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處開啟Van Life!日本 X 美國 X 非洲,3位內行旅人的海外露營車自駕遊提案

隨處開啟Van Life!日本 X 美國 X 非洲,3位內行旅人的海外露營車自駕遊提案

露營車不見得要自己入手,也不是只能在島內開!旅行國外時,落地當地再租賃也是可能且別樣的出遊選項。關於在海外開啟露營車自駕遊,分別邀深入日本、美國及非洲的3位內行旅人給出最貼身的出行建議、景點推薦和眉角提點,看探索世界的路上,露營車能怎樣助攻。

 老歐睡車上 X 日本北海道

隨時拉出椅子 ! 將四季嵌入身體記憶

(圖片提供:Ocean)
廣闊又涼爽的北海道營區,正是開啟Ocean對戶外生活好印象的起點。(圖片提供:Ocean)

或許很難想像,但我曾經對戶外生活零興趣,小時候的露營經驗吵鬧又炎熱——直到多年前一次環北海道旅行,誤打誤撞訂到露營區的小木屋,自然環境好、氣溫舒服涼爽,第一次體驗到人和大自然可以這麼有共鳴。

日本「車中泊」文化盛行,配套的食住選項也流暢:隨處可見便利商店,微波食品、調理包款式多且美味;「錢湯」(公共澡堂)普及,幾乎任一縣市都有溫泉可以洗;全國遍布可免費停泊的「道之驛」,有些風景甚至不輸露營區。

早期我會為了充電、丟垃圾去營區,瞭解多數車款行駛中可充電的功能足夠負荷日常用電需求(加上涼爽的北海道幾乎無需開到最耗電的冷氣),及超商都開放丟垃圾後,我更享受在營區之外自由自在的感覺——但要注意,和日本人的生活習慣一樣,不要「打擾」別人,視覺存在感上也盡量低調,不少人習慣把車窗遮黑,也不會把物品擺到車外。

(圖片提供:Ocean)
DOMO CAMPING CAR提供頂級、 豪華、輕巧三等級的露營車型,圖為適合4~6人的COMPASS廂型車。(圖片提供:Ocean)

北海道是全國面積最大的都道府縣,四季自然美景都非常多,尤其冬天多限定景點:小樽、札幌等城市都有各自盛大的雪祭、天鵝會駐足的屈斜路湖、還有十勝大津海岸的「寶石冰」,更有復古的「冬季濕原號」蒸氣列車,遇見那刻彷彿就是時空交錯⋯⋯。

至於冬天的行車安全,不用擔心,「雪國」防備齊全,全北海道車輛會在10月雪季來臨前統一換好雪胎,抓地力之強無需再裝雪鏈。在地的露營車租賃商不少,其中有台灣人經營的DOMO CAMPING CAR, 可以讓瞭解露營車操作和相關法規的過程更順暢。

租露營車出遊的開銷,加上油錢和過路費約等於住中階價位的飯店,但省下來的時間和享受到的風景非常值得。

我傾向一天只開兩小時車,留餘裕給沿途隨處可遇見的美景,花點時間把椅子拉出來,讓身體記憶跟當下結合——這也是以露營車和其他方式旅行最不同的體驗。

(圖片提供:Ocean)
Ocean與太太自疫情期間在台灣開啟van life,買下一台1986年的福斯T3廂型車,親手找尋老木頭量身改造,圖為停泊在飄雪的合歡山武陵。(圖片提供:Ocean)

歐遜(Ocean) 

攝影師、滑雪教練。新冠疫情期間動手改裝一台老Volkswagen T3廂型車開始探索台灣,並經營YouTube頻道「老歐睡車上VanlifeTaiwan」,記錄和太太從本島到離島、南歐到日本的露營車旅行路線、裝備攻略、車款開箱及文化介紹。今年4月移居北海道千歲市,以一線視角繼續分享日本旅遊及van life 相關生活風格內容。

 易思婷 X 美國西岸

穿梭公路旅行大國 隨季節逐岩壁而居

(圖片提供:易思婷)
2012~2019年間,易思婷與先生的家是一台名為「Magic」的Nissan NV,這台為搬運工和水電工設計的車不是市面上最夢幻的選擇,但配備水、電、廚房、桌椅和床,加上兩人練就的極簡心態,已是足夠能滿足生活和移動所需的溫馨居所。(圖片提供:易思婷)

