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品牌再造是門「藝術」!詹記麻辣火鍋詹巽智 X 恆成紙業鄭宗杰對談

如果品牌再造是門「藝術」 !詹記麻辣火鍋詹巽智 × 恆成紙業鄭宗杰對談

搞錯了吧?「麻辣鍋」與「紙」,和藝術有什麼關係?詹記麻辣火鍋與恆成紙業兩位二、三代目,平日其實同是混跡藝術圈的同好好友,雖然本業非藝術,卻都選擇以藝術為媒介,在既有的框架內,讓品牌精神自我進化,大膽玩出屬於這一代的驚喜(奇)輪廓。

詹記麻辣火鍋,1994年創立於新莊的麻辣火鍋店,近年再再透過空間打造獨特的摩登台味美學,5月熱騰騰開幕的「西門大世界」攜手藝術家羅智信作為藝術指導,細節令人睜大眼:確定這個東西會出現在火鍋店?

恆成紙業,1977年駐紮於新店的紙張貿易商,近年積極走出本業,購藏藝術品、辦展覽,甚至在倉庫開實驗音樂趴,拓展許多與「紙」並非正相關的展演與創作計畫。

不爬梳不知道,背後兩位負責人——詹巽智與鄭宗杰擁有不少共通點:都曾對接下家業興趣缺缺,迫於無奈扛下擔子後,只好認命思考自家品牌定位,並都以「藝術」為切點挖出過往不曾看過的視角,前者提供消費者視覺感官刺激,後者探尋媒材於當代的可能性。

對談中,兩人頻頻點頭彼此真是「不切實際」、「愛搞些有的沒的」,這次,就聽他們聊聊藝術如何為品牌開創嶄新形象,品牌精神又何以如同藝術的本質——破格且流動? 

(攝影:KRIS KANG)
詹巽智(左)與鄭宗杰(右)。(攝影:KRIS KANG)

Q1:「藝術」在你們的生命經驗中扮演什麼角色?在品牌經營中融入藝術元素的契機和原因又是?

 鄭宗杰 

9年前回來台灣時,我感覺很陌生——那時「太陽花學運」已經發生,身邊的朋友、年輕人都受到很大影響,而我卻完全沒有經歷到,有個距離感。我一直都對藝術感興趣,藝術是對社會品味的詮釋、趨勢的記載,從那時起我開始關注、也透過購藏支持藝術家,其實也是同時在爬梳台灣社會的改變和進程。

對恆成來說,當我們經歷過數位浪潮後,紙張不再是資訊傳遞的媒介,更像是文化產業,反而是我們要讓自己成為媒介平台,自動銜接編輯、設計師、出版社、媒體、藝術家等,盡可能地去觸發大家使用紙張的靈感,很剛好他們也是關心社會與藝文產業發展的一群人,所以發起與藝術相關的活動企劃,漸漸變成我們品牌與受眾之間一個很重要的連結,適時擷取當代藝術的想法跟工作方法,對我們來講也很有效。

(圖片提供:恆成紙業)
2023年,恆成邀「十一溫室Botanic Atelier by11」使用羅紗紙設計品牌香氛nooks and crannies,並展出以「光」為氣味裝置的紙雕塑,還有聲響藝術家戴向諶現場採集聲響敘事。(圖片提供:恆成紙業)
2023年的「穿越新北」系列講座中,鄭宗杰作為紙業負責人暨藝術支持者,與藝術家暨設計師林冠名對談紙張與藝術之間效果加乘的秘境。(圖片提供:恆成紙業)
2023年的「穿越新北」系列講座中,鄭宗杰作為紙業負責人暨藝術支持者,與藝術家暨設計師林冠名對談紙張與藝術之間效果加乘的秘境。(圖片提供:恆成紙業)

 詹巽智 

或許因為我有美術系和設計工作的背景,做品牌再造(rebranding)時找藝術家一起合作,對我來說滿自然和理所當然的。

起點是2018年打造詹記敦南店時,我邀請認識很久的學長、藝術家羅智信合作,本來是請他單純挑選局部空間陳列,漸漸變成他和我一起梳理、定調整體的空間概念,變身藝術指導。

至於為什麼不只找設計師合作就好?因為對我而言設計是比較冷靜、理性的,可以把元素排列組合得很完美,但還需要一些更前衛、破格的東西,讓空間有更多表情。

(攝影:KRIS KANG)
念念不忘從小吃到大的牛肉麵店牆上的石門水庫畫作,詹巽智將其翻拍後以AI算圖及photoshop手繪修復。(攝影:KRIS KANG)
(攝影:KRIS KANG)
羅智信作品中常見飲水機,這次則打造結合風水滾珠的飲水台。 (攝影:KRIS KANG)

Q2:每次出手方向如何設定?又怎麼定調品牌調性?

