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謎林布蘭《夜巡》名畫祕辛!荷蘭國家博物館高解析數位修復

林布蘭《夜巡》_02

作為荷蘭國家博物館(Rijksmuseum )的典藏畫作國寶,荷蘭黃金時代畫家林布蘭(Rembrandt van Rijn) 所繪製的《夜巡》(The Night Watch),如今這幅正修復當中的百年曠世鉅作,我們得以透過極高解析度448 億像素(44,804,687,600像素),放大畫中每個筆觸,甚至是繪畫中的顏料顆粒!

創作於1642年的《夜巡》,是林布蘭藝術生涯中最為知名且最重要的名畫,荷蘭國家博物館於去年在館內致力修復工程,荷蘭國家博物館的館長Taco Dibbits表示,「夜巡修復行動」(The Operation Night Watch)的研究團隊,使用了最新技術捕捉畫作的面貌,他們為畫作拍攝多達 528 次照片,再藉由神經網路把每列 22 張照片共 24 列圖片進行數位縫合,最終完成了這張每個像素之間的僅距離 0.02 毫米,總畫質達448億像素的《夜巡》數位攝影作品。雖然Google Arts&Culture也有《夜巡》的圖像,但此次提供的超高解析度版本比起Google版本,數據更加細緻和好上25倍,並更貼近原作色彩。 

去年7月展開的「夜巡修復行動」計畫,是為紀念林布蘭逝世350週年的企劃之一,共有22名專家參與,包含12位修復師,修復金費高達300萬歐元。如今隨著第一修復階段完工,並將資料數位化,不僅能讓藝術迷突破界線時空觀賞,精密攝影更可以作為未來進行修復時的重要依據。(高畫素《夜巡》點此進

林布蘭《夜巡》4

然而這幅長15尺、寬12尺的巨幅畫像,其背後其實藏著顯為人知的秘密,而《夜巡》名稱更是一項誤導?且看下方解謎名分析!

身處17世紀阿姆斯特丹的黃金年代,然而對林布蘭來說其實一點也不璀璨,縱使《夜巡》是他畢生最重要的畫作,更使他名垂不朽,卻也是促使他晚年潦倒的關鍵。《夜巡》描寫了守護阿姆斯特丹治安的巡守隊帶著火繩槍和長槍,舉著旗幟正要出動的場景,連欣賞這幅畫的人都能感受到在黑暗中的緊急氣氛。僅管作品名稱已成為林布蘭的代名詞,其實並非林布蘭自己取的,大家都以為畫中描繪的是夜間出動,其實畫的卻是白天場景。

為什麼會用一個和主題不符的名稱來稱呼它呢?直到近代,幾乎都沒有由畫家自己為各幅畫作訂定標題的習慣。由於繪畫的主題不是神話或聖經某一場景就是王公貴族的肖像,即使不特地加上標題,看的人都能理解它描寫的是什麼。

林布蘭活躍於17世紀,那時候也一樣。當時在荷蘭產生一種新的繪畫種類「集團肖像畫」,由社會中堅的富有市民一起出錢給畫家,畫出以自己為模特兒的畫作,《夜巡》就是這樣的一幅畫。這是火繩槍手公會六個中隊的其中一隊庫克中隊為了裝飾工會總部的新集會所而向林布蘭訂購的作品。

林布蘭《夜巡》

畫中央穿著黑色服裝、肩掛紅色飾帶,向前伸手的人物就是巴寧.庫克(Banning Cocq)中隊長,他左邊側身站立的是副隊長威廉.范.拉溫天布魯夫(Willem van Ruytenburgh)。因此這幅畫原本的名稱應該是叫做《巴寧.庫克隊長和威廉.范.拉溫天布魯夫副隊長的巡守隊》才對。但林布蘭使用了嶄新的構圖,和一般的集體肖像畫不一樣。在這之前的集體肖像畫,通常將出資者的臉孔一橫向排列,以平等的地位描寫。林布蘭的構圖中每位人物都有動作,有縱深的構圖創造出動態和戲劇效果的畫面。

林布蘭《夜巡》6

畫面中巡守隊正穿過龐大建築物的拱門出來,隊長雖向副隊長下達出動指令,其他隊員似乎尚未接到命令,一邊準備出發一邊有各自不同的動作。結果這項創舉適得其反,模特兒中有好幾位都抱怨自己畫得不夠顯眼,因此後來在拱門右邊的橢圓形盾牌上加寫了模特兒名單,但實際上並沒有紀錄顯示有人抱怨。


將白天情景變成晚上的犯人又是誰呢?

