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心插柳柳成蔭!可頌甜甜圈之父-多明尼克‧安賽爾的真心告白大揭密!

可頌甜甜圈之父多明尼克‧安賽爾的真心告白_01

大家對可頌甜甜圈這種點心都有自己的看法,不過他們都用同一個問題開頭:「你是怎麼做的?」然後很快接著問:「我要怎麼做得跟你一樣?」

我向一個又一個記者解釋了好幾個月,這個可頌和甜甜圈的混血兒背後並沒有什麼神奇配方或是行銷手段,只是我的另一個創作而已。店裡的人說想吃甜甜圈,於是我開始做點心。因為我沒有甜甜圈的食譜,所以決定自己來。在上面弄一層釉面,裡面就像甜甜圈一樣塞滿奶油和糖,但是又有和可頌類似但不完全一樣的千層麵團。外酥內軟又有層次,是種非常有趣的美味。兩個月內嘗試了十種食譜後,可頌甜甜圈誕生了。沒有人想像得到接下來的事。

畢卡索畫畫了一輩子,但只有一小部分的作品是大家認得的。莫札特從小就開始作曲,而我們很多人只聽過他交響曲裡幾個音符。更重要的是,他們兩個人一開始都不會畫畫、不會演奏音樂。他們每次的拙劣素描與外行作曲,才是讓他們最後獲得舉世讚譽的幕後功臣。創意就是要能撐過每一次的創作,就算成品不突出也不能放棄。最棒的創作來自於完全沉浸在創意生活中的創作者。我總是相信所有的創作都是往前走一步。發明了可頌甜甜圈,則教會我不要往後退兩步。

二○一三年五月的一個早上,我們推出可頌甜甜圈的三天後,有超過一百個人在門外排隊。這條人龍在我們早上八點開門之前已經排了三個小時,我們店裡只有四個人:兩個外場的咖啡師,兩個內場的廚師。「我們會做得很好的,」我向收銀台後面的女孩保證,試著把自己焦慮的不安吞進去。她一想到外面的人群會在接下來短短幾分鐘內擠進我們的小店,就忍不住開始發抖。

在烘焙坊牆壁的包圍下,我們只聽見大家嗡嗡地說我們這個樸實的甜點變得「如同病毒般風行」、「非常潮」。事情愈演愈烈,有人在黑市裡轉手,一個二手可頌甜甜圈賣了一百美元,甚至有顧客賄賂我們的員工。後來更悲傷的是,我們發現有人在翻我們的垃圾,想找到我們早上丟棄的不符標準的成品。我們受困在這種情況裡,只能盡力去做,沒有時間訝異嘆息,也沒能享受成功的喜悅,只能專注在熬過每天層出不窮的各種風暴。

可頌甜甜圈之父多明尼克‧安賽爾的真心告白_03

接著,每個人都想發表意見。經濟學家說供給要符合需求,要我提高價格;創業家告訴我怎麼擴大產能;還有很多人用各種誘因要我賣出配方。我只採納了一個意見,一個很簡單的意見:「想像如果沒有可頌甜甜圈,你能做到什麼?就去做那個吧。」

不管前面的山有多陡,只有在你知道自己的方向時,這趟旅程才會變得輕鬆一點。我看見我的目標只有一個字:創意。我們繼續前進。我們做了一件沒人想得到的事:我們試著無視可頌甜甜圈效應。

我們一如往常般作業,價格沒有提高,大企業沒有吞噬我們。至於成長,雖然是所有店家的自然發展,但我們很小心,不想急就章。我們整個團隊一起,不再害怕排隊的人潮。我們擁抱那些耐心等待的人,在冬天時提供熱巧克力和暖暖包,夏天時送上剛出爐的瑪德蓮;他們在聖誕節會被報佳音的歌聲圍繞,情人節會收到長莖玫瑰當禮物。我們的產量有上限,這不是故意為了讓它「數量有限」,而是要確保品質。這時候我們不只往前了,而是更進一步。我們看到可頌甜甜圈成為創意的象徵,吸引世界各地的人潮,反過來也啟發了我,讓我繼續朝自己的目標前進,推出下一個創作。