 詹巽智 

餐廳是直接To C(Consumer,消費者),反正大家就是為了吃火鍋來的,大部分客人也不一定會在意空間發生什麼事,但我從小在火鍋店長大,覺得除了一般對火鍋店的想像,是不是應該要有更特別的事發生,有一些突破?

除了是做出品牌區隔,我也希望它更怪、更「異質」。

所以在玩「台味」的基礎上,我們嘗試把沒人想過的東西拼湊進餐飲場所:像敦南店的門面完整沿用了商業華廈入口的配置,從保全櫃檯、信箱,一路到做成電梯門的餐廳入口;以前十幾歲時在西門町玩,最有印象的就是門口有大型造景的「木船民歌西餐廳」,所以這次也把西門大世界的入口做成一面很狂的巨石浮雕,然後店內大包廂的外牆是台灣老式藝品店的櫥窗立面、桌子是黑道老大家裡那種樹根砍半做成的泡茶桌⋯⋯,我想把這些很台、很醜的東西重新排列組合,會不會它們其實根本不醜,重點是我們怎麼運用? 

(攝影:KRIS KANG)
這次西門大世界店面位於地下室,店內的方向指示燈會很險惡地緩慢轉動,宛如地下迷宮。(攝影:KRIS KANG)
(攝影:KRIS KANG)
「西門大世界」的入口處的浮雕,詹巽智笑說本想做得更張狂:「其實想過做⋯⋯我爸爸的臉?」。(攝影:KRIS KANG)(攝影:KRIS KANG)

 鄭宗杰 

我們辦公室的大廳會不定期更換藝術收藏,最新進駐的一件裝置是藝術家周育正的〈電鍍金,保持冷靜,鍍鋁鋅版,祈禱,漸層,灰燼,抗議,不均,不滿,資本,香爐,佼存,激動,擊,日光。II〉,他用台灣才會出現的材料,像是違建常會看到的浪板、鐵皮等這些所謂很B、看起來不是很高級的東西,卻能奇異地呈現出和諧狀態!除了和我們位處的新店工業區彼此呼應外,也會有一種身處「當下」的感覺。

(圖片提供:恆成紙業)
恆成辦公室陳列許多藝術收藏,最新加入的一件是周育正的裝置作品《電鍍金系列II》(簡稱)。 (圖片提供:恆成紙業)

我都說現在恆成的商業模式是ToP」(Professional,專業人士),面對的是每個團隊或專案中,實際選擇用紙的專業人士,我們必須跟他們一起思考一些比較抽象的問題,像是閱讀是什麼?紙本的未來又是什麼?至於每次企劃調性如何決定,不一定要有紙的元素,我覺得是保持一個「態度」,關心台灣正在發生什麼事情,找到有什麼東西可以跟我們的受眾產生共鳴,那我們的價值、產品就自然能傳遞出去了。

(圖片提供:恆成紙業)
恆成與藝術家林冠名合作錄像裝置〈散落物 memento〉。(圖片提供:恆成紙業)

至於恆成的藝術計畫,可以分幾個層次,除了純粹的購藏、贊助支持,我們也和各種創作者協做活動、作品、展覽,像之前和影像藝術家林冠名合作裝置〈散落物 memento〉,一起探索紙本跟數位對於資訊感知的差異;和立方計劃空間合作舉辦《聲波薩滿-立方論壇音樂祭》,觸及到了更小眾、但能量也非常有趣的聲音藝術圈,還意外發現我們倉庫的音場效果超好!因為大,紙張又是軟裝潢,可以吸收回音——這種「再發現」的過程也是我覺得最有趣的。

