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amLab共創!未來園」台北科教館開展!以作品打造小孩大人都能盡情沉浸的奇幻炫麗世界

「teamLab共創!未來園」台北科教館6月開展!以10件作品打造小孩大人都能盡情沉浸的絢爛世界。teamLab《光球管弦樂團》© teamLab

teamLab將日本現正於沖繩展出的作品引進台灣,以「共創」為概念,打造全新「teamLab共創!未來園 台北」展覽。讓小孩到大人都能重拾熾熱童心,自由打開創意腦洞、盡情玩耍。本次teamLab展覽將於6月14日至10月13日在台北科教館展出。

今年台北展除了與沖繩夢幻連動,引進現正展出的作品外,也特別新增《彩繪飛翔》作品,將展場完整打造出海、陸、空三大元素,包含沉浸駐足在百花綻放與動物遷徙的山谷中、操控飛機恣意翱翔天空,或是徜徉在瀑布浪潮之間,在體驗上帶來全新互動與視覺震撼。

本次展覽由teamLab與台灣主辦方聯合數位文創再度攜手合作,以沉浸式互動的形式,讓每一位體驗者都能成為展覽的創作元素之一。(圖片提供:聯合數位文創)
本次展覽由teamLab與台灣主辦方聯合數位文創再度攜手合作,以沉浸式互動的形式,讓每一位體驗者都能成為展覽的創作元素之一。(圖片提供:聯合數位文創)

「teamLab共創!未來園 台北」亮點作品搶先看

《鼓動山谷中的塗鴉自然 ── 共生的生命,年復一年, 紅色名錄》

由立體地形構成的鼓動山谷,因地面的高低落差,呈現視覺認知與身體認知被分離的概念,作品中的生物在吞食其他生物後會繁殖增生,相反的,如果沒有吞食其他生物,或是被其他生物吞食,就會死亡消逝,體驗者不僅能在此自由嬉戲玩耍、也能體驗遊走山谷的愜意感,近距離凝視萬物的繁衍,並見證生命的消逝,欣賞生物絕美的姿態與輪迴,還可在此作品裡,透過彩繪創作出獨一無二的生物,不僅是「栩栩如生」,更是真的被注入生命,生動出現在眼前。

《鼓動山谷中的塗鴉自然 ── 共生的生命,年復一年, 紅色名錄》”teamLab 共創!未來園”, 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台北 © teamLab
《鼓動山谷中的塗鴉自然 ── 共生的生命,年復一年, 紅色名錄》”teamLab 共創!未來園”, 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台北 © teamLab

此外,當體驗者在夏季(6月~8月)或秋季(9月~10月13日)走入這個生態之中,可以看見兩種不同季節的景色,在雙腳駐足的地方亦會有不同種類的花朵綻放,不過如果隨意來回踐踏,就會造成花朵凋零殆盡,作品以此呈現眾生物的此消彼長,甚至在特定時刻,觀者將有機會見證生物呈現百花絕美綻放的壯麗。

teamLab《鼓動山谷中的塗鴉自然 ── 共生的生命,年復一年, 紅色名錄》© teamLab
teamLab《鼓動山谷中的塗鴉自然 ── 共生的生命,年復一年, 紅色名錄》© teamLab

《點滴瀑布,小水滴也會形成大浪潮》

眾多水滴落下,會隨著地形順流而下。一顆顆水滴,單獨存在時會像球一樣彈跳,但當用整個身體接住它們時,它們會匯流成水的姿態,當匯集達到一定程度,水會彷彿浪潮一般洗滌生態,直至水滴慢慢散開,再重新表現得像球一般,不斷匯流成水又瓦解成水分子,呈現水的多種型態變化。

《坡道上的點滴瀑布》”teamLab 共創!未來園”, 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台北 © teamLab
《坡道上的點滴瀑布》”teamLab 共創!未來園”, 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台北 © teamLab

