化,是經過整理卻又充滿野性的內容。

《美食不美》劇照。(圖片提供:Netflix)
《美食不美》劇照。(圖片提供:Netflix)

 

 設計師/張溥輝 

《Grand Maison東京》

為了劇情的真實性,劇中菜色全是邀請現實中日本米其林餐廳團隊進行設計。更剖析了創意料理其實本質上,就跟做設計是一樣的。不同的烹調技法、素材搭配,再加上烹調時間的無上限組合,料理其實比視覺設計又更難上許多維度。每看完一集都不禁佩服料理人的創意。

《環球饗宴:菲爾來吃飯》

在疫情期間透過這部劇,看到Phil以旅者的身分來到不同的陌生城市,以美食為名穿梭當地街頭。一集60分鐘滿滿的街頭小吃、市場、甚至高檔餐廳。除了美食以外,也順帶介紹了當地人文歷史,甚至是真的能規劃至旅遊行程中。在出不了國的疫情期間完全就是一個望梅止渴(兼療癒身心)的概念。

《環球饗宴:菲爾來吃飯》劇照。(圖片提供:Netflix)
《環球饗宴:菲爾來吃飯》劇照。(圖片提供:Netflix)

 

 料理設計師/飯島奈美 

《我的出走日記》

描繪日常的連續劇裡,用餐的場景不可或缺。這部韓劇並沒有特別聚焦於料理之上,但不管是吃飯的方式、料理的熱氣、冷飲的聲音與水滴等, 用餐的場景表現得十分自然流暢。我甚至很想去現場參觀學習,看看他們是怎麼拍攝的。 

《海鷗食堂》

我個人首次參與的大銀幕作品。19年前以料理為主題的電影少之又少,加上劇情鮮少起伏,我好幾次擔心「這部作品真的沒問題嗎?」擔綱主角的小林聰美平常就有在下廚,我只要簡單提點,她很快就可以領悟如何演出。店內滿座的場景是用推軸鏡頭一鏡到底拍攝而成,畫面張力十足。

《海鷗食堂》劇照。(圖片提供:CATCHPLAY+)
《海鷗食堂》劇照。(圖片提供:CATCHPLAY+)

 

 服裝設計師/詹朴 

《天菜大廚》

以蒙太奇手法拍了各式各樣類型的食物備料過程,畫面快速一閃而過路邊的沙威瑪或烤羊排、英式早餐⋯⋯,在電影裡面,即便講的是一個以fine dining為主的故事,但仍然呈現了不同類型的食物,以及主廚與團隊之間的關係,藉由料理來堆疊情感與自我的探索。

《海街日記》

溫馨卻又複雜的家庭關係,可以從不同家庭成員對同道菜所擁有的不同回憶跟感受看出端倪,邊備料邊談論家常的過程也成為電影傳遞情感的方式。

《海街日記》劇照。(圖片提供:CATCHPLAY+)
《海街日記》劇照。(圖片提供:CATCHPLAY+)

 

 飲食作家/毛奇 

《小森時光》

改編五十嵐大介漫畫的電影,不管原著還是影像都非常好看。特別在電影版,岩手縣濃烈的四季遞嬗自有視覺張力,滿天大雪的寒冷到春天綻放綠意,夏天前的溽熱,讓人沉浸其中。臣服於季節,烹調出「旬」的滋味是表達對自然尊敬的方法。

《小森時光》劇照。(圖片提供:前景娛樂)
《小森時光》劇照。(圖片提供:前景娛樂)

《南極料理人》

一部溫馨可愛的電影,講冰天雪地中的南極極地基地的故事。主角西村淳是廚師,每天為隊員做飯,在這個寒冷到沒有生物、連細菌都活不大下來的環境中,一邊想家,一邊工作。偶爾用點奢侈的食材,花工夫做出美味的飯菜,看著大家開心的樣子,就很有成就感。 感覺特別適合寒流來的時候看。

《南極料理人》劇照。(圖片提供:CATCHPLAY+)
《南極料理人》劇照。(圖片提供:CATCHPLAY+)

 

 主廚/Nobu Lee 

《料理新鮮人》

漫畫主角為鄉下大學生伴省吾,因緣際會下來到東京六本木的一流餐廳「巴卡納蕾」工作,初生之犢不畏虎的他就此置身料理最前線。我自己24歲也在六本木的義大利餐廳上班,對裡面的街景、情節很有共鳴。 

《將太的壽司》

漫畫描寫來自北海道的少年自幼即展現天分,原為小樽巴壽司出身,為了修業而前往東京,成為鳳壽司的五徒弟,並參加新人大賽的故事,每次遭遇強敵都能化險為夷。

 

 作家/江鵝 

《日日是好日》

趁著年假,重新審視生活態度也蠻好。女孩在學習茶道過程中,幾乎被不合理的訓練磨去熱情,卻一次次自願走進教室,從未停止學習。時間流轉,當茶道無聲地融入她的內在,回顧過往才明白,是那些累積令自己懂得何謂人生一期一會。日常庸碌遠比我們所知的更有意義。

《日日是好日》劇照。(圖片提供:friDay影音)
《日日是好日》劇照。(圖片提供:friDay影音)

《非常律師禹英禑》

過年時很多年菜,例如佛跳牆,不是一餐就吃得完,必須連吃好幾天,造成精神上很大的痛苦。大家這時看著禹英那麼可愛,每天滿足地吃著單純的海苔飯捲,應該會格外羨慕,並且對平時的普通飲食心懷感激。

《非常律師禹英禑》劇照。(圖片提供:Netflix)
《非常律師禹英禑》劇照。(圖片提供:Netflix)

