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
-
-
-
藝術2016/02/16
以纏繞美學造物的魔法師──ANTON ALVAREZ
不用鉚釘,不用螺絲,甚至連榫接設計都省略,還有什麼方法可以接合材料,打造出想要的形狀?來自瑞典的設計師Anton 用全新自創的纏繞技法,告訴我們越能勇於嘗試,得到的結果就越豐富多姿。
-
-
藝術2016/02/05
聽見毛小孩的聲音 動物溝通師Leslie的翻譯人生
你聽過動物溝通師嗎?你相信人跟動物可以溝通嗎?舉凡「我家的貓愛亂尿尿」、「狗狗晚上吠叫害我整晚睡不著」、「狗總是見人就咬」、「家裡的老貓不吃飯怎麼辦」……這些看了醫生找不出原因、上了訓練課程也不見效的行為,居然可以透過動物溝通師的「翻譯」而得到解答,讓問題迎刃而解。
-
-
藝術2016/01/25
牽繫情感的太魯閣族手織布:林介文的織布之路
源於一半原住民、一半漢人的血統,林介文的創作方式多元而豐富,透過反芻自我,創造一波又一波美麗的能量。從《嫁妝》一書出版開始,織布以各種樣態出現於林介文的創作媒材之中,蘊含自我探索、女性議題、族群遷徙等主題,或以個人,或以集體行動藝術,串聯現代與過去的生活記憶。
-
藝術2016/01/25
從製品、作品到商品的價值翻轉──竹工藝3.0
竹製品在過去曾是台灣人生活中常見的風景,但隨著塑膠的流行、中國紅色供應鏈的崛起,原本台灣的竹製加工產業在失去本土與海外市場後急速凋零。直到2007年起,代表台灣,旨在結合工藝與設計的「Yii」品牌頻頻在指標性國際設計大展中嶄露頭角,竹工藝、竹材質也重新得到關注。
-
藝術2016/01/25
敲打一甲子的銅勺時光!彰化冰杓職人黃有信的工藝歲月人生
「再見,再也不見了。」當走出那如阿公的三合院老宅,道別的是僅有一面之緣但親切如熟識長輩的黃有信阿公,也向台灣最後的冰勺工藝道了別離。
-
藝術2016/01/22
最喜愛台灣民藝品散發的從容感 專訪民藝奧村商店店主奧村忍
以器皿為中心,蒐集了日本及世界各地民藝品的奧村商店,店主奧村忍先生每年有2/3的時間都為了找尋好的民藝而旅行,與各地的民藝職人相識,分享使用器物的方式。造訪過台灣十幾次的他,不只跑遍台灣尋找在地民藝,也是一位台灣迷,這次就讓奧村先生與La Vie分享他眼中的台灣民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