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莉塔:戰鬥天使》亮點!沉浸式原生3D、女主角羅莎薩拉查精彩動作戲 詹姆斯卡麥隆重現日漫經典《銃夢》

《艾莉塔:戰鬥天使》女主角羅莎薩拉查精彩動作戲

改編自日本經典動漫《銃夢》的全新好萊塢科幻電影《艾莉塔:戰鬥天使》(Alita: Battle Angel),儘管最終未能由原先預計執導的《阿凡達》系列億萬大導詹姆斯卡麥隆(James Cameron)操刀拍攝,然而其親自改編撰寫,並監製的這部近未來鉅作依舊讓人充滿期待。

 

為了重現原著《銃夢》中科幻世界與合成人主角,詹姆斯卡麥隆從前期醞釀、製作準備到正式開拍,便花了逾11年的時間去討論及催生,更親筆為「艾莉塔」寫下了186頁的劇本,以及超過600頁的隨手筆記,只為打造一個體現科技美學的非凡世界。因為肩負《阿凡達》系列項目而分身乏術的卡麥隆,最終邀來《萬惡城市》系列導演勞勃羅里葛茲(Robert Rodríguez)執導筒,更再度領軍《阿凡達》金獎製片團隊原班人馬,量身打造與潘朵拉星球截然不同的未來世界,以及動員好萊塢最頂尖的動態捕捉特效公司WETA,好讓原著漫畫的細節真實搬上大銀幕。

 

詹姆斯卡麥隆完成20多年夢想

詹姆斯卡麥隆最初和艾莉塔相遇是在1990年代末,透過《環太平洋》奧斯卡名導吉勒摩戴托羅(Guillermo del Toro)推薦,果然這部出自日本頂尖漫畫神人木城幸人、紅遍全球的科幻格鬥漫畫《銃夢》立刻點燃了他心中的創作熱血,它不僅僅是一個關於自我認知、發掘以及價值觀、普世皆準的故事,甚至其中的人性刻畫比26世紀的未來背景設定更具意義。「我對這個故事有特別強烈的共鳴,因為當時我的大女兒還很年輕,我覺得這是一個鼓舞女性的精彩故事!木城幸人更是創造了一個令人難以置信、豐富細膩的世界觀,非常具有改編躍上大銀幕的潛力。」。

 

卡麥隆看見廢鐵市的錯綜複雜,決定將這座墮落的科技城化為創作舞台,堅持採取真正能讓觀眾身歷其境的原生3D技術拍攝:「原生3D絕對是最棒的拍攝效果,幸運的是,勞勃之前就拍攝過原生3D電影,所以他完全熟悉關鍵與運作方式。」對於拍攝系統全面進化,導演勞勃羅里葛茲感到非常興奮,笑說技術進步讓他有時甚至會忘記是用3D攝影機拍攝,但也強調兩人都認為3D技術營造更好的沉浸式體驗,重點還是在於故事核心。勞勃羅里葛茲更表示他尊重詹姆斯卡麥隆的改編劇本及所有原創設定,觀眾將看到詹姆斯卡麥隆本色的《艾莉塔:戰鬥天使》。

 

 

羅莎薩拉查秀女力

 《艾莉塔:戰鬥天使》闡述的是一名生化人少女甦醒後喪失記憶,經歷重生摸索期、與人建立情感關係之後,才發現嬌小身軀中的力量極為強大、唯有她能對抗邪惡勢力的故事,那麼「艾莉塔」的人選當然至關重要。在無止盡的試鏡後,由曾演出《分歧者2:叛亂者》與《移動迷宮》的新生代女演員羅莎薩拉查(Rosa Salazar)雀屏中選。當卡麥隆回憶羅莎薩拉查的表現時,掩不住激動心情:「我們無法形容有多驚艷羅莎的出現!她在每一刻都投注了莫大的心力與精力。我從來沒有在同齡演員中見過這種水準之上的表現。」。

 

