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寫出部落可以唱的音樂!阿爆Abao談創作「不會肚子餓的音樂人最大」

阿爆

本文選自La Vie雜誌2020/11月號《街拍人間》

「我很實際,超級,你要實際你才能持久。」不要說明星,採訪任何一位創作者,很少會有人赤裸地說自己實際,畢竟大家都是有夢的人。但Abao阿爆(阿仍仍)也不是沒有夢,只是她的夢不在天上,而是接地氣到普通日常就能實現。

從金曲8項入圍,到拿下最佳原住民語專輯、年度歌曲、年度專輯3大獎,阿爆的聽眾不斷擴散,「還是會有留言寫說,大家一直推薦才不過這樣而已。但對我來說我成功了啊,因為你有聽,你點下play鍵的那一刻,我就已經1:0了。」她說道理跟吃東西一樣,光看不吃是沒有用的,總得吃下去後才能評價。以食物指涉音樂與文化,果然夠實際。

她還真的常把食物寫進歌,最近釋出的MV〈minetjus 嚇一跳〉,吉拿夫、豬血腸、醃肉小米湯圓⋯⋯歌詞完全就是原民美食大全。金曲獎首次以族語入圍最佳作詞人的〈1-10〉,由她和媽媽共同創作,寫著「3個地瓜剛好夠吃/4個芋頭就太飽了」,夢想就是這麼簡單可愛。

若從她首次重回族語創作的《東排三聲代》,一路聽到《vavayan . 女人》、《kinakaian母親的舌頭》,不光是飲食,還有古謠、母女的聊天,連部落的賒帳方式都告訴你,排灣族的實際日常,放到現下主流文化中就顯得獨特異常。

這是獵奇嗎?「你現在是從非原住民的角度在看原住民,但是放遠一點,外國人對亞洲人,或是亞洲人對外國人,其實都是一樣的。」她覺得自己不是在寫旋律,而是在蒐集部落的故事,大家看到就會有討論,「大家一直問我為什麼要寫這些歌,沒有那麼偉大讓族群相互理解,族群哪有這麼容易理解啊別鬧了,哈哈哈。」她寫很多舞曲,就是因為看到部落的慶典或畢業典禮,大家穿著傳統服裝唱著傳統歌謠,最後一首突然放出BLACKPINK(韓國女團),部落小孩連族語都不會講的時候,就已經會唱她們的招牌歌詞「let's kill this love」,「我覺得韓國人超屌的!如果部落小孩從幼稚園開始會的那個hook(歌曲的記憶點)是族語,那他是不是會不一樣?」

寫出部落真的能用上的歌

社會對原住民歌手總有很多期待或使命,但阿爆的初衷沒那麼高遠,就是想寫出部落孩子平常真的能夠用上的歌,只要有演出機會,她就會帶上族人一起,今年下半年她的3場演唱會,就帶了長濱國中跟大鳥國小合唱團同台表演。她說,部落學校大多會有強制性的古謠班,每個禮拜都要練唱,「我以前也被這樣練過,我就不明白為什麼要一直唱一樣的歌?這些東西到底有沒有人喜歡?」所以她把孩子們帶到舞台接觸不同的人,讓他們實際體驗台下給予的掌聲,日後再回學校練歌時,就不會呈現很乏的狀態。

「我媽媽那一輩受到的是歧視、打壓,但我們這一輩,爸媽的經濟條件有幫我們追到一個水平,這時候會遇到的問題是,你自己是誰?你要採取任何角度都可以,但是要記住你真正的想法是什麼。」很多她同輩的原住民朋友,為了徹底了解自己,舉家搬回部落。她也發現再更小一輩的原住民其實很害羞,因為現在小孩社群網路用很兇,很容易就看到外界對原住民的批評而自我懷疑。她常常用Instagram和他們互動,之前就有一位南投的布農族年輕人,想要寫歌反對家鄉的開發案,她就提醒歌詞不能只是宣洩謾罵,「創作可以天馬行空,但最後還是要歸納整理,人家才會聽得懂你在幹嘛,當然有些人並不在意,但不好意思,我還蠻care別人聽不聽得懂的,那就要花時間去梳理。」

