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V影像美學正蛻變!專訪導演陳奕仁 X 殷振豪,如何在最短時間找到你我的相通頻率?

MV影像美學正蛻變!導演陳奕仁 X 殷振豪 如何在最短時間內找到彼此相通的頻率

MV向來是最與時俱進反映當代審美的創作形式,綽號「阿木導演」的陳奕仁,從五月天〈乾杯〉、〈頑固〉,蔡依林〈Play我呸〉、〈大藝術家〉,到蘇打綠〈故事〉,代表作不勝其數;殷振豪結合對小人物的細膩觀察和台式浪漫審美,獨創難以復刻的影像語彙。由名製作人陳鎮川擔任顧問,殷振豪擔任召集人、陳奕仁擔任評審長的界年度盛典「金狼獎」,將於3月9日舉行首屆頒獎典禮,在三金之外,為什麼他們想登高一呼,聚集影像創意人才一齊昂首嚎叫?

以小成本製作竟在全球累計破億票房,因《媽的多重宇宙》一舉奪下第95屆奧斯卡最佳導演獎的Daniel ScheinertDaniel Kwan,正是從拍MV開始踏入好萊塢。

陳奕仁第一支MV,是2005年僅用5萬元在車庫完成濁水溪公社的〈歡喜渡慈航〉,草根風格至今看起來仍毫不過時、獨樹一幟;殷振豪從「StreetVoice冬季選集」選拔賽、茄子蛋的「浪子宇宙三部曲」嶄露頭角,促成執導電影《當男人戀愛時》,都曾以小搏大,致力於創作具有公眾討論價值的影像作品,兩人異口同聲笑說舉辦金狼獎「既虧本、虧時間,還要欠人情」,然而當創意本身正在經歷民主化——任何身分、形式,都可以透過多種平台發表創作,「MV的未來充滿不確定性,但能肯定的是,這是場永無止境的探索,我們希望下一支MV永遠能帶給觀眾前所未有的體驗。」

首屆「金狼獎」由金馬入圍導演殷振豪擔任召集人、金曲導演陳奕仁擔任評審長。(圖片提供:金狼獎)
首屆「金狼獎」由金馬入圍導演殷振豪擔任召集人、金曲導演陳奕仁擔任評審長。(圖片提供:金狼獎)

Q:兩位對於台灣早期MV的記憶為何? 入行至今,感受到最大的產業變化是什麼?

 

 殷振豪: 

由鄺盛導演、珍妮花早期執導的周杰倫MV對我影響滿深,周杰倫所有專輯我都買附DVD版本的,回家就卯起來一直看,開始很想做這行。國中還自己翻拍過〈最後的戰役〉,找好幾個同學,一起在我家後面有塊農村廢棄的空地,模擬突襲敵軍、躲在壕溝裡的劇情,用放火燒東西,想拍出硝煙四起的感覺。

殷振豪執導的〈浪流連〉MV累計吸引1.2億人次點閱,劇情描述高捷和酒店女子之間擦身而過的愛情。(圖片提供:艾格普蘭特艾格有限公司、Spacebar Studio)
殷振豪執導的〈浪流連〉MV累計吸引1.2億人次點閱,劇情描述高捷和酒店女子之間擦身而過的愛情。(圖片提供:艾格普蘭特艾格有限公司、Spacebar Studio)

拍攝MV是從事視覺影像相關行業裡的第一個起點,這幾年看到各種不同風格和類型的作品迸發,充滿野性的創作能量,既然MV製作集結了音樂企劃、歌手、演員以及影像工作者——這群橫跨三金的人才們共同創作,何不藉由金狼獎讓更多才華洋溢的創作者被看見,就像過去的台灣新電影或法國新浪潮,不是文人相輕而是不分你我,大家團結起來往外去拚。

 陳奕仁: 

我以前會把Channel [V]跟MTV用錄影帶側錄下來, 我最喜歡的MV導演是以《王牌冤家》榮獲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原著劇本獎的法國導演Michel Gondry,他擅長把荒誕想像成功地影像化,並且與劇情融合得毫不突兀,意識流的風格常讓人拍案叫絕,我當時發現他早期是拍音樂錄影帶出身,再拍廣告和電影,就感覺這應該是自己未來可以發展的創作路徑。

回顧1980年代的MV像伴唱帶,導演一出機就要用betacam20支回來,1990年代大家開始拿16釐米、35釐米底片機來拍攝,運用經典電影裡的影像語言在MV裡做實驗,包括賴偉康導演、鄺盛導演等人開了先河,再到2000年出現的S.H.E、 周杰倫、蔡依林、五月天,使MV影像成為彼此的共通語言。 

(攝影:KRIS KANG)
(攝影:KRIS KANG)

但當YouTube等串流平台出現,大家從小看過同一支影片長大這種機率變很低,我認為從類比轉數位,要想盡辦法博得眼球,是目前面臨的最大挑戰。近年MV也有別於以往慢慢醞釀,多數會在前10秒破梗、把最大爆點剪在前面,這還只是其中一個剪接結構和形式上的改變。

因應隨時在變的規則,只能提醒自己保持開放心態,像殷振豪都已不算是新生代導演, 那怎麼跟更年輕的創作者一起玩、一起成長,也是這次金狼獎的宗旨之一。 

Q:在導演職涯中,如何堅定地形塑鮮明風格?有哪些堅持是不可退讓的?

 

 殷振豪:

以我而言,歌手和歌曲是第一線創作,MV則是二次創作,在沒有了解這首歌和演唱者到底想傳達什麼之前,我是無法進行的,我會很好奇歌手或作曲老師為什麼要寫這首歌,即使是一首情歌,當大家都在講分手,還有沒有別的故事?再比如說,仙草和Spacebar的風格類型就截然不同,需要具備的技能也不一樣,我們比較少合成、不會用到藍key、綠key(去背背景板),所以無論資歷深淺,都得回歸如何服務歌曲自身的真實樣貌。

有件趣事可以分享,我以前嘗試過模仿比爾賈導演的風格,用大量的素材混剪、拼貼,反正就是拍到、看到什麼素材就先丟進去再說,可想而知最後做出來的結果爛透了!才發現其實很難,果然人家還是有他的藝術脈絡是你學不來的。

 陳奕仁: 

第一次合作的話,我會馬上去看這個歌手過往的所有作品,很水的那種不要看,裡面總有1~2個是能引起你共鳴的,你就會想說我要跟這些作品有所區隔,所以第一個觀點或視角就會跑出來。接下來我會跟歌手互動,我一定會打電話給對方,剛好投緣的話就可以聊得更深入,挖出一些私底下的面向。

 殷振豪: 

對,創作最重要的還是人跟人之間的互動關係,而不是一個導演出來自己蠻幹就可以的,和歌手、作曲者有沒有緣分,都會產生不同的化學反應,最後決定這個作品到底行不行。通常某個導演很秋的那幾支,90%都是因為彼此很投緣,就像阿木導演跟JolinMV,很明顯看出那個合作之綿密、黏到分不開的狀態,只有這個組合才能做到。

(攝影:KRIS KANG)
(攝影:KRIS KANG)

Q:雙方有對彼此印象最深刻的作品嗎?如果對方作品由自己來拍攝,將如何詮釋?