我們不會去定義恆成到底是個什麼樣的品牌,在和不同藝術家合作時,透過他們的思維再回看品牌自身,我們也一直在摸索,整個過程與感受都是很流動的,而這也剛好對應了當代藝術的討論。

(圖片提供:恆成紙業)
2022年,台灣首次跨越電子音樂、實驗聲響、表演式演說與當代藝術等演出形式的《聲波薩滿-立方論壇音樂祭》其中一場,舉辦於入夜後的恆成紙倉庫。(圖片提供:恆成紙業)
由藝術家Betty Apple策劃的維納斯藝術攝影企劃「維那濕了美」概念派對,攝影師林建文操刀拍攝來自金星的愛神角色於台灣派對場景的婀娜多姿,應用於恆成紙業維納斯作品中。(圖片提供:恆成紙業)
由藝術家Betty Apple策劃的維納斯藝術攝影企劃「維那濕了美」概念派對,攝影師林建文操刀拍攝來自金星的愛神角色於台灣派對場景的婀娜多姿,應用於恆成紙業維納斯作品中。(圖片提供:恆成紙業)

 詹巽智 

對!通常大家做rebranding,會很實在地講述品牌理念,但我覺得rebranding其實是個表皮,是「虛幻」的。所以我們乾脆在這間店裡放入很多虛構的元素,門口浮雕的草圖是用AI算出來的、螢幕裡以數位典藏方式輪播的是請3D藝術家黃海恩創作的古物火鍋、主燈也沒有形體而是一扇假的窗光⋯⋯。

品牌的想像是要帶出來的,像Gentle Monster也很怪啊,沒人把一家眼鏡店做那麼多張狂的想像,我們也是向他們學習啦。

(攝影:KRIS KANG)
螢幕裡數位典藏著3D藝術家Dorairolg黃海恩延續古物創作計畫《Sume 100》創作的火鍋,其上細節滿滿,甚至有特別請傅培梅後代授權的食物照片。(攝影:KRIS KANG)

Q3:作為老牌品牌,打中年輕人的同時如何兼顧老顧客的口味?如何拿捏新舊間的平衡?

 詹巽智 

老實說我滿忽略這點的,回到產品本身,辣需要年輕的胃去承受(笑),老客人一定會有很多愛恨情仇,也不一定會喜歡太大的改變,但我好像沒有管那麼多,我們真的改變太多。

 鄭宗杰 

但我必須補充,大家看到的是他打造空間的能力,可是他其實對麻辣鍋本身也很了解,也有持續在研究精進食物面——這絕對是重點,對詹記來說,鍋本身要好吃,用餐體驗跟服務品質要做好;對我們來講,是從紙張的下訂單到售後送貨、事故處理等服務的基本環節,雖然媒體所關注的焦點或光環是在品牌行銷上,但其實恆成團隊花更多時間在處理日常服務。

其實我們的客戶年齡層差距極廣,老客戶真的就是單純用紙而已,這些品牌形象未必能觸及到他們,對他們而言,最重要的是我們維持專業、營運健康。但也因為這樣,我們也才能放手做有趣的事。

(圖片提供:恆成紙業)
恆成紙業與以美式刺青風格見長的「太陽龍宮刺青工作室」聯手製作的鑰匙圈與年曆海報,使用日本無塗美術紙艾若薇及凝雪厚卡呈現台式華麗風範。(圖片提供:恆成紙業)

Q4:除了藝術是幫助品牌再造的語言,反過來,品牌又能如何支持藝術創作者,讓能量互相加乘?

 詹巽智 

對餐廳空間來說,做好基礎設計之外,我相信再帶來一些藝術的想法和能量,能引起大家的好奇、想去了解背後的成分是什麼,藝術家們也就多了個媒體曝光的可能管道,我自己期望啦,對同業來說也是多了個之後構思的參考,發現原來有些東西可以這樣搞,有些間接的刺激。

(攝影:KRIS KANG)
來自藝術家謝佳瑜「露露藝品」的陶瓷玩偶作品與從台南古物店淘來的印章。(攝影:KRIS KANG)

 鄭宗杰 

當然圈內人有圈內人接觸藝術作品的方式,可是一般大眾觀看藝術的方法、儀式,其實往往還是滿有規範的,一定要在畫廊或美術館嗎?這個門檻是可以打破的。詹記在做的,就是把藝術家的想法跟作品,用不同於以往僵化的觀看和互動模式呈現,這件事是最棒的!