《與花共生的動物們 - A Whole Year per Year》

花朵會隨著季節變化慢慢地變換著它的種類並綻放,而這些綻放的花朵,形成了動物。花朵重復著成長、綻放、凋零的循環中,也持續塑造出動物的形狀。當人們碰觸花朵時,花朵就會凋謝散落,持續觸摸讓動物的花朵散落殆盡以後,動物也會隨之消失。

《與花共生的動物們 - A Whole Year per Year》“teamLab 共創!未來園”, 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台北 © teamLab
《與花共生的動物們 - A Whole Year per Year》“teamLab 共創!未來園”, 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台北 © teamLab
《與花共生的動物們 - A Whole Year per Year》”teamLab 共創!未來園”, 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台北 © teamLab
《與花共生的動物們 - A Whole Year per Year》”teamLab 共創!未來園”, 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台北 © teamLab

《彩繪飛翔》

體驗飛機、蝴蝶或老鷹在天空自在翱翔,鳥瞰城市的高空視角!在完成這些圖畫時,圖畫將會立體出現,並飛向體驗者面前的世界。當觸摸飛行的飛機、蝴蝶和老鷹時,它們就會加速或逃跑。在現場更是能將透過展場手機設備上,從不同角度操控自己所繪畫的飛機、蝴蝶或鷹,同時模擬其視野,如體驗蝴蝶有340度的視角,或老鷹即使向前飛也能看見地上的獵物,藉此透過不同角度感知世界。

《彩繪飛翔》“teamLab 共創!未來園”, 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台北 © teamLab
《彩繪飛翔》“teamLab 共創!未來園”, 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台北 © teamLab

《光球管弦樂團》

當球體滾動,顏色和聲音進而產生變化,這些發光的球體就能演奏一場管弦樂表演。滾動面前的球體,球體的顏色會產生變化還會發出聲音,體驗者們可以在同一個空間裡,用自己的身體去觸碰大小不同的球體,來讓空間發生變化,並自由地演奏音樂。

《光球管弦樂團》”teamLab 共創!未來園”, 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台北 © teamLab
《光球管弦樂團》”teamLab 共創!未來園”, 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台北 © teamLab
《光球管弦樂團》”teamLab 共創!未來園”, 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台北 © teamLab
《光球管弦樂團》”teamLab 共創!未來園”, 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台北 © teamLab

《小人兒所居住的音樂牆》、《小人兒所居住的桌子》

牆壁上住著許多小人兒,他們是音樂演奏家,並在牆壁裡來回奔跑,體驗者可以在牆壁上面黏附蘑菇、羊小屋、冰柱等各式各樣的圖章,與小人兒們進行互動,根據圖章種類的不同,小人兒會開始做出溜滑梯,跳高或是攀登等不同的動作。 

《小人兒所居住的音樂牆》“teamLab 共創!未來園”, 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台北 © teamLab
《小人兒所居住的音樂牆》“teamLab 共創!未來園”, 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台北 © teamLab
《小人兒所居住的桌子》“teamLab 共創!未來園”, 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台北 © teamLab
《小人兒所居住的桌子》“teamLab 共創!未來園”, 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台北 © teamLab

《滑梯水果園》

滑梯是培育著各種水果的園區,而人會變成太陽光的存在,當你用身體撞上滑梯上的球體時,接受了太陽光能源的球體會氣勢十足地向四周飛去。並與水過碰撞,水果就能因此得到培育,而體驗者滑到地面的瞬間也會綻放出燦爛煙火。

《滑梯水果園》 ” teamLab 共創!未來園”, 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台北 © teamLab
《滑梯水果園》 ” teamLab 共創!未來園”, 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台北 © teamLab

《水上彈跳的天才跳房子》

這件作品重現許多人的童年經典遊戲跳房子,當連續跳到同樣形狀或者同樣顏色的符號時,通道就會越來越豐富。當碰到牆上的魚兒,蝴蝶和小鳥時,它們就會變成顆粒消失。以特殊的柔軟彈性材質呈現水面觸感,讓體驗者彷彿真的在水上彈跳一般輕盈。