 

 殷振豪: 

以我高中有限的視野來說,看到羅志祥〈愛的主場秀〉MV那個 Intro 就完全被嚇到,第一次看到白色雕像的人物模型特效,可以隨著腳步移動而逐漸破碎,到他本人破繭而出,讓人目不轉睛。另一支是蕭亞軒的〈瀟灑小姐〉,運用720度環繞拍攝,首創攝影機翻轉捕捉她各個方向的舞蹈動作,我一邊看一邊心想:「這不可能,一定哪裡有接點,到底怎麼做到的?」

如果我來拍阿木導演的作品,一樣會著重在建立世界觀、角色設定和敘事結構,比如〈親愛的對象〉中的祖孫情,人物樣貌、實景美術會做得很完整,不過這種路數由於太花時間,很容易被藝人拒絕。

由蔡依林為《關於我和鬼變成家人的那件事》譜曲的電影主題曲〈親愛的對象〉MV,除了描述同志孫子與奶奶的故事,Jolin也客串在多元性別酒吧演唱的女歌手。(圖片提供:金盞花大影業、Spacebar Studio)
由蔡依林為《關於我和鬼變成家人的那件事》譜曲的電影主題曲〈親愛的對象〉MV,除了描述同志孫子與奶奶的故事,Jolin也客串在多元性別酒吧演唱的女歌手。(圖片提供:金盞花大影業、Spacebar Studio)

 陳奕仁 :

茄子蛋的〈浪子回頭〉,雖然是2017年的作品,也許還沒有很成熟,但殷振豪拍出一種浪子洗淨鉛華的柔軟身段。侯孝賢導演說得很好,他說每個導演終其一生都在捕捉某種氣味,他整個創作生涯都會是其第一部片的延伸。我第一次看〈浪子回頭〉就懷疑這個導演本人是不是有混過、或是什麼堂口的人出來拍的,才能抓得這麼精準,之後也陸續看到不少模仿作品,但一看就知道只得其形、不得其魂。

仙草也拍過茄子蛋,大家以為我們會設計一艘像茄子的蛋形飛船之類的,但在臺北流行音樂中心形象影片裡,他們以高中樂團現身,透過課本上的塗鴉、復古感手繪動畫不斷轉場,這支也獲得2020年金點設計獎最佳年度設計獎,其實我覺得這正是影像最有趣的地方,它不會只有一種答案。

Q:首屆金狼獎有哪些重要的評選標準?9項個人獎中,有哪些獎項是你們特別看重的?

 

 殷振豪:

很多人看一些純演唱的MV都會把「對嘴」和「無聊」畫上等號,但對嘴這個形式會讓人感到乏味是因為它被便宜行事,我們認為歌手能不能讓觀眾專心地把MV看完也很重要,因此金狼獎設立了「最佳演唱表演獎」,鼓勵看似較為安靜的創作型歌手。以滿島光為例,即使她一句話也不說,只是在畫面中不斷起舞,光憑個人魅力和特質也能讓觀眾看到忘我。

金狼獎想藉由平行的溝通,無論多資淺、多資深,在現有的11個獎項中,列舉、拆解、突顯值得深究的創意價值,而非永遠都用「那個有錢、這個沒錢」這種預算二分法來討論事情,這對影像創作者來說是一種傷害。

 陳奕仁:

回應殷振豪講的,越簡單的MV對導演來講其實越困難,當沒有了熱鬧燈光、流暢調度、精緻美術、特效等元素,一切回歸純粹,反而非常考驗導演的美感還有細節掌控能力。

「最佳製片獎」應該是過去比較不受重視、也是這次最難評選的獎項,製片不但吃力不討好,我們內部開會時也會卡關,到底最佳的定義是什麼?是給1千萬、把它拍出2千萬的樣子,還是給20萬、拍出50萬的樣子?以金額來看,明明量級不同,但兩者都很厲害啊!不管是前衛創新的,還是對整個大環境有幫助的作品,我們想分享給大家,它們都有存在之必要。

Q:既然聊到製片,所謂「沒錢,有沒錢的拍法」,想問兩位導演在預算不足時會如何操作?

 

 殷振豪:

補充說明,我認為好的製片不見得是最會省錢的,但必然是把預算運用和分配得最漂亮的,他必須要充分理解導演的腳本內容、想呈現出來的樣貌,所有的細節和亮點在哪裡,都要先在腦海中畫出十分清晰的輪廓,才知道怎麼分配最合理。

我自己省錢的方式是,本人12點一定要回家睡覺,什麼不貴、超班最貴,所以12小時裡大概拍到67場戲就滿緊繃了,每場戲平均必須在2小時內搞定。

 陳奕仁:

通常只要out of focus的時候,我就會盡量省,能用輸出的就輸出,來簡化場景設計,也可以利用自然光源,或拿同樣的物件換不同角度和位置擺放,看起來又煥然一新等等。

談到預算規模,比如23千萬拍一支MV聽起來很充裕,但其實當客戶拿這麼多錢出來,相對地也期待看到 56千萬的成果,標準更嚴格,所以你要怎麼讓他覺得物超所值也是挑戰。換個角度講,如果你只花10幾萬,自然不敢要求太高,對方有交件就不錯了對不對?

Q:在平衡創意與商業之間,有哪些體悟又如何保持創作能量?新科技會對產業造成衝擊嗎?

 

 殷振豪: 

基本上拍MV、拍電影都不會賺錢,現在觀眾打開YouTube,隨便跟美、韓、日的MV一比,那個落差就出來了,好比我們都知道韓式湯飯的食譜作法,但我就還缺少某些特定食材,或醬料、調味上可能有沒參透的祖傳祕方,還是做不出來最正宗的味道。

(攝影:KRIS KANG)
(攝影:KRIS KANG)

我現在的目標是,無論MV或電影都可以進行跨國合作,跟一些我知道自己輸對方很多的人工作,我想去刺激自己、知道自己有多爛,知道彼此的差距到底在哪裡。是藝人的工作模式,還是特效總監在現場的工作狀態,還是他們動作指導的溝通語言?

今天就算有人丟了一筆錢給我拍 NewJeans,在了解這些之前,我不覺得我能拍出一樣的效果。最近也許願能和南韓合作,我們尋求的模式是除了投資,也要共同製作和發行,不像過去純投資比較學不到 know how,我想看看韓國製作是否在開發劇本階段,就已經著手在鋪排後面相應的行銷對策,台灣比較像是且戰且走,所以很難做到100分。

(攝影:KRIS KANG)
(攝影:KRIS KANG)

 陳奕仁:

想要做新嘗試的時候就要先接一些廣告,拍洗髮精、飲料、餅乾啊,這些日常用品的預算絕不會低, 賺錢以後就可以做點別的、回頭滋補心靈,不然好像割一塊靈魂出去換錢也不是長久之計。

當然,一個新技術出來,往往還很鳥,沒人能教你怎麼debug(排除錯誤),在網路上根本查不到資料等等,像田馥甄〈一一〉MV4DX拍攝,當時遇到的問題根本數也數不清,別人問我以後會不會再用,我都說這輩子絕對不會!