恆成目前也有兩個支線計畫在走:一是已經上線的「diag對視點」,是以台灣影像為本的商用圖像資料庫,提供完整的圖像授權和友善的使用介面,讓照片和內容生產者們發生對話,也希望透過確立商業模式,促使攝影藝術和商業應用接軌;另一個則是正在進行中的內容媒體「野点nodate」,會整合不同領域的文化生產者,探詢紙與網路、聲音、物件等議題,希望能為台灣缺乏平台整合、零散的次文化重新找出理解的切點——接下來,我們希望持續讓不同圈圈的合作更緊密,做好橋樑的角色。

恆成紙業近日最新上線的計畫是線上商用圖像資料庫「diag對視點」,以台灣影像為本,希望讓帶有些許本土調性、沒那麼常規的藝術攝影也能有更多商業應用的可能性。(圖片提供:恆成紙業)
恆成紙業近日最新上線的計畫是線上商用圖像資料庫「diag對視點」,以台灣影像為本,希望讓帶有些許本土調性、沒那麼常規的藝術攝影也能有更多商業應用的可能性。(圖片提供:恆成紙業)
(攝影:KRIS KANG)
(攝影:KRIS KANG)

「我想把這些很台、很醜的東西重新排列組合,會不會它們其實根本不醜,重點是我們怎麼運用?」——詹記麻辣火鍋 詹巽智

詹巽智 

詹記麻辣火鍋二代經營者。北藝大美術系畢,當過平面設計師,13年前因為家中真的缺人手,才回來從外場端盤點菜、內場切肉做起。2018年開設詹記敦南店、2024年再造西門大世界,開創人們對餐飲空間美學的想像。 

(攝影:KRIS KANG)
(攝影:KRIS KANG)

「關心台灣正在發生什麼事情,找到有什麼東西可以跟我們的受眾產生共鳴,那我們的價值、產品就自然傳遞出去了。」——恆成紙業 鄭宗杰 

鄭宗杰 

恆成紙業三代負責人。 大學念建築,海外工作 十幾年後,8年前父親 過世回家接手,打開 各種觸角,想找出紙張 媒材於當代的可能突破 點,更讓品牌直接作為 橋樑,串聯其他產業。

採訪整理|李尤
攝影|KRIS KANG 圖片提供|恆成紙業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 La Vie 2024/6月號《逛美術館的多重視野》

延伸閱讀

RECOMMEND

2026與神同行!好仙出品《馬年眾神曆》限時回歸:全銀墨印製、古風裸背線裝,可撕桌上型日曆集230+位神明故事

2026與神同行!好仙出品《馬年眾神曆》限時回歸:全銀墨印製、古風裸背線裝,可撕桌上型日曆集230+位神明故事

2026年來點加持?曾以《2024龍年眾神曆》獲日本Good Design Award、金點設計獎的「好仙出品」,時隔兩年攜《2026馬年眾神曆》強勢回歸,再度打響「信仰很潮,神也時髦」旗號,集佛道兩教的神明故事與民間習俗於369頁桌上型日曆中,重新定義信仰,並將其趣味性融入現代生活。即日起至2025年11月30日在FlyingV平台獨家預購,有需好神眷顧的你不妨試試,還能一併習得天界知識。

「好仙出品」由金鐘獎美術設計得主Misc與夥伴Wen創立,繼推出《2024龍年眾神曆》連奪台日設計大獎,原班人馬歷經兩年籌備,帶來全新升級的《2026馬年眾神曆》。內容跨越佛教和道教,搜羅230+位神明的小故事與台灣民間習俗,重本使用「金屬銀墨」印刷傳遞神明能量,同時彰顯一如既往的神仙等級質感;藉設計力量讓日曆不只作為日常工具,更掀起一場關於宗教、文化與傳說的美學新浪潮。以下循序揭曉《2026馬年眾神曆》內容亮點與視覺巧思。

