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NEWS
-
藝術家2025/01/03
國美館《席德進眼中的歷史場域》線上展!200+畫作展出,穿越時空看見台灣傳統建築生命力
國立臺灣美術館推出《席德進眼中的歷史場域》線上展覽,以席德進的建築寫生為核心,展出215件經典之作,並運用AI視覺演算近距離呈現畫作細節與筆觸,藉藝術家之眼深入台灣傳統建築文化。
-
藝術家2025/01/03
「導演型雕塑家」王尋個展在台中!揉動畫概念於雕塑,在動靜之間創造融合時空的路徑
有「導演型雕塑家」之稱的美籍臺裔藝術家王尋,創作生涯遊走於雕塑與動畫之間——前者凝練創作者當下手感為永恆,後者鮮活而流動、卻難留存於空間——而他巧妙將兩者結合,將於好萊塢歷練十年的豐厚數位創作經驗融入雕塑,拓展當代雕塑表現及敘事的可能性。即日起《王尋雕塑展——導演型的雕塑家,動態間的捕捉手》於台中大河美術展出,不妨親臨現場,在雕塑的動與靜之間,感受穿越時間的體驗。
-
名廚2025/01/03
引領餐飲新生代站上第一線!專訪餐廳「A」主廚暨經營者黃以倫、居奇創辦人暨侍酒師張鴻亮
Fine Dining的極致體驗,源於內外場共譜一首首絲滑又精準的圓舞曲。然而在此之前,這些頂尖餐飲人一路是如何走來,找到屬於自己的創新?新一代又該如何培植?餐廳「A」(Restaurant A)主廚黃以倫(Alain)、居奇創辦人暨侍酒師張鴻亮(Johnny)這次談談自己,以及他們所播下的教育種籽。
-
數位科技2025/01/03
攝影師郭政彰從專業劇照到日常的影像記錄!以 Sony α7CR 相機捕捉瞬間的生活詩意與感動
參與數十部如《孽子》、《聽說》等電影劇照拍攝、戲劇舞蹈藝文表演紀錄,翻開知名時尚雜誌、街頭巷尾的品牌廣告看板,全都有其作品現身的蹤跡,攝影師郭政彰近乎橫跨所有領域的攝影,似乎只要有畫面,就能循線找到他。儘管非攝影科班出身,郭政彰畢業自電影系,或許因此在他的作品裡更能看見故事與情緒,儘管從業多年,他對於攝影的熱愛從來不減,從工作到生活,他的身上總少不了相機,如今他選擇 Sony α7CR 相機作為隨性拿起的隨身機,以輕便的設計、優異的性能捕捉光影、情感與日常,將那些稍縱即逝的瞬間,定格成值得回味的影像故事。
-
美酒飲品2025/01/03
威士忌怎麼搭年菜?麥卡倫攜手飲食作家葉怡蘭,探索專屬台灣的年菜餐酒搭配學
農曆新年乘載團聚的溫馨記憶,「年菜」也無疑是春節文化的最佳印證,每一道佳餚皆蘊含深遠的意義與祝福,而台灣年節餐桌包羅萬象,如何適切地挑選佐搭酒?正是此刻必修的品味學分。
-
藝文展覽2025/01/02
設計品牌RECOVERY十五週年特展:攜手10組藝術家,以多重視角詮釋相互交織的自然與人造世界
台灣飾品品牌RECOVERY迎來創立十五週年,攜手來自各領域的十組創作者,於品牌旗下選品店REC.TAIPEI舉辦特別展覽企劃《探索象限 | XY》,以不斷前進的「復甦」為題,透過多重視角詮釋自然、生活與人造世界的多元想像。
-
視覺設計2025/01/02
總統府品牌識別、網站翻新!版塊設計操刀,融合新臺灣紅、永生青雙主色及紅磚建築意象
迎接2025年,總統府全球資訊網迎來全新版本及品牌識別重塑,此次形象翻新由「版塊設計 Block Studio」操刀,品牌識別提取象徵幸福與活力的「新臺灣紅」、呼應島嶼山海景色的「永生青」為主要色彩,結合總統府紅磚建築意象呈現;新版網站則自識別延伸,藉由網站版面、資訊排版等全面優化,透過視覺結構表現台灣的多元文化與包容精神。
-
美酒飲品2025/01/02
unDer Lab將世界「街頭小吃」翻玩成酒!液態版Taco、大冰奶Ramos Gin Fizz等重現夜貓族的一日餐食
街頭小吃反映各地最貼近市井日常的飲食景象——台灣人吃涼麵、喝珍奶;墨西哥街邊Taco飄香;紐約雀兒喜市集總有人一手生蠔、一手啤酒搭著入口……風味不同,吃的卻都是溫馨和爽快。名列亞洲50大酒吧第72名的「unDer Lab」,週日套餐式主題酒單迎來新作,本季(2024冬春)以「共振效應 — 街頭小吃」為題,抓取散落世界各地街頭、關於小吃的風味與記憶,將其疊加、融入酒水與食物當中,用一場為期兩個小時的體驗,讓各國小吃場景隨味蕾顯影。
-
平面設計2025/01/02
《室賀清德:編輯與實踐》展覽於重本書店登場!一窺平面設計雜誌《IDEA》前總編輯工作秘辛
殿堂級平面設計雜誌《アイデア》(idea magazine)前總編輯室賀清德(Kiyonori Muroga),自2025年1月03日至1月27日止,將於重本書店推出首次海外個展《編輯與實踐》,更將親自訪台於現場舉辦座談!
-
工業設計2025/01/02
史博館館藏品化為紀念商品!大理石、瓦片退役建材新生成圓盤、擴香石與置物盤
國立歷史博物館攜手擅長將廢棄物與再生材料點石成金的點睛設計(Dot Design),將過往執行整建工程拆卸的退役大理石及瓦片建材賦予新生,把常玉、李義弘、王南雄3位代表性藝術家的館藏作品,轉化為3項開館70週年紀念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