很少有事情是一開始就已經決定好了,具決定性的通常是它們後來的發展。真正的祕密不在於可頌甜甜圈的食譜,而是它前方的無窮未來。

 

居家版可頌甜甜圈

THE AT-HOME CRONUT™ PASTRY

這份食譜最美妙的是⋯⋯還有什麼好說的呢?它改變了世界。

這裡提供設計給家庭煮婦煮夫的版本。

可頌甜甜圈之父多明尼克‧安賽爾的真心告白_02

技巧程度 高階

時間 兩天前:一個小時。前一天:一小時。當天:兩小時

份量 十二個

時間順序

兩天前 製作甘納許、麵團、牛油塊

前一天 層疊麵團

當天 切割與炸麵團;製作釉面與加味糖;組合

特殊工具

附麵團勾與打蛋器的直立式攪拌器

大的曲柄抹刀

9 公分(3 又1/2 吋)環狀切割器

2.5 公分(1 吋)環狀切割器油炸用溫度計

未剪開的擠花袋兩個Wilton #230俾斯麥(Bismarck)

金屬花嘴或其他俾斯麥管Ateco #803 平口花嘴(直徑 0.8 公分= 5/16 吋)

材料

自選口味的甘納許 1份 1 份

(205 頁到207 頁)

自選口味的糖 (208 頁)

自選口味的釉面 (208 頁)

居家版可頌甜甜圈麵團

高筋麵粉 525 公克再多一些,避免 沾黏時使用

猶太鹽  6 公克

砂糖    64 公克

速發酵母(最好是SAF 金牌)11 公克

冰水    250 公克

蛋白(大) 1 個(30 公克)

無鹽牛油(乳脂含量84%) 112 公克

動物性鮮奶油(35% milk fat) 15 公克

烹飪用不沾噴霧 視需要

牛油塊

無鹽牛油(乳脂含量84%),放軟 251 公克

葡萄籽油 視需要

自選口味釉面(208 頁) 視需要

自選口味糖(208 頁) 視需要

* 速發酵母通常用於製作含糖量較高的軟麵團,因為這種酵母需要反應的水分比較少,而糖會把麵團中的水分帶走。你可以用相同份量的活性乾酵母替代,但成品可能會比較扎實。


兩天前


 製作甘納許
從205 頁到207 頁的任一食譜,選一製作甘納許,冷藏備用。

居家版可頌甜甜圈麵團

1. 在裝妥麵團勾的直立式攪拌器中混合麵粉、鹽、糖、酵母、水、蛋白、牛油和鮮奶油。攪拌到充分混合,約需三分鐘。完成後,麵團會呈粗糙狀,缺乏筋性。

2. 中型碗內輕輕噴一層不沾噴霧,放入麵團。用保鮮膜直接蓋住麵團表面,避免表層形成薄膜。在溫暖的地方二次發酵約二到三小時,待麵團膨脹成兩倍。

3. 拿掉保鮮膜,把麵團的邊緣往中間折,進行整形排氣,盡可能把氣體打出來。在烘焙紙上將麵團塑型成邊長25 公分(10 吋)的正方形。連烘焙紙一起放入平烤盤,用保鮮膜蓋住。冷藏一夜。

製作牛油塊

在烘焙紙上用鉛筆畫一個長寬皆18 公分(7 吋)的正方形。烘焙紙翻面,這樣牛油才不會接觸到鉛筆痕。把牛油放在正方形中央,用曲柄抹刀均勻壓開到和正方形一樣大。冷藏一夜。

前一天


 層疊麵團

1. 把牛油塊從冰箱拿出來,現在應該仍然柔軟,可以稍微折疊也不會斷裂。如果已經太硬,就放在灑有手粉的工作枱上,輕輕用桿麵棍打一打,直到牛油變軟、可折疊。敲打後記得把牛油壓回原本的18 公分(7吋)正方形。

2. 從冰箱取出麵團,確保已經完全冷透。麵團放在灑有手粉的工作枱上,用桿麵棍把麵團擀成邊長25.5 公分(10 吋)的正方形,厚度約2.5公分(1 吋)。把剛剛的牛油塊放在麵團正中央,使其像是正方形中央的菱形(轉四十五度擺,讓牛油塊的角對著麵團四邊的中央)。拉起麵團四個角,蓋住牛油塊中央。捏一捏麵團的接縫處,密封住裡面的牛油。這時候應該一個是比牛油略大的正方形。