羅莎薩拉查出道時間不長就幸運獲得傳奇名導詹姆斯卡麥隆欽點挑大樑:「詹姆斯向我解釋了艾莉塔的每一個零件,而他對艾莉塔也同樣溫柔,這讓我獲得很多啟發。和勞勃在一起時則感受到藝術與人文連結,他總是精力充沛不停地在創作,在現場和大家互動也很親切,認真聆聽每個人發言,讓人覺得自己的反饋非常重要。」但是要演出「艾莉塔」可不容易,在電影開拍前的幾個月,就得開始進行體能強化訓練,研究武術、泰拳和功夫,並且磨練她的直排滑輪技巧。讓她不得不承認:「事前訓練超累!我必須提升肌耐力,開始真正像一位訓練嚴格的戰士一樣思考,學習武打招式、控制能量與節奏。」原因就在特技統籌蓋瑞特華強調每個角色的動作真實性,而不是事後全部用數位特效製作,更找來以《神力女超人》表現聞名的打鬥指導史提夫布朗,跳脫大多數的動作框架思考,例如片中安排一位七呎高的特技演員站在高蹺上打鬥,以配合巨型生化人的動態捕捉,成功做到融合真實特技動作與動態捕捉技術。

 

 

儘管羅莎薩拉查都是親自下海執行特技演出,但極端複雜的動作設計但以動作設計和拍攝的複雜程度,團隊必須起用了九個不同的艾莉達替身,當中有世界級的體操運動員和柔體雜技演員,羅莎表示:「艾莉塔面對眾敵,有些更是身形龐大的生化人。我喜歡她的狠勁,讓女孩們了解我們可以剛柔並重,你可以感性,但同時也可堅決令邪不勝正。」。

 

 

當艾莉塔找到狂戰士身體後,劇情就更白熱化,這可算是一個流線亮麗的生物力學美的藝術品,內有複雜的神經元網絡,與她的潛意識結合。羅莎說:「艾莉塔身體帶有喻意,她最初是個格格不入的少女,慢慢變成擁有狂戰士身體的強悍女性,就像終於找到自己真正的皮膚那樣。」; 要透過動態捕捉來演活一個角色,看似是很大的挑戰,但她早已準備就緒,做足功課,參考了如《猩球崛起》(War of the Planet of the Apes)中安迪瑟克斯(Andy Serkis)的演出。她說:「動態捕捉是很有趣的,你與其他演員一起演出,但你戴著一個五磅重的頭盔,你必須要很專注和忘我,忘記自己戴著這些儀器去演出。」。

 

片中另一個最重要的角色「依德博士」,依德博士這位出色的生化機械醫生意外在廢料場中發現艾莉塔,為了平息自己對失去女兒的痛苦,而給了艾莉塔一個溫暖而充滿愛的家,她可以在此不受拘束地探索自我。羅里葛茲心中立刻決定邀請心目中的最佳人選-兩次榮獲奧斯卡金獎肯定的影帝克里斯多夫華茲(Christoph Waltz)。儘管華茲過去以演出反派聞名,但這次他將站在正義的一方。製片強藍道大讚其表現:「克里斯多夫可以用一個表情說出千言萬語,展現依德博士兼具同情心與聰敏的特質,對全世界的觀眾而言都非常具有說服力。」克里斯多夫華茲在跟詹姆斯卡麥隆聊過這個角色之後,深受父女情感動容,立刻決定接演,也深受製作團隊震撼,表示《艾莉塔:戰鬥天使》和他過去參與的電影類型截然不同,更對原生3D拍攝技術大感驚奇。

 

via 福斯影業

延伸閱讀

RECOMMEND

奥山由之導演首作《長椅小情歌》看點總整理:廣瀨鈴領銜10位演員詮釋5段交錯故事,以「長椅」為主視角的群像電影

奥山由之導演首作《長椅小情歌》看點總整理:廣瀨鈴領銜10位演員詮釋5段交錯故事,以「長椅」為主視角的群像電影

以廣告成名的日本攝影師奥山由之,跨足成為電影導演的首部長片作品《長椅小情歌》日前於2025台北電影節首映,並將於7月18日正式在台上映。廣瀨鈴、仲野太賀、草彅剛、吉岡里帆等10位日本實力派演員全來助陣,共同演繹5首交織城市光景、圍繞著河畔長椅而生的日常詩篇。一系列氛圍感拉滿的絕美劇照已盡顯「攝影師」功力,那麼奥山由之「導演」做得如何?本文為大家詳解全片看點。

