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ave A Message留言》高雄金馬賓館當代美術館登場!吳念真、邵永添、何采柔、周書毅、劉芳一 5位藝術家參展

《Leave  A  Message留言》於永添藝術.金馬賓館當代美術館登場

由永添藝術執行長邵雅曼策劃展出的《Leave  A  Message留言》展,於8月9日正式開展,希望激起人們珍視生命歷程所留下的訊息,把深藏在內心許久的一句話,跟一個很重要的人說,不一定是家人,也可能是陌生人或記憶中帶給你啟發的一個人,參展藝術家包含何采柔、舞蹈家周書毅、聲響音樂家劉芳一、企業家邵永添、知名導演吳念真。展覽主視覺則由設計師方序中操刀,他分享:「與雅曼討論、走訪現場後,我想把我對於金馬賓館建築的印象化作柔軟的布幔,形成多層次、容許時間進來的縫隙,撩動內心的情感。紅線即是此刻,一上一下、一針一針地跟著它,使我們縫合,同時自由而流動。」

batch_【ALIEN Art Centre】  ALIEN Art Centre © ALIEN Art 永添藝術 (3)
永添藝術.金馬賓館當代美術館外觀。(圖片提供:永添藝術.金馬賓館當代美術館)

batch_ 31日吳念真、方序中《Leave A Message 留言》展跨界參與
《Leave A Message 留言》年度特展揭開序幕。(圖片提供:永添藝術.金馬賓館當代美術館)

提前於7月31日曝光的最大展間,空間約半個籃球場大,是由御盟集團創辦人、近年擁有藝術家身份的邵永添,以恣意揮灑的狂野型態進行現地創作,總計花費 32 分鐘,接力使用 50 個泥作用途的勺子、389 罐彩料,完成一件巨幅 4200 號的大型現地創作《四季》,當天集結各界領域摯友一同身歷其境,其中吳念真、方序中、江振誠等跨界好友亦到場全程參與。「無論春夏秋冬,每個季節都有讓它忙碌的時期,對我來說,因為從沒有過過好日子,反而每一天都是好日子。」近看《四季》,即可察覺邵永添的創作中沒有黑色,他說這個世界已經夠多壞消息,人們欠缺的是無可救藥的樂觀,而他自身也透過藝術來反映情緒。

batch_御盟集團創辦人、同時也是在近年擁有藝術家身份的邵永添,以恣意揮灑的狂野型態進行現地創作
「生命的態度、朋友的情義、年代的故事」是邵永添於「Leave A Message留言」展建立的元素。(圖片提供:永添藝術.金馬賓館當代美術館)

batch_創作者勉勵每一個觀眾亦能如此畫一般,一年四季綻放生命熱情為身邊的人帶來良善力量。《Leave A Message 留言》展 Artwork:四季 Artist:邵永添(S.Y.T.) © ALIEN Art Centre 永添藝術.金馬賓館當代美術館
《四季》凝聚了邵永添看待生命的方式,畫作顏色源自他對季節印象最深刻的色彩。(圖片提供:永添藝術.金馬賓館當代美術館)

batch_展區由「生命的態度、朋友的情義、年代的故事」三個關鍵元素組成,更是一個人燃燒生命所綻放的美麗。《Leave A Message 留言》展 Artwork:四季 Artist:邵永添(S.Y.T.) © ALIEN Art Centre 永添藝術.金馬賓館當代美術館
《Leave A Message 留言》展 —— 藝術家邵永添展間。(圖片提供:永添藝術.金馬賓館當代美術館)

