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品牌再造是門「藝術」!詹記麻辣火鍋詹巽智 X 恆成紙業鄭宗杰對談

如果品牌再造是門「藝術」 !詹記麻辣火鍋詹巽智 × 恆成紙業鄭宗杰對談

搞錯了吧?「麻辣鍋」與「紙」,和藝術有什麼關係?詹記麻辣火鍋與恆成紙業兩位二、三代目,平日其實同是混跡藝術圈的同好好友,雖然本業非藝術,卻都選擇以藝術為媒介,在既有的框架內,讓品牌精神自我進化,大膽玩出屬於這一代的驚喜(奇)輪廓。

詹記麻辣火鍋,1994年創立於新莊的麻辣火鍋店,近年再再透過空間打造獨特的摩登台味美學,5月熱騰騰開幕的「西門大世界」攜手藝術家羅智信作為藝術指導,細節令人睜大眼:確定這個東西會出現在火鍋店?

恆成紙業,1977年駐紮於新店的紙張貿易商,近年積極走出本業,購藏藝術品、辦展覽,甚至在倉庫開實驗音樂趴,拓展許多與「紙」並非正相關的展演與創作計畫。

不爬梳不知道,背後兩位負責人——詹巽智與鄭宗杰擁有不少共通點:都曾對接下家業興趣缺缺,迫於無奈扛下擔子後,只好認命思考自家品牌定位,並都以「藝術」為切點挖出過往不曾看過的視角,前者提供消費者視覺感官刺激,後者探尋媒材於當代的可能性。

對談中,兩人頻頻點頭彼此真是「不切實際」、「愛搞些有的沒的」,這次,就聽他們聊聊藝術如何為品牌開創嶄新形象,品牌精神又何以如同藝術的本質——破格且流動? 

(攝影:KRIS KANG)
詹巽智(左)與鄭宗杰(右)。(攝影:KRIS KANG)

Q1:「藝術」在你們的生命經驗中扮演什麼角色?在品牌經營中融入藝術元素的契機和原因又是?

 鄭宗杰 

9年前回來台灣時,我感覺很陌生——那時「太陽花學運」已經發生,身邊的朋友、年輕人都受到很大影響,而我卻完全沒有經歷到,有個距離感。我一直都對藝術感興趣,藝術是對社會品味的詮釋、趨勢的記載,從那時起我開始關注、也透過購藏支持藝術家,其實也是同時在爬梳台灣社會的改變和進程。

對恆成來說,當我們經歷過數位浪潮後,紙張不再是資訊傳遞的媒介,更像是文化產業,反而是我們要讓自己成為媒介平台,自動銜接編輯、設計師、出版社、媒體、藝術家等,盡可能地去觸發大家使用紙張的靈感,很剛好他們也是關心社會與藝文產業發展的一群人,所以發起與藝術相關的活動企劃,漸漸變成我們品牌與受眾之間一個很重要的連結,適時擷取當代藝術的想法跟工作方法,對我們來講也很有效。

(圖片提供:恆成紙業)
2023年,恆成邀「十一溫室Botanic Atelier by11」使用羅紗紙設計品牌香氛nooks and crannies,並展出以「光」為氣味裝置的紙雕塑,還有聲響藝術家戴向諶現場採集聲響敘事。(圖片提供:恆成紙業)
2023年的「穿越新北」系列講座中,鄭宗杰作為紙業負責人暨藝術支持者,與藝術家暨設計師林冠名對談紙張與藝術之間效果加乘的秘境。(圖片提供:恆成紙業)
2023年的「穿越新北」系列講座中,鄭宗杰作為紙業負責人暨藝術支持者,與藝術家暨設計師林冠名對談紙張與藝術之間效果加乘的秘境。(圖片提供:恆成紙業)

 詹巽智 

或許因為我有美術系和設計工作的背景,做品牌再造(rebranding)時找藝術家一起合作,對我來說滿自然和理所當然的。

起點是2018年打造詹記敦南店時,我邀請認識很久的學長、藝術家羅智信合作,本來是請他單純挑選局部空間陳列,漸漸變成他和我一起梳理、定調整體的空間概念,變身藝術指導。

至於為什麼不只找設計師合作就好?因為對我而言設計是比較冷靜、理性的,可以把元素排列組合得很完美,但還需要一些更前衛、破格的東西,讓空間有更多表情。

(攝影:KRIS KANG)
念念不忘從小吃到大的牛肉麵店牆上的石門水庫畫作,詹巽智將其翻拍後以AI算圖及photoshop手繪修復。(攝影:KRIS KANG)
(攝影:KRIS KANG)
羅智信作品中常見飲水機,這次則打造結合風水滾珠的飲水台。 (攝影:KRIS KANG)

Q2:每次出手方向如何設定?又怎麼定調品牌調性?