日本知名攝影師、廣告導演奥山由之,6月28至30日攜首度執導的劇情長片《長椅小情歌(アット・ザ・ベンチ)》來台宣傳,並登上2025台北電影節進行全台首映,現場座無虛席自不在話下,誠品電影院安可場特別舉辦的「奥山兄弟檔對談」映後活動,更讓奥山由之與其弟、《我心裡的太陽》導演奥山大史,將兩人首次海外電影活動合體獻給台灣粉絲。而奥山由之於29日媒體茶敘中針對此次新片創作過程的娓娓道來,再度引得萬千期待。

相信大家對這位攝影師並不陌生,要不熟悉也無妨,以下將從他轉戰電影的簡歷說起,接續揭露即將在台上映的《長椅小情歌》導演、編劇、攝影及演員表演各方面必知訊息和片場趣聞。

奥山由之為新片《長椅小情歌》來台宣傳。(圖片提供:台北電影節)
奥山由之為新片《長椅小情歌》來台宣傳。(圖片提供:台北電影節)
並出席台北電影節,與媒體就創作過程進行分享。(圖片提供:台北電影節)
並出席台北電影節,與媒體就創作過程進行分享。(圖片提供:台北電影節)

首度跨足電影領域,執導作品《長椅小情歌》、《秒速五公分》兩年連發

1991年生的奥山由之,過去活躍於攝影、廣告與影像創作領域,曾獲「寫真新世紀」優秀賞與講談社攝影賞,憑藉寶礦力水得廣告、米津玄師〈感電〉及星野源〈創造〉等人氣MV為大眾所記憶。始終持以從日常細節中提煉詩意影像的長項,奥山由之至2024年首推劇情長片《長椅小情歌》,延續一貫清透溫潤的視覺風格,更邀音樂人安部勇磨操刀配樂,音畫相得益彰。其整體作品風格在真摯與怪誕之間取得獨特平衡,闢出一條有別於鬼才宮藤官九郎、大師濱口龍介等資深電影人的詩意蹊徑。2025年,亦再因接棒執導新海誠知名動畫《秒速五公分》真人版而備受矚目。

奥山由之轉戰電影導演領域,2024、2025兩年兩作《長椅小情歌》、《秒速五公分》陸續公開。(圖片來源:光年映畫、Instagram @yoshiyukiokuyama)
奥山由之轉戰電影導演領域,2024、2025兩年兩作《長椅小情歌》、《秒速五公分》陸續公開。(圖片來源:光年映畫、Instagram @yoshiyukiokuyama)

>> 《La Vie》雜誌曾專訪奥山由之,有興趣的讀者歡迎點此閱讀〈奧山由之的魔幻視覺之外!不停解構自我風格的攝影歷程〉全文。

《長椅小情歌》導演、編劇、攝影解析

▍導演觀點:從一張「長椅」展開的溫柔群像電影

《長椅小情歌》集結10位日本當代一線演員,卻罕見地以「物件」為敘事主視角。電影聚焦東京某條河河岸草地上一張不起眼的長椅,並由此開展多人多篇故事——它雖沉默,卻彷彿城市潛意識的收納器,靜靜見證來來去去的人們,承載著未被說出口的牽掛與記憶。

對此奥山由之親揭,其靈感來源於自家附近的一張長椅,「我常常經過那張椅子,幾年來它都默默佇立在那。不是靠近水邊,也不是巴士站,只是突兀地存在於草地中央。沒有人坐,但也沒有人討厭它。像是對城市變遷的一種固執抵抗,它讓我意識到,若不將它留下,或許哪天它就會不見。」早已超越公共設施的存在,這張椅子成為了導演童年記憶與城市記憶的交匯點,也進一步成為他想說故事的起點。