《Leave  A  Message留言》集結舞蹈、音樂、編導、現地創作與當代藝術領域的創作者,展覽情境由何采柔的展間為始,進入音樂家劉芳一的音場隧道、走進舞蹈家周書毅面後院的三段式空間、導引藝術家邵永添現地創作的寬闊場域,最後來到作家吳念真導演作品前。「年輕的時候,我很喜歡寫信給作家,跟對方說你打到我內心深處,那是一種純粹,想讓別人明白『我明白你 』。」「台灣最會說故事的歐吉桑」吳念真分享,很開心自己在那個當下那麼衝動、真誠,去說一句在意的話,他身兼台灣影視導演、編劇、演員等多重身份,首位四金(金曲/金鐘/金馬/金鼎)得主,在留言展裡,透過溫暖聲線,使聽眾連結到一種特殊的情感,帶人回到那個純樸美好的年代。

batch_當天各界領域摯友一同創作作品「情義」,其中吳念真、方序中、江振誠等跨界好友更到場全程參與
吳念真、方序中、江振誠等跨界好友前往《Leave  A  Message留言》展場參與創作。(圖片提供:永添藝術.金馬賓館當代美術館)

batch_創作者由自身經歷出發,一道看得見卻虛構的房門,形塑門裡與門外情感直接交流的情境。《Leave A Message 留言》展 Artist:吳念真 Wu Nien-Jen © ALIEN Art Centre 永添藝術.金馬賓館當代美術館
一道看得見卻虛構的房門,形塑門裡與門外情感直接交流的情境。(圖片提供:永添藝術.金馬賓館當代美術館)

曾參與橫濱三年展、亞洲雙年展的藝術家何采柔,佈局於空間的作品,使日常的片刻形成一種沿途風景。日常時序的錯置與工整,誘發觀者尋找平衡,觀眾藉此開啟對原本習以為常的片刻另一種看待方式。透過對焦、失焦、不斷校準的過程,環境中聲音、空間、作品結構的編排,產生一種可被身體經驗的節奏,讓觀看展覽的活動也像是參與了一場演出,既包圍著觀眾,卻又與其保持對峙的狀態,創造全新的感知經驗。


batch_環境中,聲音、空間、作品結構的編排,產生一種可被身體經驗的節奏,讓觀看展覽的活動也像是參與了一場演出。《Leave A Message 留言》展 Artist:何采柔Joyce Ho © ALIEN Art Centre 永添藝術.金馬賓館當代美術館
《Leave A Message 留言》展 —— 藝術家何采柔展間。(圖片提供:永添藝術.金馬賓館當代美術館)

batch_日常時序的錯置與工整,誘發觀者尋找平衡。《Leave A Message 留言》展 Artist:何采柔Joyce Ho © ALIEN Art Centre 永添藝術.金馬賓館當代美術館
《Leave A Message 留言》展 —— 藝術家何采柔展間。(圖片提供:永添藝術.金馬賓館當代美術館)

「希望這個空間原本的聲音,比如空調聲或觀者來訪時鞋底摩擦的聲音,和作品之間的聲音,那些長期收集檔案裡面我認為合適的材料,是互相對等的。」從事自由即興創作、現場聲音物件演出、聲音拼貼、電子聲與卡式錄音帶的藝術家劉芳一,著迷於日常中各式物件具有的聲學細節,以及恆常存在或意外發生的聲音事件如何存在於主觀經驗記憶中,也享受各種非專業與無意義的聲音記錄帶來的樂趣。他將金馬賓館當代美術館走廊化為平行但接近內心,讓外在與內在聲音往返的路徑。許多被遺忘的,與重視的人共處的時刻被保存於過去的錄音,融合出一種全新的領悟。不同的位置會有不同聲音,隨著觀者的移動不斷改變與這些聲音的距離,整體聲音情境會間隔長短不一的無聲,觀者的注意力能回到原有的外界聲音環境。

batch_走廊將化為平行但接近內心,讓外在與內在聲音往返的路徑。《Leave A Message 留言》展 Artist:劉芳一Fangyi Liu © ALIEN Art Centre 永添藝術.金馬賓館當代美術館
《Leave A Message 留言》展 —— 藝術家劉芳一展區。(圖片提供:永添藝術.金馬賓館當代美術館)