3. 在工作枱上灑些許手粉,確定麵團不會黏手。用桿麵棍以穩定均勻的力量,從中間往外擀開麵團。擀完時應該是一個邊長50 公分(20 吋)的正方形,厚度約6 公釐(1/4 吋)。*

* 這不是常見的層疊麵團技巧,僅用在這份食譜。擀開麵團時,盡量不要灑太多麵粉。因為擀進麵團的

麵粉愈多,擀開的麵團會愈硬,這樣在家炸的時候,居家版可頌甜甜圈就會碎成一片片。

4. 沿水平線折疊麵團,邊緣都要對齊,麵團呈現長方形。接著沿垂直線折疊麵團,這樣應該會成為一個有四層、邊長25 公分(10 吋)的正方形麵團。用保鮮膜包緊,冷藏一個小時。

5. 重複第三和第四步驟,再用保鮮膜包好麵團,冷藏一夜。

當天

切割麵團

1. 工作枱上稍微灑一點點麵粉,擀開麵團為邊長40 公分(15 吋),厚度1.3 公分(1/2 吋)的正方形。把麵團放入半烤盤,用保鮮膜蓋住,冷藏一個小時使其鬆弛。

2. 利用9 公分(3 又1/2 吋)環狀切割器,從麵團切出十二個圓。再用2.5 公分(1 吋)環狀切割器把圓片麵團中央切出一個洞,做出甜甜圈的形狀。

3. 平烤盤鋪妥烘焙紙,稍微灑一點點麵粉。把居家版可頌甜甜圈放在烤盤上,每個間距約8 公分(3 吋)。在保鮮膜上稍微噴一些不沾噴霧,然後蓋在麵團上。在溫暖的地方二次發酵約兩小時,尺寸變成三倍即可。

* 居家版可頌甜甜圈的酥皮麵團最好在很溫暖潮濕的地方二次發酵。但是如果醒麵的地方太溫暖,牛油就會融化,所以不要直接放在烤箱上或是太靠近熱源的地方。

炸麵團

1. 在大鍋裡加熱葡萄籽油,直到溫度達到175℃。利用油炸用溫度計確認油溫的正確。 在大淺盤上鋪好幾層廚房紙巾,稍後濾油使用。

* 在油炸的過程中,油溫非常重要。如果油溫過低,點心就會太油膩;油溫太高就炸不熟裡面,外面卻會先燒焦。

2. 輕輕放入麵團,一次油炸三到四個。每面約炸九十秒後翻面,直到呈現金黃色即可。用漏杓將炸好的可頌甜甜圈從油鍋中取出,放在廚房紙巾上。

3. 檢查油溫是否正確。若油溫已改變,在炸下一批之前先把油溫拉高到需要的溫度。繼續炸完所有的可頌甜甜圈。

4. 完全冷卻後再填餡。

製作釉面

依照208 頁的說明,製作配合自選口味甘納許的釉面。

製作加味糖

依照208 頁的說明,製作配合自選口味甘納許的加味糖。

組合

1. 把甘納許放入附打蛋器的直立式攪拌器裡。用高速攪打,直到甘納許尖端堅硬即可。(如果選用香檳巧克力甘納許,只要攪打到滑順即可。因為這樣就已經夠濃稠了。)