美國之大,彷彿沒有車就沒有腳,尤其戶外運動又特別有所謂「季節性」,要時時隨氣溫在海拔高低之間移動,尋找溫度適宜的攀岩區,開露營車總是最理想、舒適又自由的選擇。

2012年起,小Po與先生車居7年,在美國西岸各處旅行攀岩,有限的空間也讓她從此養成「低物慾卻不感匱乏」的生活心態。(圖片提供:易思婷)
2012年起,小Po與先生車居7年,在美國西岸各處旅行攀岩,有限的空間也讓她從此養成「低物慾卻不感匱乏」的生活心態。(圖片提供:易思婷)

近年,美國的露營車越來越多,尋找車泊點卻越來越難,為避免擁塞,許多地方開始規定「No Overnight Parking」。很多人為了免費停車會往野地去,但那些地方往往混雜各行各業要開長途夜車的人或遊民。也不是隨便的荒郊野外都可以停,美國有很多公有土地,由不同單位管理且各有規範,林務局、土地管理局的基本上不擋路就好,國家公園規範最多,清楚劃分哪裡允許停泊。

當然也有些小撇步,譬如找連鎖商場沃爾瑪的停車場——他們的創辦人很喜歡開RVRecreation Vehicle),所以不少沃爾瑪都開放露營車停泊過夜。

不過對遊客來說,還是建議找有規劃的付費營地最安全,通常公有單位的較便宜,也有較貴的私人營地提供盥洗、網路和電力。至於租車型號上則可選擇較小型的,對於要從事戶外活動、行駛非柏油路面的人來講,房車就不太方便駕馭。

美國公有土地多,由不同單位管理,各有停泊規範需留心。(圖片提供:易思婷)
美國公有土地多,由不同單位管理,各有停泊規範需留心。(圖片提供:易思婷)

對攀岩來說,春、秋能選擇的地點最多,夏天則可往海邊或高海拔走。

我熟悉也尤其喜歡美國西南部,建議可以搭飛機到加州或拉斯維加斯,租車到約書亞樹國家公園、紅岩峽谷國家保護區,沿著I-15公路開往猶他州到錫安國家公園,之後可依照季節決定,往北向鹽湖城有Maple Canyon,往東有拱門國家公園,往西去愛達荷州,往南又可繞回加州⋯⋯,一路上都有攀不完的點,不攀岩的人也可以飽覽國家公園的景色。

美國是公路國家,讓人能看心情隨意變換路線,只是每個點之間車程動輒4小時,為了不要感覺總是在開車,行程規劃上還是盡量避免踩點,鎖定幾處深度玩,不要太貪心啦。 

美國每個攀岩區內攀登線路都很多,幾乎不可能一次完攀,通常每到新的一站,易思婷都習慣會停留近一個月慢慢探索。(圖片提供:易思婷)
美國每個攀岩區內攀登線路都很多,幾乎不可能一次完攀,通常每到新的一站,易思婷都習慣會停留近一個月慢慢探索。(圖片提供:易思婷)

易思婷 

攀岩嚮導、作家,美國山岳嚮導協會(AMGACertified Rock GuideSPI Provider,著有《上吧!玩攀全攻略》、《我的露營車探險》等作。賓州大學求學期間發現攀岩的魅力,取得資訊博士學位後開始流浪攀登生涯,曾 50天內連續攀登美國荒漠40座高塔。2012 年起曾與先生車居7年,過著以旅行攀岩及寫作、教學為重心的生活。

 GrizzlyNbear X 南部非洲

在野性大陸入境隨俗 貼近美景和野生動物 

(圖片提供:GrizzlyNbear)
停泊於樹木和沙丘旁,納米比亞的壯闊啟發兩人放下手機、重拾相機拍攝。(圖片提供:GrizzlyNbear)