 詹巽智 

餐廳是直接To C(Consumer,消費者),反正大家就是為了吃火鍋來的,大部分客人也不一定會在意空間發生什麼事,但我從小在火鍋店長大,覺得除了一般對火鍋店的想像,是不是應該要有更特別的事發生,有一些突破?

除了是做出品牌區隔,我也希望它更怪、更「異質」。

所以在玩「台味」的基礎上,我們嘗試把沒人想過的東西拼湊進餐飲場所:像敦南店的門面完整沿用了商業華廈入口的配置,從保全櫃檯、信箱,一路到做成電梯門的餐廳入口;以前十幾歲時在西門町玩,最有印象的就是門口有大型造景的「木船民歌西餐廳」,所以這次也把西門大世界的入口做成一面很狂的巨石浮雕,然後店內大包廂的外牆是台灣老式藝品店的櫥窗立面、桌子是黑道老大家裡那種樹根砍半做成的泡茶桌⋯⋯,我想把這些很台、很醜的東西重新排列組合,會不會它們其實根本不醜,重點是我們怎麼運用? 

(攝影:KRIS KANG)
這次西門大世界店面位於地下室,店內的方向指示燈會很險惡地緩慢轉動,宛如地下迷宮。(攝影:KRIS KANG)
(攝影:KRIS KANG)
「西門大世界」的入口處的浮雕,詹巽智笑說本想做得更張狂:「其實想過做⋯⋯我爸爸的臉?」。(攝影:KRIS KANG)(攝影:KRIS KANG)

 鄭宗杰 

我們辦公室的大廳會不定期更換藝術收藏,最新進駐的一件裝置是藝術家周育正的〈電鍍金,保持冷靜,鍍鋁鋅版,祈禱,漸層,灰燼,抗議,不均,不滿,資本,香爐,佼存,激動,擊,日光。II〉,他用台灣才會出現的材料,像是違建常會看到的浪板、鐵皮等這些所謂很B、看起來不是很高級的東西,卻能奇異地呈現出和諧狀態!除了和我們位處的新店工業區彼此呼應外,也會有一種身處「當下」的感覺。

(圖片提供:恆成紙業)
恆成辦公室陳列許多藝術收藏,最新加入的一件是周育正的裝置作品《電鍍金系列II》(簡稱)。 (圖片提供:恆成紙業)

我都說現在恆成的商業模式是ToP」(Professional,專業人士),面對的是每個團隊或專案中,實際選擇用紙的專業人士,我們必須跟他們一起思考一些比較抽象的問題,像是閱讀是什麼?紙本的未來又是什麼?至於每次企劃調性如何決定,不一定要有紙的元素,我覺得是保持一個「態度」,關心台灣正在發生什麼事情,找到有什麼東西可以跟我們的受眾產生共鳴,那我們的價值、產品就自然能傳遞出去了。

(圖片提供:恆成紙業)
恆成與藝術家林冠名合作錄像裝置〈散落物 memento〉。(圖片提供:恆成紙業)

至於恆成的藝術計畫,可以分幾個層次,除了純粹的購藏、贊助支持,我們也和各種創作者協做活動、作品、展覽,像之前和影像藝術家林冠名合作裝置〈散落物 memento〉,一起探索紙本跟數位對於資訊感知的差異;和立方計劃空間合作舉辦《聲波薩滿-立方論壇音樂祭》,觸及到了更小眾、但能量也非常有趣的聲音藝術圈,還意外發現我們倉庫的音場效果超好!因為大,紙張又是軟裝潢,可以吸收回音——這種「再發現」的過程也是我覺得最有趣的。

我們不會去定義恆成到底是個什麼樣的品牌,在和不同藝術家合作時,透過他們的思維再回看品牌自身,我們也一直在摸索,整個過程與感受都是很流動的,而這也剛好對應了當代藝術的討論。