田馥甄〈一一〉MV斥資超過千萬預算打造,陳奕仁和仙草影像團隊從腳本、 拍攝到後製,總共花了近半年打磨作品。(圖片提供:何樂音樂、仙草影像)
田馥甄〈一一〉MV斥資超過千萬預算打造,陳奕仁和仙草影像團隊從腳本、 拍攝到後製,總共花了近半年打磨作品。(圖片提供:何樂音樂、仙草影像)

其實一直以來都在這塊吃了很多苦,但我還是沒辦法長期做雷同的東西,一成不變我會受不了,只好敞開雙手試試看各種可能,還有一個用意是,我已經做了,後面的人就不用再做一樣的,不可能做得比我好吧(笑)。

業界的人常說「影像是妥協的藝術」,什麼是妥協的藝術,讓50%就是妥協嗎?剛入行的時候,只要客戶說這個效果不要,因為沒錢了,我就會自己貼錢做,但是這樣真的健康嗎?後來我才知道這個就是沒有妥協啊!好的妥協,是讓客戶和觀眾都買單,然後還過得了自己心裡那關,談何容易。

五月天迎接2022年在高雄世運主場館舉行跨年演唱會,由仙草影像同步推出XR技術拍攝的線上特別版,上線後即引起粉絲熱議。(圖片提供:相信音樂、仙草影像)
五月天迎接2022年在高雄世運主場館舉行跨年演唱會,由仙草影像同步推出XR技術拍攝的線上特別版,上線後即引起粉絲熱議。(圖片提供:相信音樂、仙草影像)

 殷振豪:

有一題我想問阿木導演很久了,如果今天你接到一支片但不能使用任何電腦特效,你會怎麼拍?

 陳奕仁:

有一種作法是,我其實做了特效但你看不出來,或我可能會以現場In-camera effect為主,運用變焦、視角、快門、投影等去做變化,也許訂製打造符合劇情需求的實體機關來讓畫面與眾不同等等。

像前面你提到的〈瀟灑小姐〉,當時台灣現有的器材設備速度很慢,必須想方設法才能達到我想像中的規格,加上機器太少人用,我們一用皮帶就斷掉,等到工作人員去倉庫把堪用的皮帶找出來,就白白浪費了3個小時,而且為了拍這支,蕭亞軒大概在片場跳了30小時。

Q:最後想請兩位聊聊你們眼中的當代影像美學樣貌?

 

 陳奕仁:

像中國抖音神曲〈科目三〉,你說它是不是一種MV?所謂MV的定義是什麼?有音樂、有影像,其實就是MV1983Michael JacksonMTV台上映長達14分鐘、以歌曲結合B級電影美學的〈顫慄〉,從此改變了音樂錄影帶的創作形式。

它始終隨著時代不停變化,是影像最有趣的地方,創作者可以試著下註解、試著觀察,自由地選擇呈現內心感受的方式,再來也要面對市場,觀眾需要什麼,什麼就會被留下來。

目前金狼獎總共收到700多件作品,評審一天大概要看40幾部,不敢說最終結果不會有遺珠之憾,但我們盡量尋求多樣性和創新性的平衡,並著重挖掘及表彰作品的原創性、視覺表達,以及敘事能力。

(攝影:KRIS KANG)
(攝影:KRIS KANG)

 殷振豪:

如果上個世代是跟文字一起長大,這個世代肯定是跟影像一起長大,許多歌手都是透過MV而被廣為人知,而且無論作品篇幅長短,任何領域的創作者, 都需要把自身特質無限放大,才有機會被記住。

從裡到外了解自己是最關鍵的,只有你才知道這個作品是不是真正發自內心,想速成地抄別人的招,然後再比別人便宜,根本行不通。這次希望透過金狼獎撈出一些值得大家關注的創作者,幫助整個產業更團結,持續往前推進。

(攝影:KRIS KANG)
(攝影:KRIS KANG)
專為MV幕前幕後工作者所設立的第一屆金狼獎,由導演殷振豪擔任召集人、源活娛樂創辦人陳鎮川擔任典禮顧問、金曲導演陳奕仁擔任評審長、金曲歌后艾怡良擔任典禮大使。(圖片提供:金狼獎)
專為MV幕前幕後工作者所設立的第一屆金狼獎,由導演殷振豪擔任召集人、源活娛樂創辦人陳鎮川擔任典禮顧問、金曲導演陳奕仁擔任評審長、金曲歌后艾怡良擔任典禮大使。(圖片提供:金狼獎)

陳奕仁

1977年生,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電影系畢業,2005年成立仙草影像工作室,其廣告、MV、微電影作品皆以前衛剪輯及華麗風格著稱,擅長結合實拍與特效等素材,並與亞洲一線天王天后合作,如五月天、蔡依林、 張惠妹、周杰倫、S.H.E、張靚穎、蕭亞軒、安室奈美惠、蘇打綠等,常獲國內外各大創意及設計獎項,亦受邀與百事可樂、NIKEAdidas、寶格麗、SAMSUNG等跨國品牌執行大型專案製作。

殷振豪

1989年生,國立清華大學化學工程研究所畢業,2012年籌組Spacebar Studio,以茄子蛋〈浪子回頭〉、〈浪流連〉、〈這款自作多情〉劇情式MV而備受矚目,合作歌手包括楊乃文、盧廣仲、畢書盡、周興哲等,以告五人〈紅〉獲得第31屆金曲獎最佳音樂錄影帶獎,2021年首部長片《當男人戀愛時》獲金馬獎最佳新導演獎提名。

採訪整理|張瑋涵

攝影|KRIS KANG

圖片提供|艾格普蘭特艾格有限公司、金盞花大影業、何樂音樂、相信音樂、仙草影像、Spacebar Studio

場地協力|純愛小吃部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 La Vie 2024/2月號《電影&影集上菜》

延伸閱讀

RECOMMEND

2025金馬獎精彩回顧:「相信電影,相信說故事的力量」感言集錦、後台採訪到評審觀點解析,拆開10封寫給電影的情書

2025金馬獎精彩回顧:「相信電影,相信說故事的力量」感言集錦、後台採訪到評審觀點解析,拆開10封寫給電影的情書

第62屆金馬獎頒獎典禮11月22日晚間於台北流行音樂中心舉行,2025金馬影展也隨23日最終日片單播映結束落下帷幕。又一年的電影盛景如精華剪輯般,濃縮存藏導演、演員、幕後工作人員乃至所有影視相關從業者對電影的熱情與熱愛,何時回顧起來仍感受激情湧動。本文捕捉星光紅毯到典禮現場10個笑中帶淚的片刻,讓我們一起拆開電影人以影像為紙、表演及音樂美術等專業為筆,寫給電影的情書。

蔡琴歌曲〈給電影人的情書〉首兩段歌詞:「多少人愛你遺留銀幕的風采,多少人愛你遺世獨立的姿態,你永遠的童真、赤子的期待、孤芳自賞的無奈。誰明白你細心隱藏的悲哀,誰瞭解你褪色臉上的緬懷,你天衣無縫的瀟灑,心底的害怕慢慢滲出了蒼白。」字字句句恰是揭獎瞬間的寫照。承榮獲本屆年度台灣傑出電影工作者的燈光師鍾瓊婷所言,「明天睡醒,我還是要去打燈了」,漫漫歲月固然不可能每天都明媚,但一夜夢裡的閃光卻足將365個日子都點亮似地,使人不斷循它再行千里路——當電影的光投進不分地域、族群、文化的處處黑暗裡,更照明了廣大觀眾的無邊世界。金馬62聚海內外影人於一堂,有串起整場典禮的精彩表演、有評審在個別獎項的意見交戰,還有諸位得獎者對電影毫無保留的真情告白⋯⋯以下精選看點帶你重溫華語電影盛事。