好仙出品以《2024龍年眾神曆》獲日本Good Design Award及2025金點設計獎。(圖片提供:好仙出品)
好仙出品以《2024龍年眾神曆》獲日本Good Design Award及2025金點設計獎。(圖片提供:好仙出品)

從Podcast到出版計畫,《眾神曆》讓你翻日曆兼修行

設計界仙女X靈界公關聯手打造

現為好仙出品設計總監的Misc和總編輯Wen,自5年前創立Podcast節目《設計師的仙界傳說》以來,以穿插親身經驗的對談方式,打破大眾對宗教的傳統印象,幽默分享文化信仰、天界知識乃至修行日常,並邀請各界來賓暢聊靈性話題,深受年輕世代喜愛,聽眾遍及全球。

人氣Podcast節目《設計師的仙界傳說》的「通靈少女」Misc和「麻瓜夥伴」Wen共同主理好仙出品。(圖片提供:好仙出品)
人氣Podcast節目《設計師的仙界傳說》的「通靈少女」Misc和「麻瓜夥伴」Wen共同主理好仙出品。(圖片提供:好仙出品)

好評回歸12小時突破300萬募資

2023年末,好仙出品首次祭出史無前例的神明圖鑑《2024龍年眾神曆》出版計畫,書中收錄神明誕辰、咒語手印、法器專有名詞等上百個宗教知識,每月一頁的金句如「專心誇獎別人,也是一種布施」尤獲熱烈迴響,最終吸引萬人搶購,累積超過1,800萬的銷售佳績。2025年邁入年終倒數之際,好評回歸的《2026馬年眾神曆》亦相當受矚,於FlyingV平台上線12小時即突破300萬募資。

《2024龍年眾神曆》大獲好評,隔年「信眾」仍頻頻敲碗蛇年版(最終雖未能如期推出,卻等來了如今載入更多內容的《2026馬年眾神曆》)。(圖片提供:好仙出品)
《2024龍年眾神曆》大獲好評,隔年「信眾」仍頻頻敲碗蛇年版(最終雖未能如期推出,卻等來了如今載入更多內容的《2026馬年眾神曆》)。(圖片提供:好仙出品)

用設計轉化宗教,旨在展現信仰的包容與自由

讓「神祕學」不再那麼神祕遙遠

原是無神論者的Misc成為佛教徒後,在信仰中找到創作的新語言:用設計轉化宗教,使「神祕學」經由更開放且沒有距離的方式被理解,「我希望透過設計,讓人看見信仰的包容與自由,這也是我覺得最有使命感的事。」Wen則補充,台灣的信仰文化與日常緊密相連,「我們拜文昌君求考試順利、拜月老求姻緣,這些信仰早已融入生活。」兩年前出版《2024龍年眾神曆》時,連住在巴爾的摩的朋友都特地分享給當地基督徒,「外國人看到才驚訝地說:『原來這個世界有這麼多神』。」抱持著希望台灣信仰能被愈多國家、愈多人看見的心情,好仙出品著手第二本眾神曆《2026馬年眾神曆》製作。

《2026馬年眾神曆》封面設計。(圖片提供:好仙出品)
《2026馬年眾神曆》封面設計。(圖片提供:好仙出品)
共369頁、連外盒總重近兩公斤的馬年版費時兩年打造。(圖片提供:好仙出品)
共369頁、連外盒總重近兩公斤的馬年版費時兩年打造。(圖片提供:好仙出品)

 精心考證北城隍、中媽祖、南王爺

為此,團隊不僅參與全台迎王、普度、遶境等宮廟活動,還前往就讀宗教研究所、邀請輔仁大學宗教系系主任張超然副教授擔任顧問。沿承龍年版的佛教既有神明,馬年版新增道教宇宙觀和民間信仰,構築更加完整的台灣神話體系——翻開每一頁,都有如與神同行的一日修身練習。除內含逾120則天界知識,最大特點無非是超脫「單一宗教出發」界限,廣納不同宗教觀點,亦將經書上的艱澀介紹改為既有美感又平易近人的文字,記述無神論者都能輕鬆讀懂的小故事,如《山海經》中的上古神仙與神獸傳說便在其中。

