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
ART
-
藝術家2018/03/16
2018華山相遇舞蹈節,醞釀與你相遇的那一刻
三十舞蹈劇場團長,也是本次相遇舞蹈節策展人的吳碧容,談起舞蹈、創作和教育眼中閃閃發光,即使走進家庭,依舊不忘心中對於舞蹈的熱情與執著。
-
藝術創作2018/03/16
走訪草間彌生創作故鄉!圓點女王《ALL ABOUT MY LOVE 私の愛のすべて》大型展覽亮相故鄉松本市美術館
89年前的3月,一名可愛女嬰呱呱墜地誕生於日本長野縣松本市,如今隨著時間跨度,當年的女嬰如今早已成了享譽國際的藝術大師,人稱「圓點女王」的草間彌生,即便已近90歲高齡,但她依舊創作力十足,堅持每天作畫。繼去年在日本新宿開設個人美術館後,集結草間彌生藝術生涯以來多達180件作品的全新展覽《ALL ABOUT MY LOVE 私の愛のすべて》則回到其故鄉松本市美術館亮相,以重複圖像與繽紛的圓圈色彩展現因戰爭失去的青春、和平、愛等具普世意義的創作!
-
藝術家2018/03/15
2016 Adobe卓越設計大獎插畫創作者j1:「邀請你,到我的黑暗裡,看寂寞在閃閃發光」
擅於刻劃人物角色的j1,畫中人物都有著一雙雙斗大的眼睛,彷彿是被鋒利的刀割開,開展到幾乎接近耳朵的位置,半開闔的眼皮下,盡是絕望、厭世或是空洞的眼神,然而大膽強烈的鮮豔用色,讓無法隱藏的暗黑性格,多了一分惹人憐愛的天真面容。
-
藝術創作2018/03/15
《蒙娜麗莎》44年來首度外出?世界名畫可望「出走」法國羅浮宮為打擊文化隔閡巡迴各地
自 1974 年以來,這幅世界上最著名的繪畫作品就沒有出過羅浮宮,如今暌違 44 年,蒙娜麗莎(Mona Lisa)可能準備收拾行囊,整裝離開羅浮宮。
-
攝影師2018/03/15
五歲失去右手食指 專訪以快門撼動世界的傳奇戰地攝影師Steve McCurry!
許多人都看過這張照片,一位碧綠色眼珠的阿富汗少女。但很少人知道,拍攝這張照片的人,當代最知名的攝影師麥柯里(Steve McCurry),無法像常人用右手拍照,他的相機都是特製的。
-
藝術家2018/03/13
歷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女高音!《卡拉絲:為愛而聲》揭開歌劇女皇的傳奇人生
身為藝術家,卡拉絲取得的成就值得後人無窮無盡地去探索;她的歌聲與表演,蘊藏古希臘悲劇中的要素;而身為女人,卡拉絲也是世人嘆息的對象,她的人生似乎都帶著戲劇性的色彩。她哀淒落寞的晚年,更是讓人慷慨萬千。時值她逝世40週年,影壇趁勢推出卡拉絲的專屬紀錄片《卡拉絲:為愛而聲》(Maria by Callas),並透過許多從未曝光過的珍貴影像、照片、家庭錄像,以及親密私人信件,以美聲光影向一代女伶致敬。
-
藝術家2018/03/06
台北世大運、波隆那插畫展都有她的筆跡!插畫家陳又凌用細膩彩筆對世界說「台灣畫」!
連續兩年獲得義大利波隆那童書展插畫獎的插畫家陳又凌,使台灣成為世界插畫舞台的新亮點,更受邀為2017臺北世大運設計一系列結合運動賽事與臺北特色景點的「世大運紀念明信片」,透過真摯且充滿童趣的細膩筆觸,為國際級的運動盛會留下可愛又動人的繽紛印記。
-
藝術家2018/03/06
以戒嚴時禁書為靈感的手繪創作!邱顯洵《手繪台灣人四百年史》繪出台灣人的島嶼故事
邱顯洵有一種紳士的優雅,注重儀容,講究服飾搭配的正確性,說起話來鏗鏘有力是他給人家的第一印象。問起是什麼樣的動力讓他一直堅持插畫這條路?邱顯洵卻說,他從沒有定位自己是一個插畫家,提起畫筆是一件再自然不過的事。
-
藝術家2018/03/06
如何打造一場吸引人的展覽?6位台灣策展專家親解「策展藝術」幕後秘辛
近年隨著華山、松菸等文創園區陸續開放,看展風氣逐漸成熟,週末假日到文創園區逛逛、參加活動已成為時下年輕人的習慣,也是許多親子家庭的活動熱點。在這個寬廣場域裡,有精選的設計商品、特色餐飲,還有頻繁替換的藝文、展覽、活動,非常適合消磨一日的悠閒時光。「策展」,也正是在這樣的生活型態下,快速成為一門顯學。
-
藝術創作2018/03/06
英國國家美術館展覽 從鏡子看揚.范.艾克對前拉斐爾派的影響
英國國家美術館展覽「鏡像映射: 揚.范.艾克與前拉斐爾派」揭示了揚·范·艾克對於前拉斐爾派的影響,特別能從他代表性的畫作《阿諾菲尼的婚禮》(Arnolfini Portrait)觀察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