2. 擠花袋尖端剪開,緊緊裝上俾斯麥花嘴。用橡膠刮刀舀兩大杓甘納許到擠花袋中,裝三分之一滿。把甘納許擠到袋子的尖端。

3. 將配合自選口味甘納許和釉面的裝飾用加味糖放入碗中。

4. 所有居家版可頌甜甜圈排好,較平的那面朝上。從可頌甜甜圈的上方,分四個地方擠入甘納許,使其間隔平均。擠甘納許的時候,你應該會覺得可頌甜甜圈在你手裡愈來愈重。

5. 可頌甜甜圈立放,在搭配口味的糖裡滾一滾,讓外側邊緣都裹上糖。

6. 如果釉面原料已經冷卻,先微波幾秒鐘使其軟化。擠花袋尖端剪開,緊緊裝上803 號平口花嘴。用橡膠刮刀把釉面原料裝入擠花袋。把釉面原料壓到袋子的尖端。

7. 在每個居家版可頌甜甜圈的表面擠一圈釉面,確實蓋住剛剛擠入內餡的洞。記住,釉面冷卻後還會稍微擴散一點點。靜置十五分鐘,釉面凝固後即可食用。

食用說明:居家版可頌甜甜圈由於有餡,必須以室溫食用。

存放說明:在炸好後的八小時內食用完畢。剩下的甘納許放入密封容器可冷藏保存最多兩天。剩下的加味糖放入密封容器,可保存數個禮拜,並可用於糖漬水果或為飲品增加甜味。

更多可頌甜甜圈之父的創作歷程與獨門糕點食譜都在La Vie出版書籍《甜點的華麗探險》一書。


延伸閱讀

RECOMMEND

高雄「雋 GEN」粵菜中餐廳!米其林三星「頤宮」前主廚陳泰榮領軍,重現經典粵菜風華

高雄「雋 GEN」粵菜中餐廳

高雄精緻餐飲版圖又添一星光熠熠的據點——「雋 GEN」!台北米其林三星「頤宮」中餐廳前行政主廚陳泰榮,受高雄米其林一星餐廳「Liberté」、「承Sho」幕後投資人萬象餐飲之邀,落腳港都,合力打造粵菜餐廳「雋 GEN」,其菜色以傳統為骨幹,一半經典、一半創新,展現粵菜清鮮中見層次的風味之美。以下盤點「雋 GEN」空間設計、料理風格、品牌識別等亮點,以及6道主廚推薦菜色。

高雄「雋 GEN」粵菜中餐廳
「雋 GEN」粵菜中餐廳於高雄亞洲新灣區開幕。(圖片提供:雋 GEN)

人文氣息濃厚的東方大宅

步入「雋 GEN」,猶如造訪一座有著現代書廊的敦厚大宅。餐廳空間美學以內斂、溫文爾雅的東方意涵為主調,卻摒除了傳統中餐廳愛用的茶樓、禪室等具象符號,也不妝點琴棋,轉而以木質、石牆和靜謐土間呈現古風拙趣,探求抽象的人文風雅。

高雄「雋 GEN」粵菜中餐廳
「雋 GEN」餐廳空間。(圖片提供:雋 GEN)

中餐廳首創板前區,為保溫、留香而規劃的動線

「雋 GEN」全88席用餐座位,最大亮點在中餐廳罕見、能近距離欣賞師傅烹飪技藝的U型板前區。另設有半隔間6人座、12人及24人座等不同規模的包廂,提供更私密、溫馨的用餐體驗。

高雄「雋 GEN」粵菜中餐廳
U型板前區。(圖片提供:雋 GEN)

魔鬼藏在細節裡,令體驗完美的講究亦是——粵菜首重溫度,因此廚房的位置與出餐動線絕對關鍵,「雋 GEN」以廚房為中心,三通包廂、板前與散座,以便縮短送菜距離;且每個區域都設有保溫櫃、烹飪台,確保菜色保持味濃香熱。

高雄「雋 GEN」粵菜中餐廳
圓桌座位。(圖片提供:雋 GEN)

名廚陳泰榮、胡鑑波領軍,在高雄還原粵菜正統編制

人稱「早哥」的陳泰榮主廚,在「雋 GEN」擔任餐飲總監一職;駐店行政主廚則由港籍主廚胡鑑波擔綱,兩人遵循港、澳正宗老菜譜,在高雄重現道地粵菜。分別望向兩位大廚的廚藝生涯,便能知道為何此番聯手,會在台灣餐飲界掀起熱議:

高雄「雋 GEN」粵菜中餐廳
「雋 GEN」行政主廚胡鑑波、餐飲總監陳泰榮。(圖片提供:雋 GEN)