有關《夜巡》個標題是這樣的,之所以說這幅畫描寫白天的場景,是根據畫面左上角有強光照進來,隊長伸出的左手在副隊長腹部形成了明顯的影子而來。如果是月光,影子不會如此清楚,如果是火把或蠟燭,則會有多重影子。夜間的光源是無法形成這種影子的。

林布蘭《夜巡》5

即便如此,這幅畫還是被加上了《夜巡》的標題,但那是18世紀末以後的事了。這幅畫完成後不久一直掛在火繩槍手公會總部的集會所,之後被移往他處,所有者也換了。歷任所有者為了保護畫作,都會在表面塗上一層透明漆,不斷重覆的結果,加上漆的品質不佳,導致畫面隨著時間劣化變黑。

因此大家印象中都以為這幅畫是夜間出巡的場景而稱之為《夜巡》,並一直被當作通稱流傳至今。

藏於畫中的謀殺案?

關於這幅描繪阿姆斯特丹民兵隊伍的群像畫,還有另一個傳說,據傳林布蘭在此畫中精心佈局了51個謎團,指控畫中人物涉嫌一樁謀殺案以及強迫青少女從事性交易,因此所有的光影、34位人物的姿態手勢、對比、細節、戲劇張力、構圖都被認為是刻意安排的,為了向大眾披露主事者圖財謀權的真相。

林布蘭《夜巡》7

英國名導彼得格林那威(Peter Greenaway) 便以這個傳說為題,在電影《夜巡林布蘭》延伸出這個殺機與懸疑密佈的劇本,他把將每一個場景都佈置得像在舞臺上一樣,即使是戶外場景亦如此,營造出一種奇特的空間氛圍,也創造出林布蘭著名的畫感與光影,讓一切正如畫裡發生的一樣。

林布蘭《夜巡林布蘭》

更多荷蘭國家博物館「林布蘭藝術巡禮」活動可洽博物館官網

https://www.rijksmuseum.nl/en/nightwatch


更多線上展覽這邊看▶


本文內容節錄自La Vie出版書籍《解謎世界名畫》

延伸閱讀

RECOMMEND

五款藝術迷必收的大富翁版本:從奧賽美術館到羅浮宮,化身策展人、搶標名畫還能收購展廳

五款藝術迷必收的大富翁版本:從奧賽美術館到羅浮宮,化身策展人、搶標名畫還能收購展廳

近期,法國奧賽美術館宣布攜手大富翁推出《大富翁:奧賽美術館特別版》(Monopoly – Musée d’Orsay Special Edition),玩家不僅可以變身策展人、競標藝術品,還能飽覽眾多館藏,獲得眾多網友迴響。經典桌遊「大富翁」(Monopoly,又稱地產大亨)歷年積極推出多樣化版本與創新玩法,其中也曾與許多美術館、博物館合作,成為館內商店的熱銷商品之一。以下就帶你一起看看5個「美術館/博物館特別版」大富翁,下次造訪時不妨帶一組回家!

➊ 奧賽美術館(Musée d'Orsay)

在《大富翁:奧賽美術館特別版》遊戲中,玩家將化身策展人,除了要收購藝術品、讓館藏更豐富,還要策劃精彩的展覽,讓更多觀眾認識這些作品!遊戲過程中,玩家將出價競標、互相談判,用機智贏得比賽。收錄在遊戲內的作品包含梵谷著名的《自畫像》和龐龐的《白熊》等,邀請玩家重新探索奧賽美術館的珍寶。

五款藝術迷必收的大富翁版本:從奧賽美術館到羅浮宮,化身策展人、搶標名畫還能收購展廳
(圖片來源:Musée d'Orsay)

➋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大富翁: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特別版》將The Met的眾多館藏融入遊戲中,讓玩家逐步收購展廳、擴建場館,打造屬於自己的迷你博物館。有趣的是,遊戲中所使用的貨幣皆印有不同藝文名人的肖像,遊戲說明書中也詳細介紹每件藝術品,讓玩家徜徉橫跨五千年的藝術史。

五款藝術迷必收的大富翁版本:從奧賽美術館到羅浮宮,化身策展人、搶標名畫還能收購展廳
(圖片來源:The Met)
五款藝術迷必收的大富翁版本:從奧賽美術館到羅浮宮,化身策展人、搶標名畫還能收購展廳
(圖片來源:The Met)

➌ 羅浮宮(Musée du Louvre)

