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哲夫

共有58篇文章

吳哲夫

吳哲夫

La Vie雜誌編輯

  • 【編輯帶逛】「呆呆獸縣」香川旅遊9選:探索四國與瀨戶內海跳島的起點
    海外旅遊2025/04/24

    【編輯帶逛】「呆呆獸縣」香川旅遊9選:探索四國與瀨戶內海跳島的起點

    若要四國旅行或朝聖三年一度的瀨戶內國際藝術祭,絕佳起點非香川高松莫屬。高松港作為船班最密集的樞紐,連結著瀨戶內海藝術祭最核心的直島、豐島、女木島、男木島、小豆島等島嶼,這些藝術島大多劃歸在四國一岸的香川縣境內。這裡,不僅是讚岐烏龍麵的故鄉,還擁有可愛又獵奇的吉祥物「烏龍腦」;寶可夢IP「呆呆獸」更因日文發音與烏龍麵巧合的相似,成為了完美的宣傳大使,讓「呆呆獸縣」形象深入人心。在此出發,你可輕鬆前往四國其他知名景點,如愛媛縣的道後溫泉,或德島縣壯麗的大步危峽谷。但眼光也不一定要放那麼遠,先專注在香川本身,在此提供你香川體驗9選。不只有跳島,陸上也有太多值得發掘。

  • 專訪san galerie洪聿文的侘寂美學生活!從飯碗到土鍋,器物與料理的藝術對話
    藝術家2025/04/22

    專訪san galerie洪聿文的侘寂美學生活!從飯碗到土鍋,器物與料理的藝術對話

    一走進預約制甜點空間「wen experience」中,隱隱的檀木沉香令人慢慢緩下了心。土質包覆的牆面與霧化不銹鋼隔牆相襯,這與san galerie的白色空間很不一樣。相對於藝廊更多推介中新生代作家的作品,wen experience之中更多是他個人最核心的珍藏品。洪聿文的媽媽是知名茶藝家謝小曼,他笑說,他們的品味滿相近,都喜愛東方元素或是老物件,「我們不太喜歡過於乾淨、漂亮的東西,都喜歡一些不完美的地方,雖然對我們來說是漂亮的,但對一般人來說可能覺得有殘缺。」作家窯燒表面看似粗糙的器皿、數百年的古董杯器因時間與使用留下的痕跡,這樣的侘寂之美,一般大眾不是那麼容易習慣。甚至,桌面上擺著已經破損的器物,這要怎麼使用呢?「其實沒有不能用的情況,像一些器物其實還是可以嘗試放片餅乾看看。對我來說,即使只是放著不用,那也是一種用途。」

  • 專訪英國建築師 Thomas Heatherwick:打造令人喜愛、更有靈魂的《人本建築》!
    建築師2025/04/18

    專訪英國設計鬼才Thomas Heatherwick:打造令人喜愛、更有靈魂的《人本建築》!

    2023年,Heatherwick展開「人本化」(Humanise)運動,共同推動的紐約創意團隊Uncommon Creative Studio透過AI生成軟體輔助,將深受大眾喜愛的地標建築「篡改」成無聊建築,於是白金漢宮、愛丁堡城堡、倫敦塔等等,皆化作輪廓方正、色澤慘淡的現代主義國際風格。這不禁引人好奇,他們在訴求什麼?Heatherwick解釋,「我們一直被大量缺乏特色的公共場域所包圍,每當我與一般人交談時,他們都會點頭表示認同。」人本建築的核心理念,在於創造能啟發人們與周遭環境互動的空間,讓人們珍視並追求更好的環境品質,而非僅僅將它們視為可隨時替代的消耗品。「從工作室成立之初,我就更多地將我們的工作視為解決問題,而非表達自我,因而在每個專案中,我們都致力於深入挖掘表面需求背後的根本問題。」現代主義建築的主導,正是他所認為的一大問題。

  • 專訪藝術家王德瑜、建築師林柏陽:從忠泰《感知現場》到桃園兒美館〈我的重力坡〉跨域合作,顛覆你的空間感官
    建築師2025/03/29

    專訪藝術家王德瑜、建築師林柏陽:從忠泰《感知現場》到桃園兒美館〈我的重力坡〉跨域合作,顛覆你的空間感官

    科學革命的重要起源之一,便是重力。王德瑜笑著說,當初構思〈我的重力坡〉時,腦海首先浮現英國「滾起司大賽」中,人們瘋狂飛撲追逐滾落乳酪的畫面,由此發想出讓民眾自由探索的斜坡設計。他觀察到,「在忠泰美術館的《感知現場——建築×藝術跨界展》中,像是將外部元素引入室內,而在這裡,視線與感知則完全相反,全被向外延伸。」因而,這次作品不同於王德瑜代表性的大型氣囊裝置,而是留下簡潔通透、視野無遮擋的空間,只打造一個斜坡,呼應了日本建築大師山本理顯以「透明」為設計語彙所打造的山形美術館。斜坡上灑落的4個「巧翹板」,源自林柏陽的一次靈感。他曾打電話告訴王德瑜:「我覺得硬幣掉在地上,快要停止晃動的那個狀態很不錯。」王德瑜立即以鐵絲模擬出那流線的波動形態,再交由境衍設計進行3D列印,發展成原型。在特殊的力學設計下,無論是踩踏或是坐臥在巧翹板上,都能與山坡產生富有趣味的互動體驗,激發人們的想像力。