陳泰榮主廚出身澳門,14歲便隨擔任主廚的舅舅,進入澳門「葡京酒店」中餐廳見習;1988年隨舅舅來台發展,從做香港酒家菜的「龍鳳樓」,到1997年進入台北老字號「香港九記海鮮」,在九記老闆何沛源親自調教下,自砧板轉做炒台,技藝日漸精實。千禧年後,他進入寒舍集團旗下中餐廳長達17年;後來受邀至君品酒店「頤宮」掌勺,自2018年《台北米其林指南》首次發表至今,連5年帶領團隊獲得三星榮耀,亦是台灣首位三星名廚。

他高超純熟的烹飪技藝,也來自前台北遠東飯店「香宮」主廚葉志光、上海「喜粵8號」前主廚簡捷明不吝相授,兩位和陳泰榮亦師亦友的師傅,如傳統與新派的「粵菜百科全書」,領他精進廚藝大千世界,悠遊傳統與創新。籌備「雋 GEN」時,主廚也憶起做學徒時的往事:

「想起當年帶著我從備料、炒菜一步步學起的師父們,還是希望能帶著這些年輕廚師,將我當年港、澳看到和吃到的正宗粵菜一步步做出來。」

高雄「雋 GEN」粵菜中餐廳
餐飲總監陳泰榮。(圖片提供:雋 GEN)

與陳泰榮相識多年的胡鑑波,出身香港,1982年自學徒入行,於港、澳、台三地知名飯店一路晉升中菜部行政主廚,通曉廚房內外運作,也熟稔正宗粵菜精髓。這次受邀回台坐鎮掌勺,同樣將粵菜正統編制帶來高雄,「廚房從11月進場,我們手把手帶著他們操作、練習,嚴格要求每道菜品的作工,並雕琢細緻度跟穩定性。」

高雄「雋 GEN」粵菜中餐廳
行政主廚胡鑑波。(圖片提供:雋 GEN)

重現1980年代粵菜風華

粵菜對近代中菜影響深遠,並在港澳1980黃金年代名揚海外,陳泰榮自幼耳濡目染粵菜所謂「選料精細,清而不淡,鮮而不俗,嫩而不生,油而不膩」技藝之本;更嚐過不少在台已失傳的港澳老菜譜,因而在新餐廳定調上,希望將當年所嚐的經典粵菜放入菜單。

「雋 GEN」以傳統為骨幹,強調「食材上選、細工、滋味正宗」三者缺一不可,並依據食材與味譜,保留一半經典傳統,一半風味創新。

高雄「雋 GEN」粵菜中餐廳
(圖片提供:雋 GEN)

傳統菜色3選|繁瑣工序不省略,重現老菜譜

「香麻拌雞絲包」將雞絲與小黃瓜、西芹、紅黃椒拌入芝麻醬與少許花椒油,以越南春捲皮包覆的香港正宗涼菜;1980年代後隨著老師傅退休,逐漸失傳,如今透過兩位主廚的記憶重現餐桌。

「鮮蟹肉干撈官燕」是香港經濟起飛時期一道傳統高檔菜,嚴選依岩壁而居、富含礦物質的高檔「洞燕」金絲燕泡發,以上湯煨煮;青蟹蒸後煎香與官燕做成熱菜,另配雞湯潤口。

「秘製鮑魚炆泰國米」採用香港傳統燜飯作法,將雞丁與花菇炒香,走鮑汁瑤柱、再放入泰國米拌炒收汁。

高雄「雋 GEN」粵菜中餐廳
鮮蟹肉干撈官燕。(圖片提供:雋 GEN)

創新菜色3選|從傳統骨幹衍生新經典

「文武鴨燉鮮鮑魚」除了以老鴨(文)與豬腳熬成湯底,也另創將燒鴨(武)加入一同熬煮4小時,再以新鮮南非鮑魚燉煮2小時以上更顯層次。

「陳年菜脯鮑魚扣花菇」特將陳泰榮多年收藏的30年客家老菜脯切丁,與煨上6小時的鮑魚、燜煮2小時的花菇,再次燜煮2小時吊味,長達8小時之久的功夫菜滋味回甘。

高雄「雋 GEN」粵菜中餐廳
陳年菜脯鮑魚扣花菇。(圖片提供:雋 GEN)