 

 Plants共同主理人/Lily 

《美味關係》

這是真人真事改編的電影,Julie Child是1960年代美國很有名的料理作家、電視主持人。而電影主角Julie Powell是想成為作家的年輕現代女性,當上班族很不開心,與她的先生討論之後決定挑戰在1年內煮出Julie Child食譜的524道料理。

推薦這部是因為它在講人生的轉捩點,我覺得剛出社會的人常會因現實而妥協,但要記得找回內心最初的熱情,才有辦法長久生活下去,任何人都可能有這種經驗。

《巧克力冒險工廠》

我很喜歡繽紛、奇幻的畫面,自己也愛巧克力的療癒感,而且我是Johnny Depp的粉絲。電影裡的工廠中有個巧克力房間,所有造景像瀑布、河流、樹木都是糖果跟巧克力做的,如果現實中有這樣的地方我會想去。還有另外一個傲慢的小孩不聽勸,吃了有設計缺陷的口香糖(Three Course Dinner Chewing Gum)最後變成一顆大藍莓。

採訪整理|張以潔、張瑋涵、馮興妍、吳哲夫、廖怡鈞、賴韋廷

圖片提供|Netflix、Disney+、CATCHPLAY+、積木影像、前景娛樂、Giloo紀實影音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 La Vie 2024/2月號《電影&影集上菜》

延伸閱讀

RECOMMEND

2025金馬獎精彩回顧:「相信電影,相信說故事的力量」感言集錦、後台採訪到評審觀點解析,拆開10封寫給電影的情書

2025金馬獎精彩回顧:「相信電影,相信說故事的力量」感言集錦、後台採訪到評審觀點解析,拆開10封寫給電影的情書

第62屆金馬獎頒獎典禮11月22日晚間於台北流行音樂中心舉行,2025金馬影展也隨23日最終日片單播映結束落下帷幕。又一年的電影盛景如精華剪輯般,濃縮存藏導演、演員、幕後工作人員乃至所有影視相關從業者對電影的熱情與熱愛,何時回顧起來仍感受激情湧動。本文捕捉星光紅毯到典禮現場10個笑中帶淚的片刻,讓我們一起拆開電影人以影像為紙、表演及音樂美術等專業為筆,寫給電影的情書。

蔡琴歌曲〈給電影人的情書〉首兩段歌詞:「多少人愛你遺留銀幕的風采,多少人愛你遺世獨立的姿態,你永遠的童真、赤子的期待、孤芳自賞的無奈。誰明白你細心隱藏的悲哀,誰瞭解你褪色臉上的緬懷,你天衣無縫的瀟灑,心底的害怕慢慢滲出了蒼白。」字字句句恰是揭獎瞬間的寫照。承榮獲本屆年度台灣傑出電影工作者的燈光師鍾瓊婷所言,「明天睡醒,我還是要去打燈了」,漫漫歲月固然不可能每天都明媚,但一夜夢裡的閃光卻足將365個日子都點亮似地,使人不斷循它再行千里路——當電影的光投進不分地域、族群、文化的處處黑暗裡,更照明了廣大觀眾的無邊世界。金馬62聚海內外影人於一堂,有串起整場典禮的精彩表演、有評審在個別獎項的意見交戰,還有諸位得獎者對電影毫無保留的真情告白⋯⋯以下精選看點帶你重溫華語電影盛事。

金馬62入圍者大合照。(圖片提供:金馬執委會)
金馬62入圍者大合照。(圖片提供:金馬執委會)

2025金馬獎看點回顧【紅毯】#01

小島秀夫取消訪台,西島秀俊改攜手「媽媽」翁倩玉亮相

影展尾聲,本屆焦點影人西島秀俊方才排開繁忙工作,攜新作《最親愛的陌生人》自倫敦風塵僕僕前來參與閉幕。抵台後接二連三於映後座談、電影大師課、影人講堂會見影迷和影人,直至22日作為頒獎嘉賓出席典禮,深受台灣人歡迎的他,公開行程多為觀眾所簇擁。

然原定同登紅毯的跨界講者、遊戲製作人小島秀夫,因行前突確診A型流感不得不取消訪台,雖可惜無緣一見兩位帥氣合體,但西島秀俊改與第10屆金馬影后、旅日巨星翁倩玉的驚喜亮相同樣掀起紅毯高潮。事實上兩人並非只是臨時搭檔,更曾於2024年Apple TV+推出的科幻美劇《桑妮:AI管家》中飾演母子,翁倩玉不吝分享他們的好感情,「我們在日本見面,我就已經把他叫成我的乾兒子了。」笑稱兩人站在一起十分相像。

▼ 西島秀俊還帶「老婆」桂綸鎂見「媽媽」
原定同登紅毯的小島秀夫取消訪台,西島秀俊改偕翁倩玉驚喜亮相。(圖片提供:金馬執委會)
原定同登紅毯的小島秀夫取消訪台,西島秀俊改偕翁倩玉驚喜亮相。(圖片提供:金馬執委會)

2025金馬獎看點回顧【典禮】#02

短片《金馬62分鐘的事》開場,8位入圍者共乘GHA62列車

金馬62與過往典禮最大差異來自「無主持人」的進行方式,除沿襲舊例以短片開場外,各獎項間亦採預拍短片或音樂表演串場,拉出張弛有度的新鮮節奏。開場影片《金馬62分鐘的事》套用今年別有話題的災難電影《96分鐘》模板,集結《左撇子女孩》馬士媛&葉子綺、《我家的事》藍葦華&高伊玲、《大濛》曾敬驊、《進行曲》牧森、《深度安靜》張孝全&林依晨,共5部入圍作品、8位提名者持劇中人設出鏡;有趣的是,率先「拆彈」的張孝全一度舉著沒人敢拿的金馬獎座對曾敬驊說「那吃蕃薯的拿去」,曾敬驊最終確實拿下最佳男配角,直讓這筆「成功預言」成隱藏彩蛋。影片斷點由表演嘉賓頑童MJ116一句「先把電影拍好再說啦」順接典禮現場,流暢且具打破大銀幕牆、把故事帶到現實之效。