(圖片提供:恆成紙業)
2022年,台灣首次跨越電子音樂、實驗聲響、表演式演說與當代藝術等演出形式的《聲波薩滿-立方論壇音樂祭》其中一場,舉辦於入夜後的恆成紙倉庫。(圖片提供:恆成紙業)
由藝術家Betty Apple策劃的維納斯藝術攝影企劃「維那濕了美」概念派對,攝影師林建文操刀拍攝來自金星的愛神角色於台灣派對場景的婀娜多姿,應用於恆成紙業維納斯作品中。(圖片提供:恆成紙業)
由藝術家Betty Apple策劃的維納斯藝術攝影企劃「維那濕了美」概念派對,攝影師林建文操刀拍攝來自金星的愛神角色於台灣派對場景的婀娜多姿,應用於恆成紙業維納斯作品中。(圖片提供:恆成紙業)

 詹巽智 

對!通常大家做rebranding,會很實在地講述品牌理念,但我覺得rebranding其實是個表皮,是「虛幻」的。所以我們乾脆在這間店裡放入很多虛構的元素,門口浮雕的草圖是用AI算出來的、螢幕裡以數位典藏方式輪播的是請3D藝術家黃海恩創作的古物火鍋、主燈也沒有形體而是一扇假的窗光⋯⋯。

品牌的想像是要帶出來的,像Gentle Monster也很怪啊,沒人把一家眼鏡店做那麼多張狂的想像,我們也是向他們學習啦。

(攝影:KRIS KANG)
螢幕裡數位典藏著3D藝術家Dorairolg黃海恩延續古物創作計畫《Sume 100》創作的火鍋,其上細節滿滿,甚至有特別請傅培梅後代授權的食物照片。(攝影:KRIS KANG)

Q3:作為老牌品牌,打中年輕人的同時如何兼顧老顧客的口味?如何拿捏新舊間的平衡?

 詹巽智 

老實說我滿忽略這點的,回到產品本身,辣需要年輕的胃去承受(笑),老客人一定會有很多愛恨情仇,也不一定會喜歡太大的改變,但我好像沒有管那麼多,我們真的改變太多。

 鄭宗杰 

但我必須補充,大家看到的是他打造空間的能力,可是他其實對麻辣鍋本身也很了解,也有持續在研究精進食物面——這絕對是重點,對詹記來說,鍋本身要好吃,用餐體驗跟服務品質要做好;對我們來講,是從紙張的下訂單到售後送貨、事故處理等服務的基本環節,雖然媒體所關注的焦點或光環是在品牌行銷上,但其實恆成團隊花更多時間在處理日常服務。

其實我們的客戶年齡層差距極廣,老客戶真的就是單純用紙而已,這些品牌形象未必能觸及到他們,對他們而言,最重要的是我們維持專業、營運健康。但也因為這樣,我們也才能放手做有趣的事。

(圖片提供:恆成紙業)
恆成紙業與以美式刺青風格見長的「太陽龍宮刺青工作室」聯手製作的鑰匙圈與年曆海報,使用日本無塗美術紙艾若薇及凝雪厚卡呈現台式華麗風範。(圖片提供:恆成紙業)

Q4:除了藝術是幫助品牌再造的語言,反過來,品牌又能如何支持藝術創作者,讓能量互相加乘?

 詹巽智 

對餐廳空間來說,做好基礎設計之外,我相信再帶來一些藝術的想法和能量,能引起大家的好奇、想去了解背後的成分是什麼,藝術家們也就多了個媒體曝光的可能管道,我自己期望啦,對同業來說也是多了個之後構思的參考,發現原來有些東西可以這樣搞,有些間接的刺激。

(攝影:KRIS KANG)
來自藝術家謝佳瑜「露露藝品」的陶瓷玩偶作品與從台南古物店淘來的印章。(攝影:KRIS KANG)

 鄭宗杰 

當然圈內人有圈內人接觸藝術作品的方式,可是一般大眾觀看藝術的方法、儀式,其實往往還是滿有規範的,一定要在畫廊或美術館嗎?這個門檻是可以打破的。詹記在做的,就是把藝術家的想法跟作品,用不同於以往僵化的觀看和互動模式呈現,這件事是最棒的!

