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人沉浸式展覽「他們告訴我,這不是你的錯。而我告訴他們,一切都會沒事」,看數位性別暴力如何入侵日常?

單人沉浸式展覽「他們告訴我,這不是你的錯。而我告訴他們,一切都會沒事」,看數位性別暴力如何入侵日常?

對話近年層出不窮的數位性別暴力犯罪議題,藝術家鄭亭亭創作展覽「他們告訴我,這不是你的錯。而我告訴他們,一切都會沒事」,採預約制的一人沉浸式互動體驗展覽,溫柔且鋒利地深入數位性別暴力事件的表裏。

孤身一人走在展間,耳機裡的旁白,指示著你穿梭在畫廊、酒吧、臥房和公車站等不同場景之中,握在掌心的手機則頻繁跳出陌生人傳來的訊息,只是訊息一來一回,開始有些異狀,到底一切是從哪裡開始變化呢⋯⋯?

「他們告訴我,這不是你的錯。而我告訴他們,一切都會沒事」一展由德國弗里德里希諾曼自由基金會在台辦事處(FNF Global Innovation Hub,以下稱FNF基金會)發起,邀請藝術家鄭亭亭創造單次僅能由一人體驗、每回時長約20分鐘的作品。透過手機旁白與畫面的引領,帶觀者穿梭藝廊、酒吧、家、公車站等5個場景,也穿梭進入數位性別暴力受害者的內心。

展覽動畫結合公視《獨立特派員》、YouTube頻道《志祺七七X 圖文不符》和鏡傳媒關於數位性暴力的報導製成。(圖片提供:德國弗里德里希諾曼自由基金會在台辦事處、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C-LAB)
展覽動畫結合公視《獨立特派員》、YouTube頻道《志祺七七X 圖文不符》和鏡傳媒關於數位性暴力的報導製成。(圖片提供:德國弗里德里希諾曼自由基金會在台辦事處、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C-LAB)

展覽曾於2024年9月小規模舉辦,短短六天展期間累積200逾人觀展。因此,FNF基金會決定重啟再製,與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C-LAB攜手合作,於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服務中心二樓再度展出。

展覽呈現上,鄭亭亭不以傳統檔案式陳列,而是透過新聞與報導資料,並訪談性別暴力議題倡議者與當事人、深入相關案件的記者以及心理諮商師之後,結合自身經驗,重新書寫成虛構腳本,避免因真實指涉某個對象,造成當事人二度傷害,也藉由奠基生活經驗,拉近與觀眾的距離。

形式上,單人體驗設計則是鄭鄭亭亭的初次嘗試,也是她本次的堅持,呼應數位性別暴力經驗的私密性,也創造體驗的安全感,希望觀眾在離開時能體會,「雖然可能經歷了不舒服的事,但都有一種可以被接住,其實一切都會沒事的感覺——並不是一切不嚴重、不重要、沒有受傷害,而是受了傷害後,這個社會還是可以接住你。」

觀者將帶著耳機,跟隨手機螢幕及旁白的指引,遊走於展出空間中的數個場景,圖為酒吧吧台。(圖片提供:德國弗里德里希諾曼自由基金會在台辦事處、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C-LAB)
觀者將帶著耳機,跟隨手機螢幕及旁白的指引,遊走於展出空間中的數個場景,圖為酒吧吧台。(圖片提供:德國弗里德里希諾曼自由基金會在台辦事處、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C-LAB)
臥房場景。(圖片提供:德國弗里德里希諾曼自由基金會在台辦事處、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C-LAB)
臥房場景。(圖片提供:德國弗里德里希諾曼自由基金會在台辦事處、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C-LAB)

數位性別暴力為近年熱議的新型態犯罪形式,無論是以兜售販賣年少女性個人資料與影音為主的「創意私房」論壇、臉書社團「霸社」,以網路交友、視訊裸聊等方式騙取男性性私密影像並進行勒索的「網路視訊性愛詐騙勒索」申訴案,或是利用「深偽」技術(Deepfake)以變造的成人影像,對公眾人物加以性羞辱與惡意攻擊,威脅其公眾參與意願的犯罪案件⋯⋯在在顯示數位性別暴力並非侷限於單一的性別、性傾向、年齡、容貌等,任何人都可能遭受侵擾或剝削。受害者也可能因此畏懼探索自身慾望、公開表露立場,乃至於訴說傷痛。