2025金馬獎看點回顧【典禮】#03

表演節目《前往(電影)的路上是最好的時光》揭祕典禮幕後,和李安等前排影人互動

接續開場影片,頑童MJ116演唱新歌〈兄弟們要進城〉炒熱氣氛後,一眾工作人員隨即上台「場佈」,以試裝、架燈、交通改道指揮等多個帶後設意味的橋段,還原金馬獎頒獎典禮籌辦過程。中途並下台和導演李安、演員柯煒林等前排影人互動;歡快氣氛呼應本屆主題「最好的時光」之際,逆光鏡頭裡走出金馬執委會主席李屏賓致簡短歡迎詞,畫面便又切至開場影片、電影《96分鐘》的高鐵列車場景,藉該片主演林柏宏跳車,再次將鏡頭引回北流,正式開頒當晚第一個獎項。

作為開場嘉賓,頑童MJ116的演出從短片《金馬62分鐘的事》串接到典禮現場。(圖片提供:金馬執委會)
作為開場嘉賓,頑童MJ116的演出從短片《金馬62分鐘的事》串接到典禮現場。(圖片提供:金馬執委會)
表演節目《前往(電影)的路上是最好的時光》以後設橋段揭祕典禮幕後。(圖片提供:金馬執委會)
表演節目《前往(電影)的路上是最好的時光》以後設橋段揭祕典禮幕後。(圖片提供:金馬執委會)

此次典禮的新形式褒貶不一,但對本就透過螢幕收看的觀眾而言,全屏影片的穿插播映,或許反而少一層「轉播」感,更直接參與其中。

▼ 轉播在現場畫面和串場影片之間直接跳轉,使串場影片對觀眾而言更像真的在看電影

2025金馬獎看點回顧【典禮】#04

女配角陳雪甄全票奪獎,感謝角色教會她「把根扎在自己的身上」

憑《人生海海》殺出重圍的最佳女配角得主陳雪甄,開口首先淚謝導演廖克發「引領我們相信電影,還有相信說故事的力量」,接著道出所有女配角「或許不會收穫最多注視,卻成就許多電影細節」的重要存在意義,最後登高一呼角色教會她的事,「不管面臨任何的困境,都要活在當下,把根扎在自己的身上,然後用自由的心,繼續自信地往前走。」感言層次豐富,內容極具感染力與啟發性。

片中飾演一名在馬來西亞土生土長,溫柔、堅強而不忘保持幽默感的華人女性,陳雪甄分享,「她有一種『大地之母』的感覺,把四代、100多年飄蕩的根扎在自己身上,並且還是非常輕盈自在地處事。」而為全然化身馬來西亞人,她費時研究馬國歷史文化與移民脈絡,造就深化到呼吸和肌肉運用層面的道地口音;亦從姿態、神態上扭轉都市人形象,以符合「小村莊咖啡店老闆娘」的角色設定,可謂方方面面都下足功夫。該獎項由評審之一的林嘉欣親自頒發,金馬執委會執行長聞天祥會後也特別透露,陳雪甄精準把控口音、肢體與角色力度,創下評審團15票全得紀錄。

最佳女配角獎由評審林嘉欣與兩位「女兒」方郁婷、林品彤(右)共同頒發。(圖片提供:金馬執委會)
最佳女配角獎由評審林嘉欣與兩位「女兒」方郁婷、林品彤(右)共同頒發。(圖片提供:金馬執委會)

2025金馬獎看點回顧【典禮】#05

男配角曾敬驊感性釋放情緒,自揭努力打破與人之間的那堵牆

破億電影《返校》、《刻在你心底的名字》及電視劇《不良執念清除師》等作不僅快速打開新生代潛力演員曾敬驊的亞洲知名度,更接連將他推上金馬、金鐘提名行列;本屆金馬則攬獲大部分評審票,從金士傑、黃鐙輝、姚淳耀、黃秋生幾位前輩身邊走上頒獎台。曾敬驊泣不成聲感謝《我家的事》劇組真的就像家一樣(讓他想給出全部的信任),「我不太會說話,但我真的做了滿多很勇敢的事情。」鏡頭也捕捉到同劇演員高伊玲在台下大力點頭。

後台採訪時他進一步自揭表演軟肋在於信任,「不是所有人的問題,是我自己個性總是會有一道牆擋在那邊,而且我看得非常清楚那道牆長什麼樣子。」這次因為嘗試推開牆才能完成《我家的事》的表演,並與其他演員擦出火花;自覺已經漸漸擺脫總是很用力、太在意的狀態,領略「單單純純地活著,就是一件很重要、很快樂的事情」

曾敬驊無論口條、情緒皆得高評價,評審盛讚他既能展現自帶喜感的表演,亦可突顯角色成長曲線。(圖片提供:金馬執委會)
曾敬驊無論口條、情緒皆得高評價,評審盛讚他既能展現自帶喜感的表演,亦可突顯角色成長曲線。(圖片提供:金馬執委會)