1J6A7048

顧好生活才有權力做選擇

只要時間許可,阿爆都會接下部落商演,也從2015年開啟「那屋瓦Nanguaq環島部落收音計畫」,至今每年都會到部落收音一次。今年9月她更當起了老闆,推出「žž瑋琪」的首張創作專輯《žž》,瑋琪是她在收音計畫認識的屏東排灣族女孩,「她的聲音很soft也很chill,有點爵士但又不完全是。」問起她發行專輯的過程,她直說發專輯沒什麼了不起,就是寫歌、申請補助案等環節,「其實做新人是蠻累的,因為要對人家的音樂負責。」她的起心動念,就是看到很多新一代的原住民對歌手有憧憬,也都很有天分,但並非每個人都適合走到幕前,而坊間幾乎沒有管道讓他們了解這個職業。

所以她藉由小規模的獨立製作,從開案開始,一路到收歌、企畫、錄音、上通告、拍MV等等,帶新人走過每一個環節,讓他們自己選擇要不要走這一行。「這其實就是一個實習課,例如職業的錄音需要試音、監聽,跟你很自在地唱歌很不一樣,這樣的工作你可以嗎?你如果可以,你接下來就會去經營你自己。」瑋琪是她製作的第一個新人,預計下半年還會推出6位,她非常堅持他們不要放棄原本的工作,「不會肚子餓的音樂人最大,我不想做了我就不要做。」阿爆雖然以音樂最廣為人知,但她並不靠音樂過活,一路以來她主持、演戲、做企畫,「把生活搞好之後,才會有比較多選擇的權力,不然嘴巴講講都是空談,肚子餓就是要工作啊。」

混血的台灣有最酷的老百姓

當音樂不是音樂人主要的謀生工具,產製出的音樂反而擁有更多自由。阿爆的族語音樂從《vavayan . 女人》融合R&B,到《kinakaian母親的舌頭》大玩電音,兩度殺進金曲殿堂,讓語言獎項分類的議題再次浮上檯面。「也許明年會做出一點調整,然後又被罵,哈哈哈,但我覺得這就是台灣超屌的地方,我們會一直改變,慢慢會達到一個共同的平衡,我們都在這個過程裡。」

她覺得台灣以後會變成一個混血的地方,部落越來越多原越、原印、原柬等混血原民新生代,「我表舅就是娶印尼老婆,生下來的小孩都長得很俊,我就覺得好有競爭力喔,原住民2.0的感覺,好可怕,怎麼這麼會唱歌?我整個受到威脅,哈哈哈。」如果這個小孩以後當歌手,他甚至可以不管台灣市場,直接唱印尼文,說不定就在國外紅了,說完連阿爆自己都大呼超酷。

音樂跨界已經是老議題,或許種族和血緣的鐵壁也會慢慢消融。阿爆談起合作專輯設計的藝術家磊勒丹(Reretan Pavavaljung),他的爸爸就是2021年威尼斯藝術雙年展的台灣參展代表撒古流(Sakuliu Pavavaljung),「撤古流老師講過一段話,我很認同他的觀點,他說,排灣族文化不是屬於你個人的文化,也不是屬於單一群體的文化,它是屬於世界的人的文化。原住民文化什麼時候起源、什麼時候傳承,我們都沒有人可以去說它是屬於我們的,每一種人都是。」

阿爆

從事原民文化創作的人,常常會受到血緣正統性的挑戰,但她認為正統性在傳統祭儀和信仰裡需要,走入其他領域,誰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投入。有一次她回台東部落做講座,認識一位在大武國中教族語的老師,他是閩南人,族語竟好到可以跟老人家對話。一問之下,才知道他因為覺得排灣族語很好聽,所以跑到部落學習,一開始原住民都笑他「白浪」(平地人),他就去煩一位老人家,煩到這位耆老願意教他族語。而她專輯的製作人、混音師、MV導演等團隊,很多都不是原住民,儘管詞曲是她的文化根基,但當音樂需要擴及到更大的群眾,就需要廣納更多人的美感。

1J6A7234肩膀改

原住民身分也好,金曲最大贏家也好,阿爆笑說大多數的人根本不知道她是誰,「你不要以為你現在拿到了獎,你就代表大部分的人。我們還是要跳脫一下同溫層,看看一般人到底在幹嘛。」她心中最酷的人就是老百姓,不管世界多熱鬧多荒謬,他們每天都照自己的步調過活。她還真的是很實際,但生命再繁華也不過是為口腹奔忙,小到填滿柴米油鹽的夢想,就已經很偉大了。