《大富翁:羅浮宮特別版》是廣受歡迎的羅浮宮周邊商品之一,其集結許多經典館藏,例如米開朗基羅《垂死的奴隸》、漢摩拉比法典石碑等。在這個版本,玩家一樣需要透過拍賣會來收購藝術品,並規劃展覽以吸引參觀人潮來贏得遊戲。

五款藝術迷必收的大富翁版本:從奧賽美術館到羅浮宮,化身策展人、搶標名畫還能收購展廳
(圖片來源:Musée du Louvre)
五款藝術迷必收的大富翁版本:從奧賽美術館到羅浮宮,化身策展人、搶標名畫還能收購展廳
(圖片來源:Musée du Louvre)

➍ 梵谷博物館(Van Gogh Museum)

梵谷一生遊歷多地,從荷蘭、比利時再到法國,而《大富翁:梵谷博物館特別版》也邀請玩家一起踏上這趟旅程,探索梵谷在三個國家創作的經典畫作。遊戲地圖以畫作《黃房子》為背景,而遊戲棋子也別具巧思,設計成顏料軟管和《在亞爾的臥室》中的床鋪造型。

五款藝術迷必收的大富翁版本:從奧賽美術館到羅浮宮,化身策展人、搶標名畫還能收購展廳
(圖片來源:Van Gogh Museum)

➎ 卡達博物館(Qatar Museums)

在這個版本中,玩家將能一次遊歷卡達多座著名博物館,包含伊斯蘭藝術博物館、卡達國家博物館,以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祖巴拉古城。除了一覽卡達博物館群,遊戲中也收錄了作品如理查·塞拉的《東西/西東》、露易絲·布爾喬亞的《母親》等。

五款藝術迷必收的大富翁版本:從奧賽美術館到羅浮宮,化身策展人、搶標名畫還能收購展廳
(圖片來源:Inq Online)

延伸閱讀

RECOMMEND

不會消逝的陽光!DAMONXART光影藝術《陽顏》點亮台北東區,以永晝為發想的「數位太陽」

DAMONXART光影藝術《陽顏》點亮台北東區!以永晝為發想的「數位太陽」

梅雨季即將來臨,陰雨綿綿總讓人心情蒙上一層灰,今年不要怪天氣,試著出門「逐日」吧!座標台北敦南林蔭大道上的「敦南之森 Taipei Lumitree」,數位藝術家DAMONXART帶來全新戶外光影作品《陽顏 SUN HUE》,以數位形式重現太陽的恆常存在,為城市注入一抹暖意。

DAMONXART光影藝術《陽顏》點亮台北東區!以永晝為發想的「數位太陽」
(圖片提供:DAMONXART)

用「錯視」創造永恆全日

從太陽、花瓣、鳳凰、河畔到行星運轉的軌跡,都是DAMONXART的創作題材,其以數位語彙玩轉幾何,加上對鮮豔色彩的靈活運用、對不同材質的探索,建構富科技感、卻仍保有溫度的作品。抽象的畫面乍看陌生,其實都藏有連結生活的靈光。

《陽顏 SUN HUE》以「台北的永晝」為發想,結合時間流動與光影設計,於都市核心地帶創造出一顆不隨天氣與晝夜消逝的「數位太陽」。作品隨著實際時間推移,呈現從晨曦微光、正午烈陽到夕陽西下的色彩與情緒變化,讓觀者即便在陰雨綿綿或夜色低垂的時刻,也能感受到陽光灑落的視覺經驗與心靈慰藉。

DAMONXART光影藝術《陽顏》點亮台北東區!以永晝為發想的「數位太陽」
(圖片提供:DAMONXART)
DAMONXART光影藝術《陽顏》點亮台北東區!以永晝為發想的「數位太陽」
(圖片提供:DAMONXART)

出發!一起在梅雨季逐日

作為一場結合科技、自然與情感的公共藝術介入,《陽顏 SUN HUE》不僅重新詮釋「陽光」在城市生活中的角色,也回應人們在季節轉換與環境壓力下,對光與溫度的深層渴望。展演即日起至515日展出,每天上午8點到晚上9點於整點播放,每15分鐘輪播一次。

DAMONXART光影藝術《陽顏》點亮台北東區!以永晝為發想的「數位太陽」
(圖片提供:DAMONXART)

DAMONXART《陽顏 SUN HUE

展期|2025415日-515  

地點|敦南之森 Taipei Lumitree

地址|臺北市大安區敦化南路二段 19   

時間|每日 08:00 – 21:00(整點播放,每15分鐘輪播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