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處開啟Van Life!日本 X 美國 X 非洲,3位內行旅人的海外露營車自駕遊提案

隨處開啟Van Life!日本 X 美國 X 非洲,3位內行旅人的海外露營車自駕遊提案

露營車不見得要自己入手,也不是只能在島內開!旅行國外時,落地當地再租賃也是可能且別樣的出遊選項。關於在海外開啟露營車自駕遊,分別邀深入日本、美國及非洲的3位內行旅人給出最貼身的出行建議、景點推薦和眉角提點,看探索世界的路上,露營車能怎樣助攻。

 老歐睡車上 X 日本北海道

隨時拉出椅子 ! 將四季嵌入身體記憶

(圖片提供:Ocean)
廣闊又涼爽的北海道營區,正是開啟Ocean對戶外生活好印象的起點。(圖片提供:Ocean)

或許很難想像,但我曾經對戶外生活零興趣,小時候的露營經驗吵鬧又炎熱——直到多年前一次環北海道旅行,誤打誤撞訂到露營區的小木屋,自然環境好、氣溫舒服涼爽,第一次體驗到人和大自然可以這麼有共鳴。

日本「車中泊」文化盛行,配套的食住選項也流暢:隨處可見便利商店,微波食品、調理包款式多且美味;「錢湯」(公共澡堂)普及,幾乎任一縣市都有溫泉可以洗;全國遍布可免費停泊的「道之驛」,有些風景甚至不輸露營區。

早期我會為了充電、丟垃圾去營區,瞭解多數車款行駛中可充電的功能足夠負荷日常用電需求(加上涼爽的北海道幾乎無需開到最耗電的冷氣),及超商都開放丟垃圾後,我更享受在營區之外自由自在的感覺——但要注意,和日本人的生活習慣一樣,不要「打擾」別人,視覺存在感上也盡量低調,不少人習慣把車窗遮黑,也不會把物品擺到車外。

(圖片提供:Ocean)
DOMO CAMPING CAR提供頂級、 豪華、輕巧三等級的露營車型,圖為適合4~6人的COMPASS廂型車。(圖片提供:Ocean)

北海道是全國面積最大的都道府縣,四季自然美景都非常多,尤其冬天多限定景點:小樽、札幌等城市都有各自盛大的雪祭、天鵝會駐足的屈斜路湖、還有十勝大津海岸的「寶石冰」,更有復古的「冬季濕原號」蒸氣列車,遇見那刻彷彿就是時空交錯⋯⋯。

至於冬天的行車安全,不用擔心,「雪國」防備齊全,全北海道車輛會在10月雪季來臨前統一換好雪胎,抓地力之強無需再裝雪鏈。在地的露營車租賃商不少,其中有台灣人經營的DOMO CAMPING CAR, 可以讓瞭解露營車操作和相關法規的過程更順暢。

租露營車出遊的開銷,加上油錢和過路費約等於住中階價位的飯店,但省下來的時間和享受到的風景非常值得。

我傾向一天只開兩小時車,留餘裕給沿途隨處可遇見的美景,花點時間把椅子拉出來,讓身體記憶跟當下結合——這也是以露營車和其他方式旅行最不同的體驗。

(圖片提供:Ocean)
Ocean與太太自疫情期間在台灣開啟van life,買下一台1986年的福斯T3廂型車,親手找尋老木頭量身改造,圖為停泊在飄雪的合歡山武陵。(圖片提供:Ocean)

歐遜(Ocean) 

攝影師、滑雪教練。新冠疫情期間動手改裝一台老Volkswagen T3廂型車開始探索台灣,並經營YouTube頻道「老歐睡車上VanlifeTaiwan」,記錄和太太從本島到離島、南歐到日本的露營車旅行路線、裝備攻略、車款開箱及文化介紹。今年4月移居北海道千歲市,以一線視角繼續分享日本旅遊及van life 相關生活風格內容。

 易思婷 X 美國西岸

穿梭公路旅行大國 隨季節逐岩壁而居

(圖片提供:易思婷)
2012~2019年間,易思婷與先生的家是一台名為「Magic」的Nissan NV,這台為搬運工和水電工設計的車不是市面上最夢幻的選擇,但配備水、電、廚房、桌椅和床,加上兩人練就的極簡心態,已是足夠能滿足生活和移動所需的溫馨居所。(圖片提供:易思婷)