阿爆

排灣族創作歌手,原名Aljenljeng Tjaluvie(阿仍仍)。2003年以「阿爆&Brandy」出道,獲得金曲獎最佳重唱組合。2014年推出排灣古謠專輯《東排三聲代》,2015年開啟「那屋瓦Nanguaq環島部落收音計畫」。2016年發行首張個人創作專輯《vavayan . 女人》,獲金曲獎最佳原住民語專輯獎,製作人荒井十一獲最佳專輯製作人獎。2019年發行《kinakaian母親的舌頭》,拿下金曲獎最佳原住民語專輯、年度歌曲、年度專輯獎。

FacebookInstagram

文 張以潔 

攝影 蔡耀徵 

造型 Tricky Chang 

化妝 陳麥克 

服裝提供 JAMIE WEI HUANG 

場地協力 松山文創園區、不只是圖書館 

圖片提供 阿笛丹Atitan Art

完整內容以及欲知更多阿爆真心話,請見La Vie2020年11月號《街拍人間》

延伸閱讀

RECOMMEND

奥山由之導演首作《長椅小情歌》看點總整理:廣瀨鈴領銜10位演員詮釋5段交錯故事,以「長椅」為主視角的群像電影

奥山由之導演首作《長椅小情歌》看點總整理:廣瀨鈴領銜10位演員詮釋5段交錯故事,以「長椅」為主視角的群像電影

以廣告成名的日本攝影師奥山由之,跨足成為電影導演的首部長片作品《長椅小情歌》日前於2025台北電影節首映,並將於7月18日正式在台上映。廣瀨鈴、仲野太賀、草彅剛、吉岡里帆等10位日本實力派演員全來助陣,共同演繹5首交織城市光景、圍繞著河畔長椅而生的日常詩篇。一系列氛圍感拉滿的絕美劇照已盡顯「攝影師」功力,那麼奥山由之「導演」做得如何?本文為大家詳解全片看點。

日本知名攝影師、廣告導演奥山由之,6月28至30日攜首度執導的劇情長片《長椅小情歌(アット・ザ・ベンチ)》來台宣傳,並登上2025台北電影節進行全台首映,現場座無虛席自不在話下,誠品電影院安可場特別舉辦的「奥山兄弟檔對談」映後活動,更讓奥山由之與其弟、《我心裡的太陽》導演奥山大史,將兩人首次海外電影活動合體獻給台灣粉絲。而奥山由之於29日媒體茶敘中針對此次新片創作過程的娓娓道來,再度引得萬千期待。

相信大家對這位攝影師並不陌生,要不熟悉也無妨,以下將從他轉戰電影的簡歷說起,接續揭露即將在台上映的《長椅小情歌》導演、編劇、攝影及演員表演各方面必知訊息和片場趣聞。

奥山由之為新片《長椅小情歌》來台宣傳。(圖片提供:台北電影節)
奥山由之為新片《長椅小情歌》來台宣傳。(圖片提供:台北電影節)
並出席台北電影節,與媒體就創作過程進行分享。(圖片提供:台北電影節)
並出席台北電影節,與媒體就創作過程進行分享。(圖片提供:台北電影節)

首度跨足電影領域,執導作品《長椅小情歌》、《秒速五公分》兩年連發

1991年生的奥山由之,過去活躍於攝影、廣告與影像創作領域,曾獲「寫真新世紀」優秀賞與講談社攝影賞,憑藉寶礦力水得廣告、米津玄師〈感電〉及星野源〈創造〉等人氣MV為大眾所記憶。始終持以從日常細節中提煉詩意影像的長項,奥山由之至2024年首推劇情長片《長椅小情歌》,延續一貫清透溫潤的視覺風格,更邀音樂人安部勇磨操刀配樂,音畫相得益彰。其整體作品風格在真摯與怪誕之間取得獨特平衡,闢出一條有別於鬼才宮藤官九郎、大師濱口龍介等資深電影人的詩意蹊徑。2025年,亦再因接棒執導新海誠知名動畫《秒速五公分》真人版而備受矚目。

奥山由之轉戰電影導演領域,2024、2025兩年兩作《長椅小情歌》、《秒速五公分》陸續公開。(圖片來源:光年映畫、Instagram @yoshiyukiokuyama)
奥山由之轉戰電影導演領域,2024、2025兩年兩作《長椅小情歌》、《秒速五公分》陸續公開。(圖片來源:光年映畫、Instagram @yoshiyukiokuyama)