藝術家鄭亭亭在20分鐘的沉浸式體驗裡,試圖使觀眾體會受害者如何在平凡日常中掉入意外,也刻意在劇本埋入線索,提醒著觀眾可能在無意間成為加害鏈的一環,呈現數位性別暴力如何侵害人與人之間的信任,毀壞社會體系的運作——這也是為何長期投身民主、人權、經濟自由推廣的FNF基金會決定再次呈現此次作品的初衷。

繼去年的好評,本展覽攜手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C-LAB重製再現。(圖片提供:德國弗里德里希諾曼自由基金會在台辦事處、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C-LAB)
繼去年的好評,本展覽攜手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C-LAB重製再現。(圖片提供:德國弗里德里希諾曼自由基金會在台辦事處、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C-LAB)

 FNF基金會表示,「他們告訴我,這不是你的錯。而我告訴他們,一切都會沒事」以藝術展覽進行議題的溝通與討論,2024年首展獲得空前好評,實證藝術創作的開放性,有助於議題以靈活的方式、跨領域地觸及廣闊的觀眾群。本次展出特地將展期延長,邀請藝術家鄭亭亭以中英文雙語版本重現作品樣貌。

展覽已獲「第十三屆全球數位人權大會」邀請成為官方場邊活動。FNF基金會希冀透過此作,再次引發大眾於數位時代中,對於身體、性別、人權等議題的關注;也期待透過此展覽持續撐起安全而友善的對話空間,與觀眾共同為社會的改變更進一份心力。喚起大眾的理解及共感,進而撐開安全且友善的對話空間,成為參與改變的力量。

展期

藝術家簡介
鄭亭亭,1985年出生於台北,畢業於英國倫敦西敏大學攝影學及金匠大學純藝術碩士。曾在台灣台北市立美術館、新苑藝術、本事藝術、么八二藝術空間、香港Identity藝廊、日本Nomart藝廊、英國倫敦國際視覺藝術中心(Iniva)、西班牙Addaya藝術中心及Luis Adelantado藝廊等地舉辦個展。其他展覽包括:東京雙年展 2020/21、深圳香港建築雙年展、巴西聖保羅Videobrasil錄像雙年展等。

德國弗里德里希諾曼自由基金會在台辦事處暨全球創新中心
致力於推廣民主、人權、經濟自由,以及遏止氣候變遷。於2021年在台灣成立。中心業務聚焦於「數位轉型」以及「為民主而創新」。藉由與全球的專家、夥伴與合作網絡的合作,旨在成為一個為自由主義帶來創新的平台。FNF全球創新中心與開放文化基金會(OCF)、臺灣青年民主協會、People Powered 以及其他志同道合的夥伴合作。

「他們告訴我,這不是你的錯。而我告訴他們,一切都會沒事」

展期|即日起~03/16(日)12:00~19:00 (週一休館)

地點| 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服務中心二樓(台北市大安區建國南路一段177號)

本展為單人沉浸式體驗,並採預約優先制,即日起開放預約 優先預約表單

資料提供|德國弗里德里希諾曼自由基金會在台辦事處、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C-LAB

文字整理|李尤

延伸閱讀

RECOMMEND

「We TAIWAN」臺灣光譜展覽8月登場!以視覺藝術、傳統工藝、聲音創作等元素,展現島嶼的多元文化與創意

「We TAIWAN」 臺灣光譜展覽8月登場!以視覺藝術、傳統工藝、聲音創作等元素,展現文化創意

「We TAIWAN臺灣文化in大阪.關西世博」即將在8月正式登場,而位於大阪梅田Grand Green Osaka內的當代展演場所VS.空間的核心展覽,以「臺灣光譜」為主題,策展內容結合視覺藝術、傳統工藝、聲音創作及科技創新元素,向全球觀眾展示臺灣這座奇蹟之島無限的創造潛力。

文化部辦理的「We TAIWAN臺灣文化in大阪.關西世博」將在日本大阪登場,活動橫跨了線上的「遊戲能力」、VS.空間的「混融色彩」、大阪市中央公會堂的「跨域創造」、中之島「萬變氣場」4大場域及4大主題。而「臺灣光譜」選擇以去(2024)年才開幕的「Grand Green Osaka」區域,由安藤忠雄操刀設計的「VS.空間」內規劃策展。