恆成目前也有兩個支線計畫在走:一是已經上線的「diag對視點」,是以台灣影像為本的商用圖像資料庫,提供完整的圖像授權和友善的使用介面,讓照片和內容生產者們發生對話,也希望透過確立商業模式,促使攝影藝術和商業應用接軌;另一個則是正在進行中的內容媒體「野点nodate」,會整合不同領域的文化生產者,探詢紙與網路、聲音、物件等議題,希望能為台灣缺乏平台整合、零散的次文化重新找出理解的切點——接下來,我們希望持續讓不同圈圈的合作更緊密,做好橋樑的角色。

恆成紙業近日最新上線的計畫是線上商用圖像資料庫「diag對視點」,以台灣影像為本,希望讓帶有些許本土調性、沒那麼常規的藝術攝影也能有更多商業應用的可能性。(圖片提供:恆成紙業)
恆成紙業近日最新上線的計畫是線上商用圖像資料庫「diag對視點」,以台灣影像為本,希望讓帶有些許本土調性、沒那麼常規的藝術攝影也能有更多商業應用的可能性。(圖片提供:恆成紙業)
(攝影:KRIS KANG)
(攝影:KRIS KANG)

「我想把這些很台、很醜的東西重新排列組合,會不會它們其實根本不醜,重點是我們怎麼運用?」——詹記麻辣火鍋 詹巽智

詹巽智 

詹記麻辣火鍋二代經營者。北藝大美術系畢,當過平面設計師,13年前因為家中真的缺人手,才回來從外場端盤點菜、內場切肉做起。2018年開設詹記敦南店、2024年再造西門大世界,開創人們對餐飲空間美學的想像。 

(攝影:KRIS KANG)
(攝影:KRIS KANG)

「關心台灣正在發生什麼事情,找到有什麼東西可以跟我們的受眾產生共鳴,那我們的價值、產品就自然傳遞出去了。」——恆成紙業 鄭宗杰 

鄭宗杰 

恆成紙業三代負責人。 大學念建築,海外工作 十幾年後,8年前父親 過世回家接手,打開 各種觸角,想找出紙張 媒材於當代的可能突破 點,更讓品牌直接作為 橋樑,串聯其他產業。

採訪整理|李尤
攝影|KRIS KANG 圖片提供|恆成紙業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 La Vie 2024/6月號《逛美術館的多重視野》

延伸閱讀

RECOMMEND

寶可夢樂園「PokéPark KANTO」2026年2月開幕!首座戶外常設型設施,超過600隻寶可夢現身

寶可夢樂園「PokéPark KANTO」2026年2月開幕!首座戶外常設型設施,超過600隻寶可夢現身

The Pokémon Company宣布寶可夢首座戶外常設型設施「PokéPark KANTO(寶可樂園:關都)」 將於2026年2月5日開幕,選址東京近郊的「讀賣樂園」,並於2025年11月21日起開放購票。這座嶄新主題設施將帶領所有訓練家進入寶可夢森林與草紗鎮,展開充滿驚喜的沉浸式冒險體驗。

打造佔地2.6公頃園區

距離東京市區約40分鐘車程的「PokéPark KANTO」,位於關東地區多摩丘陵的讀賣樂園內,除了對現有設施進行大規模改建外,更全新建造未開發區域,打造佔地約2.6公頃的完整新園區。這處讓訓練家們親身體驗寶可夢世界觀的主題設施,園內共有超過600隻寶可夢棲息於森林與小鎮兩大區域,訓練家們將可展開一段充滿驚喜與發現的嶄新冒險。

寶可夢森林:居住著各式各樣寶可夢

全長約500公尺的「寶可夢森林」是一片美麗的森林,有著高低起伏的道路,還有草叢、隧道與蜿蜒的山路,地形豐富而多彩。棲息在裡頭的寶可夢們主要來自關都地區,牠們會四處探險、對戰,分享採得的樹果,多元的生態值得訓練家們靜心觀察一番。有些寶可夢體型巨大,需要抬頭才能看見牠們的全貌,還有些寶可夢正藏身在土壤及草木之中。仔細觀察,說不定會發現最喜愛的寶可夢身影。

(圖片提供:Pokémon)
(圖片提供:Pokémon)
寶可夢森林(圖片提供:Pokémon)
寶可夢森林(圖片提供:Pokémon)