(圖片提供:台北電影節)
(圖片提供:台北電影節)

▍劇本架構:全片切分5個篇章,由不同編劇共同創作

為了傳達上述情感,全片由〈那些被剩下的〉、〈不旋轉的壽司〉、〈看守的責任〉、〈最後一場戲〉、〈寂寞會延續〉5段交錯的故事鋪陳,且為不限縮於自身觀點,奥山由之找來不同編劇共同創作,展現長椅作為「城市記憶載體」的多種樣貌;希望透過不同角色與情境,讓觀眾能變換角度重新觀看與理解這張靜默的椅子。從久別重逢的青梅竹馬、為瑣事爭執的情侶、嘗試勸回離家姊姊的妹妹、意圖拆除長椅的神祕公務員,乃至以外星語演繹的奇幻片段,《長椅小情歌》從一個個圍繞這張椅子的瞬間出發,勾畫出一幅幅記憶拼圖。

▍拍攝手法:「隱身式」攝影機一鏡到底

各約15分鐘的5段故事皆一鏡到底拍攝,營造如舞台劇般一氣呵成的觀賞體驗。攝影機全程固定不動,宛如場邊一位默默觀察的第三者,捕捉長椅周遭的人物互動與情感流動。奥山由之也特別舉其中一場廣瀨鈴的戲為例:拍攝當下演員因不小心掉了東西而短暫離開畫面,然劇組選擇保留原構圖,並未追拍補位——這些偶發的錯落與停頓,他認為反是演出中最真實動人的部分,亦讓角色與場景的關係更加自然、更加立體。

希望作品能像「有靠背的椅子」般給人力量

談到是否偏好特定的椅子類型,奥山由之笑說自己特別喜歡有靠背的椅子,「那種被支撐的感覺讓人安心。」並補充表示,自己從小就會觀察家具的「表情」,對物品有深厚情感,這也影響他對創作的想像。他比喻,與其拍出會「推你一把」的作品,他更希望自己的電影像一張有靠背的椅子,能讓人在疲憊時感受到那股默默支持的力量,彷彿輕聲說著:「你已經很努力了。」

坐上電影這張椅子的,無非是各擁不同狀態的觀眾,可能有滿心歡喜的,有悲從中來的,有自信篤定的,也有惴惴不安的——然而當電影的光亮起,該作品在那絕無僅有的一刻、之於椅子裡的觀眾而言,無論是長久的現實映照,抑或短暫的美好遁逃,若真能有股從後背隱隱而來、默默相撐的力量,其重要性之大必將難以計量。導演這看似樸實的話語,所含實為最難能可貴的創作真諦。

(圖片提供:台北電影節)
(圖片提供:台北電影節)

堅強演員陣容現身說法

將城市裡的日常光景交織成詩,讓每一個細微的故事得以延續

本片出演者廣瀨鈴、仲野太賀(第一篇及第五篇)岸井雪乃、岡山天音、荒川良良(第二篇)今田美櫻、森七菜(第三篇)草彅剛、吉岡里帆、神木隆之介(第四篇)等一眾實力派演員,紛紛表達了對這次拍攝經歷的感動。主演廣瀨鈴表示,「這是我第一次在拍攝中沒有明顯的『在演戲』的感覺,就像泡在溫熱的澡水中,時光充滿怦然心動。」並大讚拍攝現場幾乎看不到攝影機的自由氛圍。與她搭檔的仲野太賀亦回憶,「奥山導演曾說過,總有一天要在這張椅子上拍電影。當這願望真的實現,且邀請我一同參與,實在太開心了。」

廣瀨鈴,與仲野太賀共演第一篇〈那些被剩下的〉及第五篇〈寂寞會延續〉。(圖片提供:台北電影節)
廣瀨鈴,與仲野太賀共演第一篇〈那些被剩下的〉及第五篇〈寂寞會延續〉。(圖片提供:台北電影節)
仲野太賀,與廣瀨鈴共演第一篇〈那些被剩下的〉及第五篇〈寂寞會延續〉。(圖片提供:台北電影節)
仲野太賀,與廣瀨鈴共演第一篇〈那些被剩下的〉及第五篇〈寂寞會延續〉。(圖片提供:台北電影節)