結束了從法國(Stephy的家鄉)一路到澳洲(我的家鄉)的6年旅程,我們的下個目的地是非洲——我曾在非洲近海工作多年,一直想再回來好好探索這片大陸。

2023年初我們把家(車)運了過來,先在南非大整修車子,接著探索鄰近的納米比亞和安哥拉。

非洲的人、純樸和野性都美得令人驚豔, 更不用說壯麗的風景和野生動物。南非和納米比亞遍布設施完善的露營區,安哥拉則是一個野營之國,必須靠自己找尋每天的營地——一開始可能有點可怕,但隨著時間推移,會發現野營能讓人最好地貼近一片土地。

旅程中行至安哥拉的Serra da Leba山脈區。(圖片提供:GrizzlyNbear)
旅程中行至安哥拉的Serra da Leba山脈區。(圖片提供:GrizzlyNbear)

南部非洲有很多租車公司提供裝備齊全的露營車款,且開放跨越國界駕駛。若考慮零件在非洲的易得性,豐田是好選擇,配備車頂帳篷的豐田Hilux是很多短期旅客的首選。

至於旅程中的食物和日用品,我們傾向效仿當地人:大城鎮隨處可見超市,在小村莊則靠街頭市集,營區也常見大家以南部非洲常見的、名為「braai」的直火烹飪方式烤肉。

其實,環遊世界以來我們並沒遇過什麼險境,但前提是要時時注意周圍環境,聽取當地人的建議,尤其關於天氣和野生動物。現在非洲多數大型或有潛在危險性的動物只出沒在有管制的國家公園和保護區內,我們一路已經平安遇見獅子、大象、犀牛、水牛,最近距離接觸過的是調皮的猴子——夜裡最好別在車外留任何食物。

(圖片提供:GrizzlyNbear)
只要聽取在地人的忠告和遵守國家公園的規定,兩人認為在非洲與野生動物的近身接觸並不如想像中危險。(圖片提供:GrizzlyNbear)
(圖片提供:GrizzlyNbear)
(圖片提供:GrizzlyNbear)

我們愛用iOverlanderMaps of Africa來找營地和景點。南非、納米比亞、辛巴威、坦尚尼亞和波札那的國家公園不能錯過,尤其是克魯格、埃托沙、塞倫蓋蒂和喬貝。還有納米比亞的索蘇斯維雷、魚河峽谷和斯皮茨科普峰,南非的花園大道和塞德堡——在這些地方,都不用怕開人少的路,盡情在沿途美妙的地方停下車吧! 

(圖片提供:GrizzlyNbear)
Land Rover Defender 130內部,也是近10年來兩人近24小時棲居的家。(圖片提供:GrizzlyNbear)

Leigh & Stephy 

分別來自澳洲與法國,夫妻兩人都在熱愛「車露」的家庭長大,相識3年後搬進越野車。Leigh 在海上鑽井平台工作, Stephy 經營YouTube 頻道記錄兩人的旅途,隨著 Leigh 4 週上班、4週休假的工作節奏環遊世界,陸路不通時便跨國運車,2015 年至今已駕駛心愛的Land Rover Defender 130旅行39 國(含台灣),剛結束18個月的非洲之旅,最新一站是加拿大。

採訪整理|李尤
圖片提供|Ocean、易思婷、GrizzlyNbear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 La Vie 2024/8月號《現代遊牧在路上》

延伸閱讀

RECOMMEND

日本自然遊樂園「Play Earth Park」打開戶外生活的N種想像!戶外品牌Goldwin策劃,食住育樂一地滿足

戶外迷必訪日本自然遊樂園「Play Earth Park」!戶外品牌Goldwin策劃,食住育樂一地滿足

戶外迷全新朝聖之地!日本戶外品牌Goldwin在發跡之地——富山縣,打造一座與自然共生的遊樂園「Play Earth Park Naturing Forest」,集結日本國內外8組建築及景觀團隊,設計Villa、遊樂場、觀景塔、露營營地等豐富設施,食住育樂一地滿足,邀人們透過各種冒險遊戲親近自然——你可以登上觀景塔觀察野生動物、遠眺綠意;在如山丘般起伏的遊樂場追趕跑跳;在Villa和營地看見在地人與自然共生的生活智慧……無論大人小孩都能玩得盡興。

戶外迷必訪日本自然遊樂園「Play Earth Park」!戶外品牌Goldwin策劃,食住育樂一地滿足
(圖片來源:Goldwin)