好仙出品的眾神曆將取自經書的艱澀介紹,都化為易讀而不失美感的文字;圖中內容由《山海經》而來。(圖片提供:好仙出品)
好仙出品的眾神曆將取自經書的艱澀介紹,都化為易讀而不失美感的文字;圖中內容由《山海經》而來。(圖片提供:好仙出品)

從媽祖、觀音、關聖帝君到各府千歲,包羅萬象的頁面主角甚至涵蓋電影中的捉妖道士、武俠小說中的煉金術士,可謂一部兼具考據深度與多元視野的「信仰整理百科」。

內含逾120則天界知識,超脫「單一宗教出發」界限。(圖片提供:好仙出品)
內含逾120則天界知識,超脫「單一宗教出發」界限。(圖片提供:好仙出品)

極致工藝貫穿內頁印刷、裝訂結構與外盒包裝

設計方面,《2026馬年眾神曆》維持一貫的極致工藝。首先,全書369頁皆選用亮度較《2024龍年眾神曆》更高的日本進口銀墨,在手感細膩的「凝雪歐采紙」上進行滿版印刷,並注入螢光特別色油墨,營造隨光線變幻的視覺層次;再者,165*240mm尺寸為市售日曆的雙倍開本,得精緻呈現神像筆觸與插畫細節;最後,兼顧美感與實用性的裸背線裝結構,每32頁縫製成小冊後再組合成書,加以「打米線工法」壓製撕線,可完整收藏或日日撕取。繁複工序堆疊格調之餘,每本眾神曆皆附專屬外盒(適於收納撕下的單張),總重近兩公斤,無論置放桌面瀏覽或捧在手中細讀都頗具份量感。

裸背線裝結構與傳統文化調性不謀而合。(圖片提供:好仙出品)
裸背線裝結構與傳統文化調性不謀而合。(圖片提供:好仙出品)
打米線工法方便使用者沿虛線單張撕落。(圖片提供:好仙出品)
打米線工法方便使用者沿虛線單張撕落。(圖片提供:好仙出品)

限時預購開跑,為2026年「神力(曆)加持」

作為眾神曆系列終章,《2026馬年眾神曆》即日起至2025年11月30日開放FlyingV募資平台獨家預購(全數商品採預訂制生產),預計2026年1月正式出貨,與《2024龍年眾神曆》構成神話雙冊。

《2026馬年眾神曆》即日起至2025年11月30日開放預購。(圖片提供:好仙出品)
《2026馬年眾神曆》即日起至2025年11月30日開放預購。(圖片提供:好仙出品)
\2026與神同行!/(圖片提供:好仙出品)
\2026與神同行!/(圖片提供:好仙出品)

同場加映:《說台灣人的信仰》原創單曲重現神明故事溫度

配合《2026馬年眾神曆》開賣,《設計師的仙界傳說》YouTube頻道同步推出《說台灣人的信仰》作品,藉〈玉皇上帝〉、〈瑤池金母〉及〈王爺千歲〉等原創單曲描繪台灣信仰的多重面貌,讓紙上的神話在旋律與影像中延續,重現神明故事溫度。

《2026馬年眾神曆》販售資訊

1. 售價 NT$1,788,含《2026馬年眾神曆》一本、專屬外盒及運費

2. 售價 NT$1,988,含《2026馬年眾神曆》一本、專屬外盒及運費,另加贈「馬年紅包袋」一組(四入)

延伸閱讀

RECOMMEND

IKEA廣告如何巧妙用吻戲、淚眼、超音波畫面讓顧客買單?產品不入鏡卻很有存在感的創意策略

IKEA廣告「Wherever Life Goes」用吻戲、淚眼畫面讓顧客買單!產品不入鏡卻很有存在感的創意策略

雙唇交疊、淚水滴落的眼、超音波照片、蹣跚學步的孩子。當以上畫面同時出現在IKEA的廣告中,到底葫蘆裡賣的是什麼藥?