  • 專訪「負建築」大師隈研吾:以唐草紋設計,將城市綠帶編織進台中勤美術館
    建築師2025/03/13

    專訪「負建築」大師隈研吾:以唐草紋設計,將城市綠帶編織進台中勤美術館

    在2018年,隈研吾曾向La Vie分享,「來到台中草悟道時,讓我深深覺得在城市中有一條綿延不絕的綠帶公園,是相當特別的事,因為在台北、甚至是東京,都沒有這樣的環境。」如今,在勤美誠品一旁4,000多坪的「勤美草悟生活圈」基地上,隈研吾面臨了一項挑戰:如何在高樓環伺的都市中,於不規則L型基地上打造一座融合美術館、教堂,且同時有機的景觀。他選擇以山形「掀開大地」的概念出發,運用木材與玻璃帷幕構築出薄而輕透的視覺外觀,並「讓綠色廊道延伸至建築內部」,創造出宛如「唐草紋」般優雅流動的空間。他說明,「不只是日本,植物紋樣是亞洲各國共通的元素之一,我想將這樣的植栽元素融入設計之中。」他透露,綠地輪廓的捲曲形態強調了美術館與綠帶景觀的動態連結,連戶外藝術作品的擺放方式也彷彿被綠意纏繞其中。建築內部隨著穹頂高低起伏,搭配木質格柵及岩板牆,營造出如同漫步山谷般層次豐富的體感。

  • 捉住自然光影的空間詩意、在商業空間製造驚喜!解密WaitWhat Space Studio的用光心法
    空間設計2025/02/26

    捉住自然光影的空間詩意、在商業空間製造驚喜!解密WaitWhat Space Studio的用光心法

    藏身在台北信義區安靜老宅中,一如WaitWhat Space Studio多來的低調性格,直到推開大門才能驚喜發現冬陽灑落的工作室。光,是主理人Lolo Chen最重視的設計語言。沐浴在午間的陽光之中,他首度分享自己的用光心法。

  • 專訪藝術家倪祥、張哲榕:當家庭囤積成為藝術,如何轉化與對話?
    藝術家2025/02/22

    專訪藝術家倪祥、張哲榕:當家庭囤積成為藝術,如何轉化與對話?

    倪祥說這樣的家庭並不少見,除非囤積的親屬過世或搬家,清理是不太可能的。「我覺得他們有點動物性,因為還在居住、有點像動物巢穴,習慣跟你很不一樣,如果你給他亂挖,就像今天隨便一個人把你家亂整一通,你一定超不爽。」講學術點,他說明2024年個展《大家都來看你了》是種「挪用現成物」手法,而他對爸爸的囤積多做了點改造。

  • 專訪德國藝術家Thomas Demand:拍下紙牌屋,雕塑歷史記憶
    藝術家2025/01/26

    專訪德國藝術家Thomas Demand:從311核災到川普就職,拍下1:1紙牌屋挑戰歷史記憶

    Thomas Demand 究竟是攝影家、模型家,還是雕塑家?或許都是。他以紙張製作歷史與日常場景的 1:1 模型,卻堅持拍攝後不保留就銷毀,藉此探問我們對歷史的記憶是否真確可靠。他的大型巡迴展《歷史的結舌》在臺北市立美術館登場,〈花見〉壁紙滿布一樓展廳入口,似櫻花又非花的錯覺將漫漶觀眾的感官。

  • 引領餐飲新生代站上第一線!專訪餐廳「A」主廚暨經營者黃以倫、居奇創辦人暨侍酒師張鴻亮
    名廚2025/01/03

    引領餐飲新生代站上第一線!專訪餐廳「A」主廚暨經營者黃以倫、居奇創辦人暨侍酒師張鴻亮

    Fine Dining的極致體驗,源於內外場共譜一首首絲滑又精準的圓舞曲。然而在此之前,這些頂尖餐飲人一路是如何走來,找到屬於自己的創新?新一代又該如何培植?餐廳「A」(Restaurant A)主廚黃以倫(Alain)、居奇創辦人暨侍酒師張鴻亮(Johnny)這次談談自己,以及他們所播下的教育種籽。

  • 讓所有人都能享受咖啡的平價奢華!專訪Ninety Plus創辦人Joseph Brodsky
    風格美食2024/12/25

    讓所有人都能享受咖啡的平價奢華!專訪Ninety Plus創辦人Joseph Brodsky

    選擇台灣設立全球首間概念店,對Joseph來說是一段暖心的緣分。 在2008、2009年間,當時的他還未擁有巴拿馬的莊園,甚至幾乎未曾踏足亞洲,但他在衣索比亞生產的咖啡豆卻已被跨海引入台灣,更受咖啡職人力邀來台。「台灣是第一個以如此熱情接納我的產品的國家,雖然我在歐美也有銷售咖啡豆,但遠不及這裡對我們的理解與欣賞。」藝伎(Gesha)本是咖啡中的極品,如今Ninety Plus更幾乎等同於頂級藝伎的代名詞。 最早之前,他與父親、兄弟在美國丹佛經營Novo Coffee,專營衣索匹亞豆烘焙。作為一個尋豆人,他在2005年溯源到咖啡產地,2006年起,Ninety Plus的旅程便是由此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