金馬62入圍者大合照。(圖片提供:金馬執委會)
金馬62入圍者大合照。(圖片提供:金馬執委會)

2025金馬獎看點回顧【紅毯】#01

小島秀夫取消訪台,西島秀俊改攜手「媽媽」翁倩玉亮相

影展尾聲,本屆焦點影人西島秀俊方才排開繁忙工作,攜新作《最親愛的陌生人》自倫敦風塵僕僕前來參與閉幕。抵台後接二連三於映後座談、電影大師課、影人講堂會見影迷和影人,直至22日作為頒獎嘉賓出席典禮,深受台灣人歡迎的他,公開行程多為觀眾所簇擁。

然原定同登紅毯的跨界講者、遊戲製作人小島秀夫,因行前突確診A型流感不得不取消訪台,雖可惜無緣一見兩位帥氣合體,但西島秀俊改與第10屆金馬影后、旅日巨星翁倩玉的驚喜亮相同樣掀起紅毯高潮。事實上兩人並非只是臨時搭檔,更曾於2024年Apple TV+推出的科幻美劇《桑妮:AI管家》中飾演母子,翁倩玉不吝分享他們的好感情,「我們在日本見面,我就已經把他叫成我的乾兒子了。」笑稱兩人站在一起十分相像。

▼ 西島秀俊還帶「老婆」桂綸鎂見「媽媽」
原定同登紅毯的小島秀夫取消訪台,西島秀俊改偕翁倩玉驚喜亮相。(圖片提供:金馬執委會)
原定同登紅毯的小島秀夫取消訪台,西島秀俊改偕翁倩玉驚喜亮相。(圖片提供:金馬執委會)

2025金馬獎看點回顧【典禮】#02

短片《金馬62分鐘的事》開場,8位入圍者共乘GHA62列車

金馬62與過往典禮最大差異來自「無主持人」的進行方式,除沿襲舊例以短片開場外,各獎項間亦採預拍短片或音樂表演串場,拉出張弛有度的新鮮節奏。開場影片《金馬62分鐘的事》套用今年別有話題的災難電影《96分鐘》模板,集結《左撇子女孩》馬士媛&葉子綺、《我家的事》藍葦華&高伊玲、《大濛》曾敬驊、《進行曲》牧森、《深度安靜》張孝全&林依晨,共5部入圍作品、8位提名者持劇中人設出鏡;有趣的是,率先「拆彈」的張孝全一度舉著沒人敢拿的金馬獎座對曾敬驊說「那吃蕃薯的拿去」,曾敬驊最終確實拿下最佳男配角,直讓這筆「成功預言」成隱藏彩蛋。影片斷點由表演嘉賓頑童MJ116一句「先把電影拍好再說啦」順接典禮現場,流暢且具打破大銀幕牆、把故事帶到現實之效。

2025金馬獎看點回顧【典禮】#03

表演節目《前往(電影)的路上是最好的時光》揭祕典禮幕後,和李安等前排影人互動

接續開場影片,頑童MJ116演唱新歌〈兄弟們要進城〉炒熱氣氛後,一眾工作人員隨即上台「場佈」,以試裝、架燈、交通改道指揮等多個帶後設意味的橋段,還原金馬獎頒獎典禮籌辦過程。中途並下台和導演李安、演員柯煒林等前排影人互動;歡快氣氛呼應本屆主題「最好的時光」之際,逆光鏡頭裡走出金馬執委會主席李屏賓致簡短歡迎詞,畫面便又切至開場影片、電影《96分鐘》的高鐵列車場景,藉該片主演林柏宏跳車,再次將鏡頭引回北流,正式開頒當晚第一個獎項。

作為開場嘉賓,頑童MJ116的演出從短片《金馬62分鐘的事》串接到典禮現場。(圖片提供:金馬執委會)
作為開場嘉賓,頑童MJ116的演出從短片《金馬62分鐘的事》串接到典禮現場。(圖片提供:金馬執委會)
表演節目《前往(電影)的路上是最好的時光》以後設橋段揭祕典禮幕後。(圖片提供:金馬執委會)
表演節目《前往(電影)的路上是最好的時光》以後設橋段揭祕典禮幕後。(圖片提供:金馬執委會)

此次典禮的新形式褒貶不一,但對本就透過螢幕收看的觀眾而言,全屏影片的穿插播映,或許反而少一層「轉播」感,更直接參與其中。

▼ 轉播在現場畫面和串場影片之間直接跳轉,使串場影片對觀眾而言更像真的在看電影

2025金馬獎看點回顧【典禮】#04

女配角陳雪甄全票奪獎,感謝角色教會她「把根扎在自己的身上」

憑《人生海海》殺出重圍的最佳女配角得主陳雪甄,開口首先淚謝導演廖克發「引領我們相信電影,還有相信說故事的力量」,接著道出所有女配角「或許不會收穫最多注視,卻成就許多電影細節」的重要存在意義,最後登高一呼角色教會她的事,「不管面臨任何的困境,都要活在當下,把根扎在自己的身上,然後用自由的心,繼續自信地往前走。」感言層次豐富,內容極具感染力與啟發性。

片中飾演一名在馬來西亞土生土長,溫柔、堅強而不忘保持幽默感的華人女性,陳雪甄分享,「她有一種『大地之母』的感覺,把四代、100多年飄蕩的根扎在自己身上,並且還是非常輕盈自在地處事。」而為全然化身馬來西亞人,她費時研究馬國歷史文化與移民脈絡,造就深化到呼吸和肌肉運用層面的道地口音;亦從姿態、神態上扭轉都市人形象,以符合「小村莊咖啡店老闆娘」的角色設定,可謂方方面面都下足功夫。該獎項由評審之一的林嘉欣親自頒發,金馬執委會執行長聞天祥會後也特別透露,陳雪甄精準把控口音、肢體與角色力度,創下評審團15票全得紀錄。

最佳女配角獎由評審林嘉欣與兩位「女兒」方郁婷、林品彤(右)共同頒發。(圖片提供:金馬執委會)
最佳女配角獎由評審林嘉欣與兩位「女兒」方郁婷、林品彤(右)共同頒發。(圖片提供:金馬執委會)

2025金馬獎看點回顧【典禮】#05

男配角曾敬驊感性釋放情緒,自揭努力打破與人之間的那堵牆

破億電影《返校》、《刻在你心底的名字》及電視劇《不良執念清除師》等作不僅快速打開新生代潛力演員曾敬驊的亞洲知名度,更接連將他推上金馬、金鐘提名行列;本屆金馬則攬獲大部分評審票,從金士傑、黃鐙輝、姚淳耀、黃秋生幾位前輩身邊走上頒獎台。曾敬驊泣不成聲感謝《我家的事》劇組真的就像家一樣(讓他想給出全部的信任),「我不太會說話,但我真的做了滿多很勇敢的事情。」鏡頭也捕捉到同劇演員高伊玲在台下大力點頭。