從紡織廠到戶外生活風格品牌

1950年代,Goldwin在日本富山以紡織廠起家,後因滑雪投入運動服飾生產,品牌化的過程中仍專注於滑雪、登山等極限運動的機能裝備,同時延伸至日常可著的戶外風格服飾,期盼藉自家工藝和技術讓人們盡情「沈浸於自然」——這正是Goldwin的品牌核心精神。如今,Goldwin進一步將投入戶外領域70多年的經驗,捏塑成生活風格,並透過「Play Earth Park Naturing Forest」讓概念實際落地。

戶外迷必訪日本自然遊樂園「Play Earth Park」!戶外品牌Goldwin策劃,食住育樂一地滿足
(圖片來源:Goldwin)

想像人類在大自然中的新可能

Play Earth Park Naturing Forest」設於富山縣南礪市,由Goldwin8組園藝、景觀及建築團隊合作,共同將一片廣達40公頃、原為城市公園的土地,改造成一座自然遊樂園,預計2027年夏天開幕。園區共分為花園、廣場、觀景塔、別墅、遊樂場、營地、活動中心等7大區塊,在此Goldwin以「想像人類在大自然中的新可能」為宗旨,透過飲食、衣著、居所及多元的「遊戲體驗」為媒介,邀大人小孩重建與自然的連結,開拓對環境的更多理解,以共創更豐饒的未來。

戶外迷必訪日本自然遊樂園「Play Earth Park」!戶外品牌Goldwin策劃,食住育樂一地滿足
(圖片來源:Goldwin)

「Play Earth Park」7大體驗亮點一次看!

⬭ Garden|花園

由英國知名園藝師Dan Pearson規劃,他深信花園的形態應受土地的韻律指引,因此以日本傳統的「七十二候」為靈感,種植符合富山當地土壤、氣候及環境的植物,並將花草樹木順應著地形的起伏種植,襯托四周森林、濕地、湖泊和山巒景色。

戶外迷必訪日本自然遊樂園「Play Earth Park」!戶外品牌Goldwin策劃,食住育樂一地滿足
(圖片來源:Goldwin)

Park|遊樂場

以「釋放孩子的野性」為出發點,萬代基介建築事務所(Mandai Architects)設計了一座從自然地形延伸而出的環形遊樂場。如山丘般起伏的建築,外圍連接森林、內側是潺潺溪流,與地景無縫融合;且動線隨地形配置,讓孩子們隨意奔跑、攀爬、滑坡、滾動,或躲進洞穴般的隱密空間,巧妙藉地景的坡度與高低差、而非人造遊具,激發孩子的遊興和探索慾。

戶外迷必訪日本自然遊樂園「Play Earth Park」!戶外品牌Goldwin策劃,食住育樂一地滿足
(圖片來源:Goldwin)

⬭ Plaza|廣場

園區入口建築及廣場由川島範久建築事務所(Nori Architects)操刀,此處銜接了「Garden 花園」及「Park 遊樂場」兩區,充分利用雙場地之間15公尺的高低差,創造豐富的空間體驗,讓訪客剛入園即可打開五感與大自然互動。建築上層為商店街,販售戶外生活選品,及南礪在地農產;下層則是美食市集,以富山當地食材為核心獻上美味款待。

戶外迷必訪日本自然遊樂園「Play Earth Park」!戶外品牌Goldwin策劃,食住育樂一地滿足
(圖片來源:Goldwin)
戶外迷必訪日本自然遊樂園「Play Earth Park」!戶外品牌Goldwin策劃,食住育樂一地滿足
(圖片來源:Goldwin)

值得一提的是,整座建築從結構、內裝到家具,大量選用木質打造,溫潤視覺與環境共融,且木材皆來自富山當地,另結合雨水回收、太陽能發電等設施,盡可能降低建造過程中的碳足跡,有望成為日本首座獲得「生態建築挑戰( Living Building ChallengeLBC)」的建築,及日後「再生型建築」的典範。

戶外迷必訪日本自然遊樂園「Play Earth Park」!戶外品牌Goldwin策劃,食住育樂一地滿足
(圖片來源:Goldwin)