>> 《La Vie》雜誌曾專訪奥山由之,有興趣的讀者歡迎點此閱讀〈奧山由之的魔幻視覺之外!不停解構自我風格的攝影歷程〉全文。

《長椅小情歌》導演、編劇、攝影解析

▍導演觀點:從一張「長椅」展開的溫柔群像電影

《長椅小情歌》集結10位日本當代一線演員,卻罕見地以「物件」為敘事主視角。電影聚焦東京某條河河岸草地上一張不起眼的長椅,並由此開展多人多篇故事——它雖沉默,卻彷彿城市潛意識的收納器,靜靜見證來來去去的人們,承載著未被說出口的牽掛與記憶。

對此奥山由之親揭,其靈感來源於自家附近的一張長椅,「我常常經過那張椅子,幾年來它都默默佇立在那。不是靠近水邊,也不是巴士站,只是突兀地存在於草地中央。沒有人坐,但也沒有人討厭它。像是對城市變遷的一種固執抵抗,它讓我意識到,若不將它留下,或許哪天它就會不見。」早已超越公共設施的存在,這張椅子成為了導演童年記憶與城市記憶的交匯點,也進一步成為他想說故事的起點。

(圖片提供:台北電影節)
(圖片提供:台北電影節)

▍劇本架構:全片切分5個篇章,由不同編劇共同創作

為了傳達上述情感,全片由〈那些被剩下的〉、〈不旋轉的壽司〉、〈看守的責任〉、〈最後一場戲〉、〈寂寞會延續〉5段交錯的故事鋪陳,且為不限縮於自身觀點,奥山由之找來不同編劇共同創作,展現長椅作為「城市記憶載體」的多種樣貌;希望透過不同角色與情境,讓觀眾能變換角度重新觀看與理解這張靜默的椅子。從久別重逢的青梅竹馬、為瑣事爭執的情侶、嘗試勸回離家姊姊的妹妹、意圖拆除長椅的神祕公務員,乃至以外星語演繹的奇幻片段,《長椅小情歌》從一個個圍繞這張椅子的瞬間出發,勾畫出一幅幅記憶拼圖。

▍拍攝手法:「隱身式」攝影機一鏡到底

各約15分鐘的5段故事皆一鏡到底拍攝,營造如舞台劇般一氣呵成的觀賞體驗。攝影機全程固定不動,宛如場邊一位默默觀察的第三者,捕捉長椅周遭的人物互動與情感流動。奥山由之也特別舉其中一場廣瀨鈴的戲為例:拍攝當下演員因不小心掉了東西而短暫離開畫面,然劇組選擇保留原構圖,並未追拍補位——這些偶發的錯落與停頓,他認為反是演出中最真實動人的部分,亦讓角色與場景的關係更加自然、更加立體。

希望作品能像「有靠背的椅子」般給人力量

談到是否偏好特定的椅子類型,奥山由之笑說自己特別喜歡有靠背的椅子,「那種被支撐的感覺讓人安心。」並補充表示,自己從小就會觀察家具的「表情」,對物品有深厚情感,這也影響他對創作的想像。他比喻,與其拍出會「推你一把」的作品,他更希望自己的電影像一張有靠背的椅子,能讓人在疲憊時感受到那股默默支持的力量,彷彿輕聲說著:「你已經很努力了。」

坐上電影這張椅子的,無非是各擁不同狀態的觀眾,可能有滿心歡喜的,有悲從中來的,有自信篤定的,也有惴惴不安的——然而當電影的光亮起,該作品在那絕無僅有的一刻、之於椅子裡的觀眾而言,無論是長久的現實映照,抑或短暫的美好遁逃,若真能有股從後背隱隱而來、默默相撐的力量,其重要性之大必將難以計量。導演這看似樸實的話語,所含實為最難能可貴的創作真諦。

(圖片提供:台北電影節)
(圖片提供:台北電影節)

堅強演員陣容現身說法

將城市裡的日常光景交織成詩,讓每一個細微的故事得以延續

本片出演者廣瀨鈴、仲野太賀(第一篇及第五篇)岸井雪乃、岡山天音、荒川良良(第二篇)今田美櫻、森七菜(第三篇)草彅剛、吉岡里帆、神木隆之介(第四篇)等一眾實力派演員,紛紛表達了對這次拍攝經歷的感動。主演廣瀨鈴表示,「這是我第一次在拍攝中沒有明顯的『在演戲』的感覺,就像泡在溫熱的澡水中,時光充滿怦然心動。」並大讚拍攝現場幾乎看不到攝影機的自由氛圍。與她搭檔的仲野太賀亦回憶,「奥山導演曾說過,總有一天要在這張椅子上拍電影。當這願望真的實現,且邀請我一同參與,實在太開心了。」