後台採訪時他進一步自揭表演軟肋在於信任,「不是所有人的問題,是我自己個性總是會有一道牆擋在那邊,而且我看得非常清楚那道牆長什麼樣子。」這次因為嘗試推開牆才能完成《我家的事》的表演,並與其他演員擦出火花;自覺已經漸漸擺脫總是很用力、太在意的狀態,領略「單單純純地活著,就是一件很重要、很快樂的事情」

曾敬驊無論口條、情緒皆得高評價,評審盛讚他既能展現自帶喜感的表演,亦可突顯角色成長曲線。(圖片提供:金馬執委會)
曾敬驊無論口條、情緒皆得高評價,評審盛讚他既能展現自帶喜感的表演,亦可突顯角色成長曲線。(圖片提供:金馬執委會)

2025金馬獎看點回顧【典禮】#06

從影逾一甲子獲終身榮譽,陳淑芳「心裡有愛,永遠是燦爛的」感動全場

資深演員陳淑芳於第57屆金馬獎挾《孤味》、《親愛的房客》一人包辦最佳女主角和女配角兩大獎,時隔5年,《孤味》三姊妹謝盈萱、徐若瑄、孫可芳再度聚首為她獻終身成就獎,且仍代入角色喊媽。「從事影視是我的志趣,我希望我能一輩子演下去,這也是屬於我個人的『孤味』。⋯⋯我願意走到我不能走,我也願意演到我不能演為止。最後,你們還有記得嗎?我,陳淑芳,不漲價。」19歲踏進攝影棚至今參演上百部電影、見證膠卷到數位的影視產業變遷,現年86歲的陳淑芳談及有人稱演員獲此殊榮相當於退休,一如既往中氣十足地反對表示「得獎之後要更上一層樓」。

《孤味》三姊妹謝盈萱、徐若瑄、孫可芳(左)齊聚為「淑芳媽媽」(右)獻終身成就獎。(圖片提供:金馬執委會)
《孤味》三姊妹謝盈萱、徐若瑄、孫可芳(左)齊聚為「淑芳媽媽」(右)獻終身成就獎。(圖片提供:金馬執委會)

感言結尾「心裡有愛、有微笑、有熱情,永遠是燦爛的。」喊話銀髮族朋友同她一起用這樣的信念過一生,尤令人動容。

2025金馬獎看點回顧【典禮】#07

11年前錯過「只有一次」的最佳新人,許瑋甯失焦鏡頭下現身頒獎

「自從電影發明那天,人類的壽命至少延長三倍。所以囉,未來還很長,只要我繼續演,有一天,『焦』,就會來。」由許瑋甯演出的串場影片《凹焦少年吔,安啦!》,幽默呈現新演員入行之初可能「根本沒焦」卻仍竭盡所能做出完整表演的模樣。2014年,許瑋甯憑《相愛的七種設計》提名第51屆金馬獎最佳新演員但並未獲獎,如今擔任頒獎人,即以自身經驗與5位入圍者乃至更多還在景深裡奮力出頭的「凹焦少年」共勉;微自嘲的風趣調性適度緩和緊張氣氛,成本屆典禮備受討論的可愛片段。

「凹焦頒獎人」許瑋甯在失焦鏡頭中登場,與新演員共勉。(左圖翻攝自MyVideo官方頻道/右圖提供:金馬執委會)
「凹焦頒獎人」許瑋甯在失焦鏡頭中登場,與新演員共勉。(左圖翻攝自MyVideo官方頻道/右圖提供:金馬執委會)

2025金馬獎看點回顧【典禮】#08

范冰冰《地母》洗盡鉛華,導演張吉安帶話「想重新來過」引眾熱淚

過去大獎頒給未到場的入圍者,難免引起觀眾對受獎人不滿,但不知是為她《地母》中的演技所折服、被她電話裡的真誠所打動,或者該說兩者皆是,范冰冰「特別的出席方式」堪稱當晚最大驚喜,絲毫沒有冷場之虞。替她上台接獎的馬來西亞導演張吉安吐露,在他尚未決定該角色由范冰冰出演時,范冰冰便跟著他回鄉、下田,為何如此力爭角色?「我想重新來過」一語由導演之口帶到,一分心照不宣的理解悄然流竄台前台後,其感言所提「身為女性身上那股堅韌的力量」全隨她的聲聲顫抖而綻放。摧毀屬於范冰冰的美麗外殼,深耕農婦「鳳音」的複雜內在,聞天祥會後表示,范冰冰將角色的極度從容到崩潰詮釋得令人耳目一新,經評審激烈討論後確定獲獎。

藝術以外的價值判斷自在每個人心中,不多贅言。(雖然現實無法總是純粹),但或許在面對共同熱愛的這一瞬間,有些事情不再那麼樣地要緊,「感謝金馬獎,始終如一地支持並鼓舞著華語電影人的初心,也願電影生生不息。」

最佳女主角得主范冰冰無法到場,由導演張吉安代領並助她通過電話向觀眾致感言。(圖片提供:金馬執委會)
最佳女主角得主范冰冰無法到場,由導演張吉安代領並助她通過電話向觀眾致感言。(圖片提供:金馬執委會)

2025金馬獎看點回顧【典禮】#09

桂綸鎂合體西島秀俊,見證老友張震二登金馬影帝寶座

日本影帝西島秀俊的到來絕對是金馬62一大亮點,典禮上他攜手閉幕片《最親愛的陌生人》主演、影后桂綸鎂頒發最佳男主角獎。此前西島秀俊與台灣尚有一段淵源,身為第50屆金馬獎最佳紀錄片《看見台灣》的日文版旁白,他親訴因那次合作「看見美麗的台灣景觀,也得以深省人類對自然造成的影響」,隨後笑說自己今年初來台時吃到很多美味的甜點(西島桑到哪都會要吃甜點的XD!),一重一輕為獎項引言。

桂綸鎂合體西島秀俊(右)見證張震(左)二封影帝,為老友開心之情寫在臉上。(圖片提供:金馬執委會)
桂綸鎂合體西島秀俊(右)見證張震(左)二封影帝,為老友開心之情寫在臉上。(圖片提供:金馬執委會)

得獎者張震受評審團評價在戲劇時間相對短促、鮮少對白甚至有許多近乎獨角戲的條件下,顯得毫不誇張卻充滿韻味,而從與柯煒林的廝殺中勝出。主演首部電影《牯嶺街殺人事件》即入圍最佳男主角、2021年以《緝魂》封帝,表演向來沉穩內斂的張震,台上激動喊「獻給所有熱愛電影的你們,希望你們可以繼續下去,我也可以繼續下去。」後台採訪更用劇中角色「經歷許多倒霉,最後獲得一點點幸福」比喻拍電影過程長時間的辛苦付出後被肯定的幸福感及所獲的動力。同片韓裔加拿大籍導演勞埃德李崔(Lloyd Lee Choi)亦拿下本屆最佳新導演。