⬭ Observatory|觀景塔

園區內的視覺亮點、高達20公尺的觀景塔,由黎巴嫩建築師Lina Ghotmeh團隊打造,其近年代表作如2023倫敦蛇形藝廊、2025大阪世博巴林館等,都令人印象深刻。觀景塔位於園區中心位置,由纖細木材構築而成,外觀猶如巨樹,與周圍森林和諧共生。

戶外迷必訪日本自然遊樂園「Play Earth Park」!戶外品牌Goldwin策劃,食住育樂一地滿足
(圖片來源:Goldwin)

塔中的螺旋樓梯邀訪客拾階而上或向下,享受從地底到天空、從微觀到宏觀的觀賞視野——地下空間與分散各層的數個小木屋,皆透過玻璃窗與野生動物、地下根系為鄰,為訪客創造多元的觀察視角;塔頂則坐擁可俯瞰四周森林和平原的絕佳視野。

戶外迷必訪日本自然遊樂園「Play Earth Park」!戶外品牌Goldwin策劃,食住育樂一地滿足
(圖片來源:Goldwin)

⬭ Villa|別墅

致力研究古代材料與工藝,將其復興並重新應用於當代的「新素材研究所」,這次接下打造園區Villa的任務。團隊從南蠣傳統的「散居村」汲取靈感,打造一座與自然共生的別墅,其屋頂向四方延伸,像是一座方形傘面庇護著彷彿漂浮於池塘之上的屋房,營造人類生活與自然緊密聯繫的情境。房內設有私人桑拿,還設有地下通道通往一座隱密花園,邀人們日夜變換之間、花草蟲鳥環繞之下,感受大自然的生命脈動。

戶外迷必訪日本自然遊樂園「Play Earth Park」!戶外品牌Goldwin策劃,食住育樂一地滿足
(圖片來源:Goldwin)

⬭ Campsite|營地

跨足建築、藝術與社區營造的團隊Assemble,受富山當地農業、工藝、與自然共生的生活方式啟發,規劃與在地生活節奏契合的露營體驗。營地前身為稻田,Assemble善用原始地形,規劃自草地延伸至樹林的植栽,為每座帳篷營造不同綠意景觀。公共空間則設有營火堆、商店和烹調區,其所用木材皆取自當地,牆壁以陶土和稻殼砌成,部分釉料則是工廠副產品,建造過程與南蠣在地產業緊密相連。

戶外迷必訪日本自然遊樂園「Play Earth Park」!戶外品牌Goldwin策劃,食住育樂一地滿足
(圖片來源:Goldwin)
戶外迷必訪日本自然遊樂園「Play Earth Park」!戶外品牌Goldwin策劃,食住育樂一地滿足
(圖片來源:Goldwin)

⬭ Activity Center|活動中心

富山當地的瀬齋田建築事務所(Samoarchi),在櫻池旁設計了一處戶外活動空間——活動中心、咖啡烘焙房、商店等如河畔散石般分布,環繞著一座延伸至池面的共享平台。呼應南蠣地質,活動中心牆體以當地土壤建造,這裡提供獨木舟、單車等多樣的戶外體驗,鼓勵人們探索櫻池及其周邊環境,深入了解在地生態。

戶外迷必訪日本自然遊樂園「Play Earth Park」!戶外品牌Goldwin策劃,食住育樂一地滿足
(圖片來源:Goldwin)
戶外迷必訪日本自然遊樂園「Play Earth Park」!戶外品牌Goldwin策劃,食住育樂一地滿足
(圖片來源:Goldwin)

資料來源|Play Earth

延伸閱讀

RECOMMEND

芬蘭赫爾辛基推「狗狗旅遊路線」!從城市到小島、游泳到派對,邀毛孩與主人共享幸福

芬蘭赫爾辛基推「狗狗專屬旅遊路線」!從城市到小島,邀毛孩與主人共享幸福

觀光旅遊是人類專利?在「全球最幸福國家」芬蘭可不是如此,近日赫爾辛基推出「狗狗的幸福路線(Doggy Route to Happiness)」,這是全球第一條專為毛孩設計的城市觀光路線,活動從跑跳、游泳、吃飯、觀光到派對,場域從城市咖啡館到專屬小島,你想得到或意料之外的趣味都有,豐富到主人也會直呼羨慕。