2025金馬獎看點回顧【典禮】#06

從影逾一甲子獲終身榮譽,陳淑芳「心裡有愛,永遠是燦爛的」感動全場

資深演員陳淑芳於第57屆金馬獎挾《孤味》、《親愛的房客》一人包辦最佳女主角和女配角兩大獎,時隔5年,《孤味》三姊妹謝盈萱、徐若瑄、孫可芳再度聚首為她獻終身成就獎,且仍代入角色喊媽。「從事影視是我的志趣,我希望我能一輩子演下去,這也是屬於我個人的『孤味』。⋯⋯我願意走到我不能走,我也願意演到我不能演為止。最後,你們還有記得嗎?我,陳淑芳,不漲價。」19歲踏進攝影棚至今參演上百部電影、見證膠卷到數位的影視產業變遷,現年86歲的陳淑芳談及有人稱演員獲此殊榮相當於退休,一如既往中氣十足地反對表示「得獎之後要更上一層樓」。

《孤味》三姊妹謝盈萱、徐若瑄、孫可芳(左)齊聚為「淑芳媽媽」(右)獻終身成就獎。(圖片提供:金馬執委會)
《孤味》三姊妹謝盈萱、徐若瑄、孫可芳(左)齊聚為「淑芳媽媽」(右)獻終身成就獎。(圖片提供:金馬執委會)

感言結尾「心裡有愛、有微笑、有熱情,永遠是燦爛的。」喊話銀髮族朋友同她一起用這樣的信念過一生,尤令人動容。

2025金馬獎看點回顧【典禮】#07

11年前錯過「只有一次」的最佳新人,許瑋甯失焦鏡頭下現身頒獎

「自從電影發明那天,人類的壽命至少延長三倍。所以囉,未來還很長,只要我繼續演,有一天,『焦』,就會來。」由許瑋甯演出的串場影片《凹焦少年吔,安啦!》,幽默呈現新演員入行之初可能「根本沒焦」卻仍竭盡所能做出完整表演的模樣。2014年,許瑋甯憑《相愛的七種設計》提名第51屆金馬獎最佳新演員但並未獲獎,如今擔任頒獎人,即以自身經驗與5位入圍者乃至更多還在景深裡奮力出頭的「凹焦少年」共勉;微自嘲的風趣調性適度緩和緊張氣氛,成本屆典禮備受討論的可愛片段。

「凹焦頒獎人」許瑋甯在失焦鏡頭中登場,與新演員共勉。(左圖翻攝自MyVideo官方頻道/右圖提供:金馬執委會)
「凹焦頒獎人」許瑋甯在失焦鏡頭中登場,與新演員共勉。(左圖翻攝自MyVideo官方頻道/右圖提供:金馬執委會)

2025金馬獎看點回顧【典禮】#08

范冰冰《地母》洗盡鉛華,導演張吉安帶話「想重新來過」引眾熱淚

過去大獎頒給未到場的入圍者,難免引起觀眾對受獎人不滿,但不知是為她《地母》中的演技所折服、被她電話裡的真誠所打動,或者該說兩者皆是,范冰冰「特別的出席方式」堪稱當晚最大驚喜,絲毫沒有冷場之虞。替她上台接獎的馬來西亞導演張吉安吐露,在他尚未決定該角色由范冰冰出演時,范冰冰便跟著他回鄉、下田,為何如此力爭角色?「我想重新來過」一語由導演之口帶到,一分心照不宣的理解悄然流竄台前台後,其感言所提「身為女性身上那股堅韌的力量」全隨她的聲聲顫抖而綻放。摧毀屬於范冰冰的美麗外殼,深耕農婦「鳳音」的複雜內在,聞天祥會後表示,范冰冰將角色的極度從容到崩潰詮釋得令人耳目一新,經評審激烈討論後確定獲獎。

藝術以外的價值判斷自在每個人心中,不多贅言。(雖然現實無法總是純粹),但或許在面對共同熱愛的這一瞬間,有些事情不再那麼樣地要緊,「感謝金馬獎,始終如一地支持並鼓舞著華語電影人的初心,也願電影生生不息。」

最佳女主角得主范冰冰無法到場,由導演張吉安代領並助她通過電話向觀眾致感言。(圖片提供:金馬執委會)
最佳女主角得主范冰冰無法到場,由導演張吉安代領並助她通過電話向觀眾致感言。(圖片提供:金馬執委會)

2025金馬獎看點回顧【典禮】#09

桂綸鎂合體西島秀俊,見證老友張震二登金馬影帝寶座

日本影帝西島秀俊的到來絕對是金馬62一大亮點,典禮上他攜手閉幕片《最親愛的陌生人》主演、影后桂綸鎂頒發最佳男主角獎。此前西島秀俊與台灣尚有一段淵源,身為第50屆金馬獎最佳紀錄片《看見台灣》的日文版旁白,他親訴因那次合作「看見美麗的台灣景觀,也得以深省人類對自然造成的影響」,隨後笑說自己今年初來台時吃到很多美味的甜點(西島桑到哪都會要吃甜點的XD!),一重一輕為獎項引言。

桂綸鎂合體西島秀俊(右)見證張震(左)二封影帝,為老友開心之情寫在臉上。(圖片提供:金馬執委會)
桂綸鎂合體西島秀俊(右)見證張震(左)二封影帝,為老友開心之情寫在臉上。(圖片提供:金馬執委會)