2025金馬獎看點回顧【典禮】#10

投資方都說我們瘋了——最大獎獎落陳玉勳導演《大濛》

「以庶民視角揭開白色恐怖歷史,致敬時代的雲與霧,也延續草根幽默本色,寫透人性悲歡善惡。」影展期間斬獲極佳口碑且挾11項提名而來的《大濛》,不負眾望抱回最佳劇情片、最佳原著劇本、最佳美術設計及最佳造型設計4獎。其中,評審特別指出導演陳玉勳「作為一名創作者的風格非常難得」,最終一票險勝優點截然不同的《眾生相》。2025年11月27日正式上映在即,就待大家直接進戲院品味。

陳玉勳執導作品《大濛》不負眾望抱回最大獎,劇組同台畫下典禮句點。(圖片提供:金馬執委會)
陳玉勳執導作品《大濛》不負眾望抱回最大獎,劇組同台畫下典禮句點。(圖片提供:金馬執委會)

引得獎者陳雪甄之言「相信電影,相信說故事的力量」作結——台灣、亞洲乃至世界,廣義的「這片土地」上滋養百種人,電影卻如同共通語言,牽繫每一個願意相信的你我。

延伸閱讀

RECOMMEND

《國寶》導演李相日來台專訪:即便過程醜陋與殘酷,極致美學為何仍致命地吸引人?

《國寶》導演李相日來台專訪:即便過程醜陋與殘酷,極致美學為何仍致命地吸引人?

突破百億日圓票房的電影《國寶》,由吉澤亮主演,集結橫濱流星、渡邊謙、高畑充希等卡司,以歌舞伎女形為題,扒開極致美學路上的醜陋與殘酷。這是導演李相日第3度改編吉田修一的小說,他在來台之際接受La Vie專訪,深入如何拍出純粹的歌舞伎之美,以及孤高藝術家的複雜人性。

66日在日本上影以來,《國寶》票房已突破173.7億日圓(約34.8億台幣),不僅是睽違22年再度有真人版電影票房破百億,更超越《大搜查線2:封鎖彩虹橋》於2003年寫下的173億日圓紀錄,登頂日本真人電影票房影史第1名。這部長達175分鐘的電影,沒有IP血脈庇蔭,而以歌舞伎的傳統題材,成為排行榜上的閃耀異類。

《國寶》描寫黑道出身的喜久雄、歌舞伎名門俊介,血脈迥異的兩人在求藝路上的競爭與羈絆。(圖片提供:©SHUICHI YOSHIDA/ASP ©2025
《國寶》描寫黑道出身的喜久雄、歌舞伎名門俊介,血脈迥異的兩人在求藝路上的競爭與羈絆。(圖片提供:©SHUICHI YOSHIDA/ASP ©2025 "KOKUHO" Film Partners)

埋藏10多年的歌舞伎女形故事

《國寶》改編自吉田修一的同名小說,描寫黑道出身的喜久雄,在父親遭殺害後被歌舞伎名家半二郎收養,與其子俊介一同踏上歌舞伎「女形」的求藝道路。為此,吉田修一請益歌舞伎演員中村雁治郎,獲贈一套「黑衣」以就近觀察後台,費時3年田調完成小說。擔綱改編電影導演的李相日,是繼《惡人》、《怒》後第3度與吉田修一合作。但其實想創作一部以女形為主角的作品的念頭,早在李相日心中埋藏10餘年。

吉澤亮(左)、橫濱流星(右)皆為主演過大河劇的90後演員。(圖片提供:©SHUICHI YOSHIDA/ASP ©2025
吉澤亮(左)、橫濱流星(右)皆為主演過大河劇的90後演員。(圖片提供:©SHUICHI YOSHIDA/ASP ©2025 "KOKUHO" Film Partners)

2010年上映的《惡人》,李相日認為實現了過往一直很模糊、想追尋的電影風格,「如果要往下個階段邁進,我希望能拍更加傳統的題材,於是找到了日本傳統藝能裡的歌舞伎。」其中,李相日對於人稱「人間國寶」的現役女形坂東玉三郎相當有興趣,儘管《國寶》並沒有以其為原型,但他假設坂東玉三郎為喜久雄,那師父輩就是戰前便已活躍的中村歌右衛門,如果能描寫這些將一生奉獻給女形的演員們,應該會很有趣。

喜久雄和俊介初次同場亮相的歌舞伎舞台《藤娘》。(圖片提供:©SHUICHI YOSHIDA/ASP ©2025
喜久雄和俊介初次同場亮相的歌舞伎舞台《藤娘》。(圖片提供:©SHUICHI YOSHIDA/ASP ©2025 "KOKUHO" Film Partners)

與吉田修一私交甚篤的他,也私下分享過這個想法,「我對歌舞伎產生興趣的這件事情,應該也影響到了吉田修一會寫出《國寶》。」後來小說出版前,李相日竟直接收到了吉田修一寄來的稿子,「他好像在講:接下來就交給你了。所以說拍這部電影,也算是我的宿命。」

渡邊謙(中)飾演歌舞伎名家花井半二郎。(圖片提供:©SHUICHI YOSHIDA/ASP ©2025
渡邊謙(中)飾演歌舞伎名家花井半二郎。(圖片提供:©SHUICHI YOSHIDA/ASP ©2025 "KOKUHO" Film Partners)
喜久雄和俊介的關係並非典型的對立,且難以分辨出誰為天才、誰為地才。(圖片提供:©SHUICHI YOSHIDA/ASP ©2025
喜久雄和俊介的關係並非典型的對立,且難以分辨出誰為天才、誰為地才。(圖片提供:©SHUICHI YOSHIDA/ASP ©2025 "KOKUHO" Film Partners)

小說到電影:主線選擇與時光跳躍

所謂女形並非男人模仿女人,根據小說的描寫,是男人先化為女人,再將女人姿態褪去後留下的「形」,因此演繹女形者的精髓在於「空」。對於喜久雄此一絕世女形,李相日最初便認定只有吉澤亮能夠演出,除了美貌與氣質相稱,李相日也對他在《我很好》、《王者天下》的演技留下印象,特別是在後者的漫畫改編架空世界裡,「僅有他散發出跟別人不一樣的氣質。」

李相日形容吉澤亮就像一個「容器」,且具有深不見底的神祕與魅力。(圖片提供:©SHUICHI YOSHIDA/ASP ©2025
李相日形容吉澤亮就像一個「容器」,且具有深不見底的神祕與魅力。(圖片提供:©SHUICHI YOSHIDA/ASP ©2025 "KOKUHO" Film Partners)
《國寶》企劃始於2020年,在李相日心中,喜久雄是和吉澤亮畫上等號的。(圖片提供:©SHUICHI YOSHIDA/ASP ©2025
《國寶》企劃始於2020年,在李相日心中,喜久雄是和吉澤亮畫上等號的。(圖片提供:©SHUICHI YOSHIDA/ASP ©2025 "KOKUHO" Film Partners)