舞蹈家周書毅則透過實際行動關心環境暖化,並提問:「從宇宙遠處、地球,到近身關係,生命的訊息將如何被留下?」如果我們所在之處都可能消失,即將在今日前往下一個世界,我們會帶上誰所給予我們的物件一起走呢?周書毅將已故阿美族藝術家拉飛 · 邵馬、母親的編織、自己的相機、洪韵婷詩集等,顯示生命遺留的物件,被放置在一個鏤空的鐵架上,在這被光影反射的時間與空間裡。想像人類在自己所造的世界盡頭,周書毅找尋自身休息狀態與空間破敗狀態的對話機會,直面承接空間激發起的所有記憶、情緒,以身體作詩朗讀著。隨展期時間置換、不同的人將在此留下對話後,決定留下的訊息。

batch_從宇宙遠處、地球,到近身關係,生命的訊息將如何被留下?《Leave A Message 留言》展  Artist:周書毅Chou Shu-Yi © ALIEN Art Centre 永添藝術.金馬賓館當代美術館
《Leave A Message 留言》展 —— 舞蹈家周書毅展區。(圖片提供:永添藝術.金馬賓館當代美術館)

「所有人都有機會做什麼,但大部分的人都沒有做。累積是最難的創作。」邵雅曼說,參與《Leave A Message留言》展的觀眾分享自身的觸動將是對藝術家十分珍貴的訊息,並會成為展覽一年期時間裡,作品內容再次生長的養分。所以每一個季節來展場,內容都會有所變化,期許展覽成為這個開關,或許未來某一天,這些訊息會對於某個人產生更有意義的角度。

《Leave A Message 留言》展覽資訊

日期:2023.08.09 至 2024.09.01 

地址:高雄市鼓山區鼓山一路111號(永添藝術.金馬賓館當代美術館)

資料提供|永添藝術.金馬賓館當代美術館

延伸閱讀

RECOMMEND

「We TAIWAN」臺灣光譜展覽8月登場!以視覺藝術、傳統工藝、聲音創作等元素,展現島嶼的多元文化與創意

「We TAIWAN」 臺灣光譜展覽8月登場!以視覺藝術、傳統工藝、聲音創作等元素,展現文化創意

「We TAIWAN臺灣文化in大阪.關西世博」即將在8月正式登場,而位於大阪梅田Grand Green Osaka內的當代展演場所VS.空間的核心展覽,以「臺灣光譜」為主題,策展內容結合視覺藝術、傳統工藝、聲音創作及科技創新元素,向全球觀眾展示臺灣這座奇蹟之島無限的創造潛力。

文化部辦理的「We TAIWAN臺灣文化in大阪.關西世博」將在日本大阪登場,活動橫跨了線上的「遊戲能力」、VS.空間的「混融色彩」、大阪市中央公會堂的「跨域創造」、中之島「萬變氣場」4大場域及4大主題。而「臺灣光譜」選擇以去(2024)年才開幕的「Grand Green Osaka」區域,由安藤忠雄操刀設計的「VS.空間」內規劃策展。

→ 臺灣文化魅力現身大阪!「We TAIWAN」主視覺、超Q彈角色「a-We」公開

「VS.空間」展覽場域的獨特性,發展出本次對光影和聲音策展的各種想像。(圖片提供:文化部)
「VS.空間」展覽場域的獨特性,發展出本次對光影和聲音策展的各種想像。(圖片提供:文化部)

3大主題區呈現臺灣文化

在這個融合藝術、商業、都市發展的場域,內部挑高15公尺、專為投影與沈浸式展演等新媒體為主的空間,對於策展團隊來說就是一個相當「混融」的挑戰,也正如同臺灣這座島嶼,歷經多元族群融合與歷史轉折,孕育出獨特且豐厚的文化內涵。「臺灣光譜」即是在這樣的獨特空間及理念下,規劃臺灣本色光織自然島嶼聲譜3大主題區,期盼以跨越邊界的文化與創意,讓世界看見臺灣的自信與韌性。

