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市美術館NTCAM識別設計公佈!角白設計以共創劃出全民美術館的新願景

新北市美術館識別設計

新北市美術館,2022年3月公佈場館主要「視覺識別設計」,由角白設計莊濟寰以「共創」為核心概念,期待即將落成的新北市美術館,成為一座全民美術館。

為什麼新北市要蓋美術館?這裡是台灣最大的縣市,卻沒有自己的美術館,長久以來一直靠在地研究的民間力量,必須有像是美術館的機構來梳理純藝術與在地文化,讓新北市民獲得更豐富的藝文生活等,莊濟寰在為新北市美術館做「視覺識別設計」前,第一步先做的是,確定美術館的核心價值!

新北美-視覺識別系統設計-新聞發佈用圖(備用圖3)
新北市美術館由姚仁喜以「蘆葦叢中的美術館」為概念設計 

一座為全民打開的美術館

「美術館必須打開高冷的白盒子,讓大家知道不是非得用很嚴肅的態度,才能走進來參與藝術展演。當美術館打開門後,必須和民眾對話,聆聽大家要的是什麼,」不只邀請民眾參與,還要進一步達到共創「新北市的文化底蘊能量,足以透過美術館,為藝術能量帶來新的可能性。」

與新北市民共創藝術

「共創」概念,如何展現在「視覺識別設計」上?莊濟寰說:「(如下圖)符號裡的人物是虛數,可能是民眾、可能是美術館員,共同打造一個物件,」慢慢堆砌出新北市美術館NTCAM (New Taipei City Art Museum)字母縮寫,字母慢慢斜向右上方,也緊扣著「共創」概念,也取其山坡的地形位置形貌,「本館右下方將被活化為藝術聚落,未來更有新創團隊進駐,」成為美術館外圍的藝術新力,也加乘了堆疊共創之意。

新北美-視覺識別系統設計-新聞發佈用圖-13
NTCAM代表全民共創的堆疊 

字體裡的小浪漫

中英文字型,是莊濟寰為新北市美術館客製的字體,「我覺得以美術館的調性可以保留一些感性的部分,如字的小細節,保留襯線的幅度,」仔細看「市」是一個乾淨的字,而「北」左下角沒有與右邊鏡射,橫劃刻意打斜,「保留它感性的符號,稍微上揚,會有點浪漫,少了冰冷的感覺。」莊濟寰還為這套識別設計,未來被放在各種載體配置做了整套規範,更有意思的是,他更建議未來館方以「台北黑體」與「蘋方體」兩種開源字型(免費資源),作為文宣品、展覽介紹與展館介紹之官方用字,未來大家能從各種介紹內容中,感受到整體設計的連貫性。

新北美-視覺識別系統設計-新聞發佈用圖-07
中文字體中的也隱藏小浪漫 

新北美-視覺識別系統設計-新聞發佈用圖(備用圖1)
莊濟寰更為中英文字體不同呈現方式,制定最適宜的規範 

新北美-視覺識別系統設計-新聞發佈用圖(備用圖2)
中英文配置的比例都是設計過最美的尺度 

代表每一個新北市民的臉譜

NTCAM五個字母,不但是新北市美術館的新臉孔,還能像15秒的宣傳短片一樣,碰撞出有趣的表情符號「這些符號恰恰是用NTCAM 5個字母拼湊,為的是回應新北市民的多樣性,這裡有本省人、外省人、外來移工等等,表情符號想呈現多元的人文樣貌,拼湊的各種臉譜,代表每一個居住在新北市的市民。」NTCAM不只4種表情,還有各種不一樣的可能性(有如新北市的多樣性一樣),歡迎大家都來試試看,能拼出什麼有趣的樣子!

