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 Vie
共有2,020篇文章
-
品味新訊2019/01/04
向霸凌say NO!松菸反霸凌特展《咘哩隧道 No!No!No!》互動體驗設計從中學習尊重生命、認識自己
《咘哩隧道 No!No!No!》反霸凌特展即日起於松山文創園區北向製菸工廠開展,展覽開放時間為平日10:00至17:00、國定假日或例假日則為11:00至18:00。
-
設計2019/01/03
單身者的心靈寄託?日本「lovot」不實用卻療癒滿分的陪伴機器人撫慰孤寂心靈
2017年日本總人口約1.268億人,然而普查全國單身人口,竟佔總人口數的三成之多!2018年8月,日本專門研究單身男子活動的廣告公司負責人荒川和九更於《超單身社會》一書中大膽推測:2035年的日本將有逾總人口半數的單身者,可見單身化社會現象在日本儼然已成為一個不得不重視的問題。
-
設計2019/01/02
龐克搖滾樂團的另類行銷!將數位專輯下載連結點印在酒標上讓買專輯等於買啤酒
啤酒上的酒標除了表達酒商為該款啤酒落的名字外,透過酒標還能述說什麼故事?過去最知名的例子有善化成功酒廠利用廠名與台南歷史延平郡王鄭成功結合的「成功啤酒」,以及臺虎精釀透過將阿里山美景畫在酒瓶上的茶啤酒,取酒廠或是啤酒口味的寓意做成酒標宣傳。但這些都不比波士頓這支搖滾樂團來得瘋狂,因為他們把專輯「印」在啤酒上!
-
藝術創作2018/12/28
終止餵食海龜吃塑膠袋!3座為保護海洋生態發聲的巨型裝置藝術
2018年有許多結合海洋議題的裝置藝術,透過藝術家的關點促使人們從藝術角度關心自然環境,像是馬爾地夫闡述人與動物、與大地關連的的大型水立方《Colararium》;雅加達美國大使館內巨型陶土藝術作品,述說因海水暖化而導致珊瑚白化的《CONFLUENCE》;在美國布魯克林區使用5頓海洋垃圾置座大型鯨魚躍出水面的《Skyscraper (the Bruges Whale)》訴說海洋垃圾佔據海平面,在在透過藝術參與環境討論,為自然發聲。
-
藝術家2018/12/28
絕不是你眼睛花!英國藝術家Clive Head用畫表現時間流逝
畫作通常是靜止的。如攝影般,透過畫家的筆,將美麗的景致繪製於畫布上,成為永恆。英國現實主義畫家Clive Head 原本的作品也是如此,90年代的作品用現實主義的畫風繪製城市景觀。爾後,他開始嘗試將數學理論注入畫風裡,拒絕使用透視的作畫慣例,將不同空間發生的景象合併在一起,為城市景觀建立出包含數學、混沌理論和邏輯的空間架構。
-
藝術家2018/12/26
起身前往花都巴黎尋美!CNFlower凌宗湧探訪愛馬仕御用花藝師:「美,就在生活的自然當中,隨手可得。」
生活美學的美,不應該由他人定義,這權力應回歸自己,如同CNFlower總監凌宗湧所說:「美,不應該是由老師決定;美,是由自己來決定。」每年CNFlower會不定期舉辦《跟著花開去旅行》,帶著喜歡花藝的人們,一起前往被世界公認最會過生活的法國,感受隨性自然的花草美學。並從過程中定義「如何享受生活」。
-
旅行2018/12/26
在森林裡與莫內名畫相遇!日本箱根「POLA美術館」與自然綠意共存的玻璃藝術空間
印象中美術館不是華麗的歷史宮殿,就是身處兼具現代與設計的時尚中心。日本神奈川縣有間美術館,打破上述的遊戲規則,選擇建造於日本國立公園的一座森林裡,與自然共存又不損害周遭林地環境。
-
藝術創作2018/12/25
過時電話亭先別拆!上海重新設計公共電話亭打造迷你城市膠囊
日前有設計師針對老舊電話亭著手進行改造計畫,設計團隊以中國上海豫園路的電話亭為例,朝著:「將電話亭變成一個公共家具,用搶眼的外觀與顏色,讓這座家具與其他公共空間建立對話。」的目標前進。負責這項改造計畫的設計團隊100architects規劃三款不同設計,保留電話亭原有的矩形空間,在外層漆上啞光黑、內裝則以亮眼啞光橘呈現。
-
藝術家2018/12/24
讓人心碎的對比攝影!土耳其藝術家用幸福突顯中東地區飽受戰爭摧殘的殘酷
土耳其藝術家Uğur Gallenkuş利用了中東的殘破對照美歐幸福的生活情境,拼貼出一系列令人心碎的「現實」。Uğur Gallenkuş表示:「我住在西方與中東之間的土耳其,正巧位於現在最危險國家之一的隔壁,如此的情景激發了我的想法,人們儘管生活在同一個星球上,文化差異雖大,但對某些事物而言,我們不會有更大的不同。」
-
藝文展覽2018/12/24
有來自台灣的「光」!2018荷蘭阿姆斯特丹燈光節以《媒介即是訊息》為題點亮運河帶
一年一度的阿姆斯特丹燈光節,是每年12月到隔年1月的國際重大藝術展現。各國藝術家、設計師、建築師們會用光創作,並將作品設置於阿姆斯特丹運河帶兩岸,讓這座有「北方威尼斯」之美名的城市,在冬季的夜晚「亮」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