「We TAIWAN臺灣文化in大阪.關西世博」活動將在梅田新地標Grand Green Osaka內「VS.」空間、大阪市中央公會堂、中之島及線上線下虛實整合4大場域,分別以「混融色彩」、「跨域創造」、「萬變氣場」、「遊戲能力」為策劃核心,從當代展演地標到百年古蹟建築、線上到線下,跨越時空邊界,將臺灣文化魅力帶到世界眼前。(圖片提供:文化部)
「We TAIWAN臺灣文化in大阪.關西世博」活動將在梅田新地標Grand Green Osaka內「VS.」空間、大阪市中央公會堂、中之島及線上線下虛實整合4大場域。(圖片提供:文化部)

展區一:臺灣本色

融合光影、色彩與聲音的沉浸式視覺劇場《臺灣本色》,以「寫生的人」為主角,取材自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的藝術家作品,由跨域創作團隊豪華朗機工主導視覺創作、柯智豪的音樂、夢想動畫的動態影像設計、瓦豆的燈光規劃,利用影像技術演繹藝術家筆觸與色彩,帶領觀眾走進陳澄波、廖繼春、林惺嶽、郭雪湖、陳進、林玉山、許深州等藝術家的彩色世界,從日治、戰後到當代,涵蓋臺灣玉山、蘭花、建築、城鎮、戰爭記憶與山海地貌等色彩與土地深情的作品中。

融合光影、色彩與聲音的沉浸式視覺劇場《臺灣本色》投影示意圖。作品取材自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畫作,以「寫生的人」為主題,將經典畫家風格透過影像技術再度演繹為全新影像。(圖片提供:文化部)
融合光影、色彩與聲音的沉浸式視覺劇場《臺灣本色》投影示意圖。作品取材自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畫作,以「寫生的人」為主題,將經典畫家風格透過影像技術再度演繹為全新影像。(圖片提供:文化部)
三金音樂人柯智豪以豐富且細緻的聲音設計,將臺灣日常生活中多樣且真實的聲音,交織成一幕幕動人的聲音劇場。(圖片提供:文化部)
三金音樂人柯智豪以豐富且細緻的聲音設計,將臺灣日常生活中多樣且真實的聲音,交織成一幕幕動人的聲音劇場。(圖片提供:文化部)

展區二:光織自然

「光織自然」展區聚焦臺灣的染織文化、山海記憶與工藝實踐,展現人與自然共織的創作智慧。《臺灣色譜牆》集結國家工藝成就獎得主陳景林與馬毓秀,多年來從臺灣植物中研究天然染料的成果,以手工染布與植物攝影交錯排列,彷彿一幅震撼的活色票牆,引領觀眾踏上一場色彩溯源之旅;《染織工藝牆》記錄陳景林踏尋臺灣各地,從大自然取材、製作染料的過程,作品也是一份工藝教學的行動筆記,將手藝轉化為可視、可感、可思的敘事;藝術生涯中第一件巨幅藍染山水創作,也是陳景林「為自己、為臺灣所創作」的新作《臺灣母親河》也將首度曝光;國家工藝獎一等獎得主楊偉林的《洄遊》,深入揭示藝術家如何從自然環境中汲取靈感與觸感,透過纖維藝術,優雅描繪島嶼生活與自然環境之間微妙而動人的連結。

國家工藝獎一等獎得主楊偉林的作品《洄遊》,深入揭示藝術家如何從自然環境中汲取靈感與觸感,透過染織藝術,優雅描繪島嶼生活與自然環境之間微妙而動人的連結。(圖片提供:文化部)
國家工藝獎一等獎得主楊偉林的作品《洄遊》,深入揭示藝術家如何從自然環境中汲取靈感與觸感,透過染織藝術,優雅描繪島嶼生活與自然環境之間微妙而動人的連結。(圖片提供:文化部)