廣瀨鈴,與仲野太賀共演第一篇〈那些被剩下的〉及第五篇〈寂寞會延續〉。(圖片提供:台北電影節)
廣瀨鈴,與仲野太賀共演第一篇〈那些被剩下的〉及第五篇〈寂寞會延續〉。(圖片提供:台北電影節)
仲野太賀,與廣瀨鈴共演第一篇〈那些被剩下的〉及第五篇〈寂寞會延續〉。(圖片提供:台北電影節)
仲野太賀,與廣瀨鈴共演第一篇〈那些被剩下的〉及第五篇〈寂寞會延續〉。(圖片提供:台北電影節)

作為第二篇〈不旋轉的壽司〉的演員,岸井雪乃對劇本給出高評價,「蓮見翔老師寫的劇本,看似無關緊要卻又極為深刻,讓我演起來非常過癮。」岡山天音則說,「這是我第一次對導演產生創作上的嫉妒心,完成品讓我對那張椅子產生了深厚的情感。」

岸井雪乃,與岡山天音共演第二篇〈不旋轉的壽司〉。(圖片提供:台北電影節)
岸井雪乃,與岡山天音共演第二篇〈不旋轉的壽司〉。(圖片提供:台北電影節)
岡山天音,與岸井雪乃共演第二篇〈不旋轉的壽司〉。(圖片提供:台北電影節)
岡山天音,與岸井雪乃共演第二篇〈不旋轉的壽司〉。(圖片提供:台北電影節)
荒川良良(左)亦於第二篇中出演。(圖片提供:台北電影節)
荒川良良(左)亦於第二篇中出演。(圖片提供:台北電影節)

由今田美櫻、森七菜詮釋的第三篇〈看守的責任〉,主要描繪姊妹之間的愛恨錯綜。今田美櫻分享,「情緒像風暴一樣傾瀉而出,卻讓人感受到強烈的愛。」森七菜有感而發道,「我開始思考,每一張椅子、每一個球,可能都連結著某個故事與某個人,這部電影讓我想成為那些故事的延續。

今田美櫻、森七菜共演第三篇〈看守的責任〉。(圖片提供:台北電影節)
今田美櫻、森七菜共演第三篇〈看守的責任〉。(圖片提供:台北電影節)
今田美櫻。(圖片提供:台北電影節)
今田美櫻。(圖片提供:台北電影節)
森七菜。(圖片提供:台北電影節)
森七菜。(圖片提供:台北電影節)

第四篇〈最後一場戲〉由草彅剛、吉岡里帆、神木隆之介共演,草彅剛表達,「這次的拍攝手法,讓我感受到影像創作全新的可能性。」吉岡里帆笑稱,「沒想到會跟草彅先生一起講外星語!這樣的荒唐,可能一輩子就這一次。」神木隆之介感性地說,「能成為導演鏡頭下世界的一部分,是很幸福的事。」

草彅剛、吉岡里帆、神木隆之介共演第四篇〈最後一場戲〉。(圖片提供:台北電影節)
草彅剛、吉岡里帆、神木隆之介共演第四篇〈最後一場戲〉。(圖片提供:台北電影節)
草彅剛、吉岡里帆。(圖片提供:台北電影節)
草彅剛、吉岡里帆。(圖片提供:台北電影節)
(圖片提供:台北電影節)
(圖片提供:台北電影節)

承導演之言:「這是一部集結個人願望與友情的作品。每位工作人員都像球隊隊員一樣,抱著純粹創作的熱情聚集到這張椅子旁,一起完成了這部小小的、卻真誠的電影。」2025年7月18日,《長椅小情歌》上映在即——獨自一人也很好、找到總和你在一起編織日常之詩的夥伴那更好,讓我們走進電影院,欣賞奥山由之攜手10位重量級演員呈獻的東京詩篇。

(圖片提供:台北電影節)
(圖片提供:台北電影節)