《水上彈跳的天才跳房子》 ”teamLab 共創!未來園”, 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台北 © teamLab
《水上彈跳的天才跳房子》 ”teamLab 共創!未來園”, 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台北 © teamLab

彩繪工廠

另外,入場除了有多項作品可以互動與創作外,在《鼓動山谷中的塗鴉自然》及《彩繪飛翔》中將所彩繪的圖案,還可以客製成獨一無二的紀念品徽章帶回家。(註:徽章為另外價格;購買時需持有當日入場券。)

teamLab《彩繪工廠》© teamLab
teamLab《彩繪工廠》© teamLab

teamLab共創!未來園 台北
時間:2024年6月14日(五)~2024年10月13日(日) (8/20 星期二休);展覽開放時間:非暑假之平日為09:00-17:00(16:00停止售票及入場),假日及暑假(7/1-8/29)為09:00-18:00(17:00停止售票及入場)
地點: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 七樓南側特展區(台北市士林區士商路189號)

更多資訊可至展覽官網查詢

資料提供|聯合數位文創
文字整理|Adela Cheng

延伸閱讀

RECOMMEND

「We TAIWAN」臺灣光譜展覽8月登場!以視覺藝術、傳統工藝、聲音創作等元素,展現島嶼的多元文化與創意

「We TAIWAN」 臺灣光譜展覽8月登場!以視覺藝術、傳統工藝、聲音創作等元素,展現文化創意

「We TAIWAN臺灣文化in大阪.關西世博」即將在8月正式登場,而位於大阪梅田Grand Green Osaka內的當代展演場所VS.空間的核心展覽,以「臺灣光譜」為主題,策展內容結合視覺藝術、傳統工藝、聲音創作及科技創新元素,向全球觀眾展示臺灣這座奇蹟之島無限的創造潛力。

文化部辦理的「We TAIWAN臺灣文化in大阪.關西世博」將在日本大阪登場,活動橫跨了線上的「遊戲能力」、VS.空間的「混融色彩」、大阪市中央公會堂的「跨域創造」、中之島「萬變氣場」4大場域及4大主題。而「臺灣光譜」選擇以去(2024)年才開幕的「Grand Green Osaka」區域,由安藤忠雄操刀設計的「VS.空間」內規劃策展。

→ 臺灣文化魅力現身大阪!「We TAIWAN」主視覺、超Q彈角色「a-We」公開

「VS.空間」展覽場域的獨特性,發展出本次對光影和聲音策展的各種想像。(圖片提供:文化部)
「VS.空間」展覽場域的獨特性,發展出本次對光影和聲音策展的各種想像。(圖片提供:文化部)

3大主題區呈現臺灣文化

在這個融合藝術、商業、都市發展的場域,內部挑高15公尺、專為投影與沈浸式展演等新媒體為主的空間,對於策展團隊來說就是一個相當「混融」的挑戰,也正如同臺灣這座島嶼,歷經多元族群融合與歷史轉折,孕育出獨特且豐厚的文化內涵。「臺灣光譜」即是在這樣的獨特空間及理念下,規劃臺灣本色光織自然島嶼聲譜3大主題區,期盼以跨越邊界的文化與創意,讓世界看見臺灣的自信與韌性。

「We TAIWAN臺灣文化in大阪.關西世博」活動將在梅田新地標Grand Green Osaka內「VS.」空間、大阪市中央公會堂、中之島及線上線下虛實整合4大場域,分別以「混融色彩」、「跨域創造」、「萬變氣場」、「遊戲能力」為策劃核心,從當代展演地標到百年古蹟建築、線上到線下,跨越時空邊界,將臺灣文化魅力帶到世界眼前。(圖片提供:文化部)
「We TAIWAN臺灣文化in大阪.關西世博」活動將在梅田新地標Grand Green Osaka內「VS.」空間、大阪市中央公會堂、中之島及線上線下虛實整合4大場域。(圖片提供:文化部)