「杏仁茶配油條」雖為台灣衍生的在地吃法,陳泰榮也特地以香港配方將麵團加入鹽巴揉麵後發酵一晚油炸,口感外脆內軟帶鹹味;現磨杏仁茶作法更將南杏、北杏、龍皇杏特地烤過,浸泡8小時再研磨過濾,長時間燉煮至濃稠,香氣醇厚。

高雄「雋 GEN」粵菜中餐廳
杏仁茶配油條。(圖片提供:雋 GEN)

「雋」字蘊藏深意!標準字求自張月華大師墨寶

其實「雋 GEN」想做什麼樣的粵菜,企圖全藏在品牌名裡:「雋」字有傑出、恆長之意,「GEN」則代表「宗」的傳承意涵,兩者共織,延伸出以傳承經典粵菜為己任的理念。至於視覺上的「駿馬」符號,則取自「雋」與「駿」的諧音,自期任重道遠,同時帶有祝福賓客昌業奔騰、一馬當先的寓意。

作為餐廳標誌的「雋」標準字,出自書法大師張月華,其字風高古,以楷隸結合綜體書風,融貫古今。這回張老師書的「雋」字,即結合楷碑與隸書,取其意為厚重、古拙;而行書跋文則提示:「美的最高精神在於內蘊,無論書法、藝術或生活,一如烹調時文火慢燉、細細作工,方能熬煮出精華所在。」

高雄「雋 GEN」粵菜中餐廳
(圖片提供:雋 GEN)

這樣的精神,同時也是「雋 GEN」對自身的期許——菜色要能融古至今,但一定有所根本,並非憑空而生,要經過對古法百般歷練的穿透,才思考出嶄新呈現的形式,如此方能達到「老菜新作」的真正精髓。

有三星光環、米其林經營團隊的加持,「雋 GEN」的價格並不如想象中遙不可及,目前推出的3款位上套餐分別是:3,680元的「掬粵」、5,280元的「長樂」、8,880元的「自得」,無論是粵菜初心者或老饕都值得一試。

雋 GEN

地址|高雄市前鎮區復興四路8號1樓

訂位請洽|(07)338 4885

延伸閱讀

RECOMMEND

「蘭 Orchid X 越南AKUNA」四手餐會4月登場!海鮮為主角的摩登日料,Sam Aisbett招牌鱷魚肉上桌

2024「蘭 Orchid X 越南AKUNA」四手餐會4月登場

連續6年獲得米其林推薦的「蘭 Orchid」,迎來新任主廚佐藤清(Sato Kiyoshi)掌勺後,結合純熟西餐手法和精準日式調味,以「當代日本料理」風格令饕客耳目一新。

2024年4月,「蘭 Orchid」邀請佐藤主廚昔日於澳洲餐廳「Quay」共事的好戰友——越南「AKUNA」主廚Sam Aisbett,飛來台北客座;同樣熟悉西餐、對日料懷抱熱情的兩位主廚,享有「摩登日料」的創作底蘊,這次將選用大量海鮮入菜,並共同呈現chef Sam在越南一戰成名的鱷魚肉料理!

「蘭 Orchid X 越南AKUNA」四手餐會4月登場
「蘭 Orchid」餐廳空間。(圖片提供:蘭 Orchid)
「蘭 Orchid X 越南AKUNA」四手餐會4月登場
「蘭 Orchid」春季新菜|羊排 櫛瓜 胡椒/佐藤清主廚。(圖片提供:蘭 Orchid)

「蘭 Orchid X AKUNA」四手餐會將舉辦5個餐期,分別為:4月19日(五)與 4月20日(六)午、晚餐,與21日(日)午餐,價格為$8,880(+10%)價格,預約請點此

認識Sam Aisbett:熱愛冒險的硬派主廚,將日料靈魂注入西餐

↪︎ 遊歷澳洲各地,習現代澳洲菜、日式料理精髓

出身澳洲墨爾本的Sam Aisbett主廚,年輕時就像隻孤狼般一邊遊歷昆士蘭、布里斯本、黃金海岸等地,一邊四處工作、磨鍊廚藝,最後進入澳洲米其林授星次數最多、最具代表性的餐廳「Quay」,於名廚Peter Gilmore麾下學習,在他擔任主廚期間,「Quay」延續澳洲三帽餐廳的佳績,並蟬聯「世界50最佳餐廳」的榮譽。