展區三:島嶼聲譜

踏入「島嶼聲譜」展區,聲音將成為帶領觀眾穿梭記憶的引路人。三金音樂家柯智豪《臺灣聲場》,以豐富且細緻的聲音設計,將臺灣日常生活中如廟宇祭典的鑼鼓聲、颱風過境的風雨聲、田野中的鳥鳴與城市市場的喧囂,交織成一幕幕動人的聲音劇場;藝術家李育昇的《臺灣特有種》神獸裝置,巧妙地融合視覺與聲音藝術,營造出充滿神秘與靈性的臺灣信仰場域;豪華朗機工創作的《很難很難|臺日交流版》,則以精妙的聲光語言,深刻觸及每位觀眾的情感與記憶,喚起內心深處的共鳴。

藝術家李育昇的《臺灣特有種》神獸裝置,巧妙地融合視覺與聲音藝術,營造出充滿神秘與靈性的臺灣信仰場域。(圖片提供:文化部)
藝術家李育昇的《臺灣特有種》神獸裝置,巧妙地融合視覺與聲音藝術,營造出充滿神秘與靈性的臺灣信仰場域。(圖片提供:文化部)
豪華朗機工創作的《很難很難|臺日交流版》,以精妙的聲光語言,深刻觸及每位觀眾的情感與記憶,喚起內心深處的共鳴。(圖片提供:文化部)
豪華朗機工創作的《很難很難|臺日交流版》,以精妙的聲光語言,深刻觸及每位觀眾的情感與記憶,喚起內心深處的共鳴。(圖片提供:文化部)

We TAIWAN臺灣文化in大阪.關西世博
日期:2025年8月2日(六)至8月20日(三)
會場:線上、VS.(at GRAND GREEN OSAKA)、大阪市中央公會堂、中之島
官網:https://wetaiwan.tw
Instagram:@wetaiwan.tw

資料提供|文化部、文字整理|Adela Cheng

延伸閱讀

RECOMMEND

哆啦A夢巡迴特展登陸台北華山!重現藤子・F・不二雄工作室、集結百隻各式造型哆啦A夢等亮點一次看

哆啦A夢巡迴特展6月登陸台北華山!重現藤子・F・不二雄工作室、打造沉浸式微型劇場、上百隻各式造型哆啦A夢等亮點搶先看

在台北華山東2館四連棟展出的《100%哆啦A夢&FRIENDS巡迴特展 台北站》,展覽佔地近千坪,完整呈現豐富多元的展品內容,包括首次登場的秘密道具「100%朋友召喚鈴」、經典的巨幅漫畫場景,以及近百座哆啦A夢立體雕塑全員到齊。

繼2024年7月由AllRightsReserved在Fujiko Pro協力下創作的《100%哆啦A夢&FRIENDS巡迴特展》在全香港掀起一股「哆啦旋風」,引起巨大討論與迴響後,在主辦單位聯合數位文創與協力單位AllRightsReserved、Fujiko Pro、Animation International共同協助並配合台北展場作相應規劃,終於將把這個人氣特展引進台北華山。

《100%哆啦A夢&FRIENDS巡迴特展 台北站》即將於6月28日登陸台北華山。(圖片提供:聯合數位文創)
《100%哆啦A夢&FRIENDS巡迴特展 台北站》即將於6月28日登陸台北華山。(圖片提供:聯合數位文創)

秘密道具「100%朋友召喚鈴」登場

《100%哆啦A夢&FRIENDS 巡迴特展 台北站》不僅帶來滿滿驚喜,也公開神秘道具「100%朋友召喚鈴」,而背後更藏有一段與「胖虎」息息相關的祕密故事。在「100%微型劇院」展區中,將獨家放映由日本Shin-Ei Animation團隊專為本次展覽製作的原創短篇動畫《胖虎世界巡迴演唱會》,在動畫中熱愛唱歌的胖虎,竟夢想成真舉辦了個人演唱會,甚至首次在台灣登台演出。至於「100%朋友召喚鈴」究竟扮演了什麼關鍵角色?為什麼會拿出這個秘密道具?答案藏在「100%微型劇院」展區中,等你進場揭秘。