展區一:臺灣本色

融合光影、色彩與聲音的沉浸式視覺劇場《臺灣本色》,以「寫生的人」為主角,取材自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的藝術家作品,由跨域創作團隊豪華朗機工主導視覺創作、柯智豪的音樂、夢想動畫的動態影像設計、瓦豆的燈光規劃,利用影像技術演繹藝術家筆觸與色彩,帶領觀眾走進陳澄波、廖繼春、林惺嶽、郭雪湖、陳進、林玉山、許深州等藝術家的彩色世界,從日治、戰後到當代,涵蓋臺灣玉山、蘭花、建築、城鎮、戰爭記憶與山海地貌等色彩與土地深情的作品中。

融合光影、色彩與聲音的沉浸式視覺劇場《臺灣本色》投影示意圖。作品取材自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畫作,以「寫生的人」為主題,將經典畫家風格透過影像技術再度演繹為全新影像。(圖片提供:文化部)
融合光影、色彩與聲音的沉浸式視覺劇場《臺灣本色》投影示意圖。作品取材自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畫作,以「寫生的人」為主題,將經典畫家風格透過影像技術再度演繹為全新影像。(圖片提供:文化部)
三金音樂人柯智豪以豐富且細緻的聲音設計,將臺灣日常生活中多樣且真實的聲音,交織成一幕幕動人的聲音劇場。(圖片提供:文化部)
三金音樂人柯智豪以豐富且細緻的聲音設計,將臺灣日常生活中多樣且真實的聲音,交織成一幕幕動人的聲音劇場。(圖片提供:文化部)

展區二:光織自然

「光織自然」展區聚焦臺灣的染織文化、山海記憶與工藝實踐,展現人與自然共織的創作智慧。《臺灣色譜牆》集結國家工藝成就獎得主陳景林與馬毓秀,多年來從臺灣植物中研究天然染料的成果,以手工染布與植物攝影交錯排列,彷彿一幅震撼的活色票牆,引領觀眾踏上一場色彩溯源之旅;《染織工藝牆》記錄陳景林踏尋臺灣各地,從大自然取材、製作染料的過程,作品也是一份工藝教學的行動筆記,將手藝轉化為可視、可感、可思的敘事;藝術生涯中第一件巨幅藍染山水創作,也是陳景林「為自己、為臺灣所創作」的新作《臺灣母親河》也將首度曝光;國家工藝獎一等獎得主楊偉林的《洄遊》,深入揭示藝術家如何從自然環境中汲取靈感與觸感,透過纖維藝術,優雅描繪島嶼生活與自然環境之間微妙而動人的連結。

國家工藝獎一等獎得主楊偉林的作品《洄遊》,深入揭示藝術家如何從自然環境中汲取靈感與觸感,透過染織藝術,優雅描繪島嶼生活與自然環境之間微妙而動人的連結。(圖片提供:文化部)
國家工藝獎一等獎得主楊偉林的作品《洄遊》,深入揭示藝術家如何從自然環境中汲取靈感與觸感,透過染織藝術,優雅描繪島嶼生活與自然環境之間微妙而動人的連結。(圖片提供:文化部)

展區三:島嶼聲譜

踏入「島嶼聲譜」展區,聲音將成為帶領觀眾穿梭記憶的引路人。三金音樂家柯智豪《臺灣聲場》,以豐富且細緻的聲音設計,將臺灣日常生活中如廟宇祭典的鑼鼓聲、颱風過境的風雨聲、田野中的鳥鳴與城市市場的喧囂,交織成一幕幕動人的聲音劇場;藝術家李育昇的《臺灣特有種》神獸裝置,巧妙地融合視覺與聲音藝術,營造出充滿神秘與靈性的臺灣信仰場域;豪華朗機工創作的《很難很難|臺日交流版》,則以精妙的聲光語言,深刻觸及每位觀眾的情感與記憶,喚起內心深處的共鳴。