→ 臺灣文化魅力現身大阪!「We TAIWAN」主視覺、超Q彈角色「a-We」公開

「VS.空間」展覽場域的獨特性,發展出本次對光影和聲音策展的各種想像。(圖片提供:文化部)
「VS.空間」展覽場域的獨特性,發展出本次對光影和聲音策展的各種想像。(圖片提供:文化部)

3大主題區呈現臺灣文化

在這個融合藝術、商業、都市發展的場域,內部挑高15公尺、專為投影與沈浸式展演等新媒體為主的空間,對於策展團隊來說就是一個相當「混融」的挑戰,也正如同臺灣這座島嶼,歷經多元族群融合與歷史轉折,孕育出獨特且豐厚的文化內涵。「臺灣光譜」即是在這樣的獨特空間及理念下,規劃臺灣本色光織自然島嶼聲譜3大主題區,期盼以跨越邊界的文化與創意,讓世界看見臺灣的自信與韌性。

「We TAIWAN臺灣文化in大阪.關西世博」活動將在梅田新地標Grand Green Osaka內「VS.」空間、大阪市中央公會堂、中之島及線上線下虛實整合4大場域,分別以「混融色彩」、「跨域創造」、「萬變氣場」、「遊戲能力」為策劃核心,從當代展演地標到百年古蹟建築、線上到線下,跨越時空邊界,將臺灣文化魅力帶到世界眼前。(圖片提供:文化部)
「We TAIWAN臺灣文化in大阪.關西世博」活動將在梅田新地標Grand Green Osaka內「VS.」空間、大阪市中央公會堂、中之島及線上線下虛實整合4大場域。(圖片提供:文化部)

展區一:臺灣本色

融合光影、色彩與聲音的沉浸式視覺劇場《臺灣本色》,以「寫生的人」為主角,取材自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的藝術家作品,由跨域創作團隊豪華朗機工主導視覺創作、柯智豪的音樂、夢想動畫的動態影像設計、瓦豆的燈光規劃,利用影像技術演繹藝術家筆觸與色彩,帶領觀眾走進陳澄波、廖繼春、林惺嶽、郭雪湖、陳進、林玉山、許深州等藝術家的彩色世界,從日治、戰後到當代,涵蓋臺灣玉山、蘭花、建築、城鎮、戰爭記憶與山海地貌等色彩與土地深情的作品中。

融合光影、色彩與聲音的沉浸式視覺劇場《臺灣本色》投影示意圖。作品取材自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畫作,以「寫生的人」為主題,將經典畫家風格透過影像技術再度演繹為全新影像。(圖片提供:文化部)
融合光影、色彩與聲音的沉浸式視覺劇場《臺灣本色》投影示意圖。作品取材自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畫作,以「寫生的人」為主題,將經典畫家風格透過影像技術再度演繹為全新影像。(圖片提供:文化部)
三金音樂人柯智豪以豐富且細緻的聲音設計,將臺灣日常生活中多樣且真實的聲音,交織成一幕幕動人的聲音劇場。(圖片提供:文化部)
三金音樂人柯智豪以豐富且細緻的聲音設計,將臺灣日常生活中多樣且真實的聲音,交織成一幕幕動人的聲音劇場。(圖片提供:文化部)

展區二:光織自然

「光織自然」展區聚焦臺灣的染織文化、山海記憶與工藝實踐,展現人與自然共織的創作智慧。《臺灣色譜牆》集結國家工藝成就獎得主陳景林與馬毓秀,多年來從臺灣植物中研究天然染料的成果,以手工染布與植物攝影交錯排列,彷彿一幅震撼的活色票牆,引領觀眾踏上一場色彩溯源之旅;《染織工藝牆》記錄陳景林踏尋臺灣各地,從大自然取材、製作染料的過程,作品也是一份工藝教學的行動筆記,將手藝轉化為可視、可感、可思的敘事;藝術生涯中第一件巨幅藍染山水創作,也是陳景林「為自己、為臺灣所創作」的新作《臺灣母親河》也將首度曝光;國家工藝獎一等獎得主楊偉林的《洄遊》,深入揭示藝術家如何從自然環境中汲取靈感與觸感,透過纖維藝術,優雅描繪島嶼生活與自然環境之間微妙而動人的連結。

