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上海黃浦江畔,一座曾經堆滿塵灰的廢棄水泥工廠,如今以截然不同的姿態新生。由荷蘭建築團隊MVRDV操刀改造的「GATE M 西岸夢中心」,將原先擁有百年歷史的水泥廠舊址,轉化為融合文化、休閒與生活的全新城市場域,華麗轉身成為全新地標!
從亞洲最大水泥廠到西岸文化新據點
「GATE M 西岸夢中心」所在之地在過去曾為亞洲規模最大的水泥廠舊址。2010 年上海世博會時,水泥廠及周邊沿江的工業設施相繼搬遷,讓這片濱水空間逐步從生產基地轉型為向公眾打開的場所。

位於西岸夢中心開發區南側的「GATE M 西岸夢中心」,由荷蘭建築團隊MVRDV負責總體規劃設計。在著手進行改造前,基地上交錯著兩種截然不同的建築樣貌,一是作為上海水泥廠遺跡的大型工業建築群,另一則是過往改造計畫中興建卻未完工的開發案。


MVRDV聯合創辦人Jacob van Rijs表示:「我們從一開始就清楚,現場的既有建築蘊含極高價值。我們不想因為拆掉會比較簡單就選擇拆除,因為那意味著更多的碳排放與浪費。」因此比起全部打掉重練,MVRDV保留了原有混凝土筒倉與舊水泥廠廠房,並將其視為核心亮點,強調建築再利用與場地歷史的延續。


新生後水泥廠房化身多元「M工廠」
然而要如何將這些看似不協調的元素融合在一起,卻又可以讓人有耳目一新的感受?為此,MVRDV在既有的工業建築外觀,新增了醒目的亮橙色樓梯與電梯廊道,作為引導遊客與貫穿各區域場館的視覺指標。


經改造後的水泥廠,主要核心場所蛻變為「M工廠」(M Factory)。一樓規劃為結合市集與餐廳的BLOOMARKET美食空間,二樓則是無柱的開放式文化空間,能夠作為展覽、會議與表演活動使用;而連接上、下樓層空間的,則是由舊輸送帶改造而成的橙色樓梯,將剛硬沉重的工業元素,轉化為建築中的活潑亮點。



另一棟筒倉則被改造成攀岩中心,橙色攀爬動線延伸至一樓陽台與屋頂觀景平台。隨著新生後的建築對外開放使用,MVRDV表示「GATE M 西岸夢中心」體現了舊工業遺址如何被轉換成能符合現代都市需求的場域,「全世界的城市都在重新思考,這些工業建築能否轉化為新的功能,並由過去孤立的工業園區,蛻變為充滿活力的社區公共空間。」


周邊過去未完工的建築同樣也被賦予新生,經改造後成為商店、餐廳與旅館,中性色建築牆面搭配綠屋頂與戶外露台,讓整體環境有所呼應。建築前方的濱水公共空間,則由美國景觀設計團隊Field Operations負責,為遊客闢出一處能休息放鬆又得以享受水岸景致的場域。


「GATE M 西岸夢中心」除了有MVRDV負責的南區改造項目外,還包括了由上海大舍建築改造的北區建築群,以及丹麥事務所Schmidt Hammer Lassen所打造的西岸穹頂藝術中心與西岸劇院,共同串聯成為集結生活娛樂、藝文的複合式場域。不僅留存了工業遺構的歷史印記,更讓廢墟華麗轉身成為當代城市的公共舞台。

GATE M 西岸夢中心
地址:上海市徐匯區龍騰大道 2266 號
資料來源|MVRD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