電影也邀請中村雁治郎擔任歌舞伎指導,吉澤亮與飾演俊介的橫濱流星,各花費1年半、13個月練習,戲中演出皆親自上陣,聲音和肢體全無替身。

中村雁治郎不僅擔任《國寶》歌舞伎指導,也在片中飾演彰子的父親、歌舞伎名家吾妻千五郎。(圖片提供:©SHUICHI YOSHIDA/ASP ©2025
中村雁治郎不僅擔任《國寶》歌舞伎指導,也在片中飾演彰子的父親、歌舞伎名家吾妻千五郎。(圖片提供:©SHUICHI YOSHIDA/ASP ©2025 "KOKUHO" Film Partners)
吉澤亮(右)演出喜久雄在登台《曾根崎心中》前在後台緊張發抖的戲,李相日認為是他真正進入角色的關鍵場次。(圖片提供:©SHUICHI YOSHIDA/ASP ©2025
吉澤亮(右)演出喜久雄在登台《曾根崎心中》前在後台緊張發抖的戲,李相日認為是他真正進入角色的關鍵場次。(圖片提供:©SHUICHI YOSHIDA/ASP ©2025 "KOKUHO" Film Partners)

共分上下2冊的原著,不僅刻畫歌舞伎的台前幕後、世襲文化,加入女性與西方音樂等的「新派」、歌舞伎演員和影視文化的關係、歌舞伎產業的興衰,以及1964東京奧運和1970大阪世博等時代氛圍,都鑲嵌其中。

面對架構龐大的故事,李相日選擇將重心放在「喜久雄如何用技藝闖進歌舞伎世界」上,許多原著重要配角如喜久雄的跟班德次、殺父仇人辻村,皆大幅刪減或沒有登場。他解釋,這兩個角色都是加深喜久雄在「黑道」血脈的身分,若多加描寫會讓喜久雄「有家可歸」,但電影要突顯其「孤身」闖蕩,就得讓他沒有退路。

飾演喜久雄和俊介童年的演員:黑川想矢(上)、越山敬達(下),分別曾在《怪物》、《我心裡的太陽》有亮眼表現。(圖片提供:©SHUICHI YOSHIDA/ASP ©2025
飾演喜久雄和俊介童年的演員:黑川想矢(上)、越山敬達(下),分別曾在《怪物》、《我心裡的太陽》有亮眼表現。(圖片提供:©SHUICHI YOSHIDA/ASP ©2025 "KOKUHO" Film Partners)
高畑充希(中)飾演喜久雄的青梅竹馬春江。(圖片提供:©SHUICHI YOSHIDA/ASP ©2025
高畑充希(中)飾演喜久雄的青梅竹馬春江。(圖片提供:©SHUICHI YOSHIDA/ASP ©2025 "KOKUHO" Film Partners)

電影橫跨了19642014年,50年的光陰在片中大幅跳躍,一幕與一幕間常常差距10年之久,有些角色就此消失、有些關係從此變質,卻沒有解釋原因。「我覺得這是一種電影語言。我一開始就決定,不要說明理由,我要拍的只有當下發生了什麼事、這些人是什麼狀態。」

李相日說,即便片長近3小時,卻幾乎沒有任何回憶鏡頭,而這其實更貼近真實人生,本就不可能跳接到過去時光;而某階段關係緊密的人,也可能在下個階段不再出現,原因不見得是吵架,只是彼此不再有交集。「可以用這種方式拍攝,也是基於喜久雄就是這樣子的人,對他來說,人生中每個人都是過客。」

見上愛飾演的藝伎藤駒,和喜久雄的互動勾勒出其台下面貌。(圖片提供:©SHUICHI YOSHIDA/ASP ©2025
見上愛飾演的藝伎藤駒,和喜久雄的互動勾勒出其台下面貌。(圖片提供:©SHUICHI YOSHIDA/ASP ©2025 "KOKUHO" Film Partners)
日本舞者田中泯(右)飾演有人間國寶之稱的女形萬菊,他在片中以「手」展現的演技值得關注。(圖片提供:©SHUICHI YOSHIDA/ASP ©2025
日本舞者田中泯(右)飾演有人間國寶之稱的女形萬菊,他在片中以「手」展現的演技值得關注。(圖片提供:©SHUICHI YOSHIDA/ASP ©2025 "KOKUHO" Film Partners)

從不同文化者拍出歌舞伎純粹之美

有趣的是,歌舞伎如此「日本」的題材,攝影竟由拍攝《藍色是最溫暖的顏色》、來自突尼西亞的Sofian El Fani擔綱。面對此疑問,身為第3代韓裔移民的李相日笑說自己也非日本人,接著解釋,日本人對於拍攝傳統藝能,有相當大的包袱和壓力,但他希望可以在敬意之上,「由一個不同文化圈、有著不同美感的外國人掌鏡,拍出很純粹的歌舞伎之美。」

李相日曾和Sofian在Apple TV+影集《柏青哥》合作,進而邀請他擔任《國寶》攝影指導。(圖片提供:©SHUICHI YOSHIDA/ASP ©2025
李相日曾和Sofian在Apple TV+影集《柏青哥》合作,進而邀請他擔任《國寶》攝影指導。(圖片提供:©SHUICHI YOSHIDA/ASP ©2025 "KOKUHO" Film Partners)

Sofian最大的特色,在於以手持鏡頭拍攝片長3小時的《藍色是最溫暖的顏色》,不過《國寶》是固定和手持皆有。李相日說,要突顯Sofian在手持上的才華,就不能使用太多次,「在歌舞伎的場面,特寫是相當重要的環節,我希望Sofian都用手持去拍攝,讓觀眾看到演員在台上的內心變化。」

李相日說,要拍哪些鏡頭從場勘開始就有個底,但自己是不畫分鏡的導演。(圖片提供:©SHUICHI YOSHIDA/ASP ©2025
李相日說,要拍哪些鏡頭從場勘開始就有個底,但自己是不畫分鏡的導演。(圖片提供:©SHUICHI YOSHIDA/ASP ©2025 "KOKUHO" Film Partners)

鏡頭、演技、音樂的緊密結合

片中共有3齣劇目在前後段各跳了兩次,呼應了喜久雄3個階段的人生:他與俊介從《雙人道成寺》展露默契,在《曾根崎心中》共赴曲折人生與生死別離,最後喜久雄獨舞《鷺娘》,即便只剩一個人也要追尋理想。「所有的劇目和劇情都要非常緊密,才能發揮故事的力量。」

電影以喜久雄和俊介共演《雙人道成寺》的舞台,象徵兩人的羈絆。(圖片提供:©SHUICHI YOSHIDA/ASP ©2025
電影以喜久雄和俊介共演《雙人道成寺》的舞台,象徵兩人的羈絆。(圖片提供:©SHUICHI YOSHIDA/ASP ©2025 "KOKUHO" Film Partners)
《雙人道成寺》為戀愛少女遭背叛,最後化身為蛇的故事。(圖片提供:©SHUICHI YOSHIDA/ASP ©2025
《雙人道成寺》為戀愛少女遭背叛,最後化身為蛇的故事。(圖片提供:©SHUICHI YOSHIDA/ASP ©2025 "KOKUHO" Film Partners)

李相日解釋,相較於《曾根崎心中》是有台詞的戲目,攝影師明確知道演員在講哪句台詞時,會拍到很棒的畫面;《鷺娘》是超越台詞的演出,那場戲共出了23機,他和Sofian均有共識要拍出喜久雄在「無人之境」,因此不僅臉部,從指尖到腳尖,都是Sofian手持鏡頭欲捕捉的範圍。