哆啦A夢秘密道具空間 親身體驗哆啦A夢的四次元口袋(圖片提供:聯合數位文創)
哆啦A夢秘密道具空間能親身體驗哆啦A夢的四次元口袋。(圖片提供:聯合數位文創)

1:1比例復刻藤子・F・不二雄工作室

展中也將完整呈現傳奇漫畫家的創作空間—「藤子・F・不二雄老師工作桌」,展區以1:1比例復刻老師的工作室實景,書桌上將擺放鋼筆、原稿紙、墨水、羽毛刷等慣用繪圖工具複製品。透過這些細節,讓觀眾得以一窺老師的創作日常,親身感受創作背後的故事。

「藤子・F・不二雄老師工作桌」將以1:1比例復刻老師的工作室實景。(圖片提供:聯合數位文創)
「藤子・F・不二雄老師工作桌」將以1:1比例復刻老師的工作室實景。(圖片提供:聯合數位文創)

藤子・F・不二雄老師曾說過:「我一直以來都把『喜歡』放在最優先位置。」他將自己兒時所熱愛的西部片、科幻電影等奇幻題材融入創作之中。其中,他對恐龍的狂熱,更可從書桌上陳列的恐龍模型、動植物科學圖鑑窺見端倪,這些「喜歡」的事物不僅成為了創作靈感的關鍵養分,更促成了哆啦A夢後續《哆啦A夢:大雄與小恐龍》等大長篇故事作品的誕生。

「藤子・F・不二雄老師工作桌」將以1:1比例復刻老師的工作室實景。(圖片提供:聯合數位文創)
「藤子・F・不二雄老師工作桌」將以1:1比例復刻老師的工作室實景。(圖片提供:聯合數位文創)

沉浸式展區 × 經典漫畫場景重現

此次展覽將藤子・F・不二雄老師筆下的經典漫畫世界,以嶄新方式回到大家眼前。現場規劃多個漫畫相關展區,從放大比例的經典漫畫頁面、珍貴黑白復刻原畫,到沉浸式的閱讀體驗空間,帶領大小朋友重溫看漫畫時的感動。以45本漫畫單行本為靈感打造的「漫畫單行本展區」,精心挑選出5幕經典漫畫場景,透過放大比例與立體化設計生動呈現,讓觀眾彷彿在現場被照射了哆啦A夢的縮小燈,走進巨型漫畫書世界,感受故事情節就在眼前的震撼。在「黑白作品展區」更展出了17幅珍貴的藤子・F・不二雄老師黑白漫畫復刻原畫,其細膩的線條記錄著不同年代的畫風演變及《哆啦A夢》多樣的藝術風格。

以放大比例的經典漫畫頁面、珍貴黑白復刻原畫,到沉浸式的閱讀體驗空間,帶領大小朋友重溫看漫畫時的感動。(圖片提供:聯合數位文創)
以放大比例的經典漫畫頁面、珍貴黑白復刻原畫,到沉浸式的閱讀體驗空間,帶領大小朋友重溫看漫畫時的感動。(圖片提供:聯合數位文創)
(圖片提供:聯合數位文創)
(圖片提供:聯合數位文創)

若想感受沉浸式的漫畫魅力,不能錯過「大雄的漫畫閱讀房間」,本區將大雄的房間打造成一個舒適的漫畫閱讀空間,房間中央的哆啦A夢愜意地躺在巨大銅鑼燒上,彷彿邀請觀眾一同放鬆欣賞,四面展牆以3D光雕投影,呈現出45本漫畫單行本的精選章節,打造數位與紙本漫畫的交錯與共構,讓不同世代的觀眾重新感受漫畫所傳遞的溫度與連結。

「大長篇展區」展現了藤子・F・不二雄老師自1979年開始創作的大長篇作品。(圖片提供:聯合數位文創)
「大長篇展區」展現了藤子・F・不二雄老師自1979年開始創作的大長篇作品。(圖片提供:聯合數位文創)