得獎者張震受評審團評價在戲劇時間相對短促、鮮少對白甚至有許多近乎獨角戲的條件下,顯得毫不誇張卻充滿韻味,而從與柯煒林的廝殺中勝出。主演首部電影《牯嶺街殺人事件》即入圍最佳男主角、2021年以《緝魂》封帝,表演向來沉穩內斂的張震,台上激動喊「獻給所有熱愛電影的你們,希望你們可以繼續下去,我也可以繼續下去。」後台採訪更用劇中角色「經歷許多倒霉,最後獲得一點點幸福」比喻拍電影過程長時間的辛苦付出後被肯定的幸福感及所獲的動力。同片韓裔加拿大籍導演勞埃德李崔(Lloyd Lee Choi)亦拿下本屆最佳新導演。

2025金馬獎看點回顧【典禮】#10

投資方都說我們瘋了——最大獎獎落陳玉勳導演《大濛》

「以庶民視角揭開白色恐怖歷史,致敬時代的雲與霧,也延續草根幽默本色,寫透人性悲歡善惡。」影展期間斬獲極佳口碑且挾11項提名而來的《大濛》,不負眾望抱回最佳劇情片、最佳原著劇本、最佳美術設計及最佳造型設計4獎。其中,評審特別指出導演陳玉勳「作為一名創作者的風格非常難得」,最終一票險勝優點截然不同的《眾生相》。2025年11月27日正式上映在即,就待大家直接進戲院品味。

陳玉勳執導作品《大濛》不負眾望抱回最大獎,劇組同台畫下典禮句點。(圖片提供:金馬執委會)
陳玉勳執導作品《大濛》不負眾望抱回最大獎,劇組同台畫下典禮句點。(圖片提供:金馬執委會)

引得獎者陳雪甄之言「相信電影,相信說故事的力量」作結——台灣、亞洲乃至世界,廣義的「這片土地」上滋養百種人,電影卻如同共通語言,牽繫每一個願意相信的你我。

延伸閱讀

RECOMMEND

《國寶》導演李相日來台專訪:即便過程醜陋與殘酷,極致美學為何仍致命地吸引人?

《國寶》導演李相日來台專訪:即便過程醜陋與殘酷,極致美學為何仍致命地吸引人?

突破百億日圓票房的電影《國寶》,由吉澤亮主演,集結橫濱流星、渡邊謙、高畑充希等卡司,以歌舞伎女形為題,扒開極致美學路上的醜陋與殘酷。這是導演李相日第3度改編吉田修一的小說,他在來台之際接受La Vie專訪,深入如何拍出純粹的歌舞伎之美,以及孤高藝術家的複雜人性。

66日在日本上影以來,《國寶》票房已突破173.7億日圓(約34.8億台幣),不僅是睽違22年再度有真人版電影票房破百億,更超越《大搜查線2:封鎖彩虹橋》於2003年寫下的173億日圓紀錄,登頂日本真人電影票房影史第1名。這部長達175分鐘的電影,沒有IP血脈庇蔭,而以歌舞伎的傳統題材,成為排行榜上的閃耀異類。

《國寶》描寫黑道出身的喜久雄、歌舞伎名門俊介,血脈迥異的兩人在求藝路上的競爭與羈絆。(圖片提供:©SHUICHI YOSHIDA/ASP ©2025
《國寶》描寫黑道出身的喜久雄、歌舞伎名門俊介,血脈迥異的兩人在求藝路上的競爭與羈絆。(圖片提供:©SHUICHI YOSHIDA/ASP ©2025 "KOKUHO" Film Partners)

埋藏10多年的歌舞伎女形故事

《國寶》改編自吉田修一的同名小說,描寫黑道出身的喜久雄,在父親遭殺害後被歌舞伎名家半二郎收養,與其子俊介一同踏上歌舞伎「女形」的求藝道路。為此,吉田修一請益歌舞伎演員中村雁治郎,獲贈一套「黑衣」以就近觀察後台,費時3年田調完成小說。擔綱改編電影導演的李相日,是繼《惡人》、《怒》後第3度與吉田修一合作。但其實想創作一部以女形為主角的作品的念頭,早在李相日心中埋藏10餘年。

吉澤亮(左)、橫濱流星(右)皆為主演過大河劇的90後演員。(圖片提供:©SHUICHI YOSHIDA/ASP ©2025
吉澤亮(左)、橫濱流星(右)皆為主演過大河劇的90後演員。(圖片提供:©SHUICHI YOSHIDA/ASP ©2025 "KOKUHO" Film Partners)

2010年上映的《惡人》,李相日認為實現了過往一直很模糊、想追尋的電影風格,「如果要往下個階段邁進,我希望能拍更加傳統的題材,於是找到了日本傳統藝能裡的歌舞伎。」其中,李相日對於人稱「人間國寶」的現役女形坂東玉三郎相當有興趣,儘管《國寶》並沒有以其為原型,但他假設坂東玉三郎為喜久雄,那師父輩就是戰前便已活躍的中村歌右衛門,如果能描寫這些將一生奉獻給女形的演員們,應該會很有趣。

喜久雄和俊介初次同場亮相的歌舞伎舞台《藤娘》。(圖片提供:©SHUICHI YOSHIDA/ASP ©2025
喜久雄和俊介初次同場亮相的歌舞伎舞台《藤娘》。(圖片提供:©SHUICHI YOSHIDA/ASP ©2025 "KOKUHO" Film Partners)

與吉田修一私交甚篤的他,也私下分享過這個想法,「我對歌舞伎產生興趣的這件事情,應該也影響到了吉田修一會寫出《國寶》。」後來小說出版前,李相日竟直接收到了吉田修一寄來的稿子,「他好像在講:接下來就交給你了。所以說拍這部電影,也算是我的宿命。」