草紗鎮:聚集來自世界各地的訓練家與寶可夢

除了寶可夢森林外,還有另一個冒險據點正在等著訓練家們。「草紗鎮」裡有著匯集各種周邊商品的寶可夢訓練家市集,以及寶可夢中心、友好商店與道館。另外還會舉辦寶可夢們齊聚一堂的迎賓會、遊行表演,並設有2種遊樂設施,為來訪的訓練家們增添互動樂趣。此外,草紗鎮內還有西獅海壬噴水池歡迎著各位訓練家和寶可夢,一同前來這個令人深深著迷的城市。

草紗鎮(圖片提供:Pokémon)
草紗鎮(圖片提供:Pokémon)
坐落於城鎮中央、以連綿紅色屋頂攤車為特色的「寶可夢訓練家市集」裡,將有各式令人目不暇給的商品。(圖片提供:Pokémon)
坐落於城鎮中央、以連綿紅色屋頂攤車為特色的「寶可夢訓練家市集」裡,將有各式令人目不暇給的商品。(圖片提供:Pokémon)
一前往「寶可夢中心」,便有笑容滿面的吉利蛋前來迎接。(圖片提供:Pokémon)
一前往「寶可夢中心」,便有笑容滿面的吉利蛋前來迎接。(圖片提供:Pokémon)
在「友好商店」中,​​​​為了幫助訓練家恢復元氣,特別販賣以妙蛙種子、小火龍與傑尼龜的招式為靈感所設計的特色飲品。(圖片提供:Pokémon)
在「友好商店」中,​​​​為了幫助訓練家恢復元氣,特別販賣以妙蛙種子、小火龍與傑尼龜的招式為靈感所設計的特色飲品。(圖片提供:Pokémon)
在「道館」內,每日都會舉行精彩的舞台表演。各位訓練家能與寶可夢們共同享受歡樂時光。(圖片提供:Pokémon)
在「道館」內,每日都會舉行精彩的舞台表演,各位訓練家能與寶可夢們共同享受歡樂時光。(圖片提供:Pokémon)

多項設施與寶可夢同樂

城鎮中設有多座充滿魅力的設施,其中,「皮卡皮卡大派對」由超過30隻電屬性寶可夢協力發電驅動,讓訓練家們與皮卡丘們一起享受電氣樂園;以伊布為主題的旋轉木馬「布伊布伊漫步」,則可乘坐由小火馬與烈焰馬拉動的馬車,或搭上有氣球裝飾、能翱翔天際的飛椅,展開一場環遊世界的夢幻旅程。而在「親親寶可夢小屋」裡,每一天都會有不同的寶可夢前來現身,等待與訓練家相遇;由皮卡丘和伊布帶領的招牌遊行,更是活絡整個草紗鎮的熱鬧盛事,讓來訪的訓練家能與鎮上的寶可夢們盡情同樂。

皮卡皮卡大派對(圖片提供:Pokémon)
皮卡皮卡大派對(圖片提供:Pokémon)
布伊布伊漫步(圖片提供:Pokémon)
布伊布伊漫步(圖片提供:Pokémon)
親親寶可夢小屋(圖片提供:Pokémon)
親親寶可夢小屋(圖片提供:Pokémon)
招牌遊行(圖片提供:Pokémon)
招牌遊行(圖片提供:Pokémon)

11月21日開放售票

​​2025年11月21日(五)晚間6時起,將正式開放門票販售。​​首批於21日開售的票種包含:「精英訓練家通行證」「訓練家通行證」兩種,所有類型的門票皆可進入讀賣樂園。詳細售票時程、票價等資訊,請參閱官方網站「門票資訊」專頁​。另外,持有精英訓練家通行證的貴賓,還能享受到皮卡丘和伊布的特別接待,可與這兩隻寶可夢一同遊玩,拍攝合照帶回家,作為一天最美好的紀念。

持有精英訓練家通行證的貴賓,還能享受到皮卡丘和伊布的特別接待。(圖片提供:Pokémon)
持有精英訓練家通行證的貴賓,還能享受到皮卡丘和伊布的特別接待。(圖片提供:Pokémon)
 PokéPark KANTO門票資訊(圖片提供:Pokémon)
PokéPark KANTO門票資訊(圖片提供:Pokémon)
PokéPark KANTO地圖(圖片提供:Pokémon)
PokéPark KANTO地圖(圖片提供:Pokémon)