緊接著登場的「大長篇展區」,則聚焦於藤子・F・不二雄老師自1979年開始創作的大長篇作品,以10面巨型漫畫牆、30幅大長篇復刻原畫,與7座立體雕塑,重現大家熟知的漫畫章節。例如:《哆啦A夢:大雄與小恐龍》中,白堊紀時代壯闊景觀下的驚險旅程,以及《哆啦A夢:大雄的宇宙開拓史》中,登陸外星球的冒險奇遇,每一部作品都是每一趟充滿想像力的探險旅程。

(圖片提供:聯合數位文創)
(圖片提供:聯合數位文創)

集結近百座哆啦A夢創意立體雕塑

最後是「100%哆啦A夢造型樂園」,集結了來自電影的13款造型,與來自漫畫及動畫原創故事的23種哆啦A夢,包括「變成紫薯的哆啦A夢」、「貍貓裝」、「狼人面霜」、「雪人機器人」以及「德古拉道具組」等各種創意裝扮。而近百座哆啦A夢立體雕塑更將散佈在展場各個角落,等著觀眾們邊拍邊尋寶,一次蒐集哆啦A夢造型宇宙!

近百座哆啦A夢立體雕塑更將散佈在展場各個角落,等著觀眾們邊拍邊尋寶(圖片提供:聯合數位文創)
近百座哆啦A夢立體雕塑更將散佈在展場各個角落,等著觀眾們邊拍邊尋寶(圖片提供:聯合數位文創)
(圖片提供:聯合數位文創)
(圖片提供:聯合數位文創)
(圖片提供:聯合數位文創)
(圖片提供:聯合數位文創)
(圖片提供:聯合數位文創)
(圖片提供:聯合數位文創)
(圖片提供:聯合數位文創)
(圖片提供:聯合數位文創)

12米高的巨型充氣哆啦A夢

展覽外的設計物同樣極具巧思,售票亭以哆啦A夢標誌性的藍色為主色,搭配漫畫格構圖,兩側更設置了巨型「100%朋友召喚鈴」展覽入口以及拍照牆,大家來到華山就能立刻享受被哆啦A夢環繞的夢幻合照!此外,更不能錯過烏梅劇院前廣場矗立著高達12米高的巨型充氣哆啦A夢,戴著畫家帽、手握畫筆的哆啦A夢,象徵著藤子・F・不二雄老師透過創作帶來的童趣、想像與感動,無論大人還是小孩,都能在這裡被滿滿的療癒與愛包圍。

哆啦A夢經典漫畫頁面再重現。(圖片提供:聯合數位文創)
哆啦A夢經典漫畫頁面再重現。(圖片提供:聯合數位文創)
在「100_星光大道」展區中,哆啦A夢與大雄等角色將穿上正式禮服,踏上以哆啦A夢主題色「藍色」為設計靈感的藍地毯登場。(圖片提供:聯合數位文創)
在「100 星光大道」展區中,哆啦A夢與大雄等角色將穿上正式禮服,踏上以哆啦A夢主題色「藍色」為設計靈感的藍地毯登場。(圖片提供:聯合數位文創)

哆啦A夢商店正式開張

展覽期間限定的哆啦A夢商店也驚喜登場!現場不僅引進多款香港站人氣周邊商品,如畫家造型的哆啦A夢爆米花桶、壓扁哆啦A夢的造型地墊、超精緻麻將組及身戴100%朋友召喚鈴的哆啦A夢小夜燈等各式商品,還有推出台北站限定商品。

(圖片提供:聯合數位文創)
(圖片提供:聯合數位文創)
(圖片提供:聯合數位文創)
(圖片提供:聯合數位文創)
(圖片提供:聯合數位文創)
(圖片提供:聯合數位文創)

100%哆啦A夢&FRIENDS 巡迴特展 台北站
時間:2025.6.28 (六) - 2025.10.6 (一)
地點: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 東2館四連棟(台北市中正區八德路一段1號)

資料提供|聯合數位文創、文字整理|Adela Cheng

延伸閱讀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