藝術家李育昇的《臺灣特有種》神獸裝置,巧妙地融合視覺與聲音藝術,營造出充滿神秘與靈性的臺灣信仰場域。(圖片提供:文化部)
藝術家李育昇的《臺灣特有種》神獸裝置,巧妙地融合視覺與聲音藝術,營造出充滿神秘與靈性的臺灣信仰場域。(圖片提供:文化部)
豪華朗機工創作的《很難很難|臺日交流版》,以精妙的聲光語言,深刻觸及每位觀眾的情感與記憶,喚起內心深處的共鳴。(圖片提供:文化部)
豪華朗機工創作的《很難很難|臺日交流版》,以精妙的聲光語言,深刻觸及每位觀眾的情感與記憶,喚起內心深處的共鳴。(圖片提供:文化部)

We TAIWAN臺灣文化in大阪.關西世博
日期:2025年8月2日(六)至8月20日(三)
會場:線上、VS.(at GRAND GREEN OSAKA)、大阪市中央公會堂、中之島
官網:https://wetaiwan.tw
Instagram:@wetaiwan.tw

資料提供|文化部、文字整理|Adela Cheng

延伸閱讀

RECOMMEND

哆啦A夢巡迴特展登陸台北華山!重現藤子・F・不二雄工作室、集結百隻各式造型哆啦A夢等亮點一次看

哆啦A夢巡迴特展6月登陸台北華山!重現藤子・F・不二雄工作室、打造沉浸式微型劇場、上百隻各式造型哆啦A夢等亮點搶先看

在台北華山東2館四連棟展出的《100%哆啦A夢&FRIENDS巡迴特展 台北站》,展覽佔地近千坪,完整呈現豐富多元的展品內容,包括首次登場的秘密道具「100%朋友召喚鈴」、經典的巨幅漫畫場景,以及近百座哆啦A夢立體雕塑全員到齊。

繼2024年7月由AllRightsReserved在Fujiko Pro協力下創作的《100%哆啦A夢&FRIENDS巡迴特展》在全香港掀起一股「哆啦旋風」,引起巨大討論與迴響後,在主辦單位聯合數位文創與協力單位AllRightsReserved、Fujiko Pro、Animation International共同協助並配合台北展場作相應規劃,終於將把這個人氣特展引進台北華山。

《100%哆啦A夢&FRIENDS巡迴特展 台北站》即將於6月28日登陸台北華山。(圖片提供:聯合數位文創)
《100%哆啦A夢&FRIENDS巡迴特展 台北站》即將於6月28日登陸台北華山。(圖片提供:聯合數位文創)

秘密道具「100%朋友召喚鈴」登場

《100%哆啦A夢&FRIENDS 巡迴特展 台北站》不僅帶來滿滿驚喜,也公開神秘道具「100%朋友召喚鈴」,而背後更藏有一段與「胖虎」息息相關的祕密故事。在「100%微型劇院」展區中,將獨家放映由日本Shin-Ei Animation團隊專為本次展覽製作的原創短篇動畫《胖虎世界巡迴演唱會》,在動畫中熱愛唱歌的胖虎,竟夢想成真舉辦了個人演唱會,甚至首次在台灣登台演出。至於「100%朋友召喚鈴」究竟扮演了什麼關鍵角色?為什麼會拿出這個秘密道具?答案藏在「100%微型劇院」展區中,等你進場揭秘。

哆啦A夢秘密道具空間 親身體驗哆啦A夢的四次元口袋(圖片提供:聯合數位文創)
哆啦A夢秘密道具空間能親身體驗哆啦A夢的四次元口袋。(圖片提供:聯合數位文創)

