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日本鬼才導演柳沢翔!從日本寶礦力水得、相模鐵道廣告到吳青峰MV,用畫面決勝負的魔法

專訪日本鬼才導演柳沢翔!從日本寶礦力水得、相模鐵道廣告到吳青峰MV,用畫面決勝負的魔法

不少人是在爆紅的相模鐵道廣告、吳青峰今年入圍金曲獎最佳MV獎的〈(⋯⋯海妖沙龍)〉中第一次認識柳沢翔,但長期關注日本廣告動態的人想必不陌生他為寶礦力水得、資生堂等日本知名品牌廣告施下超現實魔力。這位鬼才導演正在西班牙與法國間忙碌工作,與我們遠端分享他少用CG特效、追求實景拍攝的創作堅持。

內文0804-2
柳沢翔最初由繪畫背景出身,後來體悟到影片創作的潛能,因而投入商業影片製作領域。(圖片提供:柳沢翔)
 

在成為影像導演之前,柳沢翔的創作起點是繪畫。他在幼稚園至小學3年級期間,因為父親的工作而移居美國明尼蘇達州羅徹斯特。儘管出於語言隔閡一度被分發到特教班,他靠著畫下加菲貓、忍者龜等卡通角色塗鴉融入學校環境。「現在回想起來,當時自己下意識理解到『只要畫畫就可以交到朋友』這件事。」這也成為他喜歡動手創作的契機之一。憶起當年,他說道:「那時對面的鄰居從事獵鹿工作,很常和我們分享鹿肉,我還記得在鹿肉裡偶爾會咬到散彈槍的子彈,從嘴裡吐出來時邊心想著:『好像在吐西瓜籽哦。』」童年的異國經驗,或許也反映到他廣告作品中那些出乎常人意料的創意上。

返回日本後,柳沢翔進入多摩美術大學油畫科,他非常喜愛橫尾忠則、村上隆等藝術家,從他們取樣(sampling)的藝術中認識到以個人風格挑戰權威、刻板印象的自由創作手法。這也成為契機,延伸出日後他對街頭塗鴉的關注。他曾一度著迷於塗鴉的暫時性、反主流特質,甚至自己組了街頭塗鴉團體,仿效紐約藝術集團Barnstormers拍下成員輪流塗鴉、再擦去畫作的定點拍攝影片,並上傳到YouTube上。沒想到影片大受好評,累積超過750萬次點閱。這也成為另一個轉捩點,他開始注意到動態影像的傳播力與影響力,決意將創作維度拓展至動態影片。

collage-2
日本寶礦力水得繼2021年與柳沢翔合作後,2022年其再度共創《不需要翅膀》(You Don't Need Wings)並邀來中島セナ擔任女主角,廣告場景同樣未使用任何CG特效。(圖片來源:ポカリスエッ推特、柳沢翔) 

操縱時間魔法,創造想像力還給觀眾

大學畢業後,柳沢翔進入廣告製作公司。「其實18年前的影像產業簡直是地獄,職場霸凌也很稀鬆平常。只是當時我想製作影像的慾望戰勝恐懼,鼓起一輩子的勇氣投身這個產業。」但他也立刻澄清:「不過我很快就被現實給擊倒。」在製作公司擔任PM期間頻頻出包,訂便當時數量不小心多按一個0、用急件寄毫不重要的文件、拿拖地的抹布擦話筒等,天天都在低頭賠罪。1年半後辭去工作,開始兼差分鏡作畫、幕後花絮攝影、影像特效後製,度過整整3年年收入僅有20萬日圓的日子。

直到以日本出版社白泉社《LaLa》少女漫畫雜誌的「LaLa Reports」電視廣告獲獎、受邀替可口可樂公司旗下咖啡品牌GEORGIA製作廣告、擔任大塚愛〈I LOVE ×××〉MV導演後,才終於開始嶄露頭角。在早期預算較低的創作中,他逐漸以實拍影片融合2D動畫的拍攝風格為人所知、厚實信心,但也意識到自我滿足是創作原動力,也能是定型危機,「尤其廣告影片從來就是荒誕的東西,如果陷入自戀就不好了,我從某個瞬間開始有危機感,提醒自己別忘記保持客觀。」