基於對日料的好奇與喜愛,Sam Aisbett進入雪梨家喻戶曉的日籍名廚和久田哲也(Tetsuya Wakuda)的餐廳,潛心學習日式料理的手法、心法與調味。師承兩位澳洲重量級料理大師,Sam Aisbett的料理忠於在地食材的風味、質地,在一道菜中特別講究口感的豐富、口味的鋪陳,並常大膽地挑戰刻板印象。 

「蘭 Orchid X 越南AKUNA」四手餐會4月登場
Sam Aisbett。(圖片提供:AKUNA)

↪︎ 從新加坡到越南,尋找料理初心的旅程

2016年,Sam Aisbett前進東南亞,身兼新加坡餐廳「Whitegrass」主廚與經營者,隔年就摘下米其林一星,並在2018年躋身「亞洲50最佳餐廳」;正值事業巔峰期,生性熱愛冒險的他,卻厭倦了美食圈的送往迎來,因而決定離開新加坡,回到澳洲、接著開始在亞洲遊歷,尋找最純粹的料理初心。沈潛3年後,他決定在越南胡志明市開設「AKUNA」餐廳。

「蘭 Orchid X 越南AKUNA」四手餐會4月登場
「AKUMA」用餐空間。(圖片提供:AKUNA)

踏進越南後,Sam Aisbett深受當地人文啟發,「越南有一種既混亂卻又自成一格的秩序,」完全呼應了他的生活態度與料理風格。在「AKUNA」,他將越南當地的食材、香料、果實、種籽、乾貨等入菜,夾雜日式料理手法,帶來跳脫形式、不落俗套的現代料理。

主廚的招牌菜是一道「鱷魚肉」,結合了清涮、炭烤手法,佐以米粥、醬油漬蛋黃、海岸蔬菜、海苔醬等,展現他身為澳洲主廚的冒險DNA,以及對日式料理技法的掌握,曾因此被越南知名電視名廚Luke Nguyen盛讚為「越南最好的主廚」。

「蘭 Orchid X 越南AKUNA」四手餐會4月登場
「AKUNA」招牌菜|清涮鱷魚肉、米粥、醬油漬蛋黃、海岸蔬菜、炭烤鱷魚與海苔醬。(圖片提供:AKUNA)

廚房裡「相愛相殺」的革命夥伴,共享對日料的熱愛

Sam Aisbett這次來到台灣客座,源於與「蘭」佐藤主廚的好交情。兩位主廚相識將近10年,曾在澳洲「Quay」共事,談及一起工作的回憶,佐藤笑說,「我們天天吵架,從料理到餐廳經營,沒有一件事不能吵。」儘管如此,當chef Sam在新加坡經營「Whitegrass」時,仍邀請佐藤擔任副手,一同寫下米其林一星、「亞洲50最佳餐廳」的好成績。兩人在廚房裡的關係與其說是「好友」,倒更像是「相愛相殺」。

結緣於澳洲的兩人,現在都紮根亞洲拼搏事業,前有chef Sam邀佐藤主廚到新加坡共事,今有佐藤主廚請chef Sam來台客座,「即便我們常意見不合,但唯一的共識,就是我們倆都全心熱愛烹調日本料理。」兩人私下不僅常在日式料理的調味、手法上交換意見;chef Sam造訪東京時,佐藤主廚也當起嚮導,帶他四處探索美食。

西餐手法為底、日式料理為用,是chef Sam與佐藤主廚共享的料理心法,若是喜歡這款「摩登日料」,別錯過「蘭 Orchid X AKUNA」四手餐會,品兩位主廚互相切磋十年的默契,嚐揉合東西風格的廚藝。

蘭 Orchid Restaurant

地址|台北市大安區安和路二段83號

電話|(02)2378-3333

營業時間|午餐 11:30-14:30/晚餐 18:00-22:00 (週一、週二公休)

線上訂位|點此

延伸閱讀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