渡邊謙(中)飾演歌舞伎名家花井半二郎。(圖片提供:©SHUICHI YOSHIDA/ASP ©2025
渡邊謙(中)飾演歌舞伎名家花井半二郎。(圖片提供:©SHUICHI YOSHIDA/ASP ©2025 "KOKUHO" Film Partners)
喜久雄和俊介的關係並非典型的對立,且難以分辨出誰為天才、誰為地才。(圖片提供:©SHUICHI YOSHIDA/ASP ©2025
喜久雄和俊介的關係並非典型的對立,且難以分辨出誰為天才、誰為地才。(圖片提供:©SHUICHI YOSHIDA/ASP ©2025 "KOKUHO" Film Partners)

小說到電影:主線選擇與時光跳躍

所謂女形並非男人模仿女人,根據小說的描寫,是男人先化為女人,再將女人姿態褪去後留下的「形」,因此演繹女形者的精髓在於「空」。對於喜久雄此一絕世女形,李相日最初便認定只有吉澤亮能夠演出,除了美貌與氣質相稱,李相日也對他在《我很好》、《王者天下》的演技留下印象,特別是在後者的漫畫改編架空世界裡,「僅有他散發出跟別人不一樣的氣質。」

李相日形容吉澤亮就像一個「容器」,且具有深不見底的神祕與魅力。(圖片提供:©SHUICHI YOSHIDA/ASP ©2025
李相日形容吉澤亮就像一個「容器」,且具有深不見底的神祕與魅力。(圖片提供:©SHUICHI YOSHIDA/ASP ©2025 "KOKUHO" Film Partners)
《國寶》企劃始於2020年,在李相日心中,喜久雄是和吉澤亮畫上等號的。(圖片提供:©SHUICHI YOSHIDA/ASP ©2025
《國寶》企劃始於2020年,在李相日心中,喜久雄是和吉澤亮畫上等號的。(圖片提供:©SHUICHI YOSHIDA/ASP ©2025 "KOKUHO" Film Partners)

電影也邀請中村雁治郎擔任歌舞伎指導,吉澤亮與飾演俊介的橫濱流星,各花費1年半、13個月練習,戲中演出皆親自上陣,聲音和肢體全無替身。

中村雁治郎不僅擔任《國寶》歌舞伎指導,也在片中飾演彰子的父親、歌舞伎名家吾妻千五郎。(圖片提供:©SHUICHI YOSHIDA/ASP ©2025
中村雁治郎不僅擔任《國寶》歌舞伎指導,也在片中飾演彰子的父親、歌舞伎名家吾妻千五郎。(圖片提供:©SHUICHI YOSHIDA/ASP ©2025 "KOKUHO" Film Partners)
吉澤亮(右)演出喜久雄在登台《曾根崎心中》前在後台緊張發抖的戲,李相日認為是他真正進入角色的關鍵場次。(圖片提供:©SHUICHI YOSHIDA/ASP ©2025
吉澤亮(右)演出喜久雄在登台《曾根崎心中》前在後台緊張發抖的戲,李相日認為是他真正進入角色的關鍵場次。(圖片提供:©SHUICHI YOSHIDA/ASP ©2025 "KOKUHO" Film Partners)

共分上下2冊的原著,不僅刻畫歌舞伎的台前幕後、世襲文化,加入女性與西方音樂等的「新派」、歌舞伎演員和影視文化的關係、歌舞伎產業的興衰,以及1964東京奧運和1970大阪世博等時代氛圍,都鑲嵌其中。

面對架構龐大的故事,李相日選擇將重心放在「喜久雄如何用技藝闖進歌舞伎世界」上,許多原著重要配角如喜久雄的跟班德次、殺父仇人辻村,皆大幅刪減或沒有登場。他解釋,這兩個角色都是加深喜久雄在「黑道」血脈的身分,若多加描寫會讓喜久雄「有家可歸」,但電影要突顯其「孤身」闖蕩,就得讓他沒有退路。

飾演喜久雄和俊介童年的演員:黑川想矢(上)、越山敬達(下),分別曾在《怪物》、《我心裡的太陽》有亮眼表現。(圖片提供:©SHUICHI YOSHIDA/ASP ©2025
飾演喜久雄和俊介童年的演員:黑川想矢(上)、越山敬達(下),分別曾在《怪物》、《我心裡的太陽》有亮眼表現。(圖片提供:©SHUICHI YOSHIDA/ASP ©2025 "KOKUHO" Film Partners)
高畑充希(中)飾演喜久雄的青梅竹馬春江。(圖片提供:©SHUICHI YOSHIDA/ASP ©2025
高畑充希(中)飾演喜久雄的青梅竹馬春江。(圖片提供:©SHUICHI YOSHIDA/ASP ©2025 "KOKUHO" Film Partners)

電影橫跨了19642014年,50年的光陰在片中大幅跳躍,一幕與一幕間常常差距10年之久,有些角色就此消失、有些關係從此變質,卻沒有解釋原因。「我覺得這是一種電影語言。我一開始就決定,不要說明理由,我要拍的只有當下發生了什麼事、這些人是什麼狀態。」

李相日說,即便片長近3小時,卻幾乎沒有任何回憶鏡頭,而這其實更貼近真實人生,本就不可能跳接到過去時光;而某階段關係緊密的人,也可能在下個階段不再出現,原因不見得是吵架,只是彼此不再有交集。「可以用這種方式拍攝,也是基於喜久雄就是這樣子的人,對他來說,人生中每個人都是過客。」