國家工藝獎一等獎得主楊偉林的作品《洄遊》,深入揭示藝術家如何從自然環境中汲取靈感與觸感,透過染織藝術,優雅描繪島嶼生活與自然環境之間微妙而動人的連結。(圖片提供:文化部)
國家工藝獎一等獎得主楊偉林的作品《洄遊》,深入揭示藝術家如何從自然環境中汲取靈感與觸感,透過染織藝術,優雅描繪島嶼生活與自然環境之間微妙而動人的連結。(圖片提供:文化部)

展區三:島嶼聲譜

踏入「島嶼聲譜」展區,聲音將成為帶領觀眾穿梭記憶的引路人。三金音樂家柯智豪《臺灣聲場》,以豐富且細緻的聲音設計,將臺灣日常生活中如廟宇祭典的鑼鼓聲、颱風過境的風雨聲、田野中的鳥鳴與城市市場的喧囂,交織成一幕幕動人的聲音劇場;藝術家李育昇的《臺灣特有種》神獸裝置,巧妙地融合視覺與聲音藝術,營造出充滿神秘與靈性的臺灣信仰場域;豪華朗機工創作的《很難很難|臺日交流版》,則以精妙的聲光語言,深刻觸及每位觀眾的情感與記憶,喚起內心深處的共鳴。

藝術家李育昇的《臺灣特有種》神獸裝置,巧妙地融合視覺與聲音藝術,營造出充滿神秘與靈性的臺灣信仰場域。(圖片提供:文化部)
藝術家李育昇的《臺灣特有種》神獸裝置,巧妙地融合視覺與聲音藝術,營造出充滿神秘與靈性的臺灣信仰場域。(圖片提供:文化部)
豪華朗機工創作的《很難很難|臺日交流版》,以精妙的聲光語言,深刻觸及每位觀眾的情感與記憶,喚起內心深處的共鳴。(圖片提供:文化部)
豪華朗機工創作的《很難很難|臺日交流版》,以精妙的聲光語言,深刻觸及每位觀眾的情感與記憶,喚起內心深處的共鳴。(圖片提供:文化部)

We TAIWAN臺灣文化in大阪.關西世博
日期:2025年8月2日(六)至8月20日(三)
會場:線上、VS.(at GRAND GREEN OSAKA)、大阪市中央公會堂、中之島
官網:https://wetaiwan.tw
Instagram:@wetaiwan.tw

資料提供|文化部、文字整理|Adela Cheng

延伸閱讀

RECOMMEND

哆啦A夢巡迴特展登陸台北華山!重現藤子・F・不二雄工作室、集結百隻各式造型哆啦A夢等亮點一次看

哆啦A夢巡迴特展6月登陸台北華山!重現藤子・F・不二雄工作室、打造沉浸式微型劇場、上百隻各式造型哆啦A夢等亮點搶先看

在台北華山東2館四連棟展出的《100%哆啦A夢&FRIENDS巡迴特展 台北站》,展覽佔地近千坪,完整呈現豐富多元的展品內容,包括首次登場的秘密道具「100%朋友召喚鈴」、經典的巨幅漫畫場景,以及近百座哆啦A夢立體雕塑全員到齊。

繼2024年7月由AllRightsReserved在Fujiko Pro協力下創作的《100%哆啦A夢&FRIENDS巡迴特展》在全香港掀起一股「哆啦旋風」,引起巨大討論與迴響後,在主辦單位聯合數位文創與協力單位AllRightsReserved、Fujiko Pro、Animation International共同協助並配合台北展場作相應規劃,終於將把這個人氣特展引進台北華山。

《100%哆啦A夢&FRIENDS巡迴特展 台北站》即將於6月28日登陸台北華山。(圖片提供:聯合數位文創)
《100%哆啦A夢&FRIENDS巡迴特展 台北站》即將於6月28日登陸台北華山。(圖片提供:聯合數位文創)