1:1比例復刻藤子・F・不二雄工作室

展中也將完整呈現傳奇漫畫家的創作空間—「藤子・F・不二雄老師工作桌」,展區以1:1比例復刻老師的工作室實景,書桌上將擺放鋼筆、原稿紙、墨水、羽毛刷等慣用繪圖工具複製品。透過這些細節,讓觀眾得以一窺老師的創作日常,親身感受創作背後的故事。

「藤子・F・不二雄老師工作桌」將以1:1比例復刻老師的工作室實景。(圖片提供:聯合數位文創)
「藤子・F・不二雄老師工作桌」將以1:1比例復刻老師的工作室實景。(圖片提供:聯合數位文創)

藤子・F・不二雄老師曾說過:「我一直以來都把『喜歡』放在最優先位置。」他將自己兒時所熱愛的西部片、科幻電影等奇幻題材融入創作之中。其中,他對恐龍的狂熱,更可從書桌上陳列的恐龍模型、動植物科學圖鑑窺見端倪,這些「喜歡」的事物不僅成為了創作靈感的關鍵養分,更促成了哆啦A夢後續《哆啦A夢:大雄與小恐龍》等大長篇故事作品的誕生。

「藤子・F・不二雄老師工作桌」將以1:1比例復刻老師的工作室實景。(圖片提供:聯合數位文創)
「藤子・F・不二雄老師工作桌」將以1:1比例復刻老師的工作室實景。(圖片提供:聯合數位文創)

沉浸式展區 × 經典漫畫場景重現

此次展覽將藤子・F・不二雄老師筆下的經典漫畫世界,以嶄新方式回到大家眼前。現場規劃多個漫畫相關展區,從放大比例的經典漫畫頁面、珍貴黑白復刻原畫,到沉浸式的閱讀體驗空間,帶領大小朋友重溫看漫畫時的感動。以45本漫畫單行本為靈感打造的「漫畫單行本展區」,精心挑選出5幕經典漫畫場景,透過放大比例與立體化設計生動呈現,讓觀眾彷彿在現場被照射了哆啦A夢的縮小燈,走進巨型漫畫書世界,感受故事情節就在眼前的震撼。在「黑白作品展區」更展出了17幅珍貴的藤子・F・不二雄老師黑白漫畫復刻原畫,其細膩的線條記錄著不同年代的畫風演變及《哆啦A夢》多樣的藝術風格。

以放大比例的經典漫畫頁面、珍貴黑白復刻原畫,到沉浸式的閱讀體驗空間,帶領大小朋友重溫看漫畫時的感動。(圖片提供:聯合數位文創)
以放大比例的經典漫畫頁面、珍貴黑白復刻原畫,到沉浸式的閱讀體驗空間,帶領大小朋友重溫看漫畫時的感動。(圖片提供:聯合數位文創)
(圖片提供:聯合數位文創)
(圖片提供:聯合數位文創)

若想感受沉浸式的漫畫魅力,不能錯過「大雄的漫畫閱讀房間」,本區將大雄的房間打造成一個舒適的漫畫閱讀空間,房間中央的哆啦A夢愜意地躺在巨大銅鑼燒上,彷彿邀請觀眾一同放鬆欣賞,四面展牆以3D光雕投影,呈現出45本漫畫單行本的精選章節,打造數位與紙本漫畫的交錯與共構,讓不同世代的觀眾重新感受漫畫所傳遞的溫度與連結。

「大長篇展區」展現了藤子・F・不二雄老師自1979年開始創作的大長篇作品。(圖片提供:聯合數位文創)
「大長篇展區」展現了藤子・F・不二雄老師自1979年開始創作的大長篇作品。(圖片提供:聯合數位文創)