柳沢翔馬上擺脫了這風格,進行多面向的拍攝實驗。定格、縮時的方式發展為他一個代表性手法,如資生堂的《高校女生之謎?》(High School Girl?)廣告中,當鏡頭帶過一個個可愛高中女子的身影時,突然影片倒轉,才發現眼前楚楚可憐的「女孩」們全是在妝髮團隊巧手下變裝的高校男子。又或者,他在替NHK兒童教育節目製作的短片《花枯去影Decay》中,也精彩地詮釋「時間」此一要素。鏡頭定格在穿著鮮花禮服的女主角伊藤萬理華身上,她靜坐在高速行駛的巴士的最後座,時序由深夜流轉至清晨,一身美麗的鮮花也隨之失色枯萎。長達8小時的拍攝伊藤不得動彈,還得忍受加速花朵枯萎的熱風,但視覺效果驚人。

問到是如何發展出此一拍攝風格時,他提到日本廣告業界以文案優先,影像不過是襯托文案的存在,電視廣告多以30秒、15秒為單位進行策劃,「簡單易懂」成為最高原則,畫面的美感則淪為次要。直到有一天他自問這真是自己想做的?「有沒有辦法做出以影像為主的作品?沒有台詞、剪輯,只有畫面上的布景、服裝、演技與運鏡,將想像力還給觀眾的作品。」當他向周邊工作夥伴提及這個「白日夢」時,意外獲得許多共鳴。「起初是從自主創作中開始實驗,或許是在過程裡無形中確立了自己的風格也說不定。」

collage-9
2015年資生堂廣告《高校女生之謎?》以及NHK短片《花枯去影Decay》以縮時攝影展現柳沢翔對於操弄「時間」元素的嫻熟。(圖片提供:柳沢翔)

堅持現實布景,打中觀眾的心

此外,柳沢翔的作品中還有另一個密碼:實景攝影。從他獲獎無數的遊戲廣告《重力貓》(Gravity Cat)拋棄動畫特效,偏要真實打造出一個滾筒運作的布景機關,讓演員與貓咪實際在房間中感受重力錯亂,就能看出他對實拍的迷戀。2021年寶礦力水得《但我看見了你》(But I Saw You)廣告則讓當時清新脫俗的中島セナ奔馳於高低起伏的校園走廊、在藤花大道上逆風前行。這支廣告自然全無CG特效介入,長達85公尺的上下可動式廊道讓畫面繽紛而迷幻。「原本還打算讓所有的背景都採用像絲襪一般可伸縮性的布料,將走廊等背景圖樣轉印到布料上。往布景裡頭送風的話,就會產生一種飄忽的視覺效果對吧。歪曲扭動的背景既能激發人們的想像,也可以連結到女主角青春躁動不安的心境,會很有看頭。」

collage-6
2021年寶礦力水得《但我看見了你》與遊戲廣告《重力貓》。(圖片來源:ポカリスエッ推特、柳沢翔) 

再到2023年年初在網路上瘋傳的日本相模鐵道公司廣告《爸爸與女兒的風景》(Father and Daughter),由知名演員小田切讓、偶像團體「櫻坂46」山﨑天主演父女兩角,再透過共50人25組演員一鏡到底共演拍攝,在短短兩分鐘內傳遞12年間父女親情的細微變化。這次可動員超過200位工作人員、搭建長達25節的環形車廂,常見的親情題材有了亮眼新意,打動眾多觀眾的心。問他為何如此堅持搭建現實布景?他舉例繪畫和照片都只是一張平面,卻能讓人們想像出更多事物,「人類有一種習性,即通過將多種訊息聯繫在一起,自動創造出故事。在追求這樣的效果時,我發現相比運用CG動畫,在現實中拍攝更為適合。」但他也坦言,「對我來說是方便了,但對製作公司可真是個大麻煩(笑)。」

collage-11
2023年初相模鐵道《爸爸與女兒的風景》以實體機關與50位演員、200多位工作人員大調度打造的魔幻效果風靡網路。(圖片提供:SOTETSU、柳沢翔)