作為第二篇〈不旋轉的壽司〉的演員,岸井雪乃對劇本給出高評價,「蓮見翔老師寫的劇本,看似無關緊要卻又極為深刻,讓我演起來非常過癮。」岡山天音則說,「這是我第一次對導演產生創作上的嫉妒心,完成品讓我對那張椅子產生了深厚的情感。」

岸井雪乃,與岡山天音共演第二篇〈不旋轉的壽司〉。(圖片提供:台北電影節)
岸井雪乃,與岡山天音共演第二篇〈不旋轉的壽司〉。(圖片提供:台北電影節)
岡山天音,與岸井雪乃共演第二篇〈不旋轉的壽司〉。(圖片提供:台北電影節)
岡山天音,與岸井雪乃共演第二篇〈不旋轉的壽司〉。(圖片提供:台北電影節)
荒川良良(左)亦於第二篇中出演。(圖片提供:台北電影節)
荒川良良(左)亦於第二篇中出演。(圖片提供:台北電影節)

由今田美櫻、森七菜詮釋的第三篇〈看守的責任〉,主要描繪姊妹之間的愛恨錯綜。今田美櫻分享,「情緒像風暴一樣傾瀉而出,卻讓人感受到強烈的愛。」森七菜有感而發道,「我開始思考,每一張椅子、每一個球,可能都連結著某個故事與某個人,這部電影讓我想成為那些故事的延續。

今田美櫻、森七菜共演第三篇〈看守的責任〉。(圖片提供:台北電影節)
今田美櫻、森七菜共演第三篇〈看守的責任〉。(圖片提供:台北電影節)
今田美櫻。(圖片提供:台北電影節)
今田美櫻。(圖片提供:台北電影節)
森七菜。(圖片提供:台北電影節)
森七菜。(圖片提供:台北電影節)

第四篇〈最後一場戲〉由草彅剛、吉岡里帆、神木隆之介共演,草彅剛表達,「這次的拍攝手法,讓我感受到影像創作全新的可能性。」吉岡里帆笑稱,「沒想到會跟草彅先生一起講外星語!這樣的荒唐,可能一輩子就這一次。」神木隆之介感性地說,「能成為導演鏡頭下世界的一部分,是很幸福的事。」

草彅剛、吉岡里帆、神木隆之介共演第四篇〈最後一場戲〉。(圖片提供:台北電影節)
草彅剛、吉岡里帆、神木隆之介共演第四篇〈最後一場戲〉。(圖片提供:台北電影節)
草彅剛、吉岡里帆。(圖片提供:台北電影節)
草彅剛、吉岡里帆。(圖片提供:台北電影節)
(圖片提供:台北電影節)
(圖片提供:台北電影節)

承導演之言:「這是一部集結個人願望與友情的作品。每位工作人員都像球隊隊員一樣,抱著純粹創作的熱情聚集到這張椅子旁,一起完成了這部小小的、卻真誠的電影。」2025年7月18日,《長椅小情歌》上映在即——獨自一人也很好、找到總和你在一起編織日常之詩的夥伴那更好,讓我們走進電影院,欣賞奥山由之攜手10位重量級演員呈獻的東京詩篇。

(圖片提供:台北電影節)
(圖片提供:台北電影節)