見上愛飾演的藝伎藤駒,和喜久雄的互動勾勒出其台下面貌。(圖片提供:©SHUICHI YOSHIDA/ASP ©2025
見上愛飾演的藝伎藤駒,和喜久雄的互動勾勒出其台下面貌。(圖片提供:©SHUICHI YOSHIDA/ASP ©2025 "KOKUHO" Film Partners)
日本舞者田中泯(右)飾演有人間國寶之稱的女形萬菊,他在片中以「手」展現的演技值得關注。(圖片提供:©SHUICHI YOSHIDA/ASP ©2025
日本舞者田中泯(右)飾演有人間國寶之稱的女形萬菊,他在片中以「手」展現的演技值得關注。(圖片提供:©SHUICHI YOSHIDA/ASP ©2025 "KOKUHO" Film Partners)

從不同文化者拍出歌舞伎純粹之美

有趣的是,歌舞伎如此「日本」的題材,攝影竟由拍攝《藍色是最溫暖的顏色》、來自突尼西亞的Sofian El Fani擔綱。面對此疑問,身為第3代韓裔移民的李相日笑說自己也非日本人,接著解釋,日本人對於拍攝傳統藝能,有相當大的包袱和壓力,但他希望可以在敬意之上,「由一個不同文化圈、有著不同美感的外國人掌鏡,拍出很純粹的歌舞伎之美。」

李相日曾和Sofian在Apple TV+影集《柏青哥》合作,進而邀請他擔任《國寶》攝影指導。(圖片提供:©SHUICHI YOSHIDA/ASP ©2025
李相日曾和Sofian在Apple TV+影集《柏青哥》合作,進而邀請他擔任《國寶》攝影指導。(圖片提供:©SHUICHI YOSHIDA/ASP ©2025 "KOKUHO" Film Partners)

Sofian最大的特色,在於以手持鏡頭拍攝片長3小時的《藍色是最溫暖的顏色》,不過《國寶》是固定和手持皆有。李相日說,要突顯Sofian在手持上的才華,就不能使用太多次,「在歌舞伎的場面,特寫是相當重要的環節,我希望Sofian都用手持去拍攝,讓觀眾看到演員在台上的內心變化。」

李相日說,要拍哪些鏡頭從場勘開始就有個底,但自己是不畫分鏡的導演。(圖片提供:©SHUICHI YOSHIDA/ASP ©2025
李相日說,要拍哪些鏡頭從場勘開始就有個底,但自己是不畫分鏡的導演。(圖片提供:©SHUICHI YOSHIDA/ASP ©2025 "KOKUHO" Film Partners)

鏡頭、演技、音樂的緊密結合

片中共有3齣劇目在前後段各跳了兩次,呼應了喜久雄3個階段的人生:他與俊介從《雙人道成寺》展露默契,在《曾根崎心中》共赴曲折人生與生死別離,最後喜久雄獨舞《鷺娘》,即便只剩一個人也要追尋理想。「所有的劇目和劇情都要非常緊密,才能發揮故事的力量。」

電影以喜久雄和俊介共演《雙人道成寺》的舞台,象徵兩人的羈絆。(圖片提供:©SHUICHI YOSHIDA/ASP ©2025
電影以喜久雄和俊介共演《雙人道成寺》的舞台,象徵兩人的羈絆。(圖片提供:©SHUICHI YOSHIDA/ASP ©2025 "KOKUHO" Film Partners)
《雙人道成寺》為戀愛少女遭背叛,最後化身為蛇的故事。(圖片提供:©SHUICHI YOSHIDA/ASP ©2025
《雙人道成寺》為戀愛少女遭背叛,最後化身為蛇的故事。(圖片提供:©SHUICHI YOSHIDA/ASP ©2025 "KOKUHO" Film Partners)

李相日解釋,相較於《曾根崎心中》是有台詞的戲目,攝影師明確知道演員在講哪句台詞時,會拍到很棒的畫面;《鷺娘》是超越台詞的演出,那場戲共出了23機,他和Sofian均有共識要拍出喜久雄在「無人之境」,因此不僅臉部,從指尖到腳尖,都是Sofian手持鏡頭欲捕捉的範圍。

演繹《曾根崎心中》時,吉澤亮不僅要飾演劇目中將隨愛人殉情的女主角「阿初」,還要演出「正在扮演阿初的喜久雄」此刻的心境。(圖片提供:©SHUICHI YOSHIDA/ASP ©2025
演繹《曾根崎心中》時,吉澤亮不僅要飾演劇目中將隨愛人殉情的女主角「阿初」,還要演出「正在扮演阿初的喜久雄」此刻的心境。(圖片提供:©SHUICHI YOSHIDA/ASP ©2025 "KOKUHO" Film Partners)
《鷺娘》敘述愛上人類的白鷺精靈,化為人形後其情感卻未被回應,最終於雪中死去。李相日認為舞台上的喜久雄,就像在和歌舞伎殉情。(圖片提供:©SHUICHI YOSHIDA/ASP ©2025
《鷺娘》敘述愛上人類的白鷺精靈,化為人形後其情感卻未被回應,最終於雪中死去。李相日認為舞台上的喜久雄,就像在和歌舞伎殉情。(圖片提供:©SHUICHI YOSHIDA/ASP ©2025 "KOKUHO" Film Partners)

歌舞伎與音樂的融合,也是一大看點。觀眾會先聽到該戲目的現場音樂,隨著演員表演,慢慢疊加由原摩利彥製作的電影音樂。李相日解釋,「歌舞伎音樂是跟著戲目走,電影音樂是跟著演員的情緒走,兩者在製作上是分開的,並在混音的時候融合,最後達到共鳴。」而乍聽運用了大量西方弦樂的配樂,實則放了不少日本傳統樂器,因為經過精細配置,所以和風的感覺並不明顯。