秘密道具「100%朋友召喚鈴」登場

《100%哆啦A夢&FRIENDS 巡迴特展 台北站》不僅帶來滿滿驚喜,也公開神秘道具「100%朋友召喚鈴」,而背後更藏有一段與「胖虎」息息相關的祕密故事。在「100%微型劇院」展區中,將獨家放映由日本Shin-Ei Animation團隊專為本次展覽製作的原創短篇動畫《胖虎世界巡迴演唱會》,在動畫中熱愛唱歌的胖虎,竟夢想成真舉辦了個人演唱會,甚至首次在台灣登台演出。至於「100%朋友召喚鈴」究竟扮演了什麼關鍵角色?為什麼會拿出這個秘密道具?答案藏在「100%微型劇院」展區中,等你進場揭秘。

哆啦A夢秘密道具空間 親身體驗哆啦A夢的四次元口袋(圖片提供:聯合數位文創)
哆啦A夢秘密道具空間能親身體驗哆啦A夢的四次元口袋。(圖片提供:聯合數位文創)

1:1比例復刻藤子・F・不二雄工作室

展中也將完整呈現傳奇漫畫家的創作空間—「藤子・F・不二雄老師工作桌」,展區以1:1比例復刻老師的工作室實景,書桌上將擺放鋼筆、原稿紙、墨水、羽毛刷等慣用繪圖工具複製品。透過這些細節,讓觀眾得以一窺老師的創作日常,親身感受創作背後的故事。

「藤子・F・不二雄老師工作桌」將以1:1比例復刻老師的工作室實景。(圖片提供:聯合數位文創)
「藤子・F・不二雄老師工作桌」將以1:1比例復刻老師的工作室實景。(圖片提供:聯合數位文創)

藤子・F・不二雄老師曾說過:「我一直以來都把『喜歡』放在最優先位置。」他將自己兒時所熱愛的西部片、科幻電影等奇幻題材融入創作之中。其中,他對恐龍的狂熱,更可從書桌上陳列的恐龍模型、動植物科學圖鑑窺見端倪,這些「喜歡」的事物不僅成為了創作靈感的關鍵養分,更促成了哆啦A夢後續《哆啦A夢:大雄與小恐龍》等大長篇故事作品的誕生。

「藤子・F・不二雄老師工作桌」將以1:1比例復刻老師的工作室實景。(圖片提供:聯合數位文創)
「藤子・F・不二雄老師工作桌」將以1:1比例復刻老師的工作室實景。(圖片提供:聯合數位文創)

沉浸式展區 × 經典漫畫場景重現

此次展覽將藤子・F・不二雄老師筆下的經典漫畫世界,以嶄新方式回到大家眼前。現場規劃多個漫畫相關展區,從放大比例的經典漫畫頁面、珍貴黑白復刻原畫,到沉浸式的閱讀體驗空間,帶領大小朋友重溫看漫畫時的感動。以45本漫畫單行本為靈感打造的「漫畫單行本展區」,精心挑選出5幕經典漫畫場景,透過放大比例與立體化設計生動呈現,讓觀眾彷彿在現場被照射了哆啦A夢的縮小燈,走進巨型漫畫書世界,感受故事情節就在眼前的震撼。在「黑白作品展區」更展出了17幅珍貴的藤子・F・不二雄老師黑白漫畫復刻原畫,其細膩的線條記錄著不同年代的畫風演變及《哆啦A夢》多樣的藝術風格。

以放大比例的經典漫畫頁面、珍貴黑白復刻原畫,到沉浸式的閱讀體驗空間,帶領大小朋友重溫看漫畫時的感動。(圖片提供:聯合數位文創)
以放大比例的經典漫畫頁面、珍貴黑白復刻原畫,到沉浸式的閱讀體驗空間,帶領大小朋友重溫看漫畫時的感動。(圖片提供:聯合數位文創)
(圖片提供:聯合數位文創)
(圖片提供:聯合數位文創)

若想感受沉浸式的漫畫魅力,不能錯過「大雄的漫畫閱讀房間」,本區將大雄的房間打造成一個舒適的漫畫閱讀空間,房間中央的哆啦A夢愜意地躺在巨大銅鑼燒上,彷彿邀請觀眾一同放鬆欣賞,四面展牆以3D光雕投影,呈現出45本漫畫單行本的精選章節,打造數位與紙本漫畫的交錯與共構,讓不同世代的觀眾重新感受漫畫所傳遞的溫度與連結。