緊接著登場的「大長篇展區」,則聚焦於藤子・F・不二雄老師自1979年開始創作的大長篇作品,以10面巨型漫畫牆、30幅大長篇復刻原畫,與7座立體雕塑,重現大家熟知的漫畫章節。例如:《哆啦A夢:大雄與小恐龍》中,白堊紀時代壯闊景觀下的驚險旅程,以及《哆啦A夢:大雄的宇宙開拓史》中,登陸外星球的冒險奇遇,每一部作品都是每一趟充滿想像力的探險旅程。

(圖片提供:聯合數位文創)
(圖片提供:聯合數位文創)

集結近百座哆啦A夢創意立體雕塑

最後是「100%哆啦A夢造型樂園」,集結了來自電影的13款造型,與來自漫畫及動畫原創故事的23種哆啦A夢,包括「變成紫薯的哆啦A夢」、「貍貓裝」、「狼人面霜」、「雪人機器人」以及「德古拉道具組」等各種創意裝扮。而近百座哆啦A夢立體雕塑更將散佈在展場各個角落,等著觀眾們邊拍邊尋寶,一次蒐集哆啦A夢造型宇宙!

近百座哆啦A夢立體雕塑更將散佈在展場各個角落,等著觀眾們邊拍邊尋寶(圖片提供:聯合數位文創)
近百座哆啦A夢立體雕塑更將散佈在展場各個角落,等著觀眾們邊拍邊尋寶(圖片提供:聯合數位文創)
(圖片提供:聯合數位文創)
(圖片提供:聯合數位文創)
(圖片提供:聯合數位文創)
(圖片提供:聯合數位文創)
(圖片提供:聯合數位文創)
(圖片提供:聯合數位文創)
(圖片提供:聯合數位文創)
(圖片提供:聯合數位文創)

12米高的巨型充氣哆啦A夢

展覽外的設計物同樣極具巧思,售票亭以哆啦A夢標誌性的藍色為主色,搭配漫畫格構圖,兩側更設置了巨型「100%朋友召喚鈴」展覽入口以及拍照牆,大家來到華山就能立刻享受被哆啦A夢環繞的夢幻合照!此外,更不能錯過烏梅劇院前廣場矗立著高達12米高的巨型充氣哆啦A夢,戴著畫家帽、手握畫筆的哆啦A夢,象徵著藤子・F・不二雄老師透過創作帶來的童趣、想像與感動,無論大人還是小孩,都能在這裡被滿滿的療癒與愛包圍。

哆啦A夢經典漫畫頁面再重現。(圖片提供:聯合數位文創)
哆啦A夢經典漫畫頁面再重現。(圖片提供:聯合數位文創)
在「100_星光大道」展區中,哆啦A夢與大雄等角色將穿上正式禮服,踏上以哆啦A夢主題色「藍色」為設計靈感的藍地毯登場。(圖片提供:聯合數位文創)
在「100 星光大道」展區中,哆啦A夢與大雄等角色將穿上正式禮服,踏上以哆啦A夢主題色「藍色」為設計靈感的藍地毯登場。(圖片提供:聯合數位文創)

哆啦A夢商店正式開張

展覽期間限定的哆啦A夢商店也驚喜登場!現場不僅引進多款香港站人氣周邊商品,如畫家造型的哆啦A夢爆米花桶、壓扁哆啦A夢的造型地墊、超精緻麻將組及身戴100%朋友召喚鈴的哆啦A夢小夜燈等各式商品,還有推出台北站限定商品。

(圖片提供:聯合數位文創)
(圖片提供:聯合數位文創)
(圖片提供:聯合數位文創)
(圖片提供:聯合數位文創)
(圖片提供:聯合數位文創)
(圖片提供:聯合數位文創)

100%哆啦A夢&FRIENDS 巡迴特展 台北站
時間:2025.6.28 (六) - 2025.10.6 (一)
地點: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 東2館四連棟(台北市中正區八德路一段1號)

資料提供|聯合數位文創、文字整理|Adela Cheng

延伸閱讀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