美國之大,彷彿沒有車就沒有腳,尤其戶外運動又特別有所謂「季節性」,要時時隨氣溫在海拔高低之間移動,尋找溫度適宜的攀岩區,開露營車總是最理想、舒適又自由的選擇。

2012年起,小Po與先生車居7年,在美國西岸各處旅行攀岩,有限的空間也讓她從此養成「低物慾卻不感匱乏」的生活心態。(圖片提供:易思婷)
2012年起,小Po與先生車居7年,在美國西岸各處旅行攀岩,有限的空間也讓她從此養成「低物慾卻不感匱乏」的生活心態。(圖片提供:易思婷)

近年,美國的露營車越來越多,尋找車泊點卻越來越難,為避免擁塞,許多地方開始規定「No Overnight Parking」。很多人為了免費停車會往野地去,但那些地方往往混雜各行各業要開長途夜車的人或遊民。也不是隨便的荒郊野外都可以停,美國有很多公有土地,由不同單位管理且各有規範,林務局、土地管理局的基本上不擋路就好,國家公園規範最多,清楚劃分哪裡允許停泊。

當然也有些小撇步,譬如找連鎖商場沃爾瑪的停車場——他們的創辦人很喜歡開RVRecreation Vehicle),所以不少沃爾瑪都開放露營車停泊過夜。

不過對遊客來說,還是建議找有規劃的付費營地最安全,通常公有單位的較便宜,也有較貴的私人營地提供盥洗、網路和電力。至於租車型號上則可選擇較小型的,對於要從事戶外活動、行駛非柏油路面的人來講,房車就不太方便駕馭。

美國公有土地多,由不同單位管理,各有停泊規範需留心。(圖片提供:易思婷)
美國公有土地多,由不同單位管理,各有停泊規範需留心。(圖片提供:易思婷)

對攀岩來說,春、秋能選擇的地點最多,夏天則可往海邊或高海拔走。

我熟悉也尤其喜歡美國西南部,建議可以搭飛機到加州或拉斯維加斯,租車到約書亞樹國家公園、紅岩峽谷國家保護區,沿著I-15公路開往猶他州到錫安國家公園,之後可依照季節決定,往北向鹽湖城有Maple Canyon,往東有拱門國家公園,往西去愛達荷州,往南又可繞回加州⋯⋯,一路上都有攀不完的點,不攀岩的人也可以飽覽國家公園的景色。

美國是公路國家,讓人能看心情隨意變換路線,只是每個點之間車程動輒4小時,為了不要感覺總是在開車,行程規劃上還是盡量避免踩點,鎖定幾處深度玩,不要太貪心啦。 

美國每個攀岩區內攀登線路都很多,幾乎不可能一次完攀,通常每到新的一站,易思婷都習慣會停留近一個月慢慢探索。(圖片提供:易思婷)
美國每個攀岩區內攀登線路都很多,幾乎不可能一次完攀,通常每到新的一站,易思婷都習慣會停留近一個月慢慢探索。(圖片提供:易思婷)

易思婷 

攀岩嚮導、作家,美國山岳嚮導協會(AMGACertified Rock GuideSPI Provider,著有《上吧!玩攀全攻略》、《我的露營車探險》等作。賓州大學求學期間發現攀岩的魅力,取得資訊博士學位後開始流浪攀登生涯,曾 50天內連續攀登美國荒漠40座高塔。2012 年起曾與先生車居7年,過著以旅行攀岩及寫作、教學為重心的生活。

 GrizzlyNbear X 南部非洲

在野性大陸入境隨俗 貼近美景和野生動物 

(圖片提供:GrizzlyNbear)
停泊於樹木和沙丘旁,納米比亞的壯闊啟發兩人放下手機、重拾相機拍攝。(圖片提供:GrizzlyNbear)

結束了從法國(Stephy的家鄉)一路到澳洲(我的家鄉)的6年旅程,我們的下個目的地是非洲——我曾在非洲近海工作多年,一直想再回來好好探索這片大陸。

2023年初我們把家(車)運了過來,先在南非大整修車子,接著探索鄰近的納米比亞和安哥拉。

非洲的人、純樸和野性都美得令人驚豔, 更不用說壯麗的風景和野生動物。南非和納米比亞遍布設施完善的露營區,安哥拉則是一個野營之國,必須靠自己找尋每天的營地——一開始可能有點可怕,但隨著時間推移,會發現野營能讓人最好地貼近一片土地。

旅程中行至安哥拉的Serra da Leba山脈區。(圖片提供:GrizzlyNbear)
旅程中行至安哥拉的Serra da Leba山脈區。(圖片提供:GrizzlyNbear)

南部非洲有很多租車公司提供裝備齊全的露營車款,且開放跨越國界駕駛。若考慮零件在非洲的易得性,豐田是好選擇,配備車頂帳篷的豐田Hilux是很多短期旅客的首選。

至於旅程中的食物和日用品,我們傾向效仿當地人:大城鎮隨處可見超市,在小村莊則靠街頭市集,營區也常見大家以南部非洲常見的、名為「braai」的直火烹飪方式烤肉。

其實,環遊世界以來我們並沒遇過什麼險境,但前提是要時時注意周圍環境,聽取當地人的建議,尤其關於天氣和野生動物。現在非洲多數大型或有潛在危險性的動物只出沒在有管制的國家公園和保護區內,我們一路已經平安遇見獅子、大象、犀牛、水牛,最近距離接觸過的是調皮的猴子——夜裡最好別在車外留任何食物。

(圖片提供:GrizzlyNbear)
只要聽取在地人的忠告和遵守國家公園的規定,兩人認為在非洲與野生動物的近身接觸並不如想像中危險。(圖片提供:GrizzlyNbear)
(圖片提供:GrizzlyNbear)
(圖片提供:GrizzlyNbear)

我們愛用iOverlanderMaps of Africa來找營地和景點。南非、納米比亞、辛巴威、坦尚尼亞和波札那的國家公園不能錯過,尤其是克魯格、埃托沙、塞倫蓋蒂和喬貝。還有納米比亞的索蘇斯維雷、魚河峽谷和斯皮茨科普峰,南非的花園大道和塞德堡——在這些地方,都不用怕開人少的路,盡情在沿途美妙的地方停下車吧! 

(圖片提供:GrizzlyNbear)
Land Rover Defender 130內部,也是近10年來兩人近24小時棲居的家。(圖片提供:GrizzlyNbear)

Leigh & Stephy 

分別來自澳洲與法國,夫妻兩人都在熱愛「車露」的家庭長大,相識3年後搬進越野車。Leigh 在海上鑽井平台工作, Stephy 經營YouTube 頻道記錄兩人的旅途,隨著 Leigh 4 週上班、4週休假的工作節奏環遊世界,陸路不通時便跨國運車,2015 年至今已駕駛心愛的Land Rover Defender 130旅行39 國(含台灣),剛結束18個月的非洲之旅,最新一站是加拿大。

採訪整理|李尤
圖片提供|Ocean、易思婷、GrizzlyNbear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 La Vie 2024/8月號《現代遊牧在路上》

延伸閱讀

RECOMMEND

寶可夢樂園「PokéPark KANTO」2026年2月開幕!首座戶外常設型設施,超過600隻寶可夢現身

寶可夢樂園「PokéPark KANTO」2026年2月開幕!首座戶外常設型設施,超過600隻寶可夢現身

The Pokémon Company宣布寶可夢首座戶外常設型設施「PokéPark KANTO(寶可樂園:關都)」 將於2026年2月5日開幕,選址東京近郊的「讀賣樂園」,並於2025年11月21日起開放購票。這座嶄新主題設施將帶領所有訓練家進入寶可夢森林與草紗鎮,展開充滿驚喜的沉浸式冒險體驗。

打造佔地2.6公頃園區

距離東京市區約40分鐘車程的「PokéPark KANTO」,位於關東地區多摩丘陵的讀賣樂園內,除了對現有設施進行大規模改建外,更全新建造未開發區域,打造佔地約2.6公頃的完整新園區。這處讓訓練家們親身體驗寶可夢世界觀的主題設施,園內共有超過600隻寶可夢棲息於森林與小鎮兩大區域,訓練家們將可展開一段充滿驚喜與發現的嶄新冒險。

寶可夢森林:居住著各式各樣寶可夢

全長約500公尺的「寶可夢森林」是一片美麗的森林,有著高低起伏的道路,還有草叢、隧道與蜿蜒的山路,地形豐富而多彩。棲息在裡頭的寶可夢們主要來自關都地區,牠們會四處探險、對戰,分享採得的樹果,多元的生態值得訓練家們靜心觀察一番。有些寶可夢體型巨大,需要抬頭才能看見牠們的全貌,還有些寶可夢正藏身在土壤及草木之中。仔細觀察,說不定會發現最喜愛的寶可夢身影。

(圖片提供:Pokémon)
(圖片提供:Pokémon)
寶可夢森林(圖片提供:Pokémon)
寶可夢森林(圖片提供:Pokémon)

草紗鎮:聚集來自世界各地的訓練家與寶可夢

除了寶可夢森林外,還有另一個冒險據點正在等著訓練家們。「草紗鎮」裡有著匯集各種周邊商品的寶可夢訓練家市集,以及寶可夢中心、友好商店與道館。另外還會舉辦寶可夢們齊聚一堂的迎賓會、遊行表演,並設有2種遊樂設施,為來訪的訓練家們增添互動樂趣。此外,草紗鎮內還有西獅海壬噴水池歡迎著各位訓練家和寶可夢,一同前來這個令人深深著迷的城市。

草紗鎮(圖片提供:Pokémon)
草紗鎮(圖片提供:Pokémon)
坐落於城鎮中央、以連綿紅色屋頂攤車為特色的「寶可夢訓練家市集」裡,將有各式令人目不暇給的商品。(圖片提供:Pokémon)
坐落於城鎮中央、以連綿紅色屋頂攤車為特色的「寶可夢訓練家市集」裡,將有各式令人目不暇給的商品。(圖片提供:Pokémon)
一前往「寶可夢中心」,便有笑容滿面的吉利蛋前來迎接。(圖片提供:Pokémon)
一前往「寶可夢中心」,便有笑容滿面的吉利蛋前來迎接。(圖片提供:Pokémon)
在「友好商店」中,​​​​為了幫助訓練家恢復元氣,特別販賣以妙蛙種子、小火龍與傑尼龜的招式為靈感所設計的特色飲品。(圖片提供:Pokémon)
在「友好商店」中,​​​​為了幫助訓練家恢復元氣,特別販賣以妙蛙種子、小火龍與傑尼龜的招式為靈感所設計的特色飲品。(圖片提供:Pokémon)
在「道館」內,每日都會舉行精彩的舞台表演。各位訓練家能與寶可夢們共同享受歡樂時光。(圖片提供:Pokémon)
在「道館」內,每日都會舉行精彩的舞台表演,各位訓練家能與寶可夢們共同享受歡樂時光。(圖片提供:Pokémon)

多項設施與寶可夢同樂

城鎮中設有多座充滿魅力的設施,其中,「皮卡皮卡大派對」由超過30隻電屬性寶可夢協力發電驅動,讓訓練家們與皮卡丘們一起享受電氣樂園;以伊布為主題的旋轉木馬「布伊布伊漫步」,則可乘坐由小火馬與烈焰馬拉動的馬車,或搭上有氣球裝飾、能翱翔天際的飛椅,展開一場環遊世界的夢幻旅程。而在「親親寶可夢小屋」裡,每一天都會有不同的寶可夢前來現身,等待與訓練家相遇;由皮卡丘和伊布帶領的招牌遊行,更是活絡整個草紗鎮的熱鬧盛事,讓來訪的訓練家能與鎮上的寶可夢們盡情同樂。

皮卡皮卡大派對(圖片提供:Pokémon)
皮卡皮卡大派對(圖片提供:Pokémon)
布伊布伊漫步(圖片提供:Pokémon)
布伊布伊漫步(圖片提供:Pokémon)
親親寶可夢小屋(圖片提供:Pokémon)
親親寶可夢小屋(圖片提供:Pokémon)
招牌遊行(圖片提供:Pokémon)
招牌遊行(圖片提供:Pokémon)

11月21日開放售票

​​2025年11月21日(五)晚間6時起,將正式開放門票販售。​​首批於21日開售的票種包含:「精英訓練家通行證」「訓練家通行證」兩種,所有類型的門票皆可進入讀賣樂園。詳細售票時程、票價等資訊,請參閱官方網站「門票資訊」專頁​。另外,持有精英訓練家通行證的貴賓,還能享受到皮卡丘和伊布的特別接待,可與這兩隻寶可夢一同遊玩,拍攝合照帶回家,作為一天最美好的紀念。

持有精英訓練家通行證的貴賓,還能享受到皮卡丘和伊布的特別接待。(圖片提供:Pokémon)
持有精英訓練家通行證的貴賓,還能享受到皮卡丘和伊布的特別接待。(圖片提供:Pokémon)
 PokéPark KANTO門票資訊(圖片提供:Pokémon)
PokéPark KANTO門票資訊(圖片提供:Pokémon)
PokéPark KANTO地圖(圖片提供:Pokémon)
PokéPark KANTO地圖(圖片提供:Pokémon)

更多資訊可以關注PokéPark KANTO官方網站

資料提供|PokéPark KANTO、文字整理|Adela Cheng

延伸閱讀

RECOMMEND

Club Med「謐境探索系列」新據點2026年開幕!馬來西亞沙巴婆羅洲、南非海岸獵遊度假村亮點搶先看

Club Med「謐境探索系列」新據點2026年開幕!馬來西亞沙巴婆羅洲、南非海岸獵遊度假村亮點搶先看

Club Med從1950年成立至今,品牌歷經了75年的轉變與拓展,逐步發展成為一個橫跨五大洲、擁有超過70個度假村據點的國際品牌。而Club Med旗下主打秘境奢旅定位的「謐境探索系列 (Exclusive Collection)」,將於2026年迎來兩座全新度假村——馬來西亞沙巴婆羅洲、南非海岸獵遊度假村。

由Gérard Blitz於1950年創立的Club Med,首創全包式假期服務,並於1967年首推兒童俱樂部。如今,Club Med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度假連鎖集團,設有超過70座度假村,且皆坐落於世界上風光旖旎的絕美勝地。全包式假期(Premium All-inclusive Holiday)不僅有多種房型選擇、分齡分級兒童俱樂部(4個月~17歲)、國際美食、多元豐富的水陸活動,更有團隊為旅客安排的水陸體驗、親子互動與娛樂表演等一系列活動。另外,Club Med設有完善的會議室與商務中心,能為企業團體量身打造客製化活動、主題雞尾酒會及私人宴會,滿足休閒與商務的多重需求。

Club Med自義大利西西里切法盧 (Cefalu) 首座全包式度假村起步,從經典海島到高山雪村,版圖橫跨四大洲,坐擁超過70個據點。(圖片提供:Club Med)
Club Med自義大利西西里切法盧 (Cefalu) 首座全包式度假村起步,從經典海島到高山雪村,版圖橫跨四大洲,坐擁超過70個據點。(圖片提供:Club Med)

Club Med「謐境探索系列」是什麼?

近年來,隨著旅人對旅行的想像逐漸轉變,人們不再滿足於短時間內頻繁更換目的地、追逐「打卡式」的快節奏旅遊,而是渴望「慢下來的美學」,在單一地點停留更長時間,讓旅行成為一段全方位的心靈沉澱與深度體驗。

正因如此,Club Med的升級精華版本「謐境探索系列 Exclusive Collection」誕生了。謐境探索系列度假村皆坐落在地球上最遺世獨立的原始海島和幽美的高山秘境之中,包含「謐境系列度假村」、「謐境系列獨棟別墅/高山小木屋」、限定度假村內VIP貴賓獨享的「專屬私享空間」以及「頂級豪華郵輪」,且度假村皆由世界知名建築師與設計師親手構築,從入住那一刻起,旅人便被獨特的設計語彙、細膩的品味與極致的舒適感所包圍,展開一段專屬於自己的靜謐旅程。

目前Club Medy於全球已有21座謐境探索系列度假村,選址坐落在阿爾卑斯山、西西里島、馬爾地夫等地點。本圖為阿爾卑斯山。(圖片提供:Club Med)
目前Club Medy於全球已有21座謐境探索系列度假村,選址坐落在阿爾卑斯山、西西里島、馬爾地夫等地點。本圖為阿爾卑斯山。(圖片提供:Club Med)
近年來,亞太市場已成為Club Med全球業績成長最快速的區域,其旅客人數占全球近3成。台灣營業額表現更是亮眼,不僅連續兩年雙位數成長,今年較去年同期更有17%成長,除了亞洲海島表現出色,其中又以歐洲阿爾卑斯山、印度洋海島增長幅度最高。(圖片提供:Club Med)
近年來,亞太市場已成為Club Med全球業績成長最快速的區域,其旅客人數占全球近3成。台灣營業額表現更是亮眼,不僅連續兩年雙位數成長,今年較去年同期更有17%成長,除了亞洲海島表現出色,其中又以歐洲阿爾卑斯山、印度洋海島增長幅度最高。(圖片提供:Club Med)

亞洲第2座謐境探索度假村將登場

有別於傳統奢華旅遊鎖定金字塔頂端的特定族群,Club Med謐境探索系列面向的是一群對生活有深刻體驗、熱愛探索未知、樂於接受新事物、並關心永續議題的旅人。目前,謐境探索系列在全球已有21座據點,佔據Club Med全球版圖近3成,已成為品牌的重要戰略核心。而看準亞洲市場對「深度體驗型旅遊」需求持續升溫,Club Med將於2026年推出亞洲第2座謐境探索度假村——馬來西亞沙巴婆羅洲 (Club Med Borneo)。

Club Med將於2026年開設兩座全新度假村,分別為馬來西亞北婆羅洲(沙巴)與南非東海岸(德班)的嶄新據點。本圖為馬來西亞沙巴婆羅洲。(圖片提供:Club Med)
Club Med將於2026年開設兩座全新度假村,分別為馬來西亞北婆羅洲(沙巴)與南非東海岸(德班)的嶄新據點。本圖為馬來西亞沙巴婆羅洲。(圖片提供:Club Med)

度假村位於克里亞斯半島,毗鄰帕達斯・達米特森林保護區,擁有廣闊的紅樹林生態與多樣野生動物。旅人可在綠色大使(Green G.O) 的引領下展開雨林晨間健走,參與環境教育工作坊,感受婆羅洲的自然魅力;同時,也能透過手作工藝、原住民傳統舞蹈與在地美食深入體驗當地,也開啟一段身心靈兼具的全包式度假體驗。

馬來西亞沙巴婆羅洲。(圖片提供:Club Med)
馬來西亞沙巴婆羅洲。(圖片提供:Club Med)

台灣成為亞太區營業額第3大市場

值得一提的是,Club Med 東北亞區總經理劉育慧指出:「Club Med深耕台灣超過30年,累計接待超過40萬名台灣旅客。2026年的訂單表現更是亮眼,截至目前為止,台灣市場已超越日本與香港,成為亞太區營業額第3大市場,僅次於澳洲與新加坡,其中有5成為高端回流客。」

她進一步說明,「他們不再追求『快閃式熱門景點』,而是渴望『沉浸於原始秘境,進行有意義的深度探索』,像是在阿爾卑斯山滑雪、於馬爾地夫參與珊瑚復育,或在印度洋與鯨豚共遊等。」此旅遊型態轉變,也讓台灣因此成為 Club Med 在亞太區的重要成長引擎。

Club Med馬來西亞沙巴婆羅洲坐落於熱帶雨林與碧海之間,可深入體驗婆羅洲的自然與文化魅力。(圖片提供:Club Med)
Club Med馬來西亞沙巴婆羅洲坐落於熱帶雨林與碧海之間,可深入體驗婆羅洲的自然與文化魅力。(圖片提供:Club Med)

住進南非度假村感受非洲文化

除了亞太布局,Club Med也持續拓展度假村版圖與服務範圍,打造從海島、雪地到草原的多元度假體驗。如今,更將足跡延伸至非洲大陸,南非東海岸將迎來首座「謐境探索系列」度假村——南非海岸獵遊度假村(Club Med South Africa Beach & Safari),成為全南非唯一能同時享受海灘與野生動物探險的全包式度假村。

Club Med南非海岸獵遊度假村為南非唯一能同時享受無邊海灘與野生動物探險的全包式度假村。(圖片提供:Club Med)
Club Med南非海岸獵遊度假村為南非唯一能同時享受無邊海灘與野生動物探險的全包式度假村。(圖片提供:Club Med)

旅人可先入住位於印度洋畔的海岸度假村,暢玩立式划槳、沙灘排球,並體驗首間Club Med衝浪學校課程;隨後僅需約4.5小時車程,即可前往草原保護區,展開野生動物探險之旅。旅人可入住野奢帳篷屋,停留1至3晚,搭乘吉普車深入叢林尋覓「非洲五霸」,在自然懷抱中感受最真切的野生魅力。夜幕降臨時,圍坐篝火旁,隨傳統舞蹈與樂團的節奏共舞,在音樂與星空之下,體驗非洲獨有的熱情與生命力。

Club Med 南非海岸獵遊度假村(圖片提供:Club Med)
Club Med 南非海岸獵遊度假村(圖片提供:Club Med)
Club Med 南非海岸獵遊度假村(圖片提供:Club Med)
Club Med 南非海岸獵遊度假村(圖片提供:Club Med)

資料提供|Club Med、文字整理|Adela Cheng

延伸閱讀

RECOMMEND