《長椅小情歌》中文版電影預告

*更多《長椅小情歌》相關消息可至光年映畫官方臉書官方IG了解。

2025台北電影節現正於台北市中山堂、信義威秀影城、光點華山電影館進行中,頒獎典禮則於7月5日登場,電影迷們務必鎖定。

延伸閱讀

RECOMMEND

《神隱少女》6/15大銀幕限定放映!吉卜力工作室成立40週年紀念活動,特別場特典推2025下半年曆

《神隱少女》6/15大銀幕限定放映!吉卜力工作室成立40週年紀念活動,特別場特典推2025下半年曆

今(2025)年6月是吉卜力工作室成立40週年慶的紀念日,台灣獨家發行片商甲上娛樂宣布,將於6月15日舉辦一日大銀幕限定的《神隱少女》特別場。

《神隱少女》大銀幕限定放映

甲上娛樂先前舉辦「想一刷再刷的吉卜力神作」網路票選,吸引數千名網友響應並熱烈參與投票,最終由曾獲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動畫片大獎殊榮的《神隱少女》拔得頭籌,片商也宣布將於本週日(6/15)舉辦一日大銀幕限定的《神隱少女》特別場,凡購票即可獲得「2025吉卜力動畫電影下半年曆」A3海報,年曆由7部票選名列前茅的動畫組成,包括《魔法公主》、《天空之城》、《霍爾的移動城堡》、《龍貓》等作品,當天攜吉卜力收藏品入場,還可獲得40週年神秘小禮物兌換券。

《神隱少女》曾獲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動畫片大獎殊榮。(圖片提供:甲上娛樂)
《神隱少女》曾獲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動畫片大獎殊榮。(圖片提供:甲上娛樂)
。(圖片提供:甲上娛樂)
「2025吉卜力動畫電影下半年曆」A3海報由7部票選名列前茅的動畫組成。(圖片提供:甲上娛樂)

動畫大師宮﨑駿以《神隱少女》、《蒼鷺與少年》榮獲兩座奧斯卡最佳動畫片獎肯定,並獲頒奧斯卡榮譽獎項「主席獎」表揚終身成就,成為日本動畫界史上第一個擁有兩座以上奧斯卡最佳動畫片獎紀錄的動畫導演。他與已故動畫導演高畑勳和製片鈴木敏夫等人於1985年6月創辦吉卜力工作室,所推出的動畫電影以細膩動人、高品質著稱,在全球最高日本動畫電影票房榜上佔有一席之地,其中票房排名最高的《神隱少女》也受到台灣粉絲喜愛,在此次「想一刷再刷的吉卜力神作」票選中勇奪冠軍。

千尋找回名字的過程感動人心。(圖片提供:甲上娛樂)
千尋找回名字的過程感動人心。(圖片提供:甲上娛樂)
(圖片提供:甲上娛樂)
(圖片提供:甲上娛樂)

特別場推出2025下半年曆特典

近來《心之谷》適逢30週年重返台灣大銀幕,上映10天全台票房累積賣破1千萬元,由於《心之谷》的誕生是當年宮﨑駿受了《海潮之聲》動畫版的刺激,而加速了少女漫畫《心之谷》動畫化的提案,因此也有不少台粉敲碗希望能在大銀幕看到《海潮之聲》。而這幾部讓鐵粉想一刷再刷的吉卜力動畫作品,皆被選為此次《神隱少女》特別場之限量特典「2025吉卜力動畫電影下半年曆」中。

(圖片提供:甲上娛樂)
(圖片提供:甲上娛樂)

全台7家影城一日限定上映

《神隱少女》將於6月15日一日限定上映,凡於全台7家影城:美麗華大直影城、板橋秀泰影城、樹林秀泰影城、桃園新光影城、台中站前秀泰影城、台南新光影城、高雄夢時代秀泰影城購買《神隱少女》特別場電影票1張,即可獲得「2025吉卜力動畫電影下半年曆」A3海報1張,一人限換4張,當天憑電影票及攜帶任一件吉卜力正版相關收藏品或甲上娛樂特典入場,還可獲得吉卜力40週年紀念小禮物兌換券1張。更多資訊請上甲上娛樂官方臉書粉絲團查詢。

慶祝吉卜力工作室40週年,《神隱少女》將於本週日一日大銀幕限定放映。(圖片提供:甲上娛樂)
慶祝吉卜力工作室40週年,《神隱少女》將於本週日一日大銀幕限定放映。(圖片提供:甲上娛樂)

資料提供|甲上娛樂、文字整理|Adela Cheng

延伸閱讀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