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明山「閻錫山故居」重新開放!超過半世紀的石造、紅磚屋修復成新文化空間

坐落陽明山半山腰的「閻錫山故居」直轄市定古蹟,經過修復後,於2022年5月重新開放,而台北市文化局以修舊如舊為原則,讓人們得以一窺紅磚屋本體、仿山西窯洞式的原有建物樣貌,同時藉由常設展覽等活動,帶大家認識這位歷史人物。

小檔ER5_0044故居建物保留了仿山西窯洞式的原有建物樣貌,並且推出「陽明山中的閻錫山」常設展覽閻錫山故居建物保留了仿山西窯洞式的原有建物樣貌,並且推出「陽明山中的閻錫山」常設展覽。

 小檔ER5_0053故居建物保留了仿山西窯洞式的原有建物樣貌,並且推出「陽明山中的閻錫山」常設展覽曾統理山西38年之久的閻錫山,有山西王之稱,常設展也將以他的生命歷程為主軸。


台北閻錫山故居重新開放

閻錫山一生從辛亥革命到國民政府遷台,幾乎經歷了所有中國近代重大歷史事件,並曾擔任國民政府遷台前的行政院長兼國防部長,卸任後率部屬隱居在陽明山。而在1951年建成的「閻錫山故居」,坐落可俯視淡水河口與台北盆地的防風山坡上,並分為「種能洞」、「紅磚屋」兩個部分,前者為仿其家鄉山西的「窯洞」石造屋,同時融合中、日、西三式建築特色打造而成;後者做為防空洞使用,門窗處還有加厚鋼板,並有偽裝棚、哨兵瞭望等設計。

小檔ER5_00411951年建成的「閻錫山故居」,是跟著國民政府來臺、曾擔任行政院長之閻錫山先生與其舊部胼手胝足所建造,更是其哲學精神理念的實踐。1951年建成的「閻錫山故居」,是跟著國民政府來臺、曾擔任行政院長之閻錫山先生與其舊部胼手胝足所建造,更是其哲學精神理念的實踐。

小檔ER5_0046適中求對的中心思想 閻錫山秉持著「適中求對」的中心思想, 在建物上也可窺見「中」字。

 

種能洞、紅磚屋修舊如舊

而閻錫山故居在2004年公告指定為直轄市定古蹟後,台北市文化局也著手進行修復,並以修舊如舊為原則,以保存故居的歷史氛圍;修復完成的閻錫山故居起居空間也規畫成5個展區,除詳細介紹閻錫山生平與其命名的種能洞(「種能」意即他觀察宇宙變化的「宇宙觀」),也藉由他人生中4個不同主要時期,包含主政山西、中樞遷台、晚年生活及哲人書房的展場配置,帶領觀者穿梭其中時,也猶如穿越了大時代的時空。

小檔ER5_0080投入超過3000萬元維修經費進行建物修復,以保存閻錫山先生定居後所留下的的歷史氛圍。台北市文化局投入建物修復,以保存閻錫山先生定居後所留下的的歷史氛圍。

 小檔ER5_0077台北市文化局投入建物修復,以保存閻錫山先生定居後所留下的的歷史氛圍。


串連草山行館、林語堂故居等文化空間

而重新開放後的閻錫山故居,委由文化大學營運,未來除會在故居內辦理閻錫山歷史文化脈絡相關的推廣活動、講座導覽及文物展示運用,也規畫串連草山行館、林語堂故居及中山樓等地方文化空間,連結各項資源及活動,讓更多民眾認識這座文化館舍。

小檔ER5_0085閻錫山故居修復後,將閻錫山先生的起居空間規劃為5個展區,以呼應他起伏跌宕的人生經歷。

小檔ER5_0003閻錫山故居中也可窺見古蹟修復過程。


閻錫山故居

地址:臺北市士林區永公路245巷34弄273號

開放時間:週二至週日10:00~17:00  (週一休)

交通資訊:可搭乘公車小16至「館地坪」站下車


文字整理|Adela Cheng  

圖片、資料提供|台北市政府文化局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