新北美-視覺識別系統設計-新聞發佈用圖-14
五個字母拼出不同的表情符號,也象徵新北市民的多元性 

新北美-視覺識別系統設計-新聞發佈用圖-11
以識別設計元素做的紀念徽章 

新北美-視覺識別系統設計-新聞發佈用圖-03
馬克杯示意圖 

新北美-視覺識別系統設計-新聞發佈用圖-05
托特包示意圖 

新北美-視覺識別系統設計-新聞發佈用圖-10
鉛筆組合,目前僅以推廣品贈送沒有販售 

新北美-視覺識別系統設計-新聞發佈用圖-09
筆記本,目前僅以推廣品贈送沒有販售  

新北美-視覺識別系統設計-新聞發佈用圖-08
館內使用的信封與信紙 

新北美-視覺識別系統設計-新聞發佈用圖-02
新北市美術館名片 

圖片提供|新北市美術館、角白設計、姚仁喜 | 大元建築工場

延伸閱讀

RECOMMEND

2025「最美怪物誌」《yyin. volume 2: MONSTER》:19位台灣新銳創作者聯手,探索「怪物」在當代台灣的多重意涵

2025「最美怪物誌」《yyin. volume 2: MONSTER》:19位台灣新銳創作者聯手,探索「怪物」在當代台灣的多重意涵

歷時一年籌備,yyin.studio(八木印設計工作室)將在 11 月 17 日發行全新刊物《yyin. volume 2: MONSTER》。本期以「怪物」為主題,邀集台灣 19 位新銳設計師及藝術家共同參與,透過攝影、裝置、詩作、繪畫等多元形式創作,帶領讀者深入怪物敘事,探索並拓展其台灣當代的多重意涵。

yyin.studio(八木印設計工作室)長期關注台灣性別議題,致力以藝術連結大眾,開啟關於「陰性」的對話空間。2024 年與獨立出版社 dmp editions 攜手出版《yyin. volume 1》,收錄多組創作,探討性別流動、多樣性和親密關係。在東京藝術書展(TOKYO ART BOOK FAIR)首賣得到眾多國際讀者支持及好評,並於今年獲得金點設計獎標章肯定。

《yyin. volume 1》以「陰性」為主題,探索性別流動、多樣性和親密關係。(圖片提供:yyin.studio)
《yyin. volume 1》以「陰性」為主題,探索性別流動、多樣性和親密關係。(圖片提供:yyin.studio)

延續相同精神,《yyin. volume 2: MONSTER》持續以創作拓展大眾對陰性與他者的想像邊界。歷時一年籌備,yyin.studio全新刊物《yyin. volume 2: MONSTER》將在 11 月 17 日發行。本期以「怪物」為主題,邀集台灣 19 位新銳設計師及藝術家共同參與,透過攝影、裝置、詩作、繪畫等多元形式的創作,帶領讀者深入怪物敘事,探索並拓展其台灣當代的多重意涵。

全書共收錄 8 件作品,由藝術家與平面設計師搭檔創作(完整名單詳見文末),以不同媒材及觀點回應主題。編舞家王甯與平面設計師張巧怡通過舞蹈速寫,釋放女性身體被壓抑及誤解為怪物的能量;聲音藝術家 Betty Apple 和 3D 設計師 Jia 以人魚為主題,構築後人類時代的怪物進化敘事。

編舞家王甯、平面設計師張巧怡合作作品。(圖片提供:yyin.studio)
編舞家王甯、平面設計師張巧怡合作作品。(圖片提供:yyin.studio)
聲音藝術家Betty Apple、3D設計師Jia合作作品。(圖片提供:yyin.studio)
聲音藝術家Betty Apple、3D設計師Jia合作作品。(圖片提供:yyin.studio)

藝術家 Puzu Huang 與平面設計師 Sammi 以信件和繪畫展開對話,共同直面怪物般的內在恐懼。服裝設計師 71 Su 和視覺設計師劉銳將社會化的壓力視為怪物,設計出系列服裝。

藝術家Puzu Huang、平面設計師歐陽萱。(圖片提供:yyin.studio)
藝術家Puzu Huang、平面設計師歐陽萱。(圖片提供:yyin.studio)
服裝設計師71 Su、視覺設計師劉銳合作作品。(圖片提供:yyin.studio)
服裝設計師71 Su、視覺設計師劉銳合作作品。(圖片提供:yyin.studio)

書中同時收錄作品的中英文專訪,讓讀者了解精彩的創作歷程,以及各主題背後的思考脈絡。封面設計取材台灣人最熟悉的「蚌殼精」,跳脫傳統戲謔的形象,重新塑造牠在當代的姿態。

以當代蚌殼精作為yyin.第二期整體概念呈現。(圖片提供:yyin.studio)
以當代蚌殼精作為yyin.第二期整體概念呈現。(圖片提供:yyin.studio)