「大長篇展區」展現了藤子・F・不二雄老師自1979年開始創作的大長篇作品。(圖片提供:聯合數位文創)
「大長篇展區」展現了藤子・F・不二雄老師自1979年開始創作的大長篇作品。(圖片提供:聯合數位文創)

緊接著登場的「大長篇展區」,則聚焦於藤子・F・不二雄老師自1979年開始創作的大長篇作品,以10面巨型漫畫牆、30幅大長篇復刻原畫,與7座立體雕塑,重現大家熟知的漫畫章節。例如:《哆啦A夢:大雄與小恐龍》中,白堊紀時代壯闊景觀下的驚險旅程,以及《哆啦A夢:大雄的宇宙開拓史》中,登陸外星球的冒險奇遇,每一部作品都是每一趟充滿想像力的探險旅程。

(圖片提供:聯合數位文創)
(圖片提供:聯合數位文創)

集結近百座哆啦A夢創意立體雕塑

最後是「100%哆啦A夢造型樂園」,集結了來自電影的13款造型,與來自漫畫及動畫原創故事的23種哆啦A夢,包括「變成紫薯的哆啦A夢」、「貍貓裝」、「狼人面霜」、「雪人機器人」以及「德古拉道具組」等各種創意裝扮。而近百座哆啦A夢立體雕塑更將散佈在展場各個角落,等著觀眾們邊拍邊尋寶,一次蒐集哆啦A夢造型宇宙!

近百座哆啦A夢立體雕塑更將散佈在展場各個角落,等著觀眾們邊拍邊尋寶(圖片提供:聯合數位文創)
近百座哆啦A夢立體雕塑更將散佈在展場各個角落,等著觀眾們邊拍邊尋寶(圖片提供:聯合數位文創)
(圖片提供:聯合數位文創)
(圖片提供:聯合數位文創)
(圖片提供:聯合數位文創)
(圖片提供:聯合數位文創)
(圖片提供:聯合數位文創)
(圖片提供:聯合數位文創)
(圖片提供:聯合數位文創)
(圖片提供:聯合數位文創)

12米高的巨型充氣哆啦A夢

展覽外的設計物同樣極具巧思,售票亭以哆啦A夢標誌性的藍色為主色,搭配漫畫格構圖,兩側更設置了巨型「100%朋友召喚鈴」展覽入口以及拍照牆,大家來到華山就能立刻享受被哆啦A夢環繞的夢幻合照!此外,更不能錯過烏梅劇院前廣場矗立著高達12米高的巨型充氣哆啦A夢,戴著畫家帽、手握畫筆的哆啦A夢,象徵著藤子・F・不二雄老師透過創作帶來的童趣、想像與感動,無論大人還是小孩,都能在這裡被滿滿的療癒與愛包圍。

哆啦A夢經典漫畫頁面再重現。(圖片提供:聯合數位文創)
哆啦A夢經典漫畫頁面再重現。(圖片提供:聯合數位文創)
在「100_星光大道」展區中,哆啦A夢與大雄等角色將穿上正式禮服,踏上以哆啦A夢主題色「藍色」為設計靈感的藍地毯登場。(圖片提供:聯合數位文創)
在「100 星光大道」展區中,哆啦A夢與大雄等角色將穿上正式禮服,踏上以哆啦A夢主題色「藍色」為設計靈感的藍地毯登場。(圖片提供:聯合數位文創)

哆啦A夢商店正式開張

展覽期間限定的哆啦A夢商店也驚喜登場!現場不僅引進多款香港站人氣周邊商品,如畫家造型的哆啦A夢爆米花桶、壓扁哆啦A夢的造型地墊、超精緻麻將組及身戴100%朋友召喚鈴的哆啦A夢小夜燈等各式商品,還有推出台北站限定商品。

(圖片提供:聯合數位文創)
(圖片提供:聯合數位文創)
(圖片提供:聯合數位文創)
(圖片提供:聯合數位文創)
(圖片提供:聯合數位文創)
(圖片提供:聯合數位文創)

100%哆啦A夢&FRIENDS 巡迴特展 台北站
時間:2025.6.28 (六) - 2025.10.6 (一)
地點: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 東2館四連棟(台北市中正區八德路一段1號)

資料提供|聯合數位文創、文字整理|Adela Cheng

延伸閱讀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