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
ART
-
-
藝術家2016/01/25
牽繫情感的太魯閣族手織布:林介文的織布之路
源於一半原住民、一半漢人的血統,林介文的創作方式多元而豐富,透過反芻自我,創造一波又一波美麗的能量。從《嫁妝》一書出版開始,織布以各種樣態出現於林介文的創作媒材之中,蘊含自我探索、女性議題、族群遷徙等主題,或以個人,或以集體行動藝術,串聯現代與過去的生活記憶。
-
藝術家2016/01/25
從製品、作品到商品的價值翻轉──竹工藝3.0
竹製品在過去曾是台灣人生活中常見的風景,但隨著塑膠的流行、中國紅色供應鏈的崛起,原本台灣的竹製加工產業在失去本土與海外市場後急速凋零。直到2007年起,代表台灣,旨在結合工藝與設計的「Yii」品牌頻頻在指標性國際設計大展中嶄露頭角,竹工藝、竹材質也重新得到關注。
-
藝術家2016/01/25
敲打一甲子的銅勺時光!彰化冰杓職人黃有信的工藝歲月人生
「再見,再也不見了。」當走出那如阿公的三合院老宅,道別的是僅有一面之緣但親切如熟識長輩的黃有信阿公,也向台灣最後的冰勺工藝道了別離。
-
-
藝術創作2016/01/25
三年時光、五張木片版畫,套色印刷出滿山翠綠的美景
在藝術家夫妻 Valerie Lueth 和 Paul Roden 眼中,有些事情就是需要花時間醞釀、雕琢,才能呈現出最完美的效果。他們花了幾千個小時準備、繪畫、雕刻、測試、印刷,最後完成了版畫「Overlook」,並於年末的此時正式與大家見面。
-
藝術創作2016/01/25
V&A博物館館長Martin Roth推薦!2016 V&A 不可錯過的3大展覽
V&A博物館位於英國倫敦,誕生於1852年,為世界頂尖的藝術與設計博物館,館內收藏大量且種類豐富的應用與裝飾藝術品,教育性與娛樂性並重,經常舉辦國際交流,普及講座及青少年互動活動,入館免門票。
-
藝術創作2016/01/25
2016不可錯過的展覽:到惠特尼看美國藝術百年史
Gertrude Vanderbilt Whitney 曾說過:「美術館慣於等待藝術家獲得世界認可時,才決定收藏該藝術家作品,而惠特尼美術館要做的完全相反。」這樣的收藏策略持續至今,縱使惠特尼美術館或是兩年一度舉辦的《惠特尼雙年展》總是備受爭議,但他們依然不走安全的路,除了持續收藏美國藝術家的知名作品,也不斷發掘新星。
-
藝術創作2016/01/25
大分縣立美術館 X 坂茂-遇見大分與世界的藝術風景
2015年4月24日,世界級的建築師—坂茂,為大分縣所設計的大分縣立美術館正式開館,這座美術館的落成,從建築設計到展品規劃,融入在地文化與國際藝術,在在體現提供市民親近藝術、感受生活的概念。
-
藝術創作2016/01/25
低調的珍珠,回看台灣民藝時光
藺草帽、染織布巾、還有細竹編水果籃,這些讓我們愛用著的尋常物件,總是默默地在我們身邊,安安靜靜地陪伴度過一朝又一夕的年月。站在時光之河回望,才會發現,原來此些低調的日常物件,早已從歲月的某一個時間點開始,一點一滴地凝匯出如同珍珠般的曖曖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