片中大量從舞台後方拍攝歌舞伎場景,是平時觀眾難以看見的視角。(圖片提供:©SHUICHI YOSHIDA/ASP ©2025
片中大量從舞台後方拍攝歌舞伎場景,是平時觀眾難以看見的視角。(圖片提供:©SHUICHI YOSHIDA/ASP ©2025 "KOKUHO" Film Partners)

除了舞台上的場景,一幕喜久雄跌落谷底在頂樓酒醉跳舞的戲,一鏡到底的長鏡頭慘淡而優美。李相日說,當天從中午開始準備、下午走戲,拍攝時間為傍晚落日前的「魔幻時刻」30分鐘。雖然動作有彩排過,但實際上的發揮,李相日交給吉澤亮由內而外地用情緒帶動肢體,「因為動作無法預測,所以我跟Sofian決定,這場戲一定要用手持,才能跟著他的動作走。」他也補充,這場戲的另一個重點,在於表達喜久雄和森七菜飾演的彰子間的關係,透過兩人極短的台詞,讓觀眾一目了然看出,彼此之間已經沒有愛情。

喜久雄在頂樓跳舞的戲,以一鏡到底的手持鏡頭拍攝。(圖片提供:©SHUICHI YOSHIDA/ASP ©2025
喜久雄在頂樓跳舞的戲,以一鏡到底的手持鏡頭拍攝。(圖片提供:©SHUICHI YOSHIDA/ASP ©2025 "KOKUHO" Film Partners)
森七菜(左)飾演出身歌舞伎名門的彰子。(圖片提供:©SHUICHI YOSHIDA/ASP ©2025
森七菜(左)飾演出身歌舞伎名門的彰子。(圖片提供:©SHUICHI YOSHIDA/ASP ©2025 "KOKUHO" Film Partners)

以下段落將提及小說和電影結局,尚未觀看者請斟酌閱讀!

極致美學為何致命地吸引人?

改編電影的有趣和困難之處,在於小說能以文字馳騁想像,但電影得將想像化為影像。喜久雄在故事裡不斷追求「沒有看過的景色」,電影透過「雪」的意象貫穿,從真實的雪到舞台上的紙吹雪,以及喜久雄眼裡閃爍的光景。但李相日並沒有肯定「雪」即是電影給出的詮釋,而說這僅是個「提示」。他認為根源來自喜久雄父親被殺死時,天上飄下來的細雪,從此一最根本的畫面,連結到他想看見的景色,「雪花的意象對他來講,可能是與死亡的連結,一種非現實、非人間的東西。我也是到滿後期的時候,才決定要用這個方式呈現。」

永瀨正敏飾演喜久雄父親立花權五郎。(圖片提供:©SHUICHI YOSHIDA/ASP ©2025
永瀨正敏飾演喜久雄父親立花權五郎。(圖片提供:©SHUICHI YOSHIDA/ASP ©2025 "KOKUHO" Film Partners)
《鷺娘》的白衣與白雪,李相日認為對喜久雄來說具有與死亡的連結意象。(圖片提供:©SHUICHI YOSHIDA/ASP ©2025
《鷺娘》的白衣與白雪,李相日認為對喜久雄來說具有與死亡的連結意象。(圖片提供:©SHUICHI YOSHIDA/ASP ©2025 "KOKUHO" Film Partners)

其實在小說最後,不難察覺到喜久雄與死亡的連結。「我覺得在電影裡,如果要導出結論的話,有一點礙事,或者說我並不覺得,給觀眾一個明確的結論,是一個很好的詮釋方式。」因此他在最後,選擇描繪喜久雄對美麗的極致追尋,「美的概念本來就非常難以定義,在追求美的過程中,一定會遇到很殘酷、很醜陋的事情,去追求極致的美學,有時候也是很冷酷的行為,最後也可能會迎接死亡。但為什麼這種美會這麼致命地吸引人,是我想要透過電影傳達的。」

喜久雄在片中不斷追尋沒有看過的景色。(圖片提供:©SHUICHI YOSHIDA/ASP ©2025
喜久雄在片中不斷追尋沒有看過的景色。(圖片提供:©SHUICHI YOSHIDA/ASP ©2025 "KOKUHO" Film Partners)

喜久雄的人生幸福過嗎?吉田修一在連載結束後寫下了這句話,他沒有答案,電影也沒有定論,或許喜久雄在追求的,早已超越幸福所能度量。

從《怒》的沖繩人與同性戀、《流浪之月》的生理缺陷者,到《國寶》的女形,李相日的電影經常描繪主流中的少數或異類,對此他說:「我覺得拍人生一帆風順的故事好像沒有什麼意思。」(圖片提供:傳影互動)
從《怒》的沖繩人與同性戀、《流浪之月》的生理缺陷者,到《國寶》的女形,李相日的電影經常描繪主流中的少數或異類,對此他說:「我覺得拍人生一帆風順的故事好像沒有什麼意思。」(圖片提供:傳影互動)

李相日
1974年生於日本新瀉縣,1999年自日本電影大學畢業。首部導演作品《青〜chong〜》即入圍Pia影展4項大獎。2006年執導《扶桑花女孩》獲第30屆日本奧斯卡獎最佳作品、最佳導演與最佳劇本獎。2010年首度與吉田修一合作《惡人》廣受國際好評,橫掃日本奧斯卡獎、知報電影獎等。其後相繼推出《怒》(2016)、《流浪之月》(2022)等代表作。

文|張以潔 口譯|張克柔
圖片提供|傳影互動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La Vie 2025/11月號《懷舊新潮》

延伸閱讀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