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 Vie 叢書部
共有294篇文章
-
工藝作品2025/07/27
專訪攝影師簡子鑫:用快門與轆轤,形塑生活的形狀
作為攝影師,每天的工作就是背著相機與腳架,穿梭在不同活動或忙碌著商業拍攝,開始做陶後,他決定從臺北搬到臺南,與巷弄裡的陶藝工作室當鄰居。工作節奏與心情也大幅轉變。一切都發生地很自然,只是因為「喜歡做陶時進入心流的狀態」,人生也開出一條自己未曾想過的路徑。
-
食譜2025/07/26
認識美國烘焙大師莎拉.基弗:獨創「敲盤烘焙法」,從經典到創新的一段旅程
莎拉.基弗(Sarah Kieffer),一位深受美國大衆喜愛的烘焙師,創辦知名部落格「The Vanilla Bean Blog」,「敲盤烘焙法」的研發者,其撰寫的《餅乾烘焙聖經》收錄100道餅乾食譜,以餅乾種類分門別類,從歷久彌新的經典配方、傳統口味的新創演繹,到獨樹一格的創意甜點應有盡有。皆適用於派對、聚餐、餅乾義賣,或只是待在家享受一個舒適的夜晚。
-
藝術家2025/07/24
專訪插畫家陳姝里:玩泥弄土,捏出一顆自由的心
「對我而言,創作不會總是有很強烈的意圖。」一開口,陳姝里如此輕描淡寫,卻正好道出她在藝術創作之路上「自然而然」轉向陶藝的關鍵。過去十餘年,她穿梭在插畫與平面設計之間,也因此在插畫界中闖出一番成績。只是,日復一日,面對形形色色的客戶需求,她漸漸無法沉浸在「純創作」的心流之中。「會去捏陶,就像是一種自然轉換的過程,因為當時的我,很需要自己的空間,不僅是實體的空間,心理也是……」
-
品味新訊2025/07/23
符號無所不在,你真的看懂了嗎?帶你解碼日常生活中的圖示與標誌
在我們每一天的生活中,標誌和符號能告訴我們一些可以馬上記住或能立即使用的資訊。我們把這些每天會看到的東西視為理所當然,但請想像看看,如果有一天沒有了這些標誌和符號,生活會變成怎樣?這個世界會被布告板覆蓋,上頭鉅細彌遺寫著我們每天必須做的事。再想像一下,如果沒有標明方向、指示,甚至「停」或「通行」的號誌,路上交通又會變成怎樣?
-
視覺設計2025/07/11
好設計的起點,從共識開始:設計師為什麼該從專案初期就參與內容發想?
過去我遇到過一些商業人士,他們會擔心「對自己的品味沒信心」,也有人說「自己不懂設計」。但其實,關鍵不在於設計的品味,而在於是否能與設計師分享想要傳達的內容。如果能準確地與設計師分享這些內容,專業的設計師自然會提供顏色和形狀的方向。
-
視覺設計2025/07/09
用感性創造獨特價值:《企業主管必修的設計課》談品牌的「喜愛」經營術
日常生活中的各種選擇,大多是基於「喜愛」這種感性思考而下的判斷,而非邏輯推理。如果能讓人覺得「喜愛」,那麼在現今的社群媒體上,粉絲會自發性地幫你廣傳資訊。現在是即使不花費高額廣告費,只要商品或服務本身具有吸引力,就能在人與人之間擴散開來的時代。
-
視覺設計2025/07/04
日本藝術總監八木彩談品牌建立:以設計經營信念,創造更美好的未來
為了建立起品牌與顧客之間的良好關係,需要經過複雜的程序和時間。正因如此,花時間慢慢用誠實的態度建立起來的關係,才會更加堅固牢靠,難以輕易被捨棄。正因為商品已經飽和,人們更會尋求真正美麗的、有價值的、想要長久珍惜的事物。為了成為在接下來的時代受到喜愛的品牌,我們要提供的不僅僅是商品,而是有價值的豐富體驗。為此,和品牌相關的人們也必須抱持著信念持續經營下去。
-
流行趨勢2025/06/28
當時尚跨越性別:《時尚單品全圖鑑》揭開領結、無尾禮服與華麗搖滾的文化革命
追溯這些我們早已習以為常或無限憧憬的單品起源,就是在追溯一段由男男女女、流行文化、浮華與深沉交織而出的時尚史。這麼做也是在這個時尚變得如此輕佻的時代裡,重塑衣著的價值。藉由讚頌時尚單品與美麗外表,我們最終禮讚的是每個獨特的靈魂。
-
流行趨勢2025/06/25
時尚迷必備工具書:《時尚單品全圖鑑》全面剖析,從牛仔外套、泡泡裙、解構主義讀懂衣著背後的故事
有些服裝打破了時間的藩籬,也有些成了走上伸展台和高級訂製的不朽神話,都講述著設計師們的奇思妙想,以及對夢想和潮流的追求。
-
流行趨勢2025/06/21
從白T的日常、香奈兒2.55口蓋包的優雅、龐克風格的挑釁,看時尚經典如何成為時代的衣著宣言
衣著如同我們的第二層皮膚。這一層外衣保護著我們、裝扮我們、給予我們安全感。每個人身上的衣著都透露著內心的風景,同時也反映出社會、政治、文化和經濟背景。因此它才成為所謂的時尚,成為一種現象、一個產業、一種價值觀、一種權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