《長椅小情歌》中文版電影預告

*更多《長椅小情歌》相關消息可至光年映畫官方臉書官方IG了解。

2025台北電影節現正於台北市中山堂、信義威秀影城、光點華山電影館進行中,頒獎典禮則於7月5日登場,電影迷們務必鎖定。

延伸閱讀

RECOMMEND

《神隱少女》6/15大銀幕限定放映!吉卜力工作室成立40週年紀念活動,特別場特典推2025下半年曆

《神隱少女》6/15大銀幕限定放映!吉卜力工作室成立40週年紀念活動,特別場特典推2025下半年曆

今(2025)年6月是吉卜力工作室成立40週年慶的紀念日,台灣獨家發行片商甲上娛樂宣布,將於6月15日舉辦一日大銀幕限定的《神隱少女》特別場。

《神隱少女》大銀幕限定放映

甲上娛樂先前舉辦「想一刷再刷的吉卜力神作」網路票選,吸引數千名網友響應並熱烈參與投票,最終由曾獲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動畫片大獎殊榮的《神隱少女》拔得頭籌,片商也宣布將於本週日(6/15)舉辦一日大銀幕限定的《神隱少女》特別場,凡購票即可獲得「2025吉卜力動畫電影下半年曆」A3海報,年曆由7部票選名列前茅的動畫組成,包括《魔法公主》、《天空之城》、《霍爾的移動城堡》、《龍貓》等作品,當天攜吉卜力收藏品入場,還可獲得40週年神秘小禮物兌換券。

《神隱少女》曾獲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動畫片大獎殊榮。(圖片提供:甲上娛樂)
《神隱少女》曾獲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動畫片大獎殊榮。(圖片提供:甲上娛樂)
。(圖片提供:甲上娛樂)
「2025吉卜力動畫電影下半年曆」A3海報由7部票選名列前茅的動畫組成。(圖片提供:甲上娛樂)

動畫大師宮﨑駿以《神隱少女》、《蒼鷺與少年》榮獲兩座奧斯卡最佳動畫片獎肯定,並獲頒奧斯卡榮譽獎項「主席獎」表揚終身成就,成為日本動畫界史上第一個擁有兩座以上奧斯卡最佳動畫片獎紀錄的動畫導演。他與已故動畫導演高畑勳和製片鈴木敏夫等人於1985年6月創辦吉卜力工作室,所推出的動畫電影以細膩動人、高品質著稱,在全球最高日本動畫電影票房榜上佔有一席之地,其中票房排名最高的《神隱少女》也受到台灣粉絲喜愛,在此次「想一刷再刷的吉卜力神作」票選中勇奪冠軍。

千尋找回名字的過程感動人心。(圖片提供:甲上娛樂)
千尋找回名字的過程感動人心。(圖片提供:甲上娛樂)
(圖片提供:甲上娛樂)
(圖片提供:甲上娛樂)

特別場推出2025下半年曆特典

近來《心之谷》適逢30週年重返台灣大銀幕,上映10天全台票房累積賣破1千萬元,由於《心之谷》的誕生是當年宮﨑駿受了《海潮之聲》動畫版的刺激,而加速了少女漫畫《心之谷》動畫化的提案,因此也有不少台粉敲碗希望能在大銀幕看到《海潮之聲》。而這幾部讓鐵粉想一刷再刷的吉卜力動畫作品,皆被選為此次《神隱少女》特別場之限量特典「2025吉卜力動畫電影下半年曆」中。

(圖片提供:甲上娛樂)
(圖片提供:甲上娛樂)

全台7家影城一日限定上映

《神隱少女》將於6月15日一日限定上映,凡於全台7家影城:美麗華大直影城、板橋秀泰影城、樹林秀泰影城、桃園新光影城、台中站前秀泰影城、台南新光影城、高雄夢時代秀泰影城購買《神隱少女》特別場電影票1張,即可獲得「2025吉卜力動畫電影下半年曆」A3海報1張,一人限換4張,當天憑電影票及攜帶任一件吉卜力正版相關收藏品或甲上娛樂特典入場,還可獲得吉卜力40週年紀念小禮物兌換券1張。更多資訊請上甲上娛樂官方臉書粉絲團查詢。

慶祝吉卜力工作室40週年,《神隱少女》將於本週日一日大銀幕限定放映。(圖片提供:甲上娛樂)
慶祝吉卜力工作室40週年,《神隱少女》將於本週日一日大銀幕限定放映。(圖片提供:甲上娛樂)

資料提供|甲上娛樂、文字整理|Adela Cheng

延伸閱讀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