芬蘭赫爾辛基推「狗狗專屬旅遊路線」!從城市到小島,邀毛孩與主人共享幸福
(圖片來源:Helsinki)
芬蘭赫爾辛基推「狗狗專屬旅遊路線」!從城市到小島,邀毛孩與主人共享幸福
(圖片來源:Helsinki)

寵物友善城市的新嘗試

在「狗狗的幸福路線」推出之前,赫爾辛基本就是對狗十分友善的城市環境,不僅搭乘公共運輸免費,且許多商店、咖啡館、餐廳皆為毛孩友善,並提供專屬菜單,甚至還設有讓孩子與狗狗互動的圖書館空間;此外,市內設有近百座狗公園、多處狗狗專屬海灘,還有一片廣達50公頃的犬森林,讓生活在城市內約四萬隻狗擁有足夠的戶外活動空間。

芬蘭赫爾辛基推「狗狗專屬旅遊路線」!從城市到小島,邀毛孩與主人共享幸福
(圖片來源:Helsinki)
芬蘭赫爾辛基推「狗狗專屬旅遊路線」!從城市到小島,邀毛孩與主人共享幸福
(圖片來源:Helsinki)

救援名犬Neris蒐集材料打造公共裝置

今(2025)夏新推出的「狗狗的幸福路線」全依照狗狗的視角規劃,不僅為毛孩創造樂趣,也為主人打開玩赫爾辛基的新路徑!像是一座以木棍建造的Stickelius紀念碑,靈感源自當地為紀念芬蘭作曲家Jean Sibelius而打造的鋼製雕塑,其呼應音樂旋律的不規則波浪金屬外觀,如今被轉化為木質重新詮釋,成了一座狗狗形象的公共裝置,且材料全由赫爾辛基當地有名的救援犬Neris撿拾而來。

芬蘭赫爾辛基推「狗狗專屬旅遊路線」!從城市到小島,邀毛孩與主人共享幸福
(圖片來源:Helsinki)

狗狗專屬小島,跑跳游泳全滿足

專屬狗狗的Rajasaari島也是行程亮點,這座小島全年無休、免費開放,狗狗們可以自在於沙灘上打滾、樹林裡奔跑,天熱時還能下水游泳消消暑,且對岸就是芬蘭總統與總理的官邸所在地,自然美景和古典建築揉合的風景十分優美。玩累了想填飽肚子,就到海邊的咖啡館「Café Dogatta」,這裡不僅備有零食,還設置攝影站讓狗狗們在特製尺寸的拍照牆前與主人合影留下紀念。

芬蘭赫爾辛基推「狗狗專屬旅遊路線」!從城市到小島,邀毛孩與主人共享幸福
(圖片來源:Helsinki)
芬蘭赫爾辛基推「狗狗專屬旅遊路線」!從城市到小島,邀毛孩與主人共享幸福
(圖片來源:Helsinki)
芬蘭赫爾辛基推「狗狗專屬旅遊路線」!從城市到小島,邀毛孩與主人共享幸福
(圖片來源:Helsinki)

廣告看板藏巧思,還有狗狗派對

「狗狗的幸福路線」不僅吃的、喝的、玩的皆以狗狗的體驗為核心,行銷活動也藏滿巧思,像是廣告看板配合狗狗視線的高度設置、宣傳海報噴上特製香氣以激發毛孩們的好奇心,還有一場專為「狗狗網紅」舉辦的派對,現場放著科學研究證實能安撫狗的雷鬼和Soft Rock曲風,備有專為狗狗特製的「啤酒」,還有插畫家現場作似顏繪。在這座以幸福聞名的城市,快樂和幸福並非人類專屬,也屬於所有在此生活的毛孩們。

芬蘭赫爾辛基推「狗狗專屬旅遊路線」!從城市到小島,邀毛孩與主人共享幸福
(圖片來源:Helsinki)
芬蘭赫爾辛基推「狗狗專屬旅遊路線」!從城市到小島,邀毛孩與主人共享幸福
(圖片來源:Helsinki)

資料來源|Helsinki

延伸閱讀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