演繹《曾根崎心中》時,吉澤亮不僅要飾演劇目中將隨愛人殉情的女主角「阿初」,還要演出「正在扮演阿初的喜久雄」此刻的心境。(圖片提供:©SHUICHI YOSHIDA/ASP ©2025
演繹《曾根崎心中》時,吉澤亮不僅要飾演劇目中將隨愛人殉情的女主角「阿初」,還要演出「正在扮演阿初的喜久雄」此刻的心境。(圖片提供:©SHUICHI YOSHIDA/ASP ©2025 "KOKUHO" Film Partners)
《鷺娘》敘述愛上人類的白鷺精靈,化為人形後其情感卻未被回應,最終於雪中死去。李相日認為舞台上的喜久雄,就像在和歌舞伎殉情。(圖片提供:©SHUICHI YOSHIDA/ASP ©2025
《鷺娘》敘述愛上人類的白鷺精靈,化為人形後其情感卻未被回應,最終於雪中死去。李相日認為舞台上的喜久雄,就像在和歌舞伎殉情。(圖片提供:©SHUICHI YOSHIDA/ASP ©2025 "KOKUHO" Film Partners)

歌舞伎與音樂的融合,也是一大看點。觀眾會先聽到該戲目的現場音樂,隨著演員表演,慢慢疊加由原摩利彥製作的電影音樂。李相日解釋,「歌舞伎音樂是跟著戲目走,電影音樂是跟著演員的情緒走,兩者在製作上是分開的,並在混音的時候融合,最後達到共鳴。」而乍聽運用了大量西方弦樂的配樂,實則放了不少日本傳統樂器,因為經過精細配置,所以和風的感覺並不明顯。

片中大量從舞台後方拍攝歌舞伎場景,是平時觀眾難以看見的視角。(圖片提供:©SHUICHI YOSHIDA/ASP ©2025
片中大量從舞台後方拍攝歌舞伎場景,是平時觀眾難以看見的視角。(圖片提供:©SHUICHI YOSHIDA/ASP ©2025 "KOKUHO" Film Partners)

除了舞台上的場景,一幕喜久雄跌落谷底在頂樓酒醉跳舞的戲,一鏡到底的長鏡頭慘淡而優美。李相日說,當天從中午開始準備、下午走戲,拍攝時間為傍晚落日前的「魔幻時刻」30分鐘。雖然動作有彩排過,但實際上的發揮,李相日交給吉澤亮由內而外地用情緒帶動肢體,「因為動作無法預測,所以我跟Sofian決定,這場戲一定要用手持,才能跟著他的動作走。」他也補充,這場戲的另一個重點,在於表達喜久雄和森七菜飾演的彰子間的關係,透過兩人極短的台詞,讓觀眾一目了然看出,彼此之間已經沒有愛情。

喜久雄在頂樓跳舞的戲,以一鏡到底的手持鏡頭拍攝。(圖片提供:©SHUICHI YOSHIDA/ASP ©2025
喜久雄在頂樓跳舞的戲,以一鏡到底的手持鏡頭拍攝。(圖片提供:©SHUICHI YOSHIDA/ASP ©2025 "KOKUHO" Film Partners)
森七菜(左)飾演出身歌舞伎名門的彰子。(圖片提供:©SHUICHI YOSHIDA/ASP ©2025
森七菜(左)飾演出身歌舞伎名門的彰子。(圖片提供:©SHUICHI YOSHIDA/ASP ©2025 "KOKUHO" Film Partners)

以下段落將提及小說和電影結局,尚未觀看者請斟酌閱讀!

極致美學為何致命地吸引人?

改編電影的有趣和困難之處,在於小說能以文字馳騁想像,但電影得將想像化為影像。喜久雄在故事裡不斷追求「沒有看過的景色」,電影透過「雪」的意象貫穿,從真實的雪到舞台上的紙吹雪,以及喜久雄眼裡閃爍的光景。但李相日並沒有肯定「雪」即是電影給出的詮釋,而說這僅是個「提示」。他認為根源來自喜久雄父親被殺死時,天上飄下來的細雪,從此一最根本的畫面,連結到他想看見的景色,「雪花的意象對他來講,可能是與死亡的連結,一種非現實、非人間的東西。我也是到滿後期的時候,才決定要用這個方式呈現。」

永瀨正敏飾演喜久雄父親立花權五郎。(圖片提供:©SHUICHI YOSHIDA/ASP ©2025
永瀨正敏飾演喜久雄父親立花權五郎。(圖片提供:©SHUICHI YOSHIDA/ASP ©2025 "KOKUHO" Film Partners)
《鷺娘》的白衣與白雪,李相日認為對喜久雄來說具有與死亡的連結意象。(圖片提供:©SHUICHI YOSHIDA/ASP ©2025
《鷺娘》的白衣與白雪,李相日認為對喜久雄來說具有與死亡的連結意象。(圖片提供:©SHUICHI YOSHIDA/ASP ©2025 "KOKUHO" Film Partners)

其實在小說最後,不難察覺到喜久雄與死亡的連結。「我覺得在電影裡,如果要導出結論的話,有一點礙事,或者說我並不覺得,給觀眾一個明確的結論,是一個很好的詮釋方式。」因此他在最後,選擇描繪喜久雄對美麗的極致追尋,「美的概念本來就非常難以定義,在追求美的過程中,一定會遇到很殘酷、很醜陋的事情,去追求極致的美學,有時候也是很冷酷的行為,最後也可能會迎接死亡。但為什麼這種美會這麼致命地吸引人,是我想要透過電影傳達的。」

喜久雄在片中不斷追尋沒有看過的景色。(圖片提供:©SHUICHI YOSHIDA/ASP ©2025
喜久雄在片中不斷追尋沒有看過的景色。(圖片提供:©SHUICHI YOSHIDA/ASP ©2025 "KOKUHO" Film Partners)

喜久雄的人生幸福過嗎?吉田修一在連載結束後寫下了這句話,他沒有答案,電影也沒有定論,或許喜久雄在追求的,早已超越幸福所能度量。

從《怒》的沖繩人與同性戀、《流浪之月》的生理缺陷者,到《國寶》的女形,李相日的電影經常描繪主流中的少數或異類,對此他說:「我覺得拍人生一帆風順的故事好像沒有什麼意思。」(圖片提供:傳影互動)
從《怒》的沖繩人與同性戀、《流浪之月》的生理缺陷者,到《國寶》的女形,李相日的電影經常描繪主流中的少數或異類,對此他說:「我覺得拍人生一帆風順的故事好像沒有什麼意思。」(圖片提供:傳影互動)

李相日
1974年生於日本新瀉縣,1999年自日本電影大學畢業。首部導演作品《青〜chong〜》即入圍Pia影展4項大獎。2006年執導《扶桑花女孩》獲第30屆日本奧斯卡獎最佳作品、最佳導演與最佳劇本獎。2010年首度與吉田修一合作《惡人》廣受國際好評,橫掃日本奧斯卡獎、知報電影獎等。其後相繼推出《怒》(2016)、《流浪之月》(2022)等代表作。

文|張以潔 口譯|張克柔
圖片提供|傳影互動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La Vie 2025/11月號《懷舊新潮》

延伸閱讀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