遊走國際,或許再戰長篇電影

專訪當下,柳沢翔正在西班牙與法國拍攝,有好萊塢演員參與,工作人員更來自歐美與日本等多國混合團隊。他正感受不同於日本產業的氛圍、人才和資源。談及近期和歌手吳青峰的合作,他說青峰就像是一座「圖書館」,不僅知識淵博,討論的過程中,所提出的各種概念都不落俗套。他說:「因為樂曲中使用日本三味線,曲調本身帶有一些懷古之情,如果搭配充滿近未來感的畫面,會產生一種有趣的衝突。最一開始設計的場景類似LV已故藝術總監Virgil Abloh與賓士合作設計的帥氣跑車,但不知為何最後變成了現在大家看到的滿地凌亂漁船(笑)。」他也說〈(⋯⋯海妖沙龍)〉是近期最喜歡的個人作品之一,更開心青峰的專輯獲得金曲獎肯定。

那未來還有想嘗試什麼?柳沢翔說仍想繼續挑戰電影,坦言自己在過去的長片作品《Lost and Found》中有許多不足。他認為比起短篇作品,電影更要求影像的品質與演員的表現,若要兼顧兩者,首先需要充足的資金來源,但他對金錢方面的經驗仍稍顯不足;此外,哪些場景要強調演員的演技、該如何在有限的資源做出最佳效果,電影需要更多取捨,也是一項挑戰。「但說到底,我還是不想放棄影像,那是我的創作主軸也是我的動力來源。不論影像也好、演技也罷,我覺得都很重要,也沒有哪個鏡頭可以被輕易捨棄。所以大家都不想跟我工作,每次拍攝時我都只能自己一個人吃便當。」最後,他偷偷向我們透露最近正在繪製漫畫。從動態影像又重回平面領域,或許可以期待這位鬼才導演帶來的新驚喜。

內文0804-11
柳沢翔與歌手吳青峰共同打造的〈(⋯⋯海妖沙龍)〉MV入圍2023年第34屆金曲獎最佳MV獎。(圖片提供:柳沢翔) 

柳沢翔(Show Yanagisawa)

日本多摩美術大學油畫科畢業。獲獎經歷豐富,曾獲頒坎城國際創意節金獎、ACC最佳導演獎、亞洲太平洋廣告祭優勝等獎項。同時隸屬於Ridley Scott Associates(英國)、PRETTY BIRD(美國)與DIVISION(法國)等製作公司。

企劃|吳哲夫

文|廖怡鈞 

圖片提供|柳沢翔

圖片來源|SOTETSU、ポカリスエッ推特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 La Vie 2023/8月號《路上觀察學》

延伸閱讀

RECOMMEND

他筆下的魔幻異世界,是記憶的殘影:日本藝術家Cream Ecoe個展《Always be in my heart》登台

日本藝術家Cream Ecoe個展在奇想會!以魔幻筆觸捕捉記憶殘影

記憶存在於虛實之間,靠近事發現場時生動鮮明,後又隨時間的流動模糊變形,在我們感嘆消逝時,日本藝術家Cream Ecoe透過繪畫凝結記憶。台北藝廊奇想會現正展出Cream Ecoe首次海外個展《Always be in my heart》,展覽圍繞記憶、時間與情感交錯等主題,透過藝術家夢幻、超現實的視覺語彙,探索那些隨時光流逝而樣貌模糊、餘韻卻仍繚繞內心的生命片段。

日本藝術家Cream Ecoe個展在奇想會!以魔幻筆觸捕捉記憶殘影
Cream Ecoe〈Always be in my heart〉。(圖片提供:奇想會)
日本藝術家Cream Ecoe個展在奇想會!以魔幻筆觸捕捉記憶殘影
Cream Ecoe〈Blank〉。(圖片提供:奇想會)

記憶,不完全脫離現實的非現實感

色彩在Cream Ecoes的創作中扮演關鍵角色,他經常選擇不易讓人直接聯想到現實世界的色彩,例如紫色、綠色,並搭配藍色來平衡整體調性,這讓他的作品充滿超現實感,引領觀者進入一個陌生又迷人的世界。然而,為了讓作品保持與觀者的連結,他在畫面中保留了現實中的元素,如窗戶、植物或山的輪廓,創造出一種「既陌生又親切」的氛圍,讓觀者能夠投射自己的想像,進入這個幻想空間。

日本藝術家Cream Ecoe個展在奇想會!以魔幻筆觸捕捉記憶殘影
Cream Ecoe〈Are you here〉。(圖片提供:奇想會)
日本藝術家Cream Ecoe個展在奇想會!以魔幻筆觸捕捉記憶殘影
Cream Ecoe〈Space grave〉。(圖片提供:奇想會)
日本藝術家Cream Ecoe個展在奇想會!以魔幻筆觸捕捉記憶殘影
Cream Ecoe〈ハテナ〉。(圖片提供:奇想會)