IKEA針對瑞典市場推出的「Wherever Life Goes(無論生活去往何處)」系列廣告,用詩意畫面重現生活面臨改變的各種時刻,配上產品價格標籤,簡單卻有力、還帶點浪漫地向顧客溫情喊話:「我們將陪你度過生活的各個起伏時刻。」

IKEA廣告「Wherever Life Goes」用吻戲、淚眼畫面讓顧客買單!產品不入鏡卻很有存在感的創意策略
(圖片來源:IKEA)

產品未入鏡卻很有存在感

Wherever Life Goes」由IKEA與斯德哥爾摩創意機構Åkestam Holst合作推出,這系列廣告的有趣和精妙之處在於,5組畫面、無論動靜態都沒有「被打廣告的產品」入鏡,卻透過同居、交往、迎接新生兒、孩子學習樂器等象徵「轉變」的生活情境,巧妙凸顯了人們為應對轉變所需要的產品。

用5組象徵「生活轉變」的畫面,扣合5種你需要的產品

先從全系列最引人注目的「The Kiss」篇說起,畫面中一對男女上演浪漫吻戲,背後暗藏的訊息是:一個吻可以只是一個吻,也可能是一段關係的開始,也許家裡或需要添張3,795kr(瑞典克朗)的雙人床。

IKEA廣告「Wherever Life Goes」用吻戲、淚眼畫面讓顧客買單!產品不入鏡卻很有存在感的創意策略
(圖片來源:IKEA)

再望向其他作品:淚眼大特寫隱喻離別時刻,無論是分手或離職,這時總得來些29kr一只的搬家收納箱;超音波照出雙胞胎,暗示新手家長該入手兩張嬰兒床了,一共1,698kr;家中幼兒正蹣跚學步,提醒家長記得裝上防撞軟墊,一組8入共49kr;孩子初學小提琴,練習時樂曲總不成調,聽著心煩卻又不忍打擊他的音樂夢,那就悄悄加裝一面995kr的隔音屏風吧!

IKEA廣告「Wherever Life Goes」用吻戲、淚眼畫面讓顧客買單!產品不入鏡卻很有存在感的創意策略
(圖片來源:IKEA)
IKEA廣告「Wherever Life Goes」用吻戲、淚眼畫面讓顧客買單!產品不入鏡卻很有存在感的創意策略
(圖片來源:IKEA)

IKEA擁有許多標誌性的品牌元素,具備諸多吸引消費者買單的誘因,親民形象及實惠價格就是關鍵要素。Åkestam Holst創意總監Michal Sitkiewicz表示:「透過讓IKEA代表性的『價格標籤』這項簡單的元素成為敘事核心,我們不僅能捕捉生活中轉變發生的時刻,也能展現IKEA如何陪伴並支持消費者度過這些生活轉捩點。」

IKEA廣告「Wherever Life Goes」用吻戲、淚眼畫面讓顧客買單!產品不入鏡卻很有存在感的創意策略
(圖片來源:IKEA)

同場加映IKEA創意廣告:毛孩闖禍、海鷗便便都是梗

IKEA向來是玩創意廣告的翹楚,過去品牌還有哪些廣告令你印象深刻?這邊編輯先推薦2組近年之作。2024年初,IKEA與德國廣告公司INGO Hamburg合作,讓毛孩打破餐具、抓破枕頭,再淡淡拋出一句:「別擔心,你負擔得起(Don’t worry, you can afford it.)」暗示產品價格實惠,直擊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市場高達數百萬的「寵物父母」的心。

延伸閱讀|讓商品成為第二焦點的另類溝通!專訪德國廣告公司INGO Hamburg

IKEA廣告「Wherever Life Goes」用吻戲、淚眼畫面讓顧客買單!產品不入鏡卻很有存在感的創意策略
(圖片來源:IKEA)

2025年夏季,IKEA為宣傳英國海濱城市布萊頓(Brighton)門市新開幕,攜手倫敦廣告公司Mother將「海鷗便便」融入廣告,以貼合海濱日常的畫面拉近與在地消費者的距離。多數時候,廣告打動人心無需大製作、大排場,只需一發源自對消費者生活洞察的創意!

延伸閱讀|海鷗便便躍上IKEA廣告!英國布萊頓新店開幕的創意宣傳

IKEA廣告「Wherever Life Goes」用吻戲、淚眼畫面讓顧客買單!產品不入鏡卻很有存在感的創意策略
(圖片來源:IKEA)

延伸閱讀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