更多資訊可以關注PokéPark KANTO官方網站

資料提供|PokéPark KANTO、文字整理|Adela Cheng

延伸閱讀

RECOMMEND

JR東日本「Suica企鵝」要畢業了!陪伴旅客25年時光,全新形象角色將接棒

JR東日本「Suica企鵝」2026年畢業!陪伴旅客25年時光,全新形象角色將接棒

陪伴使用者25年的JR東日本「Suica企鵝」吉祥物,將於2026年度末「畢業」,並由全新形象角色接棒。另外,JR東日本將舉辦各種活動,向Suica企鵝粉絲們表達感謝。


觀光客赴日旅遊必備的Suica(台灣人慣稱西瓜卡),不僅作為交通IC卡使用,也可用於電子支付,早已是日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根據日本朝日新聞報導,Suica自2001年推出以來,包含手機可用的「Mobile Suica」,發行總數已突破1億2千萬張。

目前包含手機可用的「行動Suica」在內,Suica發行總數已突破1億2千萬張。(圖片來源:JR東日本)
目前包含手機可用的「行動Suica」在內,Suica發行總數已突破1億2千萬張。(圖片來源:JR東日本)

「Suica Renaissance」計畫

去(2024)年12月,JR東日本宣布「Suica Renaissance(Suica復興)」計畫,旨在未來10年間,逐步升級Suica的功能,使其從以往的「移動裝置」進化為「生活裝置」,讓Suica不僅限於交通與支付,還將延伸至顧客生活的各個面向。當時,JR東日本提出各項願景,包含:無需觸碰的「Walk-Through改札」服務、提供給海外旅客的「Welcome Suica Mobile(iOS)」、能進行超過2萬日圓上限的交易等目標。

(圖片來源:JR東日本)
(圖片來源:JR東日本)

「免接觸式閘門」試行

而在2025年的現在,這些願景也正一一實現。今年11月初,JR東日本在JR新潟站展開「Walk-Through改札(免接觸式閘門)」實證實驗,事先註冊過臉部資料的乘客,能透過閘門上安裝的攝影機進行臉部辨識認證,實現無需拿出車票或手機、僅以「走過」的方式,即可完成入站的通行體驗。

JR東日本攜手松下集團推出「Walk-Through改札(免接觸式閘門)」服務。(圖片來源:松下集團)
JR東日本攜手松下集團推出「Walk-Through改札(免接觸式閘門)」服務。(圖片來源:松下集團)

未來Suica儲值上限達30萬日圓

除此之外,JR東日本也將新增QR Code與條碼支付功能,並預計於2026年秋季正式整合進Mobile Suica App,屆時用戶能進行超過現行2萬日圓上限、最高達30萬日圓的儲值。

未來,Suica儲值上限將由現行的2萬日圓提升至30萬日圓。(圖片截自手機)
未來,Suica儲值上限將由現行的2萬日圓提升至30萬日圓。(圖片截自手機)

Suica企鵝吉祥物要畢業了

不過,最為讓人震驚的,莫過於JR東日本宣布,深受顧客喜愛的「Suica企鵝」將於2026年度末畢業。(編註:在日本,「年度」通常是從4月開始,到隔年3月31日結束,因此這邊的2026年度末畢業,應是指2027年3月底)由繪本作家坂崎千春設計的企鵝角色,於2001年被選為Suica形象角色,也因其可愛的外表,大大提升Suica的知名度。它不僅出現在許多海報、廣告中,也推出許多商品,並催生出「Pensta」Suica企鵝周邊專賣店。

由坂崎千春創作的「Suica企鵝」,自Suica導入初期便擔任形象角色,其可愛的模樣廣受歡迎。(圖片來源:JR東日本)
由坂崎千春創作的「Suica企鵝」,自Suica導入初期便擔任形象角色,其可愛的模樣廣受歡迎。(圖片來源:JR東日本)

JR東日本表示,新的形象角色將象徵這個「進化中的Suica」,並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扮演更多元的角色。JR東日本也考慮讓顧客參與新角色的誕生過程,比如募集設計構想、投票等互動形式,具體徵集方式與評選細節也將於日後公布。

Suica企鵝相關周邊商品涵蓋絨毛玩偶、文具等多種類別。(圖片來源:JR東日本)
Suica企鵝相關周邊商品涵蓋絨毛玩偶、文具等多種類別。(圖片來源:JR東日本)

資料來源|JR東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