《yyin. volume 2: MONSTER》11 月起將前往首爾藝術書展(UE17)、草率季(重本書店攤位),以及東京藝術書展(TOKYO ART BOOK FAIR),讓台灣和世界看見來自台灣的怪物能量。台灣讀者可優先於社群預購,即日起至 11 月 16 日前享有預購限量八折優惠。

本期創作者名單(依作品順序排列):

Yagi Wang(yyin.創辦人)王甯(編舞家)、張巧怡(平面設計師)、Betty Apple(聲音藝術家)、Jia(3D設計師)、FM607嘟嘟、阿孫(Podcaster)、Kenalwayscan(平面設計師)、71 Su(服裝設計師)、劉銳(視覺設計師)、鵬栽(陶藝家)、陳文翔 (Penny)(設計工作室)、Puzu Huang(藝術家)、歐陽萱(平面設計師)、葉哲(藝術創作者)、陳亦婕(設計師)、美國牛津大學詩詞社(詩人)、謝佳芳(平面設計師)

資料提供|yyin.studio、文字整理|李尤

延伸閱讀

RECOMMEND

法國郵政「可頌郵票」飄散迷人奶香!繼法國麵包再展香氣郵票創意,用迷你氣味膠囊創造有趣體驗

法國郵政「可頌郵票」飄散迷人奶香!輕輕摩擦就能聞到剛出爐的麵包香

法國郵政(La Poste)再度透過「香氣郵票」向國民美食致敬!繼2024年推出暗藏麵包香的法棍(Baguette)郵票後,今回主角輪到可頌(croissant),小巧郵票不僅印上精緻可頌插畫,更飄散可頌剛出爐的濃郁奶香。

法國郵政「可頌郵票」飄散迷人奶香!輕輕摩擦就能聞到剛出爐的麵包香
(圖片來源:La Poste)
法國郵政「可頌郵票」飄散迷人奶香!輕輕摩擦就能聞到剛出爐的麵包香
法國郵政於2024年推出的「法國麵包郵票」。(圖片來源:La Poste、Unsplash)

以奶油可頌為題的「Croissant au beurre」郵票,由法國插畫家Frédérique Vernillet繪製,細膩重現可頌表層酥皮的層疊紋理;邊緣還印有可頌麵包屑的有趣細節,伴隨著郵票自帶的誘人可頌奶香,令人聯想大口吃可頌時金黃酥皮隨著「咖滋」聲掉落的療癒情境。

法國郵政「可頌郵票」飄散迷人奶香!輕輕摩擦就能聞到剛出爐的麵包香
(圖片來源:La Poste)

香氣來自墨水裡的「迷你膠囊」

郵票中的香氣從何而來?上回「法國麵包郵票」推出時,專門負責法國集郵事務的官方機構Philaposte曾解釋道,香氣被封裝進一顆顆極迷你的膠囊中,並融入郵票油墨,需要經過摩擦等刺激讓膠囊破裂,香氣才會慢慢浮現。這種特殊的微膠囊也成為郵票製程中的一大挑戰——印刷師傅們必須在不破壞膠囊的情況下,小心翼翼地塗上這種特製墨水,才能把這份「氣味驚喜」留給使用者。

法國郵政「可頌郵票」飄散迷人奶香!輕輕摩擦就能聞到剛出爐的麵包香
(圖片來源:Unsplash)

法國人對可頌的執著

奶油可頌郵票的發行,象徵著法國郵政向自家國民美食的致敬。可頌是法式烘焙經典之作,常在法國人的早餐和咖啡時光飄香。隨郵票推出,法國郵政更細數一顆「好可頌」的必備要件:外層金黃酥脆、口感輕盈鬆軟、奶香細緻飽滿,層疊紋理更是職人手藝的體現。要做出完美可頌並不容易,從麵粉與奶油品質、麵團發酵時間、奶酥摺疊與塑形手法,再到烘烤溫度與時間等,每一步都是關鍵,為此法國烘焙及甜點師聯盟更於2019年起舉辦「奶油可頌大賽」,表揚法國各地技藝精湛的烘焙師傅,由此可見法國人對可頌的癡迷和執著。

法國郵政「可頌郵票」飄散迷人奶香!輕輕摩擦就能聞到剛出爐的麵包香
(圖片來源:Unsplash)

Croissant au beurre」郵票目前已正式發行,以15張為一份販售,集郵愛好者別錯過了!

延伸閱讀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