在本次個展《Always be in my heart》中,Cream Ecoes進一步深化這種創作方式,透過架空的建築結構、虛幻的景色以及非典型的色彩搭配,藉繪畫將記憶的殘影視覺化,並以獨特的筆觸描繪時間與情感的流動。

日本藝術家Cream Ecoe個展在奇想會!以魔幻筆觸捕捉記憶殘影
Cream Ecoe〈Not Entrance〉。(圖片提供:奇想會)

從音樂開啟藝術創作之路

Cream Ecoes最初從事音樂創作,因對專輯視覺設計與藝術表達感興趣,開始踏入繪畫領域。他善於從生活中的細微之處提煉靈感,如電影、旅行、城市中的光影變化、建築造型與景觀結構,並將其轉化為畫面中的架構與氛圍,構築獨特的視覺敘事。雖目前以數位創作為主,但Cream Ecoes對未來的創作不設限,期待嘗試以顏料在畫布、紙板、甚至牆面上,進行更自由、開放的情感釋放。

日本藝術家Cream Ecoe個展在奇想會!以魔幻筆觸捕捉記憶殘影
Cream Ecoe〈Space egg storage〉。(圖片提供:奇想會)
日本藝術家Cream Ecoe個展在奇想會!以魔幻筆觸捕捉記憶殘影
Cream Ecoe〈Pung Land〉。(圖片提供:奇想會)

Cream Ecoes個展《Always be in my heart

展期|2025.02.2803.23

時間|13:0020:00,每週二、三公休

地點|奇想會 Whimsy Works(台北市大安區安和路一段217號)

入場費|低消一杯飲品

用陶瓷凝結池塘落葉、山霧繚繞美景!劉子瑜個展《漸變》登陸TAO ART,集七年創作軌跡

TAO ART推劉子瑜個展《漸變》!陶瓷藝術凝結池塘落葉、山霧繚繞美景

從台北Restaurant A到倫敦Restaurant Gordon Ramsay等米其林星級餐廳,都可見到陶瓷藝術家劉子瑜的食器作品,它們低調襯托料理、也細緻為餐桌增色。可劉子瑜的創作不僅止於功能性,更延伸出獨樹一幟的藝術性,她將兼容並蓄、有機而和諧的美學,貫穿於嚴謹的創作實踐之中,展現出陶瓷創作、原始的自然力量與自我意志之間的深刻連結。

睽違三年,TAO ART推出劉子瑜個展《漸變》

即日起至2025年419日,台北藝術空間TAO ART推出劉子瑜最新個展《漸變 Gradations》,集結藝術家過去7年來累積的作品及創作靈光。展名「漸變」一方面點出了釉燒過程中所經歷的質變,與物質本身的可變性;另一方面則隱喻藝術家多年來的探索與創作軌跡,及作品逐漸長出的豐富樣貌。

TAO ART推劉子瑜個展《漸變》!陶瓷藝術凝結池塘落葉、山霧繚繞美景
(圖片提供:TAO ART/攝影:ANPIS FOTO 王世邦)
TAO ART推劉子瑜個展《漸變》!陶瓷藝術凝結池塘落葉、山霧繚繞美景
(圖片提供:TAO ART/攝影:ANPIS FOTO 王世邦)

談及創作時的心境,劉子瑜說:「在我的作品中,我最享受的是去實驗色彩的漸層變化、各種色調之間過渡的微妙差異。」上述特質也能見於《漸變》個展之中,以下精選幾件亮點作品帶看。

TAO ART推劉子瑜個展《漸變》!陶瓷藝術凝結池塘落葉、山霧繚繞美景
劉子瑜 Christina Liu〈杏福〉。(圖片提供:TAO ART)
TAO ART推劉子瑜個展《漸變》!陶瓷藝術凝結池塘落葉、山霧繚繞美景
(圖片提供:TAO ART/攝影:ANPIS FOTO 王世邦)

用陶瓷凝結自然美景

近展場入口處的細長圓柱造型陶瓷作品,是劉子瑜從2020年延續至今之作。她藉由流釉質感和高低排列組合,敏銳捕捉不同光線、不同時間之下的感性經驗:〈春寒料峭〉色彩細緻、富漸層變化,令人聯想台灣山林間的濕潤綠意,襯著藍天與雲霧繚繞的遠景;〈秋老虎〉的瑰麗釉色混合了草葉綠、橄欖綠、冷杉綠和芥黃,宛若秋陽斜落於山林、穿越樹葉間隙,瞬息萬變的景色。

對劉子瑜而言,暫時放下對器皿實用性的思考,追求自由表達,是一種嶄新的發現;這次她也首次展出全新水彩紙本創作,呼應陶瓷作品對自然意象的捕捉。

TAO ART推劉子瑜個展《漸變》!陶瓷藝術凝結池塘落葉、山霧繚繞美景
(圖片提供:TAO ART/攝影:ANPIS FOTO 王世邦)
TAO ART推劉子瑜個展《漸變》!陶瓷藝術凝結池塘落葉、山霧繚繞美景
劉子瑜 Christina Liu〈春寒料峭〉。(圖片提供:TAO ART)

最大展間中呈現寧靜的暖色家居氛圍,以劉子瑜最為人熟知的「餘」系列為主角,並展出精彩的大幅作品〈春夏秋冬〉。其中的亮眼新作還有「池塘深處」系列,她運用礦物塗料創造具流動感、空間感的背景,並在閃爍溫潤光澤、富動態感的魚群之間覆上一層金葉,重現一幅池塘落葉的場景,將瞬間凝結為永恆,寧靜而雋永,蘊含藝術家對生命與自然的深刻感受。

TAO ART推劉子瑜個展《漸變》!陶瓷藝術凝結池塘落葉、山霧繚繞美景
劉子瑜 Christina Liu〈春夏秋冬〉。(圖片提供:TAO ART)
TAO ART推劉子瑜個展《漸變》!陶瓷藝術凝結池塘落葉、山霧繚繞美景
(圖片提供:TAO ART/攝影:ANPIS FOTO 王世邦)

融有趣想像,轉譯古典器物

這次個展中,劉子瑜也再度挑戰由傳統形制的器物發想,融入有趣和想像性的當代元素。她讓南宋青釉龍虎尊上經典的靈獸形象,變身為既像龍又像蟲的龍蝦;器蓋上,在中國傳統中象徵朱雀的鳥被巧妙地換成小螃蟹。而傳統形制的鳳耳紙槌瓶上,則棲息著優雅的蒼鷺,以她特別喜歡的灰藍色調與漸層釉色效果表現。

TAO ART推劉子瑜個展《漸變》!陶瓷藝術凝結池塘落葉、山霧繚繞美景
(圖片提供:TAO ART/攝影:ANPIS FOTO 王世邦)
TAO ART推劉子瑜個展《漸變》!陶瓷藝術凝結池塘落葉、山霧繚繞美景
劉子瑜 Christina Liu〈Lobster Jar〉。(圖片提供:TAO ART)
TAO ART推劉子瑜個展《漸變》!陶瓷藝術凝結池塘落葉、山霧繚繞美景
劉子瑜 Christina Liu〈Heron Vase〉。(圖片提供:TAO ART)

自在遊走於功能性、藝術性陶瓷創作間

劉子瑜與陶瓷藝術的相遇,是美好的偶然。她出生於美國加州,大學修讀商業經濟學和法語,畢業後曾想赴法國烹飪學校進修,但在啟程前邂逅並愛上陶瓷藝術,因此決定攻讀陶瓷碩士學位,以結合自己對陶土和美食的熱情。如今,劉子瑜的陶瓷作品散見於全球多間米其林星級餐廳,儘管她的創作著重於功能性,但並不受其限制,她以功能性的形式作為設計的起點,最終成品遠不止於實用的餐盤或碗具,而是蘊含深刻意義、質樸與奢華並存的獨特作品。

TAO ART推劉子瑜個展《漸變》!陶瓷藝術凝結池塘落葉、山霧繚繞美景
(圖片提供:TAO ART/攝影:ANPIS FOTO 王世邦)

劉子瑜個展《漸變》

展期|即日起至2025年4月19日

開放時間|週二至週六 11:00-19:00

地點|TAO ART